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唐琪陈游(通讯作者)廖乐乐李丁李桔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湖南长沙410012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关节镜下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7.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并发症少、愈合快、操作简便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关节镜的应用,有助于初期的明确诊断,且能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全面的参考信息[1]。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可以让手术视野更清晰,确保操作的精准度;可以冲洗生理盐水全面清理残留物质,进而破坏病症的恶性循环;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痛苦较轻,切口小且美观,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完成开放性手术难以实现的操作,其优势显而易见[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我院于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与关节镜辅助治疗的不同治疗效果,现将对比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扫描等检查证实,符合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标准及Schatzker分型标准[3]。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58岁,平均(38.5±2.3)岁;骨折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Ⅰ型8例,Ⅱ型13例,Ⅲ型9例,Ⅴ型6例,Ⅵ型4例;受伤因素中,交通事故伤23例,高空坠落伤11例,砸压伤6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58岁,平均(38.3±2.2)岁;骨折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10例,Ⅴ型5例,Ⅵ型4例;受伤因素中,交通事故伤24例,高空坠落伤10例,砸压伤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chatzker分型、受伤因素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1例给予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余下29例患者行胫骨近端前外缘纵向切口,均不切开关节囊。于透视下复位骨折,复位成功后,27例关节面下方残留碎骨,当中有5例行自体髂骨植骨修复,余下13例行同种异体骨。21例使用1~3枚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13例给予钢板固定。15例术区留置引流管。

观察组应用关节镜下辅助治疗:关节镜选择美国Stryker公司的膝关节镜设备,口径为4mm,30°角关节镜,单晶片彩色摄像头,具有刨削器与动力系统,属于常规关节镜器械。首先应用关节镜探查,以确定骨折位置、范围、形态以及半月板与韧带的损伤状况。9例单纯劈裂SchatzkerⅠ型骨折复位后,给予经皮复位松质骨螺钉固定;余下伴有关节面压缩或塌陷骨折的患者,作胫骨近端前外缘切口,不切开关节囊,先采用导向器定位塌陷软骨面,再在关节镜监护下行骨块撬拔复位。16例关节面骨缺损者采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修复;关节镜监护显示关节面恢复平整后,旋入1~3枚螺钉或钢板固定。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可行半月板局部切除术,前交叉韧带损伤不作处理。关节腔内留置引流管。

两组术毕后均给予支具制动约5周;1~2d撤除引流管后患者可以在拐杖辅助下下床活动。术毕7d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辅助训练,5周左右解下支具,行膝关节屈曲功能锻炼并下肢逐渐负重,循序渐进,3个月后可完全负重。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

1.4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项目包括主观症状(疼痛、行走能力)与临床体征(伸膝、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总分30分,≥27分为优,20~26分为良,10~19分为可,<10分为差[4]。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优18例,良13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77.5%;观察组优27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对比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好发于青壮年人群,多因膝关节外展、内收、垂直压缩等所致[5]。胫骨平台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骨折周边软组织缺损严重,其治疗原则是在预防软组织进一步损伤的情形下让骨折解剖复位并固定,以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该疾病的治疗上,过去常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但临床实践证明,这些保守治疗方法适合低能量损伤,高能量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普通双钢板法固定可靠,但由于手术暴露区域较大,软组织大面积剥离,且术后常会出现切口感染、切口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不管采取哪种治疗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都是以获取理想对合关系为目的,膝关节运动正常、不痛,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研究结论显示,关节镜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大优势。国外有学者对比分析了切开与关节镜辅助下手术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论与该报此道近似[6]。本研究所应用的关节镜监视下行微创手术与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优缺点并存,相比之下,关节镜监护下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关节镜下手术可判断关节内损伤并及时治疗;前交叉韧带导向器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骨折复位后的骨缺损并植骨定位的准确性;且可利用关节镜观察关节面的恢复情况,具有操作简便、切口小等优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不切开关节囊,对关节影响较少,造成伤害也较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为了分析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与关节镜辅助治疗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即,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综上所述,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并发症少、愈合快、操作简便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鲁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6(1):123-125.

[2]石岩,崔文岗,肖德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新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174-177.

[3]伏春华,朱少廷,米琨,等.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20例[J].微创医学,2015(4):466-467.

[4]翟云雷,于海洋,崔西龙,等.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体会[J].临床骨科杂志,2013(4):433-434.

[5]吉明,徐立新.关节镜下监控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28):3438-3439.

[6]王水斌,王国亮,黄俊文.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3):327-329.

标签:;  ;  ;  

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