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青霉病菌论文-李晓梅,王艳龙,郭伟,黄重,肖飞

柑桔青霉病菌论文-李晓梅,王艳龙,郭伟,黄重,肖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柑桔青霉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柑桔青霉病,生物防治,进展

柑桔青霉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梅,王艳龙,郭伟,黄重,肖飞[1](2017)在《柑桔青霉病的发生及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桔青霉病是柑桔采后贮运的一种重要病害,是影响柑桔长期贮藏的主要因素。文章首先介绍了柑桔青霉病的病原、危害症状及浸染循环,然后综述了近年来柑桔青霉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旨在为柑桔青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7年01期)

王爱玉,吴晓玉,陈金印,王园秀[2](2014)在《有机酸制剂对柑桔青霉病的抑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一种高效、廉价、天然的有机酸制剂,用于抑制柑桔采后青霉病的发生,通过单因素试验从6种有机酸(盐)中筛选出对意大利青霉菌株112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4种有机酸,再采用L16(45)正交试验筛选有机酸制剂配方,最后对筛选的配方有机酸制剂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有机酸(盐)对意大利青霉菌株112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最低浓度,乙酸为1%,丙酸钙为5%,乳酸和抗坏血酸均为6%,植酸为7%,柠檬酸为8%。选乙酸、丙酸钙、乳酸和抗坏血酸采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佳配比的有机酸制剂,命名为OA-1,其组成为1%丙酸钙+0.15%乙酸+0.5%乳酸+1%抗坏血酸。OA-1处理可显着降低损伤接种意大利青霉的纽荷尔脐橙果实的腐烂率。OA-1用于新余蜜桔果实贮藏具有较好防腐保鲜效果,贮藏60天后果实腐烂率为10.99%,失重率为5.21%。OA-1制剂具备用于柑桔采后保鲜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4年04期)

徐齐云,姚安庆,胡美英,钟国华[3](2006)在《银杏叶提取物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抑菌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银杏叶提取物对柑桔青霉病菌抑菌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浸提物、石油醚萃取物、叁氯甲烷萃取物和水萃取物4种提取物对柑桔青霉病菌均有一定抑制效果,但只有石油醚萃取物对柑桔青霉病菌抑菌效果好,处理5天后对供试病菌的EC50为14.85μg/mL;石油醚萃取物100μg/mL处理柑桔30天后的防治效果达到82.22%。(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王勇,程根武,杨秀荣,杨依军[4](2002)在《利用拮抗酵母菌防治柑桔青霉病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不同的果蔬表面的酵母苗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活体筛选获得了对柑桔青霉病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酵母菌YC-5及YC-9,抑菌率分别为76.5%和69.2%,经初步鉴定YC-5属于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YC-9属于假丝酵母属(Candida),二者对柑桔均未表现致病性。(本文来源于《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期刊2002-03-01)

郭江洪,文成敬[5](2001)在《木霉和绿粘帚霉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圆盘滤膜试验 ,对扣培养试验 ,孢子萌发试验 ,菌丝间的相互作用观察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以及对病害病情发展的影响等项研究 ,调查了土壤中分离的木霉和绿粘帚霉菌株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 :有 16 1%的黄绿木霉、 72 7%的钩状木霉、 69 2 %的绿粘帚霉的不挥发性代谢产物对柑桔青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超过了 60 % ;有 5 4 5 %的钩状木霉、 61 5 %的绿粘帚霉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 90 % ;木霉和绿粘帚霉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柑桔青霉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都小于 10 %。所试验的木霉和绿粘帚霉菌均不同程度地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刺伤接种试验表明 ,木霉和绿粘帚霉对刺伤接种果实的病情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 ,木霉和绿粘帚霉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表现在抗生和竞争两方面(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秦文,叶华智,叶劲松[6](2001)在《柑桔青霉病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防病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雅安城区附近柑桔园的柑桔叶围和果围分离得到96株芽孢杆菌,通过室内平板对峙法测定,对青霉菌抑菌圈直径大于10mm的有5株,再经采后果实常温贮藏实验,筛选出具有良好防病效果的4号菌株为拮抗菌。用B_4菌株处理温州蜜柑和甜橙果实,效果明显优于清水对照,较对照分别延长贮期10天、30天与特克多浸果效果相当,出库时失水少,品质变化小。(本文来源于《四川食品与发酵》期刊2001年02期)

