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进展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彭苗,王露,陈仙,曾玲珑[1](2022)在《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疾病知识认知评分和遵医行为评分、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疾病认知知识评分及遵医行评分无显着差异, 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知识评分及遵医行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术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无显着差异, 术后6个月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各因子评分无显着差异, 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SF-36量表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疾病认知能力, 提高遵医水平, 促进术后功能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蒋彧轩[2](2021)在《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分析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机理,经过统计学数据对比分析,证实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有效性,为广大医患带来福音。方法:选取自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瑞康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或游离型,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者60名。采取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及术后常规护理及康复练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元活血汤,连续服用药物2周。通过住院、门诊及电话随访方式,记录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2周、4周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同时术后4周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并对两组患者功能评价及总体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节点比较,P<0.05,组内各时间节点相互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1周、2周、4周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3.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节点比较,组内各时间节点相互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1周、2周和4周各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JOA评分均呈不同程度上升,且试验组上升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对腰椎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4.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节点比较,组内各时间节点相互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1周、2周和4周各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ODI评分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5.改良Mac Nab疗效比较:试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90%,经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疗效确切,可以更快更好缓解患者术后各种残余症状,更为安全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李本健[3](2020)在《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益气活血经典“药对”黄芪丹参的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IIA对microRNA-223-5p(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2.临床中观察黄芪丹参“药对”联合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实验研究(1)根据椎间盘退变磁共振Pfirrmann分级,术中收集退变程度为Ⅲ级和Ⅳ级的患者髓核组织样本纳入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共收集30例,分为Ⅲ级组和Ⅳ级组,每组各15例,qRT-PCR检测髓核组织中miR-223-5p的表达。比较mi R-223-5p在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取汇合度达到80%-90%的髓核细胞,使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 2000将 miR-223-5p mimics、miR-223-5p mimics control、miR-223-5p inhibi tor、miR-223-5p inhibitor control分别转染髓核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培养48h后qRT-PCR检测转染率。将上述转染成功的髓核细胞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干预和处理,总共分为以下6组:空白组、LPS(脂多糖)组、LPS+miR-223-5p mimics control 转染组(LPS+MC 组)、LPS+miR-223-5p mimics 转染组(LPS+Mim组)、LPS+inhibitor control 转染组(LPS+IC 组)、LPS+miR-223-5p inhibitor转染组(LPS+Inh组)。空白组中的髓核细胞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用终浓度为10 μ g/ml的LPS刺激髓核细胞,LPS刺激并培养髓核细胞48h后,ELISA检测各组髓核细胞上清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各组髓核细胞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率。(3)取汇合度达到80%-90%的髓核细胞,将髓核细胞分成5组并给予不同处理:空白组: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LPS干预组4组,均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LPS,调整LPS的终浓度为10 μ g/ml,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将LPS干预组依次命名为LPS干预1组、LPS干预2组、LPS干预3组、LPS干预4组。以上5组细胞培养48小时后,用于后续中药干预。中药干预:将上述LPS刺激后的髓核细胞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总共分为以下5组:空白组:上述空白组髓核细胞继续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模型组(LPS组):将上述LPS干预1组的髓核细胞继续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LPS+低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2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40 μ g/ml黄芪甲苷+2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LPS+中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3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0 μ g/ml黄芪甲苷+4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LPS+高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4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20 μ g/ml黄芪甲苷+6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将上述5组细胞培养48h后,qRT-PCR检测miR-223-5p在各组髓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2.临床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8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我院行单侧腰椎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中药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丹参汤剂加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于术前、术后第3天(用药前),药物治疗后1月、3月、6月分别对两组患者依据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实验研究(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发病节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miR-223-5p在Pfirrmann分级Ⅲ级和Ⅳ级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Ⅲ级组患者髓核组织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Ⅳ级组患者(P<0.05)。