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电工程电气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浅谈核电工程电气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田湾项目部江苏连云港222042

摘要:精细化管理属于一种先进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手段,是经过规则的体系化与细化,采用流程化、规范化与信息化的措施,让组织管理每个版块精准、有效、协调与连续运行。精细化管理在核电工程中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事故发生,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途径,对工程项目顺利地进行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电工程;电气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

1电气工程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核电工程电气工程都是一种高危的行业,事故频出,而且发生率还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因此,做好电气施工时候的保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根据事实数据显示,在电气施工中遇到的很多安全问题,并不是由于电气工程的具体操作技能,而是由于施工的人们没有太高的安全意识,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加强,是当前亟待加强的一个方面。

2核电工程安全管理

2.1规划目标是方向

“核安全高于一切”是核电企业安全承诺的中心,“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不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在工作中践行。当前,国家明确了“在安全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政策,福岛事故不会阻碍中国核电的发展,但警醒我们更审慎地对待安全和发展,国家核电安全规划、核与辐射安全规划、中长期规划已经出台,作为承接核电发展的核电企业,尤其是核电集团,制定企业发展的质量管理规划应该提上日程。

安全和质量是核电的生命线,质量规划必然是核电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核电建设/运营方案和企业指导思想是发展战略的2个重要支柱,管理体系有效、系统设备可靠、人员能力胜任、核安全文化卓越、技术成熟可行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障,具体的质量规划实施方案承载着核电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依托质量规划,扎实开展、稳步推进,最终达成预期的企业愿景: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安全运营、保证社会满意。

2.2管理体系是基石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对于核电而言,质量就是满足核安全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满足投资方预期回报的要求、满足公众安全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因此,管理体系建立就是以各方要求为输入,得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程序文件,明确做什么what、为何做why、谁来做who、何时做when、在那里做where以及怎么做how(5个W、1个H),其作用是保证所有质量相关的活动计划、系统、受控地开展。管理体系作为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导则,在项目前期就应该统筹策划、精心组织。依据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辅之以ISO9001和IAEAGS-R-3《核设施和活动的管理体系》等要求,建立以《质量保证大纲》为核心,涵盖安全、环境、健康、质量、安保、经济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政策和目标,并确保安全和高效地实施。

以彭泽核电项目为例,在项目前期就建立了以《质量保证大纲》为纲领的“三级十四册”全面管理体系,涵盖了“六大控制”和各项业务领域的管理,共发布实施各级管理程序330余份,且管理体系通过了专业机构的三标一体化认证。全面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了全覆盖和分级管理,平衡兼顾了全面管理和重点管理之间的关系,既能做到管理无疏漏,也凸显了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地位。

2.3安全文化是核心

核安全文化作为核电企业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员工的价值观,影响着组织决策和员工行为习惯。文化培育知易行难,如何让核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是核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永恒的主题。核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思路是至上而下、层层推进、全员参与,可归纳为:管理承诺示范,骨干辐射渗透,全员参与贡献。

2.4供方管理是抓手

核电工程前期涉及物项和服务众多,需要设计、施工、制造、厂址论证等领域的供应商提供技术、设备和服务等支持。供方管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等方面,这就需要在质保大纲体系下对供方进行系统化的监督和管控。供方管理通常可分为供方选择、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估3个层次。

供方管理首先是根据采购需要选择合格供方,即通过对潜在供应商的资质、财务、技术、质保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经过正式的招评标确定供应商,并纳入合格供方清单;其次是对供方提供物项或服务的过程进行控制,该阶段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最终质量,因此业主需要与总包方、监理等单位做好质量监督和控制工作,通过开工前检查、见证点出席、监督监查、不符合项管理、出厂/竣工验收等措施做好过程控制和验证工作,及早发现问题缺陷,提出改进建议或纠正措施,并督促供方整改和完善;最后是通过采集各方面的质量数据,如不符合项报告(NCR)、纠正措施报告(CAR)等,全面展示供方的质量活动状况,从而判断或增加或减少对供方的监督,并根据质量完成情况确定合同支付,对于质量问题严重的供方,可以依据合同采取经济处罚或从合格供方清单中剔除等手段。

3核电工程电气工程质量和安全精细化管理

3.1加强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各个核电厂应该反省事故的发生原因,从自身做起,开展必要的安全意识讲座或者培训,加强员工们的安全意识。贯彻安全意识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法律规范的意识,以及将相关的观念落实到实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国家以及各个单位的规定建立完备的安全监督系统,把施工工程过程中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最大程度的保证员工的安全。

3.2将日常工作精细化

将员工日常的工作精细化也是一种加强安全意识的有效方法,不仅是对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作出保障,为以后的使用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是要求施工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将任务精细到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上,争取让员工们都注意到细节之处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3.3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永远是企业运行的硬性保障,制度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不会因为特殊的职位而有所特殊对待,因此,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实时的法律法规的情况,将之传达给下属,让自己的员工领会到规则的重要性,以及把安全意识深深的植入到自己的脑海,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加强设备的管理

相关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管理,还应该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及时的发现设备的问题,并且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危机人们和社会的安全,国家对于核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也有相应的法律文件,来对电器的维修和管理做出标准的规范要求。

3.5做好危险分析和预防

核电厂应该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发现萌芽中的危险,将事故扼杀于摇篮中。施工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应该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可以及时找到事故的来源,并且迅速做出解决的方案,避免事故扩大,形成有效的核电厂安全管理机制。

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从小处着眼,所以一定要将工作贯彻到所有的管控小节上,一定要从细节处取得成效。安全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由小节引起,在对安全要求逐渐提升的当今,其的运用可以给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刘晓宁.SG房地产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2]喻飞,刘海波,张涛,李德,刘璟.核电工程EPC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民长江,2015,46(05):105-108.(2015-03-19)

标签:;  ;  ;  

浅谈核电工程电气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