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阅读成为习作的前提和基础

浅谈如何让阅读成为习作的前提和基础

刘洪德陕西省汉中市实验小学723000

阅读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大量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充分,表达才能丰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最终体现是“读”与“写”,“读”要学生从文章中读出自己需要的,“写”要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大量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作文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此外,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小学阶段,如何让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让阅读真正成为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呢?

一、以本为本,积累运用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的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使用的词语达一万六千个之多,没有这么多的词汇,恐怕他也难以写出闻名世界的不朽之作。这些词汇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优美词句积累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总之,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后,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既积累了语言又巩固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我指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观察身边相似的景物——汉江,再把景物按“江边——江面——江水——江里”的顺序写下来。这样,学生在观察、写作的时候有章可循、有话可写,自然写得条理清楚、语言生动。

二、课外阅读,积累沉淀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且对各年段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规定: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

我会在不同的年段或随课堂教学选择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读物,向学生有针对性的推荐课外读物。如向一、二年级学生推荐《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格林童话》等富有故事情节的童话、语言、民间故事;向三、四年级学生推荐《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三毛流浪记》等书;向五、六年级学生推荐《最后一头战象》、《城南旧事》、《西游记》等和课文有关联的名著。学习了《长征》,指导学生阅读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也可以选择写法上相近的内容,如学了《记金华的双龙洞》,布置学生阅读一些游记;学了《自然之道》,让学生阅读描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读物《我和狮子爱尔莎》等;学了《草船借箭》,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普及本)……在阅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文章梗概、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样,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才能有效地把别人的语言、思维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思想,在以后的习作中才能信手拈来、恰当运用。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是的,素材的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的关系,只有积累的泉源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绝,积累是“语言表达”的仓库,是创新的基础。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对于儿童来说,在阅读中潜移默化的积累十分必要,老师、家长应引导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读整本的书。在读的过程中要善于积累、厚积薄发,为儿童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

标签:;  ;  ;  

浅谈如何让阅读成为习作的前提和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