罗永兰,张志元[7](2000)在《柑桔青霉病菌的寿命与窖、库消毒剂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桔青霉病菌 (PenicillumitalicumWehmer)分生孢子的寿命长短依其所处的环境而异 ,在潮湿、缺氧条件下 ,其寿命不到 3个月 ;而在室内比较干燥的条件下 ,其寿命长达 3年。在柑桔贮藏时 ,窖、库中的柑桔青霉病菌分生孢子积累量大 ,且柑桔贮藏期果实腐损 80 %是由柑桔青霉病菌引起。故在柑桔入库之前 ,必须对库、窖消毒。本试验找到了一种高效的库房消毒剂 ,即一种稻田杀菌剂———稻病宁。其抑菌圈直径为 85 9mm ,是甲基托布津的 4倍(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00年06期)

王慧中,赵培洁,陈卫辉[8](1999)在《中药农药“必效散”对柑桔青霉病菌和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7 种药剂对柑桔青霉病菌和绿霉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⒚通过比较供试药剂对柑桔两种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和抑制浓度,确定了它们的抑菌效果⒚试验结果表明,“必效散”是抑菌效果最好的药剂⒚(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1999年06期)

张志元,齐英兰,罗永兰[9](1998)在《贮鲜灵对柑桔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结果表明:贮鲜灵对柑桔青霉病的防治效果高达94.3%,霜霉灵,速克灵对青霉病的防效分别是28.1%和15.85;DT 杀菌剂,苯来特,甲基托布津,百菌灵,百菌清,杀毒矾,几乎没有防效;柑桔青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的苯菌灵,硫脲基甲酸甲酯类的托布津已产生了抗药性,但对柑桔长效保鲜剂——贮鲜灵尚未产生抗药性,在柑桔保鲜贮藏中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本文来源于《常德高专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罗永兰,张志元[10](1996)在《伤口类型与柑桔青霉病发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伤口类型与柑桔青霉病发生的关系罗永兰,张志元(湖南省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农牧系415000)柑桔果实青霉病的发生与所受机械伤有密切关系早已定论。本试验旨在弄清伤口类型与柑桔青霉菌侵染发病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弄清柑桔青霉病发生规律和探索更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1996年03期)

柑桔青霉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一种高效、廉价、天然的有机酸制剂,用于抑制柑桔采后青霉病的发生,通过单因素试验从6种有机酸(盐)中筛选出对意大利青霉菌株112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4种有机酸,再采用L16(45)正交试验筛选有机酸制剂配方,最后对筛选的配方有机酸制剂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有机酸(盐)对意大利青霉菌株112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最低浓度,乙酸为1%,丙酸钙为5%,乳酸和抗坏血酸均为6%,植酸为7%,柠檬酸为8%。选乙酸、丙酸钙、乳酸和抗坏血酸采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佳配比的有机酸制剂,命名为OA-1,其组成为1%丙酸钙+0.15%乙酸+0.5%乳酸+1%抗坏血酸。OA-1处理可显着降低损伤接种意大利青霉的纽荷尔脐橙果实的腐烂率。OA-1用于新余蜜桔果实贮藏具有较好防腐保鲜效果,贮藏60天后果实腐烂率为10.99%,失重率为5.21%。OA-1制剂具备用于柑桔采后保鲜的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柑桔青霉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梅,王艳龙,郭伟,黄重,肖飞.柑桔青霉病的发生及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7

[2].王爱玉,吴晓玉,陈金印,王园秀.有机酸制剂对柑桔青霉病的抑制效果[J].中国南方果树.2014

[3].徐齐云,姚安庆,胡美英,钟国华.银杏叶提取物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抑菌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06

[4].王勇,程根武,杨秀荣,杨依军.利用拮抗酵母菌防治柑桔青霉病的初探[C].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2002

[5].郭江洪,文成敬.木霉和绿粘帚霉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1

[6].秦文,叶华智,叶劲松.柑桔青霉病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防病效果的研究[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1

[7].罗永兰,张志元.柑桔青霉病菌的寿命与窖、库消毒剂的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00

[8].王慧中,赵培洁,陈卫辉.中药农药“必效散”对柑桔青霉病菌和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J].科技通报.1999

[9].张志元,齐英兰,罗永兰.贮鲜灵对柑桔青霉病的防治效果[J].常德高专学报.1998

[10].罗永兰,张志元.伤口类型与柑桔青霉病发生的关系[J].中国南方果树.1996

标签:;  ;  ;  

柑桔青霉病菌论文-李晓梅,王艳龙,郭伟,黄重,肖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