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本论文_景玉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资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资本,社会,资本论,社群,关系,符号,货币资本。

虚拟资本论文文献综述

景玉琴[1](2019)在《马克思虚拟资本思想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在考察现实资本运动过程中,揭示了虚拟资本的产生过程、表现形式及其与现实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产生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货币资本的独立化运动;另一条是信用的发展。马克思从"货币经营资本"入手分析了从产业资本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经营形式;由于信用介入,货币资本独立运动范围扩大,日渐脱离现实资本,发展出商业汇票、没有黄金保证的银行券、股票、国债券等虚拟资本形式。虚拟资本产生于现实资本,但并不完全依附于现实资本,它可以独立于现实资本甚至控制和掠夺现实资本。(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杨宁,陈慧[2](2019)在《虚拟品牌社群消费者公民行为缘何而来——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探究了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公民行为的产生机制,认为虚拟品牌社群中的社会互动、信任互利、自我类化均正向影响消费者社会价值感知,社会价值正向促进消费者形成社群归属感,而社会价值与社群归属感同时正向促进消费者公民行为的形成。社会价值完全中介了社会互动对公民行为的作用,部分中介了信任互利、自我类化对公民行为的作用。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品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为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群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9年09期)

刘珊,邓绍根[3](2019)在《意见触网、表达增量与虚拟资本:社会化媒体重构传统政治参与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已经正在改变、重构传统政治参与方式,它具有对个体行为进行重新塑造的能力,民众可以借此自由、便捷地发布对于社会议题的看法。新旧媒体的更迭导致了政治话语传播介质的变迁,间接导致了传统政治参与方式的裂变:传播空间从现实走向虚拟,产生了全新的话语资本,而作为诉求表达工具的社会化媒体蕴藏着巨大的传播能量。本文认为,国家需要加强对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管理,将网络空间建设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并制定法律、平台、人才等方面的策略以回应民众通过网络表达意见诉求的浪潮。(本文来源于《新闻春秋》期刊2019年04期)

赵景林,赵红[4](2019)在《虚拟品牌社区社会资本、品牌关系质量和消费者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品牌社区是虚拟经济背景下消费者大规模聚集的新型线上平台,也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出现和发展为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和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经过对虚拟品牌社区的社会资本进行重新定义和分类,进而构建虚拟经济背景下虚拟品牌社区影响品牌关系质量和消费者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并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虚拟品牌社区不同的社会资本(结构社会资本、认知社会资本和关系社会资本)直接对消费者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并且通过品牌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对消费者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对虚拟品牌社区的社会资本影响消费者创新能力进行了应用性的讨论。(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袁留亮[5](2019)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虚拟学习社群成员关系利用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旨在为促进虚拟学习社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虚拟社群成员关系利用的影响因素模型,选择社会交互连结、信任、共同愿景和共同语言分别代替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揭示不同维度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及它们对关系利用的影响方式。[结果/结论]共同愿景和共同语言对关系利用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交互连结和信任对关系利用的直接影响并不显着,但信任能通过共同愿景和共同语言间接影响关系利用,社会交互连结能通过信任、共同愿景和共同语言间接影响关系利用。(本文来源于《情报探索》期刊2019年07期)

唐小新,曹红兵,唐秋鸿[6](2019)在《符号资本驱动下虚拟图书馆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虚拟社区社员活动积极踊跃的成因及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虚拟图书馆的功能进行重新构建,以进一步优化当前虚拟图书馆的功能,改善其数字资源利用方式,促进读者参与虚拟图书馆建设和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通过引入布迪厄符号理论,分析虚拟社区社员活动踊跃的成因,从中归纳出促使虚拟社区社员活跃的要素,即虚拟社区的等级制度、自我驱动、用户信任和信息运动。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虚拟社区模式的社区式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及其功能构建的方式,从而为当前虚拟图书馆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不失为提高当前虚拟图书馆读者参与度、改善其服务功能的又一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界》期刊2019年03期)

