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性能论文_王大锋,马冰,马良超,陈东高,刘红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颗粒,性能,氧化硫,磁学,组织,合金,超音速。

颗粒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大锋,马冰,马良超,陈东高,刘红伟[1](2019)在《WC颗粒尺寸对超音速火焰喷涂WC–10Co4Cr涂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high velocity oxygen-fuel,HVOF)制备了纳米结构、亚微米结构及常规结构的WC–10Co4Cr涂层,研究了沉积过程中颗粒尺寸对WC脱碳行为的作用,分析了WC颗粒尺寸对复合涂层微观组织、硬度、断裂韧性及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C颗粒尺寸的增大,WC脱碳率和涂层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而涂层硬度和断裂韧性先减小后增大,界面结合强逐渐降低。在100 g压痕载荷下,亚微米和常规结构涂层硬度的Weibull分布呈双峰特征,而在300 g压痕载荷下,3种结构涂层硬度的Weibull分布均呈单峰特征,这是3种结构涂层的WC脱碳程度、层间结合力和孔隙率综合作用结果。WC–10Co4Cr纳米结构涂层呈现出低脱碳率、高硬度、高界面结合强度和适中断裂韧性的优异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王朋关,曹中清,陈海超,彭金方,蔡振兵[2](2019)在《烟炱和灰尘颗粒对紫铜电接触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自制的电接触磨损试验设备上对紫铜进行电接触微动磨损试验,研究了表面附着的烟炱和灰尘颗粒对紫铜电接触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附着灰尘颗粒时的接触电阻远高于附着烟炱颗粒的;烟炱颗粒具有减摩作用,其附着数量的增加会降低试样的摩擦因数,灰尘颗粒则相反;烟炱和灰尘颗粒的引入均延缓了试样的微动磨损,磨痕宽度、磨痕深度和磨损量均与附着颗粒的数量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12期)

夏永康,崔冰,闫帅,陈秉辉,刘运权[3](2019)在《CuCe_(1-x)Mn_xO_y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碳烟颗粒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反向共沉淀法合成CuCe_(1-x)Mn_xO_y复合氧化物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拉曼(Raman)表征结果表明,反向共沉淀法可以将Cu、Mn离子在CeO_2晶格中有效掺杂并形成晶体粒径较小的固溶体。程序升温还原(H_2-TP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Cu、Mn、Ce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有效提升了氧化物的氧化还原性能。所合成的CuCe_(1-x)Mn_xO_y复合氧化物系列催化剂在碳烟颗粒催化氧化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其中CuCe_(0.8)Mn_(0.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活性,T_(50)仅为354℃,并且在循环测试中也基本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陈浩禹,张亦文,吴忠,秦真波,吴姗姗[4](2019)在《金属含量对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同时具备高的磁化强度及电阻率,从而实现更好的高频软磁特性。方法通过磁控共溅射的方法,在不同金属靶功率下制备了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并探究金属含量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电学和静态磁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薄膜中的金属颗粒被非晶态的TiO_2分散。金属含量的增加可以显着提高纳米颗粒薄膜中金属颗粒的结晶性,降低薄膜电阻率,并且通过改变金属含量,可使薄膜逐渐从超顺磁态向铁磁态转变,达到精确调控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磁学和电学性能的目的。结论在金属含量达到54%时,实现了高电阻率和高饱和磁化强度共存,有望得到具有高频软磁特性的纳米颗粒复合薄膜。(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蒋洪昆,郭伟,吕桂桦[5](2019)在《颗粒增强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肌红蛋白的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颗粒增强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肌红蛋白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文件对颗粒增强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肌红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参考范围进行验证。结果该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是0.70%~0.78%,批间变异系数是0.50%~0.43%,小于厂商提供的1.2%的变异系数。准确度评价显示的偏倚均小于要求范围,评价通过。参考区间符合厂商说明。结论颗粒增强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肌红蛋白的基本性能均符合厂商声明。(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刘鸿霞,黄小钰,梁建军,黄东洪[6](2019)在《Ni-Fe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吸附性与还原性优良的零价铁,试验结合金属修饰与固体负载的两种改良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活性炭负载型镍铁双金属颗粒(Ni/Fe-AC BP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图(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进行表征,并以六价铬去除率为其性能评价指标。单因素制备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沉积液配比为硫酸铁400g/L,硫酸镍80g/L,硼酸40g/L,硫酸锰60g/L;最佳电沉积条件为电流密度0.45A/cm2,温度40℃,电沉积10min,此条件下,六价铬去除率高达100%。FESEM、EDS及XRD证实了镍铁双金属颗粒制备成功,且所制材料呈絮球状,分散均匀;BET及AC、Fe-AC、Ni/Fe-AC BPs除铬对比试验表明,Ni/Fe-AC BPs的比表面积较AC小47.60%,但除Cr(Ⅵ)率高达100.00%,而AC吸附率仅5.43%。因此,Ni/Fe-AC BPs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景杰[7](2019)在《变形量对电力电缆用Al_2O_3颗粒强化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变形量冷抜处理的电力电缆用Al_2O_3颗粒强化铜合金(Cu-5%Al_2O_3),进行硬度、导电率、拉伸性能以及微观组织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增加,合金的硬度增加,导电率并未发生显着改变。合金经冷抜处理后产生显着的加工硬化现象。随变形量增加,加工硬化速率明显加快,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增长速度较为稳定,但伸长率减小。冷抜处理后合金基体中形成了致密的组织,没有形成明显的孔洞或裂纹,合金中形成了许多均匀分布的尺寸为300 nm左右细小晶粒,形成平直的晶界,部分区域产生了很高的位错密度。(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李梓航,黄林青,陈先睿,李眭[8](2019)在《聚苯颗粒水泥复合条板的抗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聚苯颗粒水泥条板、龙骨加芯聚苯颗粒水泥条板、龙骨开孔聚苯颗粒水泥条板进行受弯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材质条板在达到破坏极限时的破坏形态,总结板材在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对挠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聚苯颗粒水泥条板内部加入轻钢龙骨能有效优化条板的延性、抗弯性能及破坏形式,保证条板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为提高条板的经济效益,扩大装配式板材的应用范围提供了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12期)

