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路径论文_黄建纯,郭圣明,贾宁,郭中源,郭海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幸存路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译码器,路径,寄存器,可编程,门阵列,译码,信道。

幸存路径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纯,郭圣明,贾宁,郭中源,郭海波[1](2014)在《一种信道估计动态更新的逐幸存路径处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声信道复杂的时变特性会影响水声通信系统的性能,在设计时需要进行特殊考虑。利用逐幸存路径处理算法在无需插入训练序列的情况下即可同时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检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信道估计动态更新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比较当前时刻各条幸存路径的分支量度来判断信道变化的情况,从而决定信道估计更新的时刻,达到动态更新信道估计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信道估计动态更新的逐幸存路径处理算法能有效地跟踪信道变化的情况,在时变信道中使用能获得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声学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张维津,张科峰[2](2011)在《可重构幸存路径管理Viterbi译码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现代通信系统对自适应性和低功耗的要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Viterbi译码器,通过设计可重构的幸存路径存储管理单元(SMU),译码器可以根据不同调制方式自适应地选择回溯深度,并通过简化分支度量运算,降低了Viterbi算法中分支度量单元(BMU)和加-比-选单元(ACSU)的复杂度.经FPGA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满足自适应要求,且占用硬件资源低,可降低功耗14%左右,可用于含多速率多调制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1年02期)

陈亦灏,李成诗,李小进,赖宗声[3](2007)在《一种高速Viterbi译码器幸存路径管理模块的改进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Viterbi译码器的高速,低延迟,低电路复杂度的要求,在分段执行的Hybrid Trace Forward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幸存路径管理模块(SMU)结构—固定段长的结构。对于(m,n,k)的Viterbi译码器,约束长度为k,则固定段长为k-1,既节省了存储空间,又消除了回溯过程,从而降低了延迟时间和电路复杂度。文中设计了一个(2,1,7)Viterbi译码器的SMU模块,采用固定长度为6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分段执行的Hybrid Trace Forward结构,译码延迟减小了17%,输出数据间隔减小了33%,并且省去了存储器的使用。(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07年08期)

张红,陈新,张国成[4](2007)在《维特比译码器中幸存路径存储器的一种新的实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维特比译码器中,幸存路径存储器管理的软件、硬件实现都是重要的问题.实现的方法不同,对于电路的影响也不同.在此提出了一种幸存路径存储器的新实现方法,与传统的回溯法和寄存器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存储器用量少、译码延迟小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07年03期)

段华蓉[5](2006)在《幸存路径存储和输出单元的低功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Viterbi译码器中幸存路径存储管理一直沿用两种传统方法———寄存器交换法和回索法。寄存器交换法内连关系过于复杂,而且功耗较大;回索法需采用大量额外存储单元作为缓冲,译码延迟亦较大。文中对传统的寄存器交换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减少了芯片使用面积,同时减少内存的存取次数,达到了降低功耗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06年12期)

刘小林[6](2006)在《Viterbi译码器的幸存路径存储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Viterbi译码器的各种幸存路径存储管理方法。以3-指针偶回溯法为传统方法的代表,与改进的寄存器交换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给出了两者在存储资源消耗、译码延时、硬件实现复杂度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本文来源于《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期刊2006年10期)

许小东,杨琳,刘凯,徐佩霞[7](2006)在《基于逐幸存路径处理的自适应减少状态序列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逐幸存路径处理(PSP)的自适应减少状态的最大似然序列估计算法(MLSE)。新算法在估计信道系数的同时,近似估计网格图的最小欧式距离,并且利用此参数舍弃不满足路径度量条件的路径,而仅保留满足条件的少数路径。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在较高信噪比(SNR)条件下,与全状态PSP-MLSE相比,新算法能够根据信道自适应地控制计算复杂度,而仅仅带来微小的性能损失。(本文来源于《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06-30)

张昌芳,雷菁[8](2005)在《高速Viterbi译码器中幸存路径存储单元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实现高速Viterbi译码器中幸存路径存储单元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叁态门 /寄存器回索算法为基础,综合了传统Viterbi译码器中幸存路径存储单元实现方法———寄存器交换法和回索法的优点,并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同时,采用了并行结构,并在Xilink公司的Virtex ⅡXC2V500上予以实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幸存路径存储单元可以同时对 4路并行的路径转移信息进行回索,极大地提高了Viterbi译码器的译码速率。(本文来源于《电子工程师》期刊2005年03期)

付永庆,孙晓岩,李福昌[9](2003)在《实现Viterbi译码器幸存路径存储及译码输出的一种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幸存路径存储及输出的新方法———SMDO法,该方法与传统的寄存器交换法和回索法相比具有存储量小、译码延迟短的特点,并且极适合利用FPGA内置的EAB块实现。(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03年03期)

孙晓岩,王艳,付永庆[10](2002)在《幸存路径存储及输出的一种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Viterbi译码器FPGA设计中幸存路径存储及输出的新方法———SMSO法 ,该方法与传统的寄存器交换法和回索法相比具有存储量小、译码延迟短的特点 ,并且极适合于利用FPGA内置的EAB块实现(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02年06期)

幸存路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现代通信系统对自适应性和低功耗的要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Viterbi译码器,通过设计可重构的幸存路径存储管理单元(SMU),译码器可以根据不同调制方式自适应地选择回溯深度,并通过简化分支度量运算,降低了Viterbi算法中分支度量单元(BMU)和加-比-选单元(ACSU)的复杂度.经FPGA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满足自适应要求,且占用硬件资源低,可降低功耗14%左右,可用于含多速率多调制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幸存路径论文参考文献

[1].黄建纯,郭圣明,贾宁,郭中源,郭海波.一种信道估计动态更新的逐幸存路径处理算法[J].声学技术.2014

[2].张维津,张科峰.可重构幸存路径管理Viterbi译码器的研究与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

[3].陈亦灏,李成诗,李小进,赖宗声.一种高速Viterbi译码器幸存路径管理模块的改进结构[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

[4].张红,陈新,张国成.维特比译码器中幸存路径存储器的一种新的实现方法[J].应用科技.2007

[5].段华蓉.幸存路径存储和输出单元的低功耗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

[6].刘小林.Viterbi译码器的幸存路径存储管理[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

[7].许小东,杨琳,刘凯,徐佩霞.基于逐幸存路径处理的自适应减少状态序列估计[C].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2006

[8].张昌芳,雷菁.高速Viterbi译码器中幸存路径存储单元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工程师.2005

[9].付永庆,孙晓岩,李福昌.实现Viterbi译码器幸存路径存储及译码输出的一种新方法[J].应用科技.2003

[10].孙晓岩,王艳,付永庆.幸存路径存储及输出的一种新方法[J].电子技术.2002

论文知识图

算法误符号性能4结束语本文提出了基于逐...算法误符号性能4结束语本文提出了基于逐...幸存路径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幸存路径以及回溯译码输出单元一5(2,1,2)卷积码Vietbri译码格图中~...VB幸存路径交换寄存器模块结构...

标签:;  ;  ;  ;  ;  ;  ;  

幸存路径论文_黄建纯,郭圣明,贾宁,郭中源,郭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