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

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

一、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吟[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袁承程,张定祥,刘黎明,叶津炜[2](2021)在《近10年中国耕地变化的区域特征及演变态势》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国耕地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通过分析2009-2018年中国耕地的时空变化,掌握中国耕地变化的区域特征与变化态势,有助于制定差别化的区域耕地保护政策与管理策略,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2009-2018年土地调查格网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数学指数模型等方法,从耕地数量、空间以及立地条件等方面研究近10年来中国的耕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2009-2018年间中国耕地数量总体稳定,但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全国耕地共减少39.37万hm2,减少幅度为0.29%。2)从市域尺度分析,呈现以"哈尔滨-郑州-昆明"带为中心的东-中-西分异特征,该中心带内耕地净减少面积与全国耕地净减少总量基本持平,而该中心带以东地区的耕地净减少量与中心带以西地区的耕地净增加量相近。3)耕地空间变化率在长江以北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以及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相对较高,表明这些区域人为调整耕地空间布局的强度较大,但其市域内净增加耕地面积总量却不大。4)耕地减少主要分布在距离主要城市中心30 km以内的区域,而耕地增加主要发生在离城市中心40km以外区域,这进一步说明城市化发展仍然是当前耕地减少的主导因子。此外,石嘴山、延安、雅安、榆林、张家口、丽水和泉州等地的耕地平均海拔增加较大,说明这些地区耕地"上山"现象较为严重。因此,今后应根据耕地变化"热点地区"的动态识别,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督察的精准定位和因地施策的能力。

马引弟[3](2020)在《基于区位地租和Sentinel-2时序数据的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资源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面积总量多,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大,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耕地资源始终处于紧缺状态,使得农业后备资源贫乏,人地矛盾突出,这些所导致的耕地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耕地利用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情况,而山区和平原耕地的利用方式差异尤为明显。由于耕地产出效益在山地普遍较低以及农业劳动者老龄化的加剧,出现了较多耕作行为从商品化向半自给自足甚而自给自足方向的转变,耕地投入集约程度与市场的关系从密切变为疏远,进而退回到以住宅为扩散核心的土地利用投入等级变化模式,使对耕地区位条件的评价指标从单纯的区位地租的角度出发可能更有效解释此类半自给自足农业耕地的集约利用特征。本文在实地大量面对面农村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要素。以海拔、坡度、坡向等区位因子和耕作半径因子为基础建立该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等级分为4级,同时采用遥感影像、道路矢量化数据和DEM等数据为支持手段对甘谷县耕地利用集约度从区位地租的角度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的主要结论:(1)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经过分析确定海拔、坡度、坡向和耕作半径为评价因子,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将评价等级分为4级:1级的值域范围在1-1.75的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2级的值域范围是1.75-2,耕地集约利用相对1级较差,但是利用程度较高;3级的值域范围在2-2.5,耕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较2级和1级较差,耕地撂荒现象出现较多;4级的值域范围在2.5-4之间,耕地的集约利用最差,最容易出现耕地撂荒现象。(2)根据评价分级指标对甘谷县2019年耕地进行分级评价,得到甘谷县2019年的在耕耕地的耕地集约利用等级为1级的耕地面积是139.67平方千米,占到22.6%;2级集约利用耕地面积约107.13平方千米,占到17.34%;3级集约利用耕地面积占到37.9%,约234.18平方千米,在4个耕地集约利用等级里所占比重最大;4级集约利用耕地面积约136.95平方千米,占到22.16%。(3)甘谷县的3级和4级集约利用耕地占到甘谷县耕地利用的60.06%,表明甘谷县的耕地集约利用整体较差。其中,大像山、六峰、新兴、磐安、安远以及大石六个乡镇内1级耕地所占比重较大,其所占比例大于25%,说明这六个乡镇内耕地集约利用状况较好。大庄镇和古坡镇的1级耕地集约利用所占比重较小,所占比例不超过10%,表明这两个乡镇内耕地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西坪镇、大庄、礼辛、武家河以及古坡镇内的4级耕地集约利用占到25%以上,耕地的整体区位条件较差,导致耕地集约利用的降低。剩余的金山、八里湾、谢家湾以及白家湾四个乡镇内的耕地集约利用多分布在3级,所占比例都接近40%以上,说明这些乡镇内整体的耕地集约利用处于较差水平。(4)通过和撂荒耕地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八里湾镇,等级是3级和4级的耕地集约利用区域里,撂荒耕地占到57.86%,这些地区海拔较高,主要分布在坡度在15°~25°之间以及大于25°的地方,坡向在阴坡以及半阴坡,都是容易发生耕地撂荒现象的高风险区域,这个表明耕地集约利用较差的地方容易发生耕地撂荒。而在耕地集约利用等级为1级和2级的区域里,撂荒耕地占到42.14%,这些区域的耕地撂荒现象相对较少,但是也存在,这些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劳动力以及经济的发展程度有较大的关系,具体原因还需更深入的调查分析。

张延成[4](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陈姝洁[5](2018)在《农地流转:村委会介入及其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在我国尖锐的人地矛盾下,保障粮食安全、支撑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强调关注技术进步、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而且强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我国农户农地经营规模狭小,已然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除农地经营规模过小外,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诱导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农业生产兼业化、老龄化加剧,冲击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严重滞后。近年来,农地流转市场不断发育以及政府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等举措,使得农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方式来看,无论是政府主导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式,还是农户自发形成的规模经营方式中,农户都是农地要素供给最基础单元,农地流转仍是其主要实现方式。而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由于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农户在农业规模经营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农户在当前农业经营中的基础性地位、农户有渐进地成为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的可能性,因而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中,应消除对农户的歧视,推动农户在农业现代化实践中的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该如何促进农户的农地流转?农户的农地流转如何才是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效率,还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地流转的研究,既要注重“原因剖析”的影响因素研究,又要重视“结果阐释”中的环境影响。据此,本研究围绕“农地流转”的主题开展研究,以“村委会介入”为核心视角。主要以农户调研数据为主,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案例分析作为补充。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区域选取江苏省的金湖县和灌云县、江西省的遂川县与丰城市。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获取了 1711份农户问卷,并获取了对应的村级数据。农地流转的环境效应研究,选取的研究区域为辽宁省的东港市和苏家屯区。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共获取有效农户问卷811份及对应的村级问卷。在研究内容上,首先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进行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且运用Logit模型、“归并数据两部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其次,依然从农地制度与农业规模经营等相关政策的基础落实单元村委会入手,探讨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运用混合logit模型和分位数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三,通过村级访谈和案例分析,探讨村委会介入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作为农户视角的补充。最后,呼应农业现代化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探讨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并通过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一)农业经营能力强的农户转入农地的意愿更强烈。农户从事农业经营的能力(通过核心变量家庭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流动资本投入反映),是形成农户农地流转预期效用的关键。家庭农业收入较高的农户,经营农地所得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更倾向于认为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将带来其农业收入的增加,因而转入农地、扩大经营规模意愿更强烈。较高的农业生产流动资本投入反映的是较高的农业收入预期,对农户转入农地的意愿有正向影响。(二)村委会的中介作用仅对农户转入农地的意愿,起促进作用;而村委会的管制作用对农户转入、转出意愿有阻碍作用。