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共振论文_王瀚艺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片共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叶片,疲劳,裂纹,加载,弯矩,风电,模态。

叶片共振论文文献综述

王瀚艺[1](2019)在《基于模态共振分析的某故障涡轮叶片改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发动机涡轮静子叶片在运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断裂现象,为了保证飞机的安全运营,需要对故障叶片进行分析及改型处理。运用ANSYS进行模型建立及计算,对故障涡轮叶片进行模态分析。再对故障叶片进行延展改型并通过ANSYS进行验证,通过计算得到结论,改型后的叶片成功避开了原叶片发生故障时的事故频率,改型前后叶片1弯模态应力分布几乎一致,应力最大点和次大应力点均分别位于叶片前缘靠近顶部区域和叶片吸力面靠近顶部区域,且应力大小相差不大。由于避开了事故频率,到目前为止,使用过程中未再有断裂现象发生,从而验证了改型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2期)

冯毅,林磊,余伟炜,薛飞[2](2018)在《某核电厂汽轮机叶片失效的共振模式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某核电厂汽轮机次末级叶片在运行中发生疲劳开裂,造成停机事故。通过叁维照相技术建立叶片几何模型,基于叶根叁维模型设计了试验夹具。ANSYS静频计算结果与锤击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有限元模型合理;静强度分析表明运行工况下叶根最大静应力区域与失效位置一致。基于动频计算结果及叶片坎贝尔图识别出9阶共振是运行中最有可能的共振模式。通过振动耐久试验模拟了叶根与夹具之间的振动磨损情况,进一步验证了运行中长期9阶共振下叶根与轮槽之间存在接触磨损,接触磨损与振动疲劳效应迭加,促使叶片最终疲劳开裂。(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8年S2期)

廖高华,乌建中[3](2016)在《风力机叶片摆锤共振疲劳加载系统及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疲劳加载过程中摆锤受叶片振动影响的运动规律,利用能量法进行系统动力参数匹配计算,设计一套摆锤共振型大型风力机叶片疲劳加载系统。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获取加载点振幅为控制参数,以振幅偏差为偏差变化率输入,加载频率为输出建立模糊控制系统,控制器对振幅变化数据进行采集、存储与分析,并搜索跟踪共振频率,驱动变频电机实现叶片等幅稳定振动。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加载载荷更均匀,控制过程稳定可靠,共振时叶片加载点振幅误差保持在±5%之内,为风力机叶片疲劳加载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试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张磊安,王忠宾,刘卫生,黄雪梅[4](2016)在《基于两轴共振模式的风电叶片疲劳加载监控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缩短风电叶片疲劳测试周期,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驱动的两轴共振疲劳加载方法。给出了两加载源速度和相位的检测方法,并以此制定了同步控制策略。整个控制系统采用主从式两级网络构架模式,采用高速脉冲计数传感器测量2个加载源的速度和相位,采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叶片振幅,并采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上位机监控界面。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能很好地测量加载源的转速、相位和叶片振幅等特征参数。(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廖高华,王亦春[5](2015)在《风电机组叶片弦向摆锤共振疲劳加载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叶片弦向加载系统,建立系统的弹簧-阻尼模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分析叶片弦向疲劳加载共振能量,对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和参数匹配,并完成疲劳加载实验装置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驱动频率与加载对象固有频率偏差较大,振幅则发生剧烈波动,偏差较小时,加载对象振幅会趋于稳定,为疲劳加载系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试验参考。(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5年23期)

瞿红春,黄远强,王涛,王巍然[6](2015)在《民用发动机风扇叶片模态及共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模态分析理论,运用实验设备和ANSYS软件对某型发动机风扇叶片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计算其在不同转速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发现叶片最大变形量一般发生在叶尖或前缘处,其位置可以从模态振型图上找出;作出叶片的Campbell图以研究其振动特性,发现其在1阶、2阶范围内存在4个共振点,求取叶片在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转速裕度,结果表明该型风扇叶片满足10%的转速裕度要求。本方法可为发动机风扇叶片设计、性能评估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李宏坤,张晓雯,贺长波,徐福健,张学峰[7](2016)在《利用随机共振的叶片裂纹微弱信息增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式压缩机叶片作为压缩机内最重要部件,长期承受周期性振动和流动诱使激励的作用。而叶片的故障将对压缩机的运行以及现场安全可靠性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识别压缩机叶片裂纹早期故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叶片裂纹故障属于低频微弱故障,通常被调制到叶片通过频率处,但是故障频率难以识别,清晰度较低。首先在叶片通过频率处进行信号滤波,然后应用Woods-Saxon and Gaussian Potential随机共振模型对特征频率进行加强,从而得到叶片裂纹故障频率。通过在叶片裂纹附近安装压力脉动传感器,利用压力脉动信号对叶片裂纹信息进行监测。实现模拟叶片裂纹的信号测试,验证了WSG随机共振模型在叶片裂纹早期故障识别中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同时通过应变试验进行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宋冬然,杨建,董密,晏勤,张博[8](2015)在《两叶片变速风力机组避免塔架共振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变速风力发电机组中塔架固有频率及叶轮旋转频率一致会致机组出现共振现象。为避免共振,设立转速禁区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快速通过共振区间。在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基于转速禁区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适合两叶片风电机组避免塔架共振控制方案。通过Bladed软件仿真测试并分析不同转速禁区对机组性能影响,将所得参数用于现场实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转速禁区方案能有效避开共振区,并能保证发电量损失最小。(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5年16期)

