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分布论文-俞志楠,钟思青,王莉,周靖

预分布论文-俞志楠,钟思青,王莉,周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体预分布器,气流分布,大型固定床反应器

预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俞志楠,钟思青,王莉,周靖[1](2014)在《大型固定床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的结构参数对气流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冷模实验装置,对大型固定床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的结构参数进行研究,考察入口气速、筒体直径、侧壁环隙高度、底部挡板开孔等对预分布器气流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气速小于8 m/s时,随入口气速的增大,环总流量比(U1/U0)降低;当入口气速大于8 m/s时,入口气速对U1/U0的影响较小;随侧壁环隙高度的增大、底部挡板开孔面积的减小,U1/U0增大;相同开孔面积下,开孔直径对气流分布的影响较小;与较小筒体直径相比,较大筒体直径的气体预分布器的U1/U0较大;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到U1/U0与结构参数间的无因次关联式。(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07期)

李新国,郑明才,李卫东[2](2013)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密钥预分布模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基本随机密钥预分布模型、q-composite模型、多路密钥增强模型、随机密钥对模型的特点和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这几种随机密钥预分布模型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研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安全》期刊2013年03期)

尹爽[3](2011)在《目标与客体的关系及注意预分布对客体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注意的选择性一直是认知科学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们认为,选择性注意既可以是基于空间的,也可以是基于客体的,目前有5种理论对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进行解释:感觉增进理论、注意转移理论、注意解除理论、搜索优先化理论和注意蔓延理论,本研究采用flanker范式,通过操纵目标与客体的关系和注意预分布的情况对注意蔓延理论和搜索优先化理论之间的区别进行了探讨。实验1和实验2在有注意预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考察了任务与背景高相关和低相关对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结果发现没有客体效应。实验3在没有注意预分布的情况下,考察了任务与背景低相关对客体效应的影响,同样发现没有客体效应。实验4在没有注意预分布的情况下,考察了任务与背景高相关对客体效应的影响,发现了客体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注意预分布而非心理上的分割是导致实验1和实验2中的客体类型效应的原因,(2)客体效应是由空间中客体以及注意资源所决定的,而非单纯的注意蔓延或者搜索优先化,当注意资源充足的时候,被试会采用最优的策略来完成任务,但是如果注意资源不足以让被试去选择最佳策略,基于客体的注意会作为默认策略来完成任务。(3)客体效应在同时满足没有注意预分布和客体与目标高关联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基于客体的注意是客体表征与注意的平行加工的结果,当客体表征与注意为序列加工时,没有客体效应,当客体表征与注意同时进行时,会有客体效应。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由于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本实验中所有的现象,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意资源分布假设来对客体效应进行解释,在进行与客体相关的任务时,基于客体的注意是一种默认的加工模式,但是被试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会根据注意资源的情况来灵活的完成任务,当注意资源充足的时候,被试会采用最优的策略来完成任务,进而抑制基于客体的注意,当注意资源不充足时,被试很难去采用策略,因此默认的基于客体的注意会占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1-11-18)

张吕鸿,高国华,隋红,李洪,李鑫钢[4](2011)在《预分布管内流场的CFD模拟及实验验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Liquid distributor is a very import internal for distillation columns. Pre-distributor is usually set on the top of distributor for initial distribution. Fluid flow in pre-distributor is a complex system of variable mass flow with many orifices and sub-branches. Consequently, the two phase modeling of pre-distributor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homogeneous model with free surface model was applied. The numerical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with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the simulated results for different pre-distributors, the impacts of inflow rate,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upon the outflow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influences of the outflow distribution for pre-distributor on liquid uniformity in trough were also analyzed. The conclusions can be adopted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liquid distributor and pre-distributor of large scale.(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1年05期)

邹帅[5](2011)在《选择性催化脱硝反应器预分布系统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氧化物是引起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破坏地球生态环境和损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系列问题的主要污染物。随着我国对NOx的控制标准日益严格,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因其脱硝效率高,技术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今,国内SCR的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建成和在建脱硝装置,大多采用国外引进的技术建设,因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R脱硝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600MW电厂选择性还原反应器预分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和实验测定,考察了六种不同设计工况下预分布器内的速度场和浓度场,评价了不同位置的导板对于速度和浓度场的影响,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搭建SCR系统冷态模型实验,用于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及可靠性,以期为SCR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距离催化剂层越近的整流装置对于催化剂上层的速度分布优化作用越大;对于均匀喷氨的SCR反应器而言,喷氨格栅上游的速度场越均匀,反应器入口处浓度分布越好。(2)各工况添加导流板和喷氨格栅给系统带来的压降均小于200Pa,这给静态混合器和催化剂的压降范围提供了较大的裕度。其中格栅状导板的添加是导致系统压降升高的主要原因,前端导板的合理配置是降低格栅状导板压降的关键。(3)越是靠近下游的导流板对催化剂上层的入射角的改善作用越大,同时添加了C、D两处导流板的工况入射角均在±10°以内,从而大大减少了气流对催化剂的横向冲刷。(4)在本文涉及的实验系统中当Re>50000时,速度与浓度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随Re的变大而变化。(5)通过冷模实验,验证了经过数值模拟优化的两场在催化剂表面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满足SCR系统运行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1-05-24)