具体而言:村委会的中介作用能够降低农地流转的风险、促进农户转入农地意愿的提高,对于有转入意愿的农户,希望转入的面积越大,影响越强烈;管制作用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负向影响,因为管制作用虽然能降低农地转出的风险,但是增加了农户对转出农地产权安全的风险的担忧。对于有转入意愿的农户,希望转入的面积越大,管制作用对其阻碍越强烈。(三)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村委会的中介作用存在“歧视性”。这种“歧视性”体现在仅对转入面积较大的农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介作用在农户中影响的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增加转入户转入农地的面积。中介作用的“歧视性”,可能来自政策片面强调鼓励大农户转入农地,造成了对小农户转入农地的歧视。对于转出户而言,村委会的中介作用对于转出农地面积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对转出面积越多的农户影响越大。此外,农户对村委会的信任程度不高,使得村委会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性的影响中不能真正地发挥中介作用。(四)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村委会的管制作用是“差别化”的。村级管制作用的存在阻碍农地流转参与程度的提高,但是村委会对农业经营模式进行干预时是差别化的,实践中村委会更倾向于对流转规模较大的农地进行管制。具体而言,村委会的管制作用对于转入、转出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对参与流转的面积越多的农户,负向的影响越大。同时,“差别化”管制的存在会扭曲了农户对于风险的预期:本村有越多的农户了解流转管制,农户越倾向于认为农地不会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不会轻易被改变用途,预期转入农地的风险比没有管制的情况下更低,因而农户会转入更多的农地。(五)村委会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中也能够发挥中介作用与管制作用。中介作用既能够降低农地流转双方缔约阶段的交易费用,又能够降低农地流转双方因不可缔约性或弱缔约性带来的风险;村委会的管制作用则能够降低履约与违约追偿阶段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交易费用。村委会在不同类型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差异化的,主要是由于“信任”这一社会资本的差异。随着农地流转规模的增加,为流转双方提供的中介服务具有规模效应,超出一村范围的农地大规模流转,还需要基层政府提供中介服务。(六)基于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农地流转,能降低转入户秸秆处理时单位面积上有负面环境影响的气体排放;增加了转出户秸秆处理时单位面积上有负面环境影响的气体排放。尽管转出部分农地、仍然保留农业经营的农户在秸秆处理时单位面积的气体排放是增加的,但是转出农地的农户整体上降低了耕种面积,可能会带来农地流转总体上气体排放量的降低。因此,农地流转以及农业实现规模经营有望成为降低秸秆处理环境危害的重要抓手。此外,村委会秸秆处理行为直接的监管作用,作用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降低转出户有负面环境影响的气体排放,而且这种监管的影响更为直接。

匡丽花[6](2018)在《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文中认为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遭到破坏,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系统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耕地系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方面,其中数量是基础,足够数量的耕地才能满足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质量是根本,有质量的耕地才能提供各类安全的农产品;生态是保障,处于良好生态环境中的耕地才能维持耕地质量。只有当三者同时达到安全状态,耕地才是安全状态。从系统角度综合考虑耕地保护,比单一的耕地数量或质量保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思想,开展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和格局优化研究,以鹰潭市为研究区域,应用空间分析、空间回归、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对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演化趋势、驱动机理、耕地系统安全空间格局预测和优化等进行系列研究,达到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提高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目的,对制定耕地保护对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中,考虑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的离散情况,运用改进TOPSIS方法进行安全评价表明:耕地数量和生态安全均先经历急速降低后缓慢变化的过程,耕地质量安全因基础设施的改善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综合后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先急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其中:1995年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临界状态占耕地面积的91.32%,到2005年降到48.96%,但危险耕地增加到37.55%,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主要中心城镇建设区域,2015年高、低等级耕地面积均减少,趋向中间水平,临界状态耕地增加至60.72%。从县域看,贵溪市呈小幅变化,月湖区和余江县较不稳定,先急速下降后小幅下降。空间变化上,热点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耕地系统安全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值区域从中部不断向西部扩大范围延伸,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人为影响较小的南北部山地区域。稳定性高的耕地由零散分布在东、西部,成多个核状中心布局到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和西北部,多中心镶嵌分布。(2)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研究中,利用空间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和政策4方面的26个因子中研究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对比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两个时期,不变耕地中,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子中耕地投入环境负荷影响趋势加大,其他社会经济因子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区位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但整体影响程度偏弱;政策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且影响程度较大。要提升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要提倡科学耕种,合理施肥打药,提升产能的同时不能破坏耕地生态系统安全,控制工业污染,同时政策上要加大农业投入和环境治理的投入。增加耕地中,自然因素的限制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区位因素影响下降。要提升增加耕地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更多地要从耕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基础设施条件上进行改善,同时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减少耕地系统安全的变化主要指空间位置上耕地变为非耕地,主要因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用地需要,及耕地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耕地的减少。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应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提升建设用地的集约度,杜绝粗放、闲置利用行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措施。(3)利用ANN-CA模型预测鹰潭市2025年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结果中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稳定性增强,原有高等级部分降低,而较低等级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升高趋势,较2015年有所改善。鹰潭市未来建设占用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南北部林地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布局上,耕地破碎度降低,集中连片性更强。但在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挤占了其他生态空间,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易引发土地退化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农业投入,通过土地整治等技术措施增加耕地,严格审理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在不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提升发展。(4)通过ArcGIS和MATLAB平台,建立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Cultivated Land System Security Pattern Optimitation Model,简称 CLSSPOM),以土地利用适宜性、土地利用空间兼容性、土地利用优先性和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构成的优化规则,并以用地变化率进行数量控制,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不参与优化的前提下优化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后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南北山地丘陵区域耕种条件相对恶劣的坡耕地优化为林地;位于中心城镇建设用地群周边、耕作环境遭人为负面影响较大、耕地系统安全水平低下,能更好地发挥用地经济效益的耕地优化为建设用地;位于樟坪乡和塘湾镇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周边的低效林地优化为耕地。优化后的耕地系统安全等级中,中上等耕地面积增加,低等耕地面积降低,整体耕地系统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在鹰潭市土地利用中,要处理好南北丘陵山地区域耕作区域和生态林地的边界划分,保护中心城镇建设用地周边耕地的耕作环境,防止耕地系统安全降低和流失耕地。(5)根据耕地系统安全及其稳定性划分耕地系统安全核心保护区、适度保护区、适度改良区、综合改良区,不同保护区施加不同保护模式,并应加大经济投入,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政策法规,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协调耕地与建设、生态空间,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提升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的创新有:(1)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角度进行耕地系统安全研究,从重耕地数量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均重要;(2)通过MATLAB编程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融入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的约束条件,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