廖高华,王亦春[9](2015)在《风电机组叶片共振疲劳加载系统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套共振型风机叶片疲劳加载系统,基于能量法对系统动力参数匹配及能量耗散计算,并与强迫加载模式对比分析,考虑叶片振动特点,制定了共振疲劳加载控制策略。利用虚拟仪器技术与控制器方式,对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趋势二分法快速定位共振频率,实现共振频率跟踪,完成叶片疲劳加载系统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共振频率搜索与跟踪效果较好,共振时叶片加载点的振幅误差保持在±5%之内,加载点的刚度没有明显变化,试验精度与效率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韩刚,陈予恕[10](2015)在《受转子位移激励的航空压气机呼吸裂纹叶片的联合共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航空压气机呼吸裂纹叶片在转子位移激励下的联合共振幅频响应的变化规律;叶片连续体模型采用伽辽金法简化成单自由度的系统模型,通过多尺度法导出了叶片在参数激励与位移激励联合作用下的共振幅频响应的一阶近似方程;分析了裂纹的开合深度、裂纹所在截面的位置以及转子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幅值差对幅频响应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以上叁个物理参数是促使叶片动力学行为发生变化的敏感参数,控制这叁个物理参数的变化是有效防止叶片进一步破坏的根本途径。(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5年18期)

叶片共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某核电厂汽轮机次末级叶片在运行中发生疲劳开裂,造成停机事故。通过叁维照相技术建立叶片几何模型,基于叶根叁维模型设计了试验夹具。ANSYS静频计算结果与锤击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有限元模型合理;静强度分析表明运行工况下叶根最大静应力区域与失效位置一致。基于动频计算结果及叶片坎贝尔图识别出9阶共振是运行中最有可能的共振模式。通过振动耐久试验模拟了叶根与夹具之间的振动磨损情况,进一步验证了运行中长期9阶共振下叶根与轮槽之间存在接触磨损,接触磨损与振动疲劳效应迭加,促使叶片最终疲劳开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片共振论文参考文献

[1].王瀚艺.基于模态共振分析的某故障涡轮叶片改型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冯毅,林磊,余伟炜,薛飞.某核电厂汽轮机叶片失效的共振模式诊断[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

[3].廖高华,乌建中.风力机叶片摆锤共振疲劳加载系统及控制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6

[4].张磊安,王忠宾,刘卫生,黄雪梅.基于两轴共振模式的风电叶片疲劳加载监控系统设计[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6

[5].廖高华,王亦春.风电机组叶片弦向摆锤共振疲劳加载特性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5

[6].瞿红春,黄远强,王涛,王巍然.民用发动机风扇叶片模态及共振分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5

[7].李宏坤,张晓雯,贺长波,徐福健,张学峰.利用随机共振的叶片裂纹微弱信息增强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6

[8].宋冬然,杨建,董密,晏勤,张博.两叶片变速风力机组避免塔架共振控制策略[J].振动与冲击.2015

[9].廖高华,王亦春.风电机组叶片共振疲劳加载系统及试验[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5

[10].韩刚,陈予恕.受转子位移激励的航空压气机呼吸裂纹叶片的联合共振[J].振动与冲击.2015

论文知识图

双台阶围带叶片共振曲线不同厚度台阶围带叶片共振曲线不同角度斜围带叶片共振曲线不同厚度平围带叶片共振曲线二级叶片共振特性图叶片共振图

标签:;  ;  ;  ;  ;  ;  ;  

叶片共振论文_王瀚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