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者在人际合作任务中的行为特点

暴力犯罪者在人际合作任务中的行为特点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暴力犯罪者在人际合作任务中的行为特点,为教育改造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罪名从某监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暴力犯罪者38人,从社会招募40名普通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囚徒困境任务和点估计任务考察两组被试在人际互动中的表现,分析合作与背叛次数、替同伴承担疼痛等级以及情绪表现特征。结果:在囚徒困境任务中,与对照组相比,暴力犯罪组表现出较低的合作水平并有较多背叛行为(P<0.05)。在点估计任务中,暴力犯罪组愿意替同伴承担疼痛的等级高于对照组(P<0.05),且报告较多的责任感和内疚情绪,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暴力犯罪者出现内疚感等情绪时,可能会为同伴分担惩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合作。

论文目录

  • 1 对象与方法
  •   1.1对象
  •   1.2 工具
  •     1.2.1囚徒困境
  •     1.2.2 估计点数的任务(Dot-estimate task)
  •   1.3 统计方法
  • 2 结 果
  •   2.1暴力罪犯者在囚徒困境任务中的决策特点
  •   2.2 暴力犯罪者在点估计任务中的决策特点
  •     2.2.1两组任务困难程度比较
  •     2.2.2两组被试在不同信息反馈类型下承担疼痛等级的评定及补偿指数比较
  •     2.2.3两组人机互动任务中情绪体验比较
  • 3 讨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强龙,隋丽娜,胡平,张卓,杨波

    关键词: 暴力犯罪者,人际互动,合作行为,囚徒困境,点估计任务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公安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831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190019),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资助项目(DSJCXZ180412),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分类号: D917.2

    页码: 912-917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467K

    下载量: 246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影[J]. 青年教师 2011(11)
    • [2].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与恐怖犯罪处置前期指挥模式研究[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9(05)
    • [3].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探究[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4].职业领域内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分析——以15起案件为例[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0(04)
    • [5].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特点及对策探析——以推进专项综治工作为视角[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6].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8(02)
    • [7].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初探[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8(10)
    • [8].透视大学生暴力犯罪现象[J]. 法制博览 2016(36)
    • [9].网络暴力犯罪探析[J]. 法制与经济 2017(05)
    • [10].警察在城区公开控制暴力犯罪嫌疑人的战术探讨[J]. 公安教育 2017(07)
    • [11].家庭暴力引发女性暴力犯罪的法律思考[J]. 法制博览 2017(20)
    • [12].网络暴力犯罪初探[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 [13].打击家庭暴力犯罪的实践难题与对策——兼论《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再完善[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 [14].打击家庭暴力犯罪的实践难题与对策——兼论《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再完善[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5(05)
    • [15].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及其防控机制研究——基于75个犯罪案例的实证分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06)
    • [16].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探析——以犯罪主体为考察视角[J].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5(04)
    • [17].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防治研究——以公交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防治为视角[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11)
    • [18].家庭暴力犯罪中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与援助[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04)
    • [19].浅谈新型暴力犯罪——恋爱暴力犯罪[J]. 法制与社会 2015(19)
    • [20].青少年暴力犯罪问题的法律探析[J]. 学理论 2015(21)
    • [21].试论个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5(23)
    • [22].犯罪学视野下的家庭暴力犯罪原因[J]. 商 2015(34)
    • [23].打击涉众型暴力犯罪刻不容缓[J]. 江淮法治 2018(08)
    • [24].防治校园欺凌前提是认知提升[J]. 教育 2017(04)
    • [25].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考试周刊 2017(72)
    • [26].浅析青少年暴力犯罪原因[J]. 金田(励志) 2012(10)
    • [27].涉交通型极端暴力犯罪防控机制研究——以犯罪预防为视角[J]. 法制博览 2020(23)
    • [28].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防控初探[J]. 公安教育 2018(12)
    • [29].家庭暴力犯罪预警管理机制的构想[J]. 法制与经济 2019(04)
    • [30].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9(03)

    标签:;  ;  ;  ;  ;  

    暴力犯罪者在人际合作任务中的行为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