路昌[7](2018)在《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阶段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近年来不论是在政策规定方面还是实践案例方面,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出现了如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京津冀协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案例,重要性日益突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老工业基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效果明显,较好地完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规划实施区域协调性偏低、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现行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2017年10月,十九大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了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东北振兴对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通过规划调整推动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协调、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开展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探讨,推动东北地区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实施效果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创新“多规合一”的协调机制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思路和方法的研究。粮食主产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地区,其土地利用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但是现有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案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关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实现土地利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基本理论基础,首先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构建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框架;其次,以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结果和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然后,以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作为规划的区域划分方案,依据差异化的土地发展战略确定不同类型区各项规划指标的调控策略;最后,选取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验证构建的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为国内其他粮食主产区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规划编制相关理论基础,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念确定为:以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为核心,针对不同类型分区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方案,通过对区域整体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2)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至2015年的总体评价得分仅为79.52,等级为“一般”,规划整体实施效果处于一般水平,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较好地完成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控制指标矛盾突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偏低、规划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重视不足、规划的社会意识度亟待加强等问题。(3)1995~2015年间,东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581持续下降至0.575,研究期间东北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和生活用地持续增加,前期剧烈后期趋缓;三生用地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各类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研究期间辽宁省较为发达、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较为落后的区域差距格局依然存在,研究后期则有所缓和。(4)以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了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共有18项指标,其中保留现行规划指标体系中的12项指标,将现行指标体系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3项指标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新增水域面积、生态用地比例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3项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在较好的兼顾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等各个方面。(5)构建的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反映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的自然本底条件、开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特征,其中土地发展潜力相关指标的选取不应只单纯反映经济效益,应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考虑在内,综合反映土地资源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潜在的发展潜力。(6)东北地区可划分成3种类型共12个分区,各分区之间土地利用条件、开发程度、发展潜力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由北向南基本上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经济发展区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高,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粮食生产区是农业生产集中区域,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少量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适度增加林地面积;林农生态区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低,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林地面积,保持耕地面积稳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7)在构建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约束下,利用多目标规划法得到了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7.51%、6.14%、6.35%。优化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分别为2303.97亿元、526.84亿元、487.17亿元、3317.98亿元,优化方案全面优于现行规划方案。优化方案较好地实现了粮食生产区“优先满足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需求,其次满足生态安全需求,协同平衡经济发展需求”的整体土地利用发展策略。本研究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框架,并针对东北地区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基于不同类型分区构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最终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验证了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补充,通过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区域(市、县)级别通过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侧重方案,进而在地区(全国、省)级别最终实现统筹满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张蚌蚌[8](2017)在《细碎化视角下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理论、模式与路径》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障了农民耕地数量和质量均等,但也导致了耕地细碎化。30年来,我国耕地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要素等发生了巨大进步,而细碎化已远远不能适应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耕地利用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产量进一步提高。当前,国家推进的农田建设很少开展权属调整来解决细碎化问题,农民地块归并等集中连片措施却又缺乏政策支持。