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完善策略

实现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完善策略

王薇

山东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778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及完善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的进程,从而使信息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完善策略

前言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综合数据库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1、水利工程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1.1信息采集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水务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使得采集手段多样化。通过自动监测站点可及时获取水资源量、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及可利用水量的实时信息;建立重点用水户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整个地区用水量的变化。建设了雨情、水情、水环境、地下水、工情、水土流失、墒情七类信息采集系统,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地区的水务基础信息监测采集网络,为全面掌握全市水资源状况提供了基础支撑。

1.2水资源评价方面。现代化信息手段为同步和连续观测不同水文要素提供了技术手段,使人们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地下水情的动态信息;利用3S技术能够全面掌握大区域内水资源量的动态布局,从而合理调整水资源开发布局。

1.3来水预报方面。综合运用先进的雨水情遥测技术、3S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对水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建立模型进行中长期来水预报,针对供水及防洪提前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预案,为领导决策争取时间并提供有力的依据。

1.4需水预测方面。信息化技术为进行科学的需水预测提供了有力的方法和工具。比如可以开展不同行业的需水预测方法和模型研究,如利用旱情监测技术测定农作物的需水时段及需水量,从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有效地避免浪费,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区域需水预测模型,计算不同用水部门的需水量,为水资源配置提供合理的依据。

1.5水资源配置方面。在及时掌握区域水资源与水需求的动态信息基础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和优化模型,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的配置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合理的配置方案建议,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6供水调度方面。信息化技术为实现地表水库群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合调度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建立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系统,对各个自来水厂进行管理,并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控,实现管道压力、水流量的数据传送及阀门开关的自动控制,及时发现远端故障点,提高供水系统的服务水平。

1.7应急指挥方面。信息化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时效性。通过水资源突发事件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快速反应、实时指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资源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2、水利工程实施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

2.1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他们构成一个基本的实时信息采集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网络尽可能的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用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这要借助于有线无线传输媒体,实现对水情、工情状态实时图形动态显示。

2.2网络通信系统。网络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应采用有线和无线兼容以及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主要传输链路应选择技术先进成熟的卫星、数字微波或光纤等通信方式保证通信通畅、传输安全可靠。

2.3综合数据库系统。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会大量面对数据。数据是提供服务的主体,专家决策系统会根据专用数据库与公共数据库组成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来做出专业决策。

2.4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建设需要完成相关的专用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来满足建设、施工和管理等单位资源共享和网上办公的需要,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建设现代智能型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

3、实现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完善策略

3.1重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观念

必须要在相关管理人员的认识上再进行一定的提高:提高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和价值的认识。各级水利部门也应该从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转型到现代化上,并且认识到要实现新时期的各项新要求和新目标,只有大力研究和引进并且推广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工作人员还更应该认识到,只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水利工程管理。要想逐步实现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才能为实现水利管理信息化埋好伏笔。在日常建设管理中,对水利信息化的推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和任务,切实做好对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意义重大。

3.2相关开发模式的设计

在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直观性和可视性的同时,设计一种交互式功能工作系统,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这种系统可以将各种信息进行高度的组织和管理,以各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为基础,形成图形界面,然后将数据管理、图形操作以及专业分析集合在一个主界面上,从而使各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便捷的交互式操作。

3.3利用水利信息数据库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各水利工程建设专业化数据集成为一个大的数据库,这是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所以需要改变工作习惯和传统的思想:一方面充分利用在各种数据库中的查找相关的信息的便捷性,将其用到水利建设工程上。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整理并存储于信息网络中,有效利用各种设备以及信息资源,如可以使用客户与服务器相连的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初步建成本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数据库。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数据结构关系到软件开发的模式,工程进度仿真分析系统、工程建设规划管理系统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等专业化管理都和工程的数据库有关。所以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提高对信息技术利用的有效性,便于各类专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

3.4培养专业人才

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一些人员的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使用程度有一个提高。对于专门从事工程建设管理的人才可以将其送出去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一批一方面有一定的建设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跟得上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各种信息技术存储、应用和相互共享的多面手,为水利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做出贡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包括网络、通信、遥测、数据库等技术的综合。信息化已成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即通过先进的水量水质测报技术,能够及时掌握水资源动态信息,结合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利用有关的方法、模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因此信息技术会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勇,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52

[2]李卓,信息化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2,06:73

标签:;  ;  ;  

实现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完善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