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三性”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三性”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三小425300

摘要:作业是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领悟和运用的一种良好的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因此,设计科学的、有效的、类型多样的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能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三性;

孩子成长在小学三、四年级,他们此时性格的个性也慢慢建立起来,对各科学习的热情也开始有所分化。即使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如果有了作业,部分学生还是会有比较抵触或消极的一面,这样对于教学的质量是有所偏差的。所以我们教师不仅为了教学上希望有高质量的传授效果,也希望学生可以乐在其中地学好知识。那么我们教师需要在作业的研究上下一点功夫,设计出新颖、有趣、积极的作业,尽可能地使作业不再是枯燥和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和动力。

一、新颖性

比如我们语文课堂中学到的《小摄影师》,我们不仅让学生知道了那个小男孩的勇敢好学的精神,也让学生去深入了解高尔基的生平。那么怎样可以更加新颖呢?我们可以积极动员学生通过手机来拍摄他们想要了解的身边最喜欢的人或事,哪怕是动物也可以,只要是积极健康并且是自己有兴趣关心的。然后将自己拍摄出来的照片打印出来,举办一个班级小型的摄影展,动员每一个学生去讲解自己拍摄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故事。每个学生天生都具有好奇心,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探究天性。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探究能力的初步发展阶段,教师对他们的引导、培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还要引导他们使其借助作业进课外的探究活动,切实提升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趣味性

无论是课文《听听,秋的声音》还是《我不能失信》,虽然课文透露给学生的是一种情感或者是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只是死板地布置作业,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很机械的,那么这样的学习成果和质量都是比较差的。如果老师启发一个点,比如《我不能失信》文章中也可以让学生利用作业去想象去叠个花篮,哪怕只是先手绘出来,通过这个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相互帮助和学习,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不仅传达了课文的意思,也增强了趣味性。对于像《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诗文,可以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让他们记录自己身边生活中自己没有留意到的声音,可以录下来,然后让学生思考你录制这样的声音是想表达怎样的情感或者一个怎样的故事,布置这样的作业则会有效地让学生乐于享受作业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负面情绪。俗话说得好:苦学不如乐学。特别是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爱玩、好奇和喜欢模仿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内容新颖、丰富、有趣的趣味性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在轻松、自由、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通过各种内容丰富的趣味活动提高和保持学生语文作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厌烦为喜欢。

三、积极性

有了新颖的思路和趣味的实际操作,那么我们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落后。教师在收作业前,可以再一次调动气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在分享的体验当中,让学生们把自己作业中的内容分享出来,甚至可以邀请自己小团队里的伙伴一起参与分享。通过沟通交流,讨论评论,学生将作业和课堂学习融汇在一种感觉里。

四、教学与作业的融汇

从目前情况看,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着内容繁琐、条理不清、结构混乱的问题。学生不知道作业的作用,很容易逃避作业中的难点和边缘知识,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知识的重复记忆上,反而增加了沉重的学习负担。作业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的进度保持一致,与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保持一致,只有满足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需求,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后内容与生字词的任务后,搜集一些典故,深刻理解“女娲补天”的寓意,走出教材的限制,凸显教学和作业一体化程度。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构建“会学习”的框架。教师作为引导学生从爱学习到会学习的转变,在设计作业时,要抓住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

从这样的作业的完成时间来看,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来看,需要我们精心准备、组织和用心的指导;从完成的方法方式来看,需要学习小组进行交往互动、合作完成;从这种类型作业的成果来看,其内容丰富,其形式多种多样。教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引路人,但并非要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要求,使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受学习中的乐趣,喜欢动脑,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自身的特点与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突破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限制。针对生字作业的问题设计,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天有针对性地渗透,并且控制一定的量,将作业设计延伸到更多的章节和内容中。总之,作业是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领悟和运用的一种良好的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因此,设计科学的、有效的、类型多样的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能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珍珍.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三性”.杏坛论道.2018

[2]朱小燕.小学作业优化设计.江西教育.2017

标签:;  ;  ;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三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