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农民权属调整实践与国家农田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模式和路径,以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和实践需求,本文以系统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与自下而上(BOTTOM-UP)相结合的方法,从耕地细碎化问题出发,构建基于细碎化的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理论框架;定量刻画全国和一级生态区耕地细碎化空间特征;分析我国耕地细碎化与耕地利用系统要素的时空特征及其耦合协调度演化趋势;提出克服细碎化的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模式,并对各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基于宏观耕地资源禀赋与微观耕地利用特征,提出空间重组模式在全国的推广实现路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从耕地细碎化视角,基于"细碎化——耕地利用系统——产量差/效率差/成本差"的影响机制与传导过程,构建"包产到户之初细碎化及耕地利用系统要素与系统环境相适应——随着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空间重组后重新适应"的理论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提出控制调整耕地细碎化这一关键要素,以促进耕地利用系统优化,使系统要素与系统环境协调匹配,实现"增加产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耕地利用目标。(2)采用GIS和统计分析(SAS)等方法,对全国1095个有效农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耕地细碎化问题十分严重,户均耕地面积仅0.58 hm2,户均地块数量多达5.34块,平均地块面积仅为0.11 hm2,地块到家平均距离为1.06km。从全国分区来看,中国12个一级区的耕地细碎化程度存在巨大差异,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江南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华南区>横断山区>长江中下游区>青藏高原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东北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区>西北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监测数据表明,1986-2014年期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从0.61 hm2降至0.58 hm2,户均地块数量从8.43块减少至5.34块,表明耕地细碎化程度有所下降,但依然严重。(3)利用全国1986-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耕地利用系统的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等系统要素及系统环境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86-2014期间,全国生产总产本显着上升,每亩用工量大幅下降,机械、灌溉等技术水平显着上升;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和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大幅下降,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显着上升;细碎化已经不能适应技术的进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耕地系统要素与系统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14年期间,中国及典型省份(广西、河南、新疆)耕地系统要素与系统环境耦合协调度显着下降,降幅达20%以上,从高度耦合协调逐渐降为中度耦合协调。2014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耦合协调度范围是0.25-0.50,空间分异较大,总体处于低度耦合协调和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因此,亟需采取措施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促进耕地利用系统要素与系统环境再次协调匹配。(4)通过半结构访谈、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提出四种空间重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耕地资源紧张丘陵区农民主导型"小块并大块"模式,该模式是由农民自发开展权属调整并主导田间工程规划、设计和实施,政府按照农田建设相关标准进行经济补偿,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土地整治创新模式。第二种模式是耕地资源紧张丘陵区合作社主导型"小块并大块"模式,该模式是地与人相结合下的耕地利用系统优化;是财务科财权、经营科管理权、理事会决策权"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约的合作社组织构架模式,统一农田建设模式,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分股分红不分地"收益分红模式的叠加与综合。第三种模式是耕地资源丰富平原区群众自主型"互换并地"模式,是集体成员自发调整土地权属空间位置使每户分散的地块集中连片,同时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的土地整治活动;第四种模式是耕地资源紧张平原区"地块调整"模式,是农民进行地块归并与当地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5)通过GIS与实地访谈获得产量、效率、成本等数据,构建定量模型,对空间重组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民主导型小块并大块、合作社主导型小块并大块、互换并地、地块调整四种模式均可实现耕地细碎化导致的广义产量差(产量差、效率差和成本差)。四种模式均可显着增加耕地面积,增幅分别为6.12%、3.45%、20.45%和10.45%;同时,四种模式空间重组后均可显着减少耕地块数,弄农屯、渠芦屯、三岔坪村、王盘村承包地块数量分别由1324、6750、386、212块减少至121、150、45、120块;在此基础上,耕地利用效率显着提高,其中犁地效率增幅分别为8000%、500%、49%和8%。三种实施模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弄农屯和渠芦屯甘蔗产量、三岔坪村棉花产量增幅分别为50%、40%和27%;与此对应的是生产成本下降,降幅分别为15%、37%和26%;以及亩均净收益增加,增幅依次为1960%、216%和60%。(6)通过对四种模式的耕地细碎化特征、生产技术水平、外出务工情况、农民收入构成等耕地利用系统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自上而下宏观耕地资源禀赋与自下而上微观农户实现途径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四种空间重组模式在全国的适用范围及实现路径。农民主导型小块并大块模式主要适用于广西、贵州等耕地资源紧张丘陵区;合作社主导型小块并大块模式主要适合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区域;互换并地模式主要适合新疆、内蒙等耕地资源丰富平原区;地块调整模式适合社会化服务较好的河南、河北等耕地资源紧张平原区。分析四种模式的实施经验与存在问题,基于宏观耕地细碎化特征与微观耕地利用系统特征,提出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模式的实现路径:第一种路径主要是依靠农民自下而上开展权属调整及农户自发土地流转,在此基础上政府自上而下进行农田建设,该实现路径需要村内能人、工作小组和广大农民全面参与地块归并等空间重组的各个环节;第二种路径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统筹推动,协调国土、水利、农业、财政各职能部门,并由相应部门指导合作社等进行项目申请、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奖补发放、后期管护等,该模式需要中央农田建设等惠农政策与地方政府统筹推动,且政府项目资金支持比较大。

李建春[9](2014)在《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人们获取农产品的基础条件。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占用耕地的状况,更加凸显了耕地保护研究的重要性。通过选取西部地区具有典型代表的银川市作为研究区,结合遥感和GIS,分析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区域耕地变化规律性特点,识别耕地变化关键驱动因子,预测耕地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结合LUCC研究成果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为耕地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通过对银川市耕地数量、空间与质量变化规律分析表明:1989-2009年间,耕地表现出持续快速膨胀式扩张的特点。1999年前,耕地增加主要位于新城区(西夏区),1999年后,耕地增加主要位于东部老城区(兴庆区)和北部郊区县(贺兰县)。从耕地空间和结构变化的特点来看,1999年前,耕地转换主要为市区西部大面积的未利用地开发;1999年后,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城镇用地迅速扩张占用周边耕地,以及农业生产圈外围的土地开发和整个区域内开展的土地整治。全市耕地重心向西北部移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局部稳定性区域,并且城市扩张“贴边建设”占耕比例过高这一现象在1999年后表现得更为显着。全市耕地平均自然质量持续性降低,在1999年前表现的更加明显。结合耕地景观指数分析表明,耕地的破碎化程度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则持续提高。(2)通过乡镇统计面板数据与遥感分类数据相结合,探索1999-2009年间银川市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表明:耕地自然质量以及城镇距离构成了耕地减少的重要驱动因子,从数量关系上证明了耕地减少对于自然与区位条件具有偏好性;移民开发引起的人口总量增加以及快速城市化是这一时期内耕地数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社会经济条件对于耕地数量变化具有两方面作用,利用经济措施调控耕地数量,从宏观上看,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比例,从微观上看,则需要保障农民收益水平;种植粮食作物对于促进耕地面积增加,抑制耕地面积减少具有双重作用,表明银川市作为引黄灌区重要商品粮基地这一战略定位对于保障耕地面积产生了积极影响。(3)在土地利用规划约束下实现了2020年耕地空间布局预测。利用遥感影像反映出的规律性,结合银川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和规划约束性指标的限制,通过CA-Markov模型得出了2020年土地利用图。预测结果分析表明,未来时期内耕地仍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地类,耕地数量将会继续增加。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接近枯竭,由于开发生态性用地以及劣质耕地退化,耕地平均质量稳中略有提升。同时过度开发引起的耕地退化现象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在耕地利用中需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协调区域水资源供给平衡,实行优质耕地保护策略是实现区域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在综合银川市耕地变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特点,构建了基于耕地自然质量、经济驱动、规划预测以及生态安全的基本农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同时设置了质量最优、经济最优以及生态最优3种不同的情景模式,通过选取图斑为评价单元,将耕地的质量区位、图斑属性及利用方式相结合,创新提出了基于耕地图斑综合排序模型划定基本农田的方法,实现了优质耕地的集中连片保护,并通过该模型确定了不同情景模式下基本农田划定的范围。对比分析表明,当前银川市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案,统筹考虑了自然质量、经济驱动以及生态环境风险三个不同方面,整体布局具有合理性。

