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组织变革的探讨及理论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组织变革的探讨及理论分析

王鑫[1]2004年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组织变革的探讨及理论分析》文中认为本文结合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B分行存组织变革中各个阶段的操作实践,以组织行为学中组织变革理论为主线,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在组织变革中的各个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阐述。 就国有商业银行变革解冻的突破口、变革过程中集权与分权、变革过程中刚柔管理的不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论述,并提出变革者应因势利导,推行新制度和激励机制,使陈旧的、固有的组织模式在平缓节奏中实现顺利的变革。同时肯定了企业文化的构筑与培育对巩固银行变革成果的重要作用。 虽然这仅仅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向商业化转变时期的一个个案不同问题的理论论述,但其变革的前前后后、根枝叶脉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揭示了管理方式、组织解冻、组织变革及组织冻结等方面的组织理念。

徐红[2]2004年在《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商业银行的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具体内容涵盖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为适应主要客户群体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在管理制度、人力安排、服务内容上确保其自身的营销人员和服务人员与特定的目标客户之间建立一个明确、稳定和长期的服务对应关系,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而实施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这种营销模式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以客户为导向的银企关系管理机制,并从制度和管理层面实现了银企关系从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二十世纪30年代之前的美国,当时,美洲银行根据当时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满足重点客户在信贷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实行重点客户关系经理制度,形成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雏形;7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这种营销管理模式由于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业务量和利润额的急速提升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很快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获得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9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这种营销模式,主要标志是客户经理制度的建立。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没有真正认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制度特征和系统特征,实施和推广的方向和方法上出现偏差,因而无法获得该营销模式的制度效能和管理效能。论文以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起源为主线,以内涵与构成为内容,以功能与效率为原则,探讨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一般理论、运行机制、实施过程,并试图提出一种全新的、更能适应当前中国国有银行实际情况的改革选择路径——通过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建立反哺银行制度变迁,推动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国有银行业务经营效率。本论文从叁个方面,分十个章节对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进行了论述。第一章,论文根据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研究的创新点所在。第二章从内部管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层面阐述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起源、变迁与反哺原理。第叁章论文根据新制度经济学、金融学、服务营销学的相关理论观点,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阐述内涵、构成及实施模型。第四章论文从产权、管理、作业这叁个层面研究了主客户营销组织结构模式,提出了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组织结构模式应该采用“M”型和“H”型的混合产权组织结构、客户导向的协作型管理组织结构和由业务拓展、业务管理、支持保障叁大板块构成的作业组织结构。第五章论文根据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设计和再造的原则和方法。第六章论文从物质性激励模式、非物质性激励模式及因人而异的激励模式叁个角度提出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下选择客户经理激励模式的选择标准。第七章论文提出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技术平台(CRMP)的网络设计结构、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和实现方式。第八章论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实践的动因,提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实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第九章论文从银行制度变迁与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是中国国有商业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并从意识形态、技术变迁、交易成本这叁个方面阐述了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改革)的反哺机制。第十章论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的对策。整体来说,前面七章是理论部分,后面叁章是应用部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体现了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为辅,以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特点。在分析中,本论文采用了哲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学、社会学、营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营销组织分析,价值链分析,功能分析,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等,从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观点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的创新。本论文不仅力求在研究角度和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也十分注重其实际应用价值和操作性。在对历史和现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还考虑到了银行营销模式的未来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对银行营销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同时能为我国政府制定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国有商业银行制定营销管理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吴其鸿[3]2014年在《商业银行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及与绩效关系》文中认为我国银行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经历了叁个阶段的市场化改革,实现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到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已形成在中央银行领导下,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共存的体系。同时,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迫使我国银行摆脱原有发展模式,纷纷提出战略变革的计划,应对日益加剧的金融竞争态势。因此,关于银行业的战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选取2007-2012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从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业务结构、信贷结构这五个维度选取了描述战略群组特征的九个变量,划分出战略群组,并通过比较样本银行连续两年间所属战略群组的变化情况测量战略变革。然后,从银行外部环境、管理特征、银行属性和银行内部因素这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究影响商业银行战略变革的因素。最后,运用FGLS估计对战略变革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分组回归分析了战略变革的显着影响因素对变革绩效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样本银行被划分成五个战略群组,基于战略群组视角测量战略变革,得到实施战略变革的次数达16次,涉及11家商业银行。在商业银行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方面,行业密度与战略变革呈U型关系,宏观经济环境、员工素质和银行机构数促进战略变革的发生,且前两者的促进作用较大,客户忠诚度对战略变革的阻碍作用较大,其余因素对战略变革的影响方向和假设一致,但结果不显着。战略变革对银行绩效有显着正向作用,进一步分析战略变革的显着影响因素对战略变革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分组后战略变革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总体上和分组前相差不是很大,宏观经济环境、员工素质、银行机构数这叁个因素强化了战略变革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而行业密度和客户忠诚度对变革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着。

