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Badh2基因改良粳稻香味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Badh2基因改良粳稻香味

论文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大约一半的人口将大米作为主食,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香稻育种已成为水稻育种行业的研究热点。水稻香味性状由第8号染色体上的隐性负调控基因Badh2控制,其功能丧失型突变体会使稻米产生香味。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定向修饰和改造基因,且周期短、效率高,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育种的不足,目前已经成为了水稻育种的新型手段。本研究以非香型粳稻品种东农425为试验材料,构建了2个CRISPR/Cas9敲除载体对Badh2基因的第2和第3外显子进行定点编辑,借助成熟的粳稻遗传转化体系和转基因检测手段,获得了有不同程度香味、无T-DNA元件且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变化的纯合突变材料,为加快香型粳稻品种的培育提供了理论和材料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构建了2个CRISPR/Cas9敲除载体pYLCRISPR/Cas9-B1-gRNA(B1载体)和pYLCRISPR/Cas9-B2-gRNA(B2载体),B1载体的2个靶点分别位于第2和第3外显子,B2载体的2个靶点均位于第2外显子,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东农425进行遗传转化,各获得18株和19株再生植株,经过转基因阳性检测,T0代分别获得了15株和17株阳性转基因植株。(2)在分蘖盛期,用CTAB法提取T0代植株全基因组DNA,并对靶点附近进行PCR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阳性植株的突变类型主要是纯合突变和双等位突变,转B1载体纯合植株有5株,纯合率为33.33%,基因型多为1-2 bp的小片段插入和缺失;转B2载体的纯合植株有9株,纯合率为52.94%,基因型出现了67 bp和76 bp的大片段碱基缺失,最终2个载体在T0代共获得8种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突变株系。对纯合突变株系和野生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所有纯合突变株系均发生移码突变,最终获得了缺失大量氨基酸的截短蛋白质。(3)T1代,每个纯合突变株系各选取30株单株提取叶片DNA,用Cas9-F/R引物进行PCR检测,转B1载体的3个株系共筛选出26株无T-DNA元件的纯合植株,转B2载体的5个株系共筛选出39株无T-DNA元件的纯合植株。同时采用咀嚼法和氢氧化钾浸泡法对这8个纯合突变株系中无T-DNA元件的水稻籽粒进行香味检测,结果表明8个株系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香味,B1载体编辑的3个株系香味总体上更为浓郁。(4)进一步对8个纯合突变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发现除株高外,突变株系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与野生型相比均无显著差异,Badh2纯合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并未因Badh2基因的编辑而受到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香型水稻育种概述
  •     1.2.2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3 香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菌株和质粒载体
  •     2.1.3 主要试验试剂和药品
  •     2.1.4 本试验所用培养基及配方
  •     2.1.5 引物设计及合成
  •   2.2 试验方法
  •     2.2.1 gRNA靶点接头引物设计
  •     2.2.2 gRNA表达盒排列方式
  •     2.2.3 CRISPR/Cas9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4 农杆菌介导的粳稻遗传转化
  •     2.2.5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6 转基因阳性植株检测
  • 0 代阳性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鉴定'>    2.2.7 T0代阳性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鉴定
  • 1 代纯合突变植株的T-DNA元件检测'>    2.2.8 T1代纯合突变植株的T-DNA元件检测
  •     2.2.9 无T-DNA元件纯合突变体的香味表型鉴定
  • 1 代植株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10 T1代植株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东农425 野生型植株的Badh2 基因检测
  •   3.2 靶点引物设计
  •   3.3 Badh2 敲除载体的构建
  •     3.3.1 gRNA表达盒的构建
  •     3.3.2 阳性菌落检测
  •     3.3.3 pLYCRISPR/Cas9-Badh2-gRNA载体的检测
  •   3.4 东农425 的遗传转化
  • 0 代转基因植株检测'>  3.5 T0代转基因植株检测
  •     3.5.1 阳性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0 代转基因植株的靶点突变分析'>    3.5.2 T0代转基因植株的靶点突变分析
  •   3.6 T-DNA元件检测
  •   3.7 香味表型的鉴定
  •   3.8 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
  • 4 讨论
  •   4.1 利用CRISPR/Cas9 技术培育香稻品种的优势
  •   4.2 影响基因编辑效率的因素
  •   4.3 突变植株的基因型和表型鉴定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孙慧宇

    导师: 邹德堂

    关键词: 粳稻,香味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农作物

    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分类号: S511.22;Q943.2

    总页数: 58

    文件大小: 3631K

    下载量: 267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海拔粳稻品种引进示范及栽培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 2019(18)
    • [2].高产粳稻品种源库特征及评价体系的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 2019(05)
    • [3].江西:水稻“籼改粳”成效显著[J]. 南方农机 2020(03)
    • [4].硅对籼稻和粳稻品种磷积累的影响[J]. 土壤 2020(01)
    • [5].济宁麦茬稻区14个优质高产粳稻品种试验研究[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02)
    • [6].新稻系列粳稻品种选育进程与育种思路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6)
    • [7].六安市不同粳稻品种直播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8)
    • [8].安徽省粳稻生产与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9)
    • [9].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J]. 中国稻米 2018(02)
    • [10].牟定高原粳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 2018(07)
    • [11].新形势下湖北粳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 中国稻米 2018(05)
    • [12].粳稻品种株型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J]. 北方水稻 2017(02)
    • [13].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和聚类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9)
    • [14].南粳3818粳稻品种[J]. 农家致富 2020(03)
    • [15].江苏两粳稻品种喜获全国金奖[J]. 农家致富 2019(09)
    • [16].科技动态[J]. 农家致富 2017(12)
    • [17].不同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13(06)
    • [18].外引粳稻品种在云南高原的综合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7)
    • [19].云南省粳稻首次报请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J]. 云南农业 2019(03)
    • [20].江苏省2018年粳稻质量及品质情况调查[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06)
    • [21].寒地粳稻品种芽期耐碱性筛选[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2)
    • [22].湿润灌溉下3个粳稻品种的生长特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9)
    • [23].播期对陕南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6(05)
    • [24].高温伏旱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的适应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2)
    • [25].新优粳稻品种[J]. 农家致富 2013(03)
    • [26].新审定通过的中粳稻品种[J]. 农家致富 2011(12)
    • [27].不同粳稻品种在鄂中丘陵岗地的氮肥效应及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04)
    • [28].吉林省粳稻品种演进过程中米质的变化[J]. 吉林农业 2014(11)
    • [29].荆门市粳稻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3(10)
    • [30].四个粳稻品种(系)比较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 2010(06)

    标签:;  ;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Badh2基因改良粳稻香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