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混凝土论文_田稳苓,宋昭,肖成志,朱瑞经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老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新老,界面,性能,应力,新旧,重力坝。

新老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田稳苓,宋昭,肖成志,朱瑞经[1](2019)在《带植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剪切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是混凝土修补成功的关键,提出在粘结面上植筋来增强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通过采用剪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方法综合分析有无植筋的新老混凝土试件的抗剪强度特征及植筋率和不同植筋排布方式对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植筋试件的抗剪强度仅为整浇试件的30%左右,而植筋新老混凝土试件的抗剪强度将达到整浇试件的40%~70%;设置界面构造锚筋能够抑制裂缝的发展,使粘结面破坏具有一定的延性,增强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植筋率可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剪强度;采用叁角形植筋排布方式的试件,其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均高于方形排布试件,钢筋平均应变也相对提高5%~10%。(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23期)

易金明,梅迎军,陈龙杰,陈康[2](2019)在《早期微振动下不同粘结面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模拟桥梁桥面、墩柱及底梁叁个部位的修补,分别设置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上面、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侧面、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底面叁组实验。在初凝前、初凝至终凝期间、终凝后不同阶段进行轻微振动处理,进行钻芯及剪切试验,计算其界面粘结强度,分析微振动下不同粘结面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粘结面为正面和侧面时,轻微振动发生新混凝土初凝前,界面粘结性能有所提高,正面粘结时,与不受振动相比,拉拔强度提高了7.9%,剪切强度提高了7.5%。侧面粘结时,与不受振动组相比,拉拔强度提高了7%,剪切强度提高了0.4%;初凝之后的振动都会降低复合体的粘结性能,发生初凝至终凝期间,界面粘结性能降低程度最大;发生终凝之后,降低程度次之;连续振动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最为不利。(本文来源于《青海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熊图耀[3](2019)在《拱坝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技术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介绍了万家口子碾压混凝土拱坝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通过外观质量及内部监测成果对已浇筑坝体进行质量检查,根据已浇筑坝体的实际情况和拟定的浇筑计划、温控措施,采用叁维瞬态有限元法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定相应的层间处理技术措施。监测资料表明,这些处理措施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红水河》期刊2019年05期)

章景涛,郑学瑞,裘华锋,张南南,强晟[4](2019)在《新老混凝土缝面应力仿真及早龄期原型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新老混凝土缝面应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缺乏对实际工程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力学发展规律的原型试验研究,且现有仿真计算程序虽然考虑了新老混凝土缝面的早龄期应力发展情况,但不能确定所计算得到应力的合理性。以浙江省澥浦泵站为例,设计了该工程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原型试验,获取了该工程新老混凝土缝面应变和温度历时曲线,利用已有的弹模公式计算得到缝面应力历时曲线。同时,根据实际浇筑计划,对混凝土泵站的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再利用原型试验数据验证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原型试验获取的温度和应力历时曲线与仿真计算结果比较吻合,证明现有仿真计算程序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新老混凝土缝面计算较为准确,计算得到的应力值比较符合实际现象。(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9期)

李斌,肖成志,孙文君[5](2019)在《在新老混凝土界面设置叁维钢筋网垫的力学性能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是影响混凝土路面修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在界面设置新型叁维钢筋网垫来改善新老混凝土连接性能,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采用叁维钢筋网垫加固的混凝土路面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有无叁维钢筋网垫设置时混凝土界面连接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老混凝土界面间设置叁维钢筋网垫后,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整体性显着提高,界面应力传递趋于均匀且性能更好,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结合面上的位移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季佳凤,黄诚,朱丽伟,丁邦威,孙悦[6](2019)在《新老混凝土界面性能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一些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新老混凝土界面性能的试验研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处理方式、界面植筋情况以及界面剂种类的选取对新老混凝土界面性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建材》期刊2019年04期)

黄诚,杨洋,陈国政,孙悦,丁邦威[7](2019)在《无砟轨道新老混凝土界面性能影响因素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对复合板的研究,展现目前为止无砟轨道的发展形势,归纳其常见的病害,总结出无砟轨道复合板界面性能是主要的因素,最后阐述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建材发展导向》期刊2019年16期)