聂叶[4]2003年在《银行再造: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我们所处的社会即将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受传统经济学束缚过多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必须要有所改变,而要实现理念的转变,关键是找到理念与结构的有机结合。在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已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金融全球化、WTO日程表不断推进、外资银行日益构成竞争挑战的今天,建立在资源稀缺性基础上的传统工业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必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显得苍白无力,官僚组织结构的局限性日益明显。银行再造正是商业银行面对这种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积极应对的变革措施,其实质是银行经营范式的一种转换,它是银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银行经营管理的提高具有了极为现实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不在于对银行流程再造的设计,而是要阐明一种再造的管理理念。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试图对还不成熟和系统的银行再造理论从银行再造的内涵、理论渊源、核心内容及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归纳。通过再造理论演变的路径,从 “混沌”研究和 “显学”研究,从第一代再造与第二代再造这两个递进的层面来探讨了银行再造研究中所蕴含的经营管理思想的变革。文章还从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再造的理论依据、再造的“集体遗忘”性质、再造中的内部纷争处理以及再造中如何整合公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丰富银行再造的研究视野。文章指出,银行再造的灵魂即管理创新和价值管理,而理念的再造是其核心前提。流程再造是银行再造的核心工作,但是它还需要银行管理再造来予以支持和保障,组织结构创新、虚拟化经营、作业成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共同构成了银行再造的系统工程,它们正是再造理念的实践延伸,价值观的变化是这一系统工程构建的重要前提。由此,文章对银行管理再造的系统工程进行了讨论,并在管理再造的高级阶段,即客户关系管理阶段,将客户-员工-股东-管理者的整体框架进行了勾勒,以客户价值最大化和银行收入增长机会最大化作为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来寻求这不同利益相关方新的利益平衡。这是本文第叁章和第五章所阐明的主要思想,前者侧重银行再造理论的全景描述,后者则是对管理再造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勾勒,它构成了本文的基本理论脉络。对银行再造实践的分析,本文从两个层次来加以展开。第一个层次的分析,从叁个方面对银行再造的实践进行了一般性的归纳,这是本文第四章的内容,属于全景式的分析。其一,对银行再造项目的绩效评价进行分析,指出了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不足,提出了使用非财务评价类的时间评价法的建议;其二,以再造的先锋美国为例,选取了部分再造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银行再造的实践效果进行了纵横两方面的分析,剖析了一次性、以成本削减为中心的银行再造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指出银行再造应该与银行战略性的增长有机结合起来,将再造的焦点从过度的内部关注中走出来加以扩充;最后,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银行再造实践在文化、管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于再造实践的重大影响,以及文化再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对银行再造实践进行了第二层次分析,这是本文第六章的内容,属于聚焦式的“特写”。它选择了苏格兰皇家银行为期五年的再造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再造实施过程及其结果从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客户服务与银行文化转型、技术与再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再造管理的复杂性,由此提出了再造实施中流程、技术、战略和管理等问题,指出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再造的实施要“软硬兼施”,任何一个方面的偏颇都会导致再造的失败。案例研究还指出再造还有很多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银行再造的深刻内涵进行了再思考,这是本文第七章的内容。它通过银行再造在我国和西方研究的不同前提和现实状况,指出了我国银行再造研究的概念的宽泛性和集约化特性;然后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对我国银行业体系的市场结构再造、组织结构再造和业务结构再造和再造的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前两者的再造将优化经典的微观银行再造的环境,业务结构的再造是我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对于单一银行来说,业务结构、营销理念和方式、绩效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等方面都需要结合集约化经营的要求来进行再造。最后,文章展望了银行业的未来,指出银行再造是信息经济时代金融创新浪潮中的一支潮流,它通过银行的管理创新,来寻找银行在未来世界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本文对银行再造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两次循环论证,采用了从外到内、从全景到近景,从一般到特殊的层层递进的论述方法,既有比较研究,又有案例研究,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分析,既有对银行业的研究,也有对银行个体的研究,论证较为充分。先对再造理论进行述评,再对再造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借鉴,在此基础上对与银行管理再造相关的组织、技术、人力资源、战略等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推出作者的一些初步论点,然后选取苏格兰皇家银行再造的案例进行研究,对前面的有关论点进行经验性的论证。最后,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一些建