王玲[10](2011)在《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等问题,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对于我国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的建设和提高耕地持续增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先以干旱区绿洲农五师八十一团、八十九团和九十团为研究区域,旨在运用GIS和RS技术,选用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CBERS遥感影像,分别建立基于GIS和RS的兵团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将两种方法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基于RS技术进行耕地质量评价的新途径,并将RS技术应用到典型绿洲兵团农七师和农八师,揭示兵团绿洲耕地质量变化特征,以期为今后动态监测、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管理耕地资源提供新方法和依据。基于GIS技术,确定耕地地块为耕地质量评价单元,选取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管理、气候条件和障碍因素等6个方面19个指标,建立了农五师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函数,根据各指标隶属度函数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耕地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按照耕地质量把耕地分为五级。研究结果表明:农五师的一等和二等耕地主要分布在八十九团团场附近,以及八十一团和九十团的中部,四等和五等地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带。研究区内大量耕地属于三等耕地,三等耕地占到总耕地的76.08%,而一等耕地和四等耕地相当,各占1.66%和1.13%,二等耕地和五等耕地相当,分别为10.70%和10.42%。综合来看,研究区的耕地质量一般,其中一等地和二等地仅占到11.03%;四等地和五等地占到26.58%,需要进一步改良。基于RS技术,利用CBERS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以遥感影像的栅格单元为评价单元,根据“P-S-R"框架,从生产压力指数(Production Press Index, PPI)、耕地状态指数(Land Status Index,LSI)和社会行为指数(Social Action Index, SAI)三方面5个指标(包括坡度、土壤退化指数(RVI)、土壤肥力指数(NDVI)、土壤水分指数(DVI)、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耕地质量(LQI)综合评价模型。在遥感软件ENVI为平台提取耕地信息,然后提取各评价指标专题信息,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五师研究区内一等耕地占1.87%,主要分布在八十九团中部,这类耕地主要表现为土壤类型为轻壤质地,利用类型多为设施菜地和高等粮田,土壤养分贮量较高,保水保肥、供水供肥性能强,耕地状态好,无旱涝盐渍化威胁,生产压力小,耕地质量最好。二等地占9.86%,这类耕地分布较为零散,土壤类型多为中壤土,灌溉保证率高,养分贮量较高,耕地状态较好,无旱涝盐渍化威胁,生产压力小。三等地占81.86%,所占比例最大,此类耕地主要分布在团部周边地区,土壤类型以中壤为主,表土质地以轻壤为主,砂粘适中,灌溉保证率较高,养分贮量较高,保水保肥及供水供肥性能较好,耕地质量较好。四等地占1.07%,多处在边缘地带,利用类型主要以粮田和露天菜地为主,土壤保水保肥及供肥供水性能较差,有障碍层次。五等地占5.35%。多处在边缘地带,分布地形部位较高,潜水较深,水源缺乏,灌溉保证率差,土壤保水保肥性差。综合来看,研究区的耕地质量一般,其中一等地和二等地仅占到11.73%;四等地和五等地占到6.42%,需要进一步改良。分类结果大致趋势与基于GIS分类结果相一致。分别对上述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从面积和空间分布差异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面积上各级别耕地的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一致率在90%以上,在空间分布上各级耕地的空间分布也基本一致,无差异的占70.39%,差异小的占17.23%,中等差异的占10.14%,较大差异的占1.88%,大差异的占0.36%。这说明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基于GIS的传统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因此,利用RS技术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对两种评价结果误差来源的分析可知:两种方法由于在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模型的构建、数据采集时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导致了评价结果的差异。从而也确定了遥感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优势,可以快速、准确获取基础数据,提取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将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到典型绿洲—兵团农七师和农八师耕地质量评价中,评价结果如下:农七师和农八师耕地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其中一等地和二等地占了95.66%,四等地和五等地仅占0.19%。综合前面各指标可知,研究区的土地压力较小,本底条件较好,但水资源是现状该区域耕地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同时在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较为脆弱,所以仍然需要保护和改良。本研究将基于GIS和RS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吻合,RS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这说明RS技术不仅可作为提取和更新地物信息的可靠的数据源,也可以直接提取指标信息,构建评价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这为快速、精确、动态的进行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由于GIS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功能,因此,在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中,如能结合GIS技术,可以达到更准确的效果。本研究利用RS技术,以CBER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这在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中还少见报道,尤其是在干旱区绿洲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该研究为探索定量、快速、动态进行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数据处理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一)生态环境因子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2 植被覆盖
        3 石漠化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二)社会经济因子
        1 人口与GDP
        2 畜牧业GDP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筛选方法
        3 指标体系
    (二)指标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1 生态效益
        2 经济效益
        3 社会效益
    (二)综合效益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近10年中国耕地变化的区域特征及演变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2 研究方法
        1.2.1 耕地数量变化分析方法
        1.2.2 耕地空间变化分析方法
        1.2.3 耕地立地条件变化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耕地资源总量变化特征
    2.2 耕地数量的市域尺度变化特征
    2.3 耕地变化的空间特征
        2.3.1 耕地空间变化热点区域识别与集聚度分析
        2.3.2 耕地空间变化率分析
    2.4 耕地的立地条件变化特征
        2.4.1 离主要城市中心的距离分析
        2.4.2 耕地的平均海拔分布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3)基于区位地租和Sentinel-2时序数据的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和人口
        2.2.2 人文概况
        2.2.3 区域经济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与预处理
    3.1 数据
        3.1.1 影像数据
        3.1.2 自然基础数据
        3.1.3 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数据
    3.2 数据预处理
        3.2.1 Sentinel-2 数据预处理
        3.2.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建立
        3.2.3 解译标志的建立
第四章 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4.1 农户调查结果分析
        4.1.1 调查农户的选择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3 农户调查结果分析
    4.2 基于区位地租角度评价指标的建立
        4.2.1 区位因子
        4.2.2 依据区位确定耕作半径因子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2.4 评价指标等级的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5.2 耕地信息提取
    5.3 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5.3.1 甘谷县评价指标要素分级
        5.3.2 甘谷县集约利用评价
        5.3.3 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5.3.4 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分乡镇评价
    5.4 耕地集约利用与撂荒耕地的关系
