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张春龙

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张春龙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30煤矿新疆乌鲁木齐830025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煤矿事故中,尤其是瓦斯事故占总事故的80%以上。煤矿安全事故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国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煤矿安全事故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瓦斯治理效果,但在处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分析在中国煤矿瓦斯事故的基本现状和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建议,希望能有效控制或消除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现状;措施

Abstract:coalisoneofthemainavailableenergysourcesinChina,anditiscommonlyusedincivilfuelandtraditionalindustrialpower.Facethebiggestproblemistheminesafehiddentrouble,intheprocessofcoalminingfortheguarantor,machineandenvironmentsecurity,youneedtofullyundertheconditionofthemineandmodernmanagementmode,strengtheningthemineventilationtechnology,enhancethesafetyfactorofthecoalmine,ensuresafeandefficientcoalmineproduction.

煤矿开采行业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瓦斯爆炸、中毒、窒息矿井火灾等灾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中,瓦斯爆炸的危害性极强,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煤矿行业的生产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装备不足、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与瓦斯积聚等因素。因此,企业需要对症下药,有效做好防止瓦斯爆炸的工作,从而防患于未然,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1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的现状

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自然条件较差,地质环境复杂多样,高瓦斯矿井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煤矿工人的工作更加危险,工作人员未受过培训,安全意识和防护知识不到位,进一步导致瓦斯的发生。煤矿事故多发,防治难度大,实施监测预报不容易。另一方面,中国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其技术能力薄弱,其装备水平差。生产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技术与设备的先进,比起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整体水平还偏低,采掘设备机械化程度才有45%左右。特别是一些中小煤矿企业技术落后,还在使用传统的方法,就很难客观地预测煤矿瓦斯生产能力。例如2012年8月29日下午6点左右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公司的肖家湾煤矿,发生了一件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井下有154人正在作业。至2012年9月2日晚上11点,矿难至45人死1人被困。事故原因是由于肖家湾煤矿违法违规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安全生产管理极其混乱,乱采滥挖,生产方式落后,安全监测监控设施不健全等。据统计,2013年我国总体煤矿发生瓦斯事故59起、死亡348人。近几年,煤矿瓦斯事故数量虽然逐年下降,但重特大瓦斯事故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许多小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煤矿瓦斯防治现状与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2目前煤矿瓦斯防治存在的问题

2.1煤层瓦斯赋存数据收集不足,瓦斯含量和突出等级等预测误差大

目前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煤层瓦斯数据的完整收集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瓦斯含量和突出等级等预测误差较大。首先,在预测过程中需要借助以往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本身就不准确,使用其进行预测,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增大了误差;其次,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造成部分数据出错或未收集到,导致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完整性降低,同样导致预测误差增大。

2.2煤矿工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入岗培训力度不够

尽管煤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煤矿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煤矿从业人员,尤其中小型矿井的瓦斯防治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入岗培训力度不够。另外,煤炭管理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等,支持相关煤炭院校和科研单位在全国各大矿区开展瓦斯治理研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瓦斯防治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科技水平,这对进一步提高瓦斯治理工作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2.3机械生产化水平低、设备落后

我国煤矿开采经历了炮采、普采、高档普采和综采等阶段,由于生产成本和煤层赋存条件的限制,许多矿井机械化程度较低,间接影响了井下的瓦斯防治工作。另外,瓦斯监测技术和设备的落后,导致井下瓦斯测定不准确,且不能及时预警将要发生的瓦斯事故,进一步提高了瓦斯防治工作的难度和瓦斯灾害的危险性系数。

3解决瓦斯问题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矿井的通风能力

不断加强矿井通风能力,可有效避免瓦斯气体爆炸事故的发生,提高采矿工作的安全性。因此,首先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建设通风系统,提高矿井的通风能力。此外,还应将矿井中的风量作为对矿井安全性的评估标准,保证矿井中有足够的风量。为了有效提高矿井的通风能力,还应加强对相关器械的检查和维护力度,以此有效保证通风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从而将瓦斯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3.2抽放瓦斯

合理的对瓦斯进行抽放是治理瓦斯事故的主要解决措施。因此,首先应将瓦斯的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瓦斯气体进行适度抽放,以此将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而对瓦斯气体进行合理抽放还可以有效降低煤层中瓦斯的含量,进而就能有效避免矿井中出现瓦斯爆炸事故,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

3.3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民防治意识

为了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民防治的意识,以此约束煤矿开采活动,从而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加强人们对灾害发生后的承受能力,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以此推动相关瓦斯治理活动的有效开展。

3.4提高人员素质

对矿井技术人员应该做到科学配备,同时严格考核技能,并确保技术人员的数量。及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保证技术人员的总体质量。对煤矿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学习,主要将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时传达给工作人员。

3.5优化装置设备系统

装置设备是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的关键,也是重要的措施。因此,煤矿企业应重视装置设备的管理。一方面,要慎重选择合格的装置设备,结合煤矿的需要,配备完备的安全装置设备。同时,在安装设备前,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准确安排设备的位置,保证装置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还应组织员工学习设备操作技能,评估员工的操作技能,以确保他们合格,避免因操作不当或非法操作而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结束语:

总之,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做好防护,保证下井人员的安全,采取行之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落实各项瓦斯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与效益的融合,推动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冬.煤矿瓦斯治理及防治策略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7(03):18-19.

[2]马尚明.煤矿瓦斯治理及防治策略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0):175-176.

标签:;  ;  ;  

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张春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