(2)qRT-PCR检测miR-223-5p在髓核细胞中的转染率显示:miR-223-5p mimics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miR-223-5p inhibitor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miR-223-5p mimics control 和 miR-223-5p inhibitor control 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细胞转染成功,可以用于后续实验。LPS干预髓核细胞后,ELISA检测显示:LPS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Inh组中IL-6、TNF-α、MMP-3、MMP-9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 LPS 组(P<0.05);LPS+MC 组和 LPS+IC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qRT-PCR检测显示:LPS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 组中 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Inh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LPS组(P<0.05);LPS+MC组和LPS+IC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髓核细胞凋亡率显示:LP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组中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lnh组中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LPS组(P<0.05);LPS+MC组和LPS+IC组中细胞凋亡率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3)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干预髓核细胞后,qRT-PCR检测显示:模型组(LPS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LPS+低浓度组、LPS+中浓度组、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与LPS+低浓度组相比,LPS+中浓度组、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LPS+中浓度组相比,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临床研究(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术前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节段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术后第3天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第3天(用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与药物治疗前(术后第3天)组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药物治疗1月后,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ODI评分比较,药物治疗1月后、治疗3月后,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miR-223-5p在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关,退变程度越重,miR-223-5p在髓核组织中表达越低。2.miR-223-5p的高表达能够抑制髓核细胞炎症反应,减轻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髓核细胞的凋亡,从而减缓椎间盘退变,miR-223-5p低表达则作用相反。3.黄芪丹参的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能够促进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iR-223-5p的表达,且低浓度促进效果最好,随药物浓度的升高,促进效果逐渐减弱;结合前两步结论可得,通过促进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iR-223-5p的表达可以抑制髓核细胞炎症反应,减轻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髓核细胞的凋亡,来影响髓核细胞功能,从而减缓椎间盘退变。4.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可以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促进功能恢复。5.术后给予中药黄芪丹参汤剂治疗后,在短期内能进一步缓解术后腰背部及下肢残余痛、促进功能恢复。6.“益气活血”理论在促进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王咪[4](2020)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自我效能与应对策略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信念、自我效能与应对策略状况;探讨一般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疼痛信念及疼痛自我效能对应对策略的影响;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自我效能与应对策略之间的相关性;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在疼痛信念与应对策略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医护工作者制定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为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西安市两所三甲医院的骨科住院部为研究场所,采用目的抽样选取32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问卷、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PBPI)、疼痛自我效能问卷(PSEQ)和应对策略问卷修正版(CSQ-R)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2.0及AMO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1)疼痛信念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信念总分为(5.33±6.39)分,其中认为疼痛很神秘维度得分最高(3.44±2.43)分,认为会持续疼痛维度得分最低(-0.81±2.48)分;(2)疼痛自我效能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水平处于偏低水平,得分(25.71±11.85)分;(3)应对策略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应对策略比较积极,应对策略总分为(52.43±14.77)分,其中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厄运感(12.78±5.63)分,分散注意力(11.98±6.13)分,勇敢面对(11.29±6.47)分,忽视疼痛(7.14±5.27)分,祈祷(4.73±3.11)分,逃避疼痛(4.47±5.03)分。(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对策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腰椎手术史、疼痛时长、疼痛程度方面患者应对策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自我效能总分、家庭月收入、年龄、文化程度、有无手术治疗史、疼痛信念总分进入回归模型。(5)疼痛信念、自我效能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性:应对策略总分与自责感呈正相关(P<0.01),与疼痛信念总分、认为会持续疼痛、疼痛不可解除、疼痛很神秘维度呈负相关(P<0.01);疼痛信念总分与分散注意力、逃避疼痛、忽视疼痛、勇敢面对维度呈负相关(P<0.01或<0.05),与厄运感、祈祷维度呈正相关(P<0.01);应对策略总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及社会功能、疼痛职能、家务及工作维度呈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总分与分散注意力、逃避疼痛、忽视疼痛、勇敢面对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厄运感呈负相关(P<0.01),与祈祷维度不相关。(6)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信念对其应对策略的影响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68%。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应对策略态度较积极,患者大多数存在负性疼痛信念且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偏低水平。(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家庭月收入、年龄、文化程度、有无手术治疗史、自我效能感、疼痛信念是影响疼痛应对策略的主要影响因素。(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自我效能及应对策略具有相关性,即疼痛信念得分越高,采用消极应对策略频率高;自我效能感越高,采用积极应对策略频率越高。(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信念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从而影响应对策略,表明医护人员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及对患者疼痛管理工作中降低患者负性疼痛信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间接提高患者的积极应对策略。