赵朗,高松,林羽,刘玉涛,朱佳龙[9](2019)在《废弃固体颗粒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废弃材料污染也愈加严重,本实验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废弃固体材料,将废弃固体颗粒作为建筑材料混入混凝土中制备混凝土构件,减少污染。为了确定合适的废弃固体颗粒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按不同体积取代率制作了16根混凝土梁试件进行斜截面抗剪试验。结果表明:废橡胶掺入量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废橡胶与废玻璃体积取代率均为20%的混凝土构件的抗剪强度较高。(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3期)

陈招妹,刘含笑,王伟忠,吴金,郭高飞[10](2019)在《湿电场可凝结颗粒物脱除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湿式电除尘器对可凝结颗粒物(主要是SO_3)的脱除性能,结合现场实测和规律分析,定量分析了某350MW机组、660MW机组5号炉和6号炉配套湿式电除尘器对SO_3的脱除效果,并总结了34台金属板式湿式电除尘器、35台导电玻璃钢管式湿式电除尘器的SO_3脱除规律,为燃煤电厂、钢厂等可凝结颗粒物控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冶金能源》期刊2019年06期)

颗粒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自制的电接触磨损试验设备上对紫铜进行电接触微动磨损试验,研究了表面附着的烟炱和灰尘颗粒对紫铜电接触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附着灰尘颗粒时的接触电阻远高于附着烟炱颗粒的;烟炱颗粒具有减摩作用,其附着数量的增加会降低试样的摩擦因数,灰尘颗粒则相反;烟炱和灰尘颗粒的引入均延缓了试样的微动磨损,磨痕宽度、磨痕深度和磨损量均与附着颗粒的数量呈负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王大锋,马冰,马良超,陈东高,刘红伟.WC颗粒尺寸对超音速火焰喷涂WC–10Co4Cr涂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技术.2019

[2].王朋关,曹中清,陈海超,彭金方,蔡振兵.烟炱和灰尘颗粒对紫铜电接触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9

[3].夏永康,崔冰,闫帅,陈秉辉,刘运权.CuCe_(1-x)Mn_xO_y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碳烟颗粒性能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9

[4].陈浩禹,张亦文,吴忠,秦真波,吴姗姗.金属含量对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5].蒋洪昆,郭伟,吕桂桦.颗粒增强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肌红蛋白的性能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6].刘鸿霞,黄小钰,梁建军,黄东洪.Ni-Fe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试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9

[7].张景杰.变形量对电力电缆用Al_2O_3颗粒强化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工业.2019

[8].李梓航,黄林青,陈先睿,李眭.聚苯颗粒水泥复合条板的抗弯性能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9

[9].赵朗,高松,林羽,刘玉涛,朱佳龙.废弃固体颗粒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科技风.2019

[10].陈招妹,刘含笑,王伟忠,吴金,郭高飞.湿电场可凝结颗粒物脱除性能研究[J].冶金能源.2019

论文知识图

纳米颗粒含量对膜通量的影响样品的FTIR图硅-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与混合材料的循...碳化硼颗粒/硼酸镁晶须混杂增强复合...纳米颗粒压片表面结构荷叶表面微-纳结构

标签:;  ;  ;  ;  ;  ;  ;  

颗粒性能论文_王大锋,马冰,马良超,陈东高,刘红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