袁昌菊[5]2005年在《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深化,金融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金融的发展水平和深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和社会经济的调节机构。1991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始于1979年,经过20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深化金融业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降低金融风险,就成了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由于保险、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历程短,因此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如银行业。而在银行业中,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造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实现宏观调节的基础,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整个银行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因此,金融业改革的成败建立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之上。要想保持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后金融体系的稳定,深化和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是当前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稳步健康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届叁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商业银行……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现

王君[6]2016年在《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2009年发生金融危机后,西方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过于激进、忽视风险、贪婪欺诈、内部人损公自肥等问题受到重新审视,其“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罔顾风险、违背道德”行为被深刻反思。与此同时,以山西票号为代表的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在产权及公司治理制度、管理制度、经营制度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得到更多关注,需要系统梳理总结并提升至理论高度,以更好地传承和指导当代中国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等金融变革的大背景下加快制度创新与改革发展。此即为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从金融史的角度出发,围绕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这一主题,比较中西方金融机构制度创新背后影响因素的差异,关注对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经验提炼和理论分析,以期对当前已有理论有所补充完善,此即为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以金融史为研究视角,在回顾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历史变革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以山西票号为代表的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在产权及公司治理制度、管理制度、经营制度方面的创新做法,归纳出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叁点经验,即文化引领、内部激励与市场驱动,总结出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四点教训,并比较了近代中西方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经验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主体、客体、动因、思路、机制与路径进行理论分析,阐释中国金融机构“为什么要制度创新”以及“如何制度创新”,明确了当代中国金融机构在经营制度、管理制度、产权及公司治理制度创新上应遵循的原则。以中国传统金融文化引领为视角,对当代中国金融机构特色化制度创新模式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将“履行社会责任与创新商业模式有机结合”作为金融机构制度创新方向,最后提出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大背景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当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路径模式。本文认为,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在本质意义上是通过改革创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激发金融机构内各主体的行为有效性,降低金融机构内各行为主体间的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管理效率,使得金融机构的生产产出在传统依赖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内涵式增长。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叁个层面,分别是产权及公司治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和经营制度创新。金融机构产权及公司治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经营制度创新叁者从系统视角观看,既呈现层级性,又体现整体性,具有内在联系。叁个层次的制度创新呈现一定的影响传导关系。此外,叁层次的制度创新又同时受宏观因素如社会、制度、文化、监管、市场竞争等对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影响。本文认为,以山西票号为代表的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在产权及公司治理制度、管理制度、经营制度做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先进性的创新。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开创了股份制的制度安排,实现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并创新性推出了副本、人身股制度,构建了“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结利疲账”的考核机制。管理制度方面,创新了总分号制与联号制的组织管理制度,“酌盈济虚、抽疲转快”的流动性管理制度,拨兑、谱银、订卯、过标的转账结算和信约公履制度,宗法担保、号规约束的内控制度,注重选拔训育和薪酬激励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复式记账、财务稽核的财务会计制度。经营制度方面,创新形成了以客户信用为先的信贷制度,稳健审慎、重视市场信息的经营策略,金贸结合的混业经营制度,金融机构行会的行业自律机制和大量的金融工具、金融技术和金融业务创新。以山西票号为代表的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主要经验是:金融文化引领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金融机构制度创新激励内部动力;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响应市场需求。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教训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对社会大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不足;监督约束制度创新未及时跟上;经营制度与形势变化不协调;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制度创新未能传承与发展。本文认为,近代中西方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共性经验包括叁方面: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内生动力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出发点;反映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是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核心立足点;强化监督约束、用制度管人管风险是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重要保障点。近代中西方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差异突出表现在:产权及公司治理制度方面,存在股东集中与股东分散、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的差别;经营制度方面,存在业务领域、服务客户对象的差别。本文认为,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动因包括: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打破内部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提供有效的内部激励。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是要在引进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经验模式的同时传承自己传统的好的东西,实现传承与引进的有机结合。中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制度创新要以时变性、有效性、与客户金融创新需求相适应、与监管政策的多次博弈均衡为主旨;管理制度创新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助推经营效率提升为宗旨;产权制度创新要以建立价值(利润)最大化经营宗旨、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激励的经营责任人考评体系等有效性目标为方向。本文分析了金融文化与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间存在的叁方面关系,即内在特性与外在行为的关系,目的与规则的关系,主体与环境的关系。金融文化影响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四条路径分别为:金融文化影响管理者继而影响金融机构主体行为和制度创新;金融文化引致金融机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继而影响金融机构的适应性制度创新;金融文化贯彻于行业自律,引发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金融文化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金融机构制度创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要以符合中国传统金融文化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为引领。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当代中国金融机构应传承、弘扬中国传统金融文化,并结合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的实际,合理创新发展传统金融文化,构建以诚信、义利、贵和等要素为核心内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文化体系,指导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和制度创新。最后,本文认为,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应着力推进五项制度创新,分别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产权明晰,确保金融机构经营宗旨的有效性;完善商业银行现行公司治理机制,以诚信为根本增强法人治理的有效性;激发机构内部“人”的主动性,完善内部激励;以客户为中心,完善管理制度创新,优化管理流程;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经营制度,实现经营制度的市场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四点:一是在系统总结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做法的基础上,提炼出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叁条经验借鉴,即金融文化引领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金融机构制度创新激励内部动力;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响应市场需求。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教训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对社会大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不足;监督约束制度创新未及时跟上;经营制度与形势变化不协调;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制度创新未能传承与发展。二是分析提出了中国金融机构叁层面制度创新的原则,即经营制度创新要以时变性、有效性、与客户金融创新需求相适应、与监管政策的多次博弈均衡为主旨;管理制度创新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助推经营效率提升为宗旨;产权制度创新要以建立价值(利润)最大化经营宗旨、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激励的经营责任人考评体系等有效性目标为方向。叁是提出金融文化与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叁方面关系,即内在特性与外在行为的关系,目的与规则的关系,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文化影响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四条路径,即金融文化影响管理者继而影响金融机构主体行为和制度创新;金融文化引致金融机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继而影响金融机构的适应性制度创新;金融文化贯彻于行业自律,引发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金融文化降低交易成本,影响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四是对当代中国金融机构特色化制度创新进行了战略性思考,提出要通过弘扬与创新中国传统金融文化,构建一以贯之的当代中国金融文化体系,引领制度创新,并指出中国金融文化下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战略方向,即创新商业模式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为:一是尚未对近代中国金融机构演进过程中与新式银行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对于中国新式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间的文化割裂、模式差异分析不够深入。二是在对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发展进程中特色的行业自律机制对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影响分析得较少,对于市场化背景下行业自律机制与监管如何配合,共同激励约束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叁是在理论分析时定性推理方法运用较多,定量方法运用相对偏少,在模型构建、计量验证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