张显华[5](2019)在《传统经典术式配合补正续骨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补正续骨丸对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中药组与对照组。两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中药组口服补正续骨丸+甲钴胺片,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采用VAS评分法对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术后7周、术后3月疼痛的改善进行评价,采用ODI评分量表法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7周、术后3月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法对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7周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以评判疗效。结果:1.VAS评分:组间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2周疼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周及3个月两组间VAS评分,中药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ODI评分:组间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2周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周及3个月两组间ODI评分,中药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OD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疗效评价: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后2周中医症状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周两组间中医症状总积分,中药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2.术后配合口服补正续骨丸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

肖燕花[6](2019)在《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在腰椎间融合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患者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LIF患者康复的影响,为该类手术患者的护理提供新方法。方法1.现状调查:查阅文献、咨询专家编制“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相关知识问卷”(以下简称LDH-PLIF相关知识问卷)的条目池,经2轮专家咨询,组内讨论,修订完善问卷,再经预调查,检验该问卷的信效度,定稿问卷。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应用该问卷对衡阳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LIF患者(以下简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或Welch(W)近似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制订HBM结合金的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2.干预研究: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便利取样选取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80例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应用LDH-PLIF相关知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表在干预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腰椎功能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干预前与术后3个月的下肢肌力和术后3个月复查的影像学结果。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现状调查患者的相关知识总均分为(18.80±7.10)分;不同年龄、职业、行为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病程的患者LDH-PLIF相关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LDH-PLIF相关知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t=16.988、P=0.000,年龄t=-3.276、P=0.001,行为生活习惯t=-2.115、P=0.036。2.干预研究干预组有39例患者、对照组有38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LDH-PLIF相关知识得分、一般自我效能得分、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LDH-PLIF相关知识得分为(22.10±2.43)、(24.10±1.77)、(25.13±2.90)分别高于对照组(20.89±1.66)、(22.79±2.30)、(22.42±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1.13±1.45)、(23.08±1.30)、(25.41±1.71),分别高于对照组(20.32±1.68)、(22.24±1.55)、(23.68±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为(27.56±1.83)、(23.38±1.68)、(14.10±1.97)分别低于对照组(28.68±2.02)、(24.18±0.83)、(16.39±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便秘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便秘5例、深静脉血栓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术后3个月,干预组2~4级(异常)肌力共4例,对照组2~4级肌力共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LIF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较低;文化程度、年龄、行为生活习惯是其重要影响因素。2.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可提高PLIF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3.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可减少PLIF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恢复腰背及下肢肌力,改善腰椎功能。

陈赛君[7](2019)在《腰突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音乐康复操的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设计并应用适用于腰突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音乐康复操,为脊柱外科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标准规范的康复技术。2.探讨音乐康复操对腰突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应用效果,包括对腰椎功能障碍、下腰痛及感觉活动、腰突症临床疗效、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程度。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以康复锻炼知识为基础,根据腰突症病理生理变化,结合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设计音乐康复操。采用随机、单盲的对照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住院期间常规康复护理及出院后常规康复锻炼,干预组实行的住院期间常规康复护理同对照组,出院后按音乐康复操的干预方案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干预时间为12周,于患者入组时、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贝克焦虑量表(BAI)评价其腰椎功能障碍程度、下腰痛及感觉活动和社会心理状态,于术后12周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腰突症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完成本研究的51例患者,干预组25例,对照组26例,男性占比64.7%,女性占比35.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平均年龄(42.24±14.05)岁,非城镇患者占比66.7%,是城镇患者的1倍,两组患者在疾病相关资料包括突出方向、突出节段、是否伴腰椎管狭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其他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腰椎功能障碍的影响: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ODI总分与入组时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至术后12周两组患者ODI均未全部达到最低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本研究存在时间效应,两组患者各时间的ODI得分有差别,康复速度存在差异。术后4周,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周,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下腰痛及感觉活动的影响: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JOA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本研究存在时间效应,两组患者各时间的JOA得分有差别,康复速度存在差异。术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维度统计分析显示:①主观症状,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体征,术后4周、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日常活动受限度,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社会心理状态的影响:干预组与对照组存在较低程度的焦虑状态,随着时间变化,两组研究对象BAI得分均有显着性下降趋势,术后4周(P>0.05)和8周(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至术后1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腰突症临床疗效的影响:经过12周的干预,干预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康复操可减轻于腰突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程度;减轻下腰痛及对感觉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改善社会心理状态;增进腰突症临床疗效。

蓝志明[8](2019)在《腰突颗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腰突颗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康复中的疗效,评价腰突颗粒在PLIF术后康复中的有效性,为中医药在术后康复中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深圳市中医院骨三科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7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8例),所有患者术后3天均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和术后镇痛,治疗组术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联合服用腰突颗粒汤剂,1剂/天,早晚各服药一次,对照组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共治疗4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DI指数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中医临床疗效标准评价对治疗效果进行疗效评价,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4个月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平均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平均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且组间平均VAS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个月组间平均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平均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平均JOA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且组间平均J0A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个月组间平均JO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平均OD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4个月平均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且组间平均ODI指数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个月组间平均ODI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标准评价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IF术后患者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组在PLIF术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不易反弹。腰突颗粒在PLIF术后康复中能缓解术后疼痛,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石瑞芳,孙凤歧,王想福,叶丙霖,温少瑾,李淑玲[9](2018)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能够对临床护理有所裨益。