        5.4.1 撂荒耕地信息的提取
        5.4.2 耕地集约利用与撂荒耕地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6.1 主要结论
第七章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1 存在的问题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附录

(4)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2.1 地理区域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资源
    2.5 土壤资源
    2.6 生物资源
    2.7 水文概况
    2.8 社会经济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2.9.3 水土保持现状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3.1.1 基础数据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3.3.1 总体分布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3.5 小结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4.1.2 解译技术路线
        4.1.3 技术实现过程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4.2.1 基础数据
        4.2.2 技术路线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4.2.4 土壤侵蚀模型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5.3.4 经济效益评价
        5.3.5 社会效益评价
    5.4 小结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3.1 开展科学研究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农地流转:村委会介入及其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全文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农地流转的现状
    2.2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2.2.1 农户家庭特征和资源特征
        2.2.2 农地流转的制度因素
        2.2.3 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3 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
        2.3.1 农地流转与环境影响
        2.3.2 农地流转、农地规模经营与环境影响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概念界定
        3.1.1 农户与农地
        3.1.2 农地流转
        3.1.3 农地规模经营
        3.1.4 环境影响
    3.2 理论基础
        3.2.1 最优化农户理论
        3.2.2 预期效用理论
        3.2.3 不完全合约理论
        3.2.4 交易费用理论
    3.3 分析框架
        3.3.1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3.3.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3.3.3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3.3.4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以秸秆处理为例
第4章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4.1 研究区域农地流转概况
        4.1.1 研究区域与样本概况
        4.1.2 农地流转概况
    4.2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2.1 基于预期效用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分析
        4.2.2 村委会介入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
    4.3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数据介绍
        4.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4.3.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5.1 农户农地流转与交易费用
    5.2 村委会介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
        5.2.1 村委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5.2.2 交易费用比较:管制作用、中介作用及其预期影响
        5.2.3 村委会介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小结
    5.3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
        5.3.1 数据介绍
        5.3.2 变量选取
        5.3.3 模型识别与估计方法
        5.3.4 结果与分析
    5.4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二
        5.4.1 数据介绍与变量选取
        5.4.2 模型识别与估计方法
        5.4.3 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6.1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村委会介入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
        6.2.1 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
        6.2.2 村委会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中的作用
        6.2.3 村委会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中的差异化作用
    6.3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6.3.1 案例来源
        6.3.2 村委会介入对家庭农场农地流转的影响
        6.3.3 村委会介入对农业企业农地流转的影响
        6.3.4 村委会介入对合作社农地流转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以秸秆处理为例
    7.1 农户秸秆处理方式的选择
    7.2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理论分析
        7.2.1 农地流转对秸秆处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7.2.2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路径分析
    7.3 研究区域与数据介绍
        7.3.1 研究区域选择
        7.3.2 数据介绍
    7.4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实证研究
        7.4.1 模型构建
        7.4.2 变量选取
        7.4.3 模型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全文结论
        8.1.1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主要结论
        8.1.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主要结论
        8.1.3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
        8.1.4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村民对村庄民主自治情况的满意程度
附录二 “草林镇大坪村千亩井岗蜜柚基地”农地流转合同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学术会议、研究成果

(6)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2.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原理
        1.2.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分析框架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进展
        2.1.1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方面
        2.1.2 耕地系统安全方面研究
    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耕地系统
        3.1.2 耕地系统安全
        3.1.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
        3.1.4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及驱动力
        3.1.5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3.1.6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3.2 基础理论
        3.2.1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3.2.2 系统科学理论
        3.2.3 人地关系理论
        3.2.4 元胞自动机理论
第4章 耕地时空变化
    4.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地理环境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研究区耕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4.1.5 研究数据收集
    4.2 遥感影像解译
        4.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4.2.2 遥感影像解译
    4.3 耕地时空变化分析
        4.3.1 耕地数量变化
        4.3.2 耕地空间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
    5.1 评价方法介绍
    5.2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
        5.2.1 评价单元划分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结果
    5.3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分析
        5.3.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数量分析
        5.3.2 耕地系统安全空间分布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分析
    6.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与影响因子选择
        6.1.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