郭友[7]2007年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国内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趋势不可逆转,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腹背受敌,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多元主体的激烈竞争。在此背景下,2005年以来,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推行战略转型。文章分为导言、理论基础和实践探讨叁大部分,包括导言和五章内容。其中,第一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后面叁章则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的实际进行探讨。第一章主要对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其创造进行分析;第二章探讨了环境变化与战略转型的关系;第叁章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第四章提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动因、机遇和策略;第五章从实践角度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具体来讲,文章内容如下:导言部分主要就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相关的代表性理论及其评析,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主要观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综合介绍。第一章主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创造机制进行探讨。本章第一节首先对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进行相应界定。认为,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寻求和获取租金的一种理性行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指获得相对优势地位的综合能力,反应了竞争性企业间之间生存力的强弱程度,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外在表现;而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基础,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二节主要是探讨企业竞争优势的一般来源和获得途径。综合国内外文献,无论是竞争优势外生论,还是内生论,其实质都认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断创造和获取租金,从而获得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超额利润,最终形成竞争优势。第叁节侧重于探讨动态竞争环境下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竞争表现为动态竞争,企业的竞争行为呈现出竞争互动的趋势;随着不确定性的加剧,在超竞争环境下,竞争互动导致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不断消散。因此,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来自于对原有优势的破坏和不断创造新的优势,创新因之成为企业打破竞争优势暂时性、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概言之,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注重对战略环境的认识和分析,战略必须适应环境,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通过不断的创造性毁灭活动,即创新,构建出持续性竞争优势。第二章首先对战略的基本概念加以界定,并在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战略转型的影响因素。第一节提出战略实质上是一种选择,企业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为获取竞争优势。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同时包含战略制定和执行两个过程,战略的制定必须充分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和内在实力两个维度。在本节末,企业战略被分为公司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叁个层次。第二节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历史回顾后,得出结论,认为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选择过程,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匹配。第叁节认为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要求原有战略发生变革,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对原有战略进行主动性调整。第叁章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并探讨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综合国内外文献的观点,企业竞争力可以概括为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在竞争中,通过不断优化配置自身资源以及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与现实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的系统比较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定义为:商业银行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不断优化配置自身资源及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特别是通过整合协调商业银行中的关键性资源而形成的超越对手并且对手难以模仿复制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经营指标与发展战略目标的能力。在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之后,第一节对设立了相应的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本章第二节循着第一节的思路,分别从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与国有银行和国际先进银行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结论是:国有银行经过注资、改制上市等改革,尽管在经营效率方面还不如股份制商业银行,但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并且拥有规模上的绝对优势,其现实竞争力有较大提升,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正逐渐减小;潜在能力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暂时优于国有银行。而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人才机制、组织机构各方面均有很大差距,无论是现实竞争力,抑或是潜在竞争力方面均处于劣势。本章第叁节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第四章探讨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动因、机遇和策略。第一节主要探讨战略转型的动因。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比国有大型银行更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战略转型成为必然。第二节,在此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必要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开辟新的业务空间和盈利增长点,实现业务和收入的多元化,提高集约化经营能力,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取一定优势。第叁节,为提高竞争力,实现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实现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最终目的,根据对战略层次的划分,本文第叁分别从公司层、业务层和职能层叁个层面探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第五章,从实践角度对战略转型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本章在前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提出通过战略转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即金融创新、引入战略投资者、拓展零售业务和采用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系统。