史一欣[10](2016)在《思维导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遵医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依从程度的情况,探索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提高知识掌握的效果及其对遵医行为依从程度的影响,旨在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第一部分: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专家访谈、患者沟通,研究小组成员分析、整理,初步构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知识调查问卷》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经修改和讨论,形成第一轮函询问卷。选取13名骨科医疗和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各个条目筛选修改,最终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知识调查问卷》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第二部分:(1)腰椎间盘突出症思维导图式教育工具的制作课题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调查了LDH术后患者相关知识缺失情况,在骨科脊柱亚专科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共同设计,并运用X-mind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共分三个模块,中心关键词分别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锻炼”、“术后康复”,进一步分别发散分支。(2)实验性研究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十五病区抽取68例符合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给患者做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依从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第一部分:选取了13名专家,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0.86和1,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最终形成信效度良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知识调查问卷》12个条目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18个条目。第二部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干预组知识问卷得分显着升高,并随时间推移无明显降低。遵医行为问卷得分在患者出院1个月后显着升高,并随时间推移无明显降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出院6月时,SF-36量表得分均高于术前,即两组均存在组内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术前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出院6月得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知识调查问卷》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评定其健康教育效果的测评工具。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全面、简单易懂,临床应用方便,用其做健康教育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记忆吸收知识的能力继而提高遵医行为依从性,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病例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与处理
        1.7 病人知情同意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分组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2.6 观察与随访时间
        2.7 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
        1.1 基线比较
        1.2 治疗结果比较
        1.3 不良事件记录及随访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3.椎间孔镜技术
    4.祖国及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认识
        4.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认识
    5.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必要性
    6.复元活血汤组方及方药分析
    7.复元活血汤在椎间孔镜术后运用的优势
    8.疗效分析
        8.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评价指标的比较
        8.2 改良MacNab疗效对比
    9.不足与展望
        9.1 不足
        9.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求学经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
附表

(3)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一)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二)上调或下调miR-223-5p的表达对髓核细胞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及凋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三)中药黄芪丹参中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对髓核细胞中miR-223-5p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讨论
        1 miRNA的作用机制
        2 miR-223的功能及表达
        3 mi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3.1 miRNA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3.2 miRNA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
        3.3 miRNA对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4 基于“益气活血”理论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及研究
        5 黄芪丹参及其活性成分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研究方法
        1.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1.4 安全性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分析
        2.2 手术结果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DI评分比较
        2.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发病机制
        1.2 临床表现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4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分析
        1.5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后常见不适及原因
        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术后康复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腰椎术后的认识
        3 促进腰椎术后恢复的治疗方法
        3.1 康复治疗
        3.2 西药治疗
        3.3 中医内治法
        3.4 中医外治法
        4 治法药物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病例
致谢
发表论文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自我效能与应对策略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假设
    1.4 关键词定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
    2.2 应对策略的概述
        2.2.1 应对策略的定义
        2.2.2 应对策略的测量工具
        2.2.3 疼痛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2.3 疼痛信念的概述
        2.3.1 疼痛信念的定义
        2.3.2 疼痛信念的测量工具
        2.3.3 疼痛信念研究现状
    2.4 自我效能的概述
        2.4.1 自我效能的定义
        2.4.2 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
        2.4.3 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自我效能、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
    2.6 理论框架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样本量计算
    3.3 研究工具
        3.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3.3.2 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3.3.3 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
        3.3.4 疼痛自我效能问卷
        3.3.5 应对策略问卷-修正版
    3.4 资料收集
    3.5 资料分析
    3.6 质量控制
    3.7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结果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4.1.1 人口社会学资料
        4.1.2 疾病相关资料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应对策略、疼痛信念、自我效能的现状
        4.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应对策略现状
        4.2.2 疼痛信念现状
        4.2.3 自我效能的现状
    4.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对策略的单因素分析
        4.3.1 不同文化程度应对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4.3.2 不同年龄应对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4.3.3 不同家庭月收入应对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4.3.4 不同疼痛时长应对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4.3.5 不同疼痛程度应对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4.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对策略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4.1 变量的赋值
        4.4.2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对策略的多因素分析
    4.5 三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5.1 应对策略与疼痛信念的相关性分析
        4.5.2 应对策略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4.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自我效能与应对策略的结构方程模型
第五章 讨论部分
    5.1 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5.1.1 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
        5.1.2 疾病相关资料
    5.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对策略现状
    5.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得分现状
    5.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自我效能得分现状
    5.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对策略的影响因素分析
        5.5.1 文化程度
        5.5.2 年龄
        5.5.3 家庭月收入
        5.5.4 手术治疗史
        5.5.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效能对应对策略的影响
        5.5.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对应对策略的影响
    5.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自我效能与应对策略的关系分析
        5.6.1 应对策略与疼痛信念的相关性分析
        5.6.2 应对策略与疼痛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5.7 疼痛自我效能在疼痛信念与应对策略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8 建议与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意义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传统经典术式配合补正续骨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综述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在腰椎间融合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汇集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PLIF的康复护理现状
        1.2.2 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研究现状
        1.2.3 金的达标理论应用研究现状
    1.3 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定义
        1.3.1 理论依据
        1.3.2 可操作性定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LIF患者相关知识认知现状调查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工具
        2.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2.2 LDH-PLIF相关知识问卷
    2.3 调查方法
        2.3.1 样本量的计算
        2.3.2 现场调查
    2.4 统计学方法
    2.5 结果
        2.5.1 患者的一般情况
        2.5.2 患者的LDH-PLIF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2.5.3 患者的LDH-PLIF相关知识得分及总均分情况
        2.5.4 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患者LDH-PLIF相关知识总均分比较
        2.5.5 患者LDH-PLIF相关知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6 讨论
        2.6.1 LDH行 PLIF患者的相关知识认知率较低
        2.6.2 人口学因素对LDH行 PLIF患者的相关知识的影响
        2.6.3 行为生活习惯是LDH行 PLIF患者相关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
    2.7 结论
    2.8 建议
第3章 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在腰椎间融合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量计算及分组方法
        3.2.2 研究工具
        3.2.4 干预方法
        3.2.5 效果评价
        3.2.6 质量控制
        3.2.7 伦理原则
        3.2.8 统计分析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3.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LDH-PLIF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3.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3.3.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总评分比较
        3.3.5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3.6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肌力情况比较
    3.4 讨论
        3.4.1 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LDH-PLIF相关知识认知水平
        3.4.2 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3.4.3 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3.4.4 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可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3.4.5 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可促进患者下肢肌力的恢复
    3.5 结论
    3.6 研究的创新性及实用性
    3.7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腰突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音乐康复操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二. 技术路线
    三. 音乐康复操设计方案
    四. 音乐康复操研究方案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 两组研究对象纳入及完成研究情况
    二.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三. 音乐康复操的应用效果
第四章 讨论
    一. 腰椎功能的影响
    二. 下腰痛及感觉活动的影响
    三. LDH临床疗效的影响
    四. 心理状态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创新点
    三.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1 伦理审查批件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一般资料及问卷调查表
致谢