        6.1.2 驱动因子选择
    6.2 耕地系统安全驱动分析方法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2 空间回归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
    6.3 空间回归分析
        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3.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研究
    7.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与预测方法
        7.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7.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方法
    7.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
        7.2.1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入层
        7.2.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隐含层
        7.2.3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出层
        7.2.4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结果
    7.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
        7.3.1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输入层
        7.3.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隐含层、输出层
        7.3.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结果
    7.4 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7.4.1 耕地系统安全数量变化
        7.4.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空间变化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研究
    8.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方法
        8.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8.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方法
    8.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
        8.2.1 CLSSPOM的建立
        8.2.2 CLSSPOM模块介绍
    8.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8.3.1 数据处理
        8.3.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结果分析
        8.3.3 优化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与对策研究
    9.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
        9.1.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区划分
        9.1.2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模式
    9.2 可持续利用对策
        9.2.1 协调耕地数量与建设、生态空间
        9.2.2 加大经济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
        9.2.3 加强土地管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9.2.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国情背景
        1.1.3 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1.5.2 两维图论聚类法
        1.5.3 多目标规划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1.7.1 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
        1.7.2 构建了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1.7.3 构建了“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第2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基础和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2.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2.1.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区位理论
        2.2.2 地域分异理论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2.3.1 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
        2.3.2 规划编制理念
        2.3.3 规划编制原则
        2.3.4 规划编制流程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2.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2.4.2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2.4.3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2.4.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4.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条件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候条件
        3.1.3 水文条件
        3.1.4 土壤条件
    3.2 社会经济情况
        3.2.1 人口条件
        3.2.2 经济发展
        3.2.3 粮食生产
第4章 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4.1 数据来源与评判标准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判标准
    4.2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体系确立
    4.3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指标的标准化
        4.3.2 权重的确定
    4.4 规划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4.4.1 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4.4.2 规划实施成效分析
        4.4.3 规划实施和编制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5.1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1.1 数据来源
        5.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5.2.1 规划指标体系的发展
        5.2.2 现行规划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5.2.3 规划指标体系的确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确定
    6.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目的和原则
        6.1.1 分区目的
        6.1.2 分区原则
    6.2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过程
        6.2.1 分区思路
        6.2.2 指标体系构建
        6.2.3 数据来源
        6.2.4 指标数值空间分布
        6.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6 两维图论聚类分析
    6.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
        6.3.1 经济发展区
        6.3.2 粮食生产区
        6.3.3 林农生态区
    6.4 各分区土地利用战略
        6.4.1 经济发展区土地利用战略
        6.4.2 粮食生产区土地利用战略
        6.4.3 林农生态区土地利用战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7.1 案例选择及数据来源
        7.1.1 区域位置概况
        7.1.2 自然环境条件
        7.1.3 社会经济概况
        7.1.4 数据来源
    7.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7.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7.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7.2.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7.3.1 现行规划控制指标存在的问题
        7.3.2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策略
        7.3.3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7.3.4 规划控制指标预测
        7.3.5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方案确定
    7.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7.4.1 决策变量设置
        7.4.2 多目标函数建立
        7.4.3 约束条件设置
        7.4.4 优化方案分析
    7.5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5.1 法律手段
        7.5.2 行政手段
        7.5.3 经济手段
        7.5.4 技术手段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8)细碎化视角下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理论、模式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构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耕地细碎化空间分布特征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 中国耕地细碎化总体特征
    3.3 中国12个一级生态区耕地细碎化分布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细碎化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系统变化及要素耦合协调度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 中国及典型省份耕地利用系统变化