李斌,肖成志,孙文君[8](2019)在《新老混凝土界面连接形式对其界面剪切作用特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新老混凝土界面连接性能的影响因素,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叁维钢筋网垫用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的锚固连接,并基于"Z形"连接的混凝土构件试样,针对采用不同界面连接形式的新老混凝土结合体进行剪切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连接界面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通过界面粘接或植筋连接对混凝土进行界面修复时,结构的抗剪强度仅能恢复到未开裂状态下的30%左右,其破坏形式为明显的脆性破坏;而通过叁维钢筋网垫进行混凝土界面锚固后,结构的抗剪强度达到了未开裂状态的72.5%,其破坏形式为延性破坏。(本文来源于《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金宇松[9](2019)在《混凝土重力坝加高新老混凝土粘结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国内外已建成数量众多的混凝土重力坝。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些大坝难以满足防洪、发电、灌溉、引水等功能的要求。对这些大坝重建或新建,往往面临资源浪费、施工工期长等问题。如对已修建的大坝进行加高或加固,使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则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节约经济成本等。混凝土重力坝加高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问题是混凝土重力坝加高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国内外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以及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开展了许多研究,但在已有研究中,通常是从混凝土重力坝本身或单独从材料性能方面开展研究,少有从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方面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参考价值。论文通过ANSYS有限元双弹簧单元模拟新混凝土类型、老混凝土表面处理方式、界面剂类型等因素影响下的不同新旧混凝土粘结参数,考虑常温静载、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温度应力以及地震荷载作用几种工况,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后坝体基本力学性能及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高后坝体最大位移均位于坝顶处,坝体应力主要为压应力,个别部位主拉应力最大值低于大坝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坝踵处铅直方向的应力均为压应力;不同新混凝土类型、老混凝土表面处理方式、界面剂类型影响下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有所差异,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坝体应力分布有一定影响;不同工况下,粘结性能变化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新旧混凝土界面受力有一定影响,在所选粘结性能参数范围内,界面受力不超过破坏强度;合适的界面粘结性能能改善混凝土重力坝加高坝体应力分布及坝体粘结面受力性能。(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超,黄钰豪,陆元春[10](2019)在《新老桥间超高性能混凝土拼接接缝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上海市济阳路高架新老桥拼接项目进行了基于高应变强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的拼接缝试验.试验采用非对称加载,目的是模拟新老桥的不均匀沉降.试验结果表明,UHPC拼缝整个受力破坏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段、裂缝发展阶段、持荷至破坏阶段.在UHPC板下缘首先出现裂缝,之后UHPC板侧面出现大量微小裂缝,裂缝均以微裂缝簇的方式呈现,裂缝宽度发展缓慢,且沿着板高向上发展.UHPC转角为1.2%时裂缝宽度仅为0.16 mm,具有出色的裂缝控制能力.最终,UHPC板底出现主裂缝,横向钢筋和门筋屈服,钢筋布置方式满足试件破坏形态要求,说明试件的配筋合理.结合有限元模型对试验进行模拟,吻合度较高.利用有限元进行参数分析,发现增加接缝自由长度和减小接缝厚度可以有效增强接缝弯曲性能.由于UHPC材料进行接缝施工具有方便、快捷、性能优越等优点,提出基于上下部构造不连接类型的接缝形式,并给出具体配筋方案.(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新老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模拟桥梁桥面、墩柱及底梁叁个部位的修补,分别设置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上面、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侧面、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底面叁组实验。在初凝前、初凝至终凝期间、终凝后不同阶段进行轻微振动处理,进行钻芯及剪切试验,计算其界面粘结强度,分析微振动下不同粘结面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粘结面为正面和侧面时,轻微振动发生新混凝土初凝前,界面粘结性能有所提高,正面粘结时,与不受振动相比,拉拔强度提高了7.9%,剪切强度提高了7.5%。侧面粘结时,与不受振动组相比,拉拔强度提高了7%,剪切强度提高了0.4%;初凝之后的振动都会降低复合体的粘结性能,发生初凝至终凝期间,界面粘结性能降低程度最大;发生终凝之后,降低程度次之;连续振动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最为不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老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田稳苓,宋昭,肖成志,朱瑞经.带植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剪切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分析[J].建筑结构.2019

[2].易金明,梅迎军,陈龙杰,陈康.早期微振动下不同粘结面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9

[3].熊图耀.拱坝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技术措施[J].红水河.2019

[4].章景涛,郑学瑞,裘华锋,张南南,强晟.新老混凝土缝面应力仿真及早龄期原型试验验证[J].人民长江.2019

[5].李斌,肖成志,孙文君.在新老混凝土界面设置叁维钢筋网垫的力学性能数值分析[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9

[6].季佳凤,黄诚,朱丽伟,丁邦威,孙悦.新老混凝土界面性能研究综述[J].江苏建材.2019

[7].黄诚,杨洋,陈国政,孙悦,丁邦威.无砟轨道新老混凝土界面性能影响因素综述[J].建材发展导向.2019

[8].李斌,肖成志,孙文君.新老混凝土界面连接形式对其界面剪切作用特性的影响分析[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9

[9].金宇松.混凝土重力坝加高新老混凝土粘结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9

[10].刘超,黄钰豪,陆元春.新老桥间超高性能混凝土拼接接缝性能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试验加载图微体受力分析图迭合面剪应力纵向分布示意图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试件·新老混凝土粘结Z形试件剪切...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现场照片

标签:;  ;  ;  ;  ;  ;  ;  

新老混凝土论文_田稳苓,宋昭,肖成志,朱瑞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