(8)腰突颗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1.1.1 中医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3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1.4 现代医学对于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诊断标准
        2.1.2.1 西医诊断标准
        2.1.2.2 中医诊断标准
        2.1.2.3 临床病例纳入标准
        2.1.2.4 临床病例排除标准
        2.1.2.5 脱落标准
        2.1.2.6 中止临床试验的标准
        2.1.2.7 手术方法
        2.1.2.8 术后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研究药品
        2.2.3 观察指标
        2.2.3.1 安全性检查
        2.2.3.2 疗效评估方法
        2.2.3.2.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2.2.3.2.2 JOA评分
        2.2.3.2.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测定
        2.2.3.2.4 临床疗效评价
        2.2.3.2.5 治疗后副作用的比较
    2.3 统计方法
    2.4 统计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校期间获得奖项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护理
2 健康宣教
3 体位护理
    3.1保守治疗患者
    3.2手术治疗患者
4 疼痛护理
5 并发症护理
6 康复护理
7 小结

(10)思维导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遵医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定义
    第五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构建《LDH患者知识调查问卷》和《LDH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思维导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遵医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结论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护理实践的启示及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局限性和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专家咨询调查表第一轮
    附录2 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3 思维导图
    附录4 一般资料收集表
    附录5 LDH患者的知识调查问卷
    附录6 LDH患者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7 健康调查简表SF-36
    附录8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干预记录表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彭苗,王露,陈仙,曾玲珑.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04)
  • [2]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D]. 蒋彧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李本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自我效能与应对策略的关系研究[D]. 王咪. 延安大学, 2020(12)
  • [5]传统经典术式配合补正续骨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D]. 张显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基于HBM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在腰椎间融合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D]. 肖燕花. 南华大学, 2019(01)
  • [7]腰突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音乐康复操的应用效果评价[D]. 陈赛君. 苏州大学, 2019(04)
  • [8]腰突颗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D]. 蓝志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J]. 石瑞芳,孙凤歧,王想福,叶丙霖,温少瑾,李淑玲. 西部中医药, 2018(06)
  • [10]思维导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遵医行为的影响[D]. 史一欣. 苏州大学, 2016(05)

标签:;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