    4.3 中国及典型省份耕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重组的耕地利用系统优化模式
    5.1 研究区概况
    5.2 耕地资源紧张丘陵区农民主导型"小块并大块"模式
    5.3 耕地资源紧张丘陵区合作社主导型"小块并大块"模式
    5.4 耕地资源丰富平原区群众自主型"互换并地"模式
    5.5 耕地资源紧张平原区"地块调整"模式
    5.6 小结
第六章 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6.1 评价方法
    6.2 农民主导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6.3 合作社主导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6.4 群众自主型"互换并地"土地整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6.5 基于地块调整的土地整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6.6 四种耕地利用系统优化模式的实施效果比较
    6.7 小结
第七章 四种空间重组模式的耕地利用系统特征及推广路径
    7.1 四种空间重组模式的耕地利用系统特征及农民意愿
    7.2 四种空间重组优化模式的"实施条件及支点效应"
    7.3 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模式的"推广路径"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研究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收集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区农业生产历史规律特点
    3.3 研究数据收集
第四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耕地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4.1 遥感影像分类解译
    4.2 耕地总量变化特点分析
    4.3 耕地数量转换关系分析
    4.4 耕地空间变化特点分析
    4.5 耕地自然质量变化特点分析
    4.6 耕地景观指数变化特点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变化驱动力的数理分析
    5.1 耕地变化信息提取与驱动因子选择
    5.2 耕地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5.3 银川市耕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耕地变化规律预测
    6.1 研究模型和数据准备
    6.2 CA-Markov模型参数调试
    6.3 2009-2020年耕地变化规律预测分析
    6.4 银川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图斑综合排序模型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7.1 基于耕地变化规律的基本农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图斑综合排序模型及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结果分析
    7.3 银川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基本结论和创新点
    8.2 银川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8.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附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1.2.1 国外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2 国内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3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4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5 GI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2.6 R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农五师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资源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农七师概况
    2.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2.2 自然资源概况
    2.2.3 社会经济概况
2.3 农八师概况
    2.3.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3.2 自然资源概况
    2.3.3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数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3.1 数据资料的收集与获取
    3.1.1 数据资料收集与整理
    3.1.2 野外调查与采样
3.2 数据处理
    3.2.1 数据处理软硬件条件
    3.2.2 基础图件预处理
    3.2.3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4 坡度图的生成
    3.2.5 耕地质量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第四章 基于GIS技术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4.1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流程
4.2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的确定
    4.2.1 评价原则
    4.2.2 评价方法
4.3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指标体系的内容和建立原则
    4.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4.1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4.4.2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4.4.3 综合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4.5 评价结果分析
    4.5.1 单因子评价
    4.5.2 综合评价结果 第五章 基于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5.1 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流程
5.2 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1 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2.2 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5.3 基于CBERS耕地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5.3.1 耕地信息的遥感提取
    5.3.2 基于CBERS的耕地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5.3.3 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6.1 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6.1.1 面积差异
    6.1.2 空间差异
6.2 评价误差来源分析
    6.2.1 评价单元划分的差异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
    6.2.3 评价模型构建的差异
    6.2.4 数据采集时间的差异
6.3 R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应用中的优缺点 第七章 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在典型绿洲的应用
7.1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专题图的获取
7.2 评价结果分析
    7.2.1 耕地生产压力指数(PPI)评价结果
    7.2.2 耕地状态指数(LSI)评价结果
    7.2.3 耕地质量综合评价(LQI) 第八章 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
8.1 干旱区典型绿洲耕地质量问题分析
    8.1.1 兵团农五师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8.1.2 兵团农七师和农八师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8.1.3 典型绿洲区耕地质量的改善措施
8.2 兵团绿洲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建议
    8.2.1 耕地质量建设的耕作措施建议
    8.2.2 耕地质量建设的工程措施建议
    8.2.3 耕地质量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建议
    8.2.4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8.2.5 耕地地力建设与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8.2.6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第九章 结论、创新与讨论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近10年中国耕地变化的区域特征及演变态势[J]. 袁承程,张定祥,刘黎明,叶津炜.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1)
  • [3]基于区位地租和Sentinel-2时序数据的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马引弟.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0)
  • [4]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5]农地流转:村委会介入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 陈姝洁.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6]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D]. 匡丽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7]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 路昌. 东北大学, 2018(12)
  • [8]细碎化视角下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理论、模式与路径[D]. 张蚌蚌.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9]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建春.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王玲. 石河子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