伍戈[8]2004年在《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渐进转轨过程中,特定的转轨过程与转轨方式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特定的要求。本文根据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着眼于分析转轨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有哪些具体特征、转轨经济对货币政策有哪些具体要求以及商业银行的特征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有哪些影响,最终试图形成一些政策性建议。 银行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数量和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先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商业银行的“棘轮效应”,认为不良资产、“存差”这些商业银行的特征都直接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密切相关。实证表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使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发生了变异,相应使商业银行作为主要传导中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和弱化。同时我们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信贷结构性集中、信贷配给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结合理论模型,我们解释了现实状况:中央银行的利率和扩大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行为对扩大银行信贷量失去了部分效率。信贷配给影响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变量的有效性。接着,我们对中国的十四家商业银行1995-2001 年经营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从微观方面具有混业经营的动力。金融业务综合化会产生货币替代现象,导致货币增长减缓,以及利率水平下降。此外,金融业务综合化还会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促进利率政策的传导。其政策含义在于,主张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考虑金融业务综合化所带来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从宏观体系的层面来分析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我们用“结构——行为——绩效”(SCP)经典范式的部分内容来分析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银行行为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并以此分析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也通过结构化的市场集中率指标,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的垄断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效力减弱。我们还运用 Bordo-Jeanne 模型,比较了主动的货币政策与被动的货币政策,认为货币政策即使要考虑资产价格的因素,也应该是以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为中心环节来制定有关政策。商业银行的理性信贷无疑有利于金融监管的实施以及宏观金融的稳定,但却对货币政策的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探讨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协调的主要途径。我们利用 Poole 模型对利率还是货币总量问题的进行了理论分析,货币政策的短期调整与长期变革是必要的,我们还结合国际经验,对我国实践中货币政策、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崔鸿雁[9]2012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叁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吕耀明[10]2002年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叁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参考文献:

[1].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组织变革的探讨及理论分析[D]. 王鑫. 内蒙古大学. 2004

[2]. 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 徐红. 复旦大学. 2004

[3]. 商业银行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及与绩效关系[D]. 吴其鸿. 湖南大学. 2014

[4]. 银行再造:理论与实践[D]. 聂叶. 复旦大学. 2003

[5].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研究[D]. 袁昌菊. 四川大学. 2005

[6].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研究[D]. 王君. 山西财经大学. 2016

[7].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D]. 郭友.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8]. 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 伍戈. 复旦大学. 2004

[9].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

[10].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组织变革的探讨及理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