王维平,靳永茂[7](2019)在《信用同资本逻辑的发展演绎与资本主义金融危机风险的再生性——《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再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信用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关键范畴,作为一种经济关系,其逻辑展开在虚拟资本发展演变中得以呈现。信用同虚拟资本关系密切,前者的存在为后者的生成奠定基础,后者的发展为前者的扩展提供载体。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两者皆取决并服务于实体资本(经济)的存在状况,并由实体资本(经济)为其发展划界。经济发展的资本主导预判了此界限的必然突破,信用在资本逻辑支配下凸显异化,并在资本链断裂中转向危机。信用的发展逻辑在资本增殖逻辑主导下同后者产生冲撞,成为引发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先导性因素。制度缺陷使两大逻辑的冲撞成为必然,也成为金融危机风险再生性始终存在的罪魁祸首,还是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重要原因。只有确立优势制度,信用同资本的运作逻辑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并行不悖,最终推动信用回归。(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华,Dai,Deming,Liu,Junhai,Ye,Jianming,龚华燕[8](2019)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视角(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因具有严重的顺周期效应而备受指责。该准则下的财务报表混合列报会计数据和金融分析数据,导致财务报表的公益作用大为减弱。运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分析说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减值会计均有弊端。坚持"根据法律事实记账"的原则,采取"历史成本会计+公允价值披露"的方式,在财务报表中区分法律事实和金融预期,是妥善解决企业财务报表遵循国内法律和兼顾国际趋同这一矛盾的可行之策。(本文来源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期刊2019年02期)

马源,胡红安[9](2019)在《基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离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马克思《资本论》第叁卷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分析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需要相脱离的问题,思考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对新时代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资本论》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贺寨平,金宇星[10](2019)在《虚拟空间中的社会资本——以微信“轻松筹”中的大病众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102个微信"轻松筹"中大病众筹项目的分析和11个受助者的访谈之后发现:受助者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影响筹款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受助者的人际关系网络越是多元化、越广泛和幅度越大,筹款效果就越佳,反之亦然。同时,强弱关系在"轻松筹"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扮演着动员者角色,起到搭桥和增信的作用;弱关系处于被动员者角色,起到捐助出资的作用。然而,不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都不能被重复地动员与利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虚拟资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探究了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公民行为的产生机制,认为虚拟品牌社群中的社会互动、信任互利、自我类化均正向影响消费者社会价值感知,社会价值正向促进消费者形成社群归属感,而社会价值与社群归属感同时正向促进消费者公民行为的形成。社会价值完全中介了社会互动对公民行为的作用,部分中介了信任互利、自我类化对公民行为的作用。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品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为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群提供了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资本论文参考文献

[1].景玉琴.马克思虚拟资本思想探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杨宁,陈慧.虚拟品牌社群消费者公民行为缘何而来——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9

[3].刘珊,邓绍根.意见触网、表达增量与虚拟资本:社会化媒体重构传统政治参与方式[J].新闻春秋.2019

[4].赵景林,赵红.虚拟品牌社区社会资本、品牌关系质量和消费者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

[5].袁留亮.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虚拟学习社群成员关系利用行为研究[J].情报探索.2019

[6].唐小新,曹红兵,唐秋鸿.符号资本驱动下虚拟图书馆的构建研究[J].图书馆界.2019

[7].王维平,靳永茂.信用同资本逻辑的发展演绎与资本主义金融危机风险的再生性——《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再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

[8].周华,Dai,Deming,Liu,Junhai,Ye,Jianming,龚华燕.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视角(英文)[J].SocialSciencesinChina.2019

[9].马源,胡红安.基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离问题分析[J].《资本论》研究.2019

[10].贺寨平,金宇星.虚拟空间中的社会资本——以微信“轻松筹”中的大病众筹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一1中国虚拟资本与GDP增氏的比较2 当代企业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构...一2中国虚拟资本化率的变化一些国家央行注入流动性情况房地产虚拟资本与房地产实体经济...资本太极图

标签:;  ;  ;  ;  ;  ;  ;  

虚拟资本论文_景玉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