周丽丽[6](2010)在《烟气脱硝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结构和混合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CR是目前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烟气后处理脱硝技术之一,影响SCR系统脱硝效率的因素较多,其中混合气体在反应器中的混合程度决定着氨的逃逸率、催化剂的寿命和脱硝性能等,优化设计SCR系统内部结构可以改善速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本文以某电厂燃煤锅炉附设的SC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考察SCR系统内烟气的流动特性,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导流板、静态混合器和多孔板对SCR系统内气体分布的影响,并将根据FLUENT模拟计算得到的参数作为模型边界条件,建立SCR系统动态模型实验,来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及可靠性,以期为SCR工艺设计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对SCR系统的数值模拟,考察影响速度场和浓度场分布的因素敏感性顺序。结果表明:对于催化剂入口截面上y轴向速度分布来说,影响因素的敏感顺序:B4导流板>静态混合器>B2导流板>B1导流板>多孔板>B3导流板;对于催化剂入口截面上浓度分布来说,影响因素的敏感顺序:B1导流板>多孔板>B3导流板>B4导流板>静态混合器>B2导流板。其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得到了SCR系统的优化模型,考察未加入静态混合器、多孔板以及导流板的空白模型和优化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加入静态混合器、多孔板以及导流板的优化模型中混合气体的速度变化幅度明显减小,在一定的区域内速度分布均匀;有效改善SCR系统中混合气体的流动方向,减小回流区域;改变了SCR系统中还原剂气体的流动,并不利于催化剂入口界面上浓度的均匀分布。最后,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建立SCR系统的冷态实验,考察冷态实验与数值实验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对于浓度的均匀分布,影响因素的敏感顺序是:B1导流板>多孔板>B3导流板>B4导流板>静态混合器>B2导流板,多孔板孔隙率的最优水平是22.4%,B1导流板板数的最优水平是2块;这与数值模拟的结果一致,其中B1导流板和多孔板均位于喷氨格栅的上游,而位于喷氨格栅下游的导流板对SCR系统催化剂入口截面上的浓度分布影响较小,同时浓度分布和喷氨格栅的结构有关,即催化剂入口截面与喷氨格栅所在的截面相对应,越靠近喷氨格栅入口的支管,喷出的气体越多,所对应的催化剂入口截面上浓度也越大,因此,对于浓度均匀分布的设计研究应该主要从改造喷氨格栅的结构入手,使氨尽量均匀地进入SCR系统。(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0-05-27)

张恺,曹长青,赵亚南,董淑芹,赵亮亮[7](2010)在《气液固循环流化床预分布器附近流体动力学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液固循环流化床(GLSCFB)内,以空气、水和玻璃珠为气液固流化介质,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 6.2,在室温常压条件下,采用欧拉模型系统研究了预分布器结构、液速对反应器内固体径向速度分布和液相湍动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预分布器附近,液相湍流动能随表观液体速度增大而明显增大;预分布器可以有效地改善固体颗粒径向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变孔径分布器效果最好;低表观液速下,颗粒径向分布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随液速增大误差增大。通过实验值与计算值的比较,证实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高国华,李研,赵继文,姜斌,李鑫钢[8](2009)在《直管预分布管的CFD模拟研究及变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填料塔内液体的初始分布对填料塔分离效率的影响很大。在大型塔器中,通常采用槽式液体分布器进行液体的分布,而流体的预分布则借助槽式液体分布器上方的预分布管来实现。为了提高预分布管流体分配的均匀性,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别使用单相流模型和双欧拉两相流模型对直管预分布管叁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求解。将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正确的模拟方法,并分析了预分布管内叁维流场的特点。为了使预分布管形成更加均匀的液体分布,还使用模拟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对预分布管进行了变孔径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期刊2009-11-26)

周丽丽,刘辉,雷志刚[9](2009)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内速度场和浓度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当前实际电厂普遍采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SCR)预分布器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据此分析均流装置的存在对催化剂入口截面上速度场和浓度场的影响,同时通过正交设计方法,考察了系统烟道内多孔筛板、导流板的位置以及静态混合器等六因素对SCR系统内部浓度场均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板的位置对催化剂入口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影响较大;喷氨格栅的结构与催化剂入口截面上的浓度场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09-11-26)

高国华,李研,赵继文,姜斌,李鑫钢[10](2009)在《直管预分布管的CFD模拟研究及变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填料塔内液体的初始分布对填料塔分离效率的影响很大。在大型塔器中,通常采用槽式液体分布器进行液体的分布,而流体的预分布则借助槽式液体分布器上方的预分布管来实现。为了提高预分布管流体分配的均匀性,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别使用单相流模型和双欧拉两相流模型对直管预分布管叁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求解。将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正确的模拟方法,并分析了预分布管内叁维流场的特点。为了使预分布管形成更加均匀的液体分布,还使用模拟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对预分布管进行了变孔径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09年S2期)

预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基本随机密钥预分布模型、q-composite模型、多路密钥增强模型、随机密钥对模型的特点和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这几种随机密钥预分布模型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俞志楠,钟思青,王莉,周靖.大型固定床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的结构参数对气流分布的影响[J].石油化工.2014

[2].李新国,郑明才,李卫东.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密钥预分布模型比较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3

[3].尹爽.目标与客体的关系及注意预分布对客体效应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1

[4].张吕鸿,高国华,隋红,李洪,李鑫钢.预分布管内流场的CFD模拟及实验验证(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1

[5].邹帅.选择性催化脱硝反应器预分布系统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

[6].周丽丽.烟气脱硝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结构和混合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

[7].张恺,曹长青,赵亚南,董淑芹,赵亮亮.气液固循环流化床预分布器附近流体动力学的数值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8].高国华,李研,赵继文,姜斌,李鑫钢.直管预分布管的CFD模拟研究及变径设计[C].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2009

[9].周丽丽,刘辉,雷志刚.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内速度场和浓度场模拟[C].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2009

[10].高国华,李研,赵继文,姜斌,李鑫钢.直管预分布管的CFD模拟研究及变径设计[J].化工进展.2009

标签:;  ;  ;  

预分布论文-俞志楠,钟思青,王莉,周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