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

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

刘丹[1]2004年在《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质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在新世纪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职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师专业化的推进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一般而言,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已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大多是各中学的骨干、中坚力量。最重要的是,此时教师有着强烈的事业进取心,有专业发展的意向。因而,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 本文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考虑,主要是基于数学教师专业化理论和新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高中数学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为了使在职培训课程的设置更具实效性、指导性,本文还对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分析高中数学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和专业发展的意向。论文对国内外的教师在职培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的课程设置做出合理构想。主要观点及研究内容如下。 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目标之一是促进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因此教师在职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编排是为培养、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服务的,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构成、要求应是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内容和目标。数学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数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且这叁部分应是相互融合的)、良好的教学技能叁个方面。 数学教师的个体专业化(又称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综合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出馨默氯具有5一巧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的身心发展特点:已具备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发展的重点转到了数学教学法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开始探索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教学风格。·而且,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的存在。教师的专业态度积极、稳定,有着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新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管理到评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与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论文认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课程功能观的转变,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变化,和课程评价的转变。相应的对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员、整体教育观,建立动态模式的数学观,努力拓宽数学专业知识,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修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论文对80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针对教师接受在职培训的状况,教师对自己所参加培训的意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培训需求。调查表明,教师对以往在职培训的意见有:培训课程的过于理论化,少有考虑教学实际,培训的课程内容陈旧,且培训面较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又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因而有专业发展的需求。其中,掌握以计算机的运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广大教师的迫切愿望,教师希望更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面对新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师急需拓宽数学专业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掌握崭新的数学课程理论和数学教育评价理论,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掌握进行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等。 教师的在职培训课程应该面向世界,具有先进性。论文选择了叁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考察其数学教师在职培训的课程设置状况,这将为建立具有先进性的数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课程体系提供参考。课程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继承我国已有的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中的优秀经验,抛弃其陈旧、不合理之处。 最后,论文综合这五个方面的要素,根据课程设置的理论,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取向,订立目标,精选在职培训的课程内容,并对其可能的结构做 lV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 THESIS了一设想。

金晨[2]2016年在《教育投入与薄弱学校的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至今,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变成现实,其发展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规划,对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性课题做了明确的解释和规定,我国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拉开序幕。中共十八大再次提出我国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该目标的核心即为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效率。随着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改造以及政府绩效评估持续影响着公共部门的管理范式,绩效管理成为改进学校组织的管理手段。新公共管理将绩效指标等技术性工具引入教育质量保障的框架,用以测量教育和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管理的量化使得教育问责的导向日渐明晰,绩效管理由此成为教育质量保障的工具。近二十年来,绩效管理的思路在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计划集权走向自主分权,从优质项目走向新优质项目,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以及绩效评价成为获取资本的依据是我国学校绩效管理变革的主要表现。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导下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校绩效的优化,提高了学校效能。本研究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从教育投入的视角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绩效管理做了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工资总体水平偏低,且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在班额方面设置不合理,班额过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课程实施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薄弱,课程开展的支持设施配备不完全,无法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在生师比方面的平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吻合,但在教师教龄方面,70%以上的受访教师处于教师职业发展周期的下降期间,后力不足。受访教师的学历结构与我国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大致符合,但在职培训不足,远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学时间占工作时间的比例偏高,导致教师工作倦怠,同时受访教师的教研活跃度明显偏低。2.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绩效管理的四个维度总体评分均不高,学校管理的和教师教学的绩效管理相对较好,学校公共关系的绩效管理状况最差。具体到指标,学校获得社会经费资助、学校辐射力、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学校文化和品牌以及学生多元发展的评分最低。3.通过回归分析,教育投入与学校绩效管理为相关关系,教育资源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绩效管理产生作用。其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比例、心理咨询室开设情况以及功能教室配备情况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总体的绩效管理影响最大。政府应维持教师工资增长率,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管理;加强对心理咨询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参与度: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倾斜力度,制定义务教育簿弱学校图书资料配备的最低标准;明确义务教育体育设施配备标准,拓宽融资渠道从而加强经费保障;在师资培训方面,完善培训的财政支持体系,建立开放、规范的培训体系以及培训评估机制;对专任教师采用灵活的招聘方式,严格教师的准入条件;通过扩建和分流等措施,保持学校合理的生师比。除此之外,政府应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力量参与的组织及运行机制;薄弱学校应通过学校交流网络,获取优质学校的支持,提高学校绩效。

赵中建[3]2003年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对外语学科教学的重视,外语教师教育及研究也进一步成为焦点。显然,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焦点中的焦点,因为这类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牵涉国家外语教育政策规划、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大纲修订、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法实施,以及外语教师培养培训、资格标准认定和教师水平评价体系等多方位、多角度的战略性课题之一。 本研究从多学科角度、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我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横向和纵向梳理,廓清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基本走势,并且提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心理存在着两种倾向性——“工具性专业发展”和“主体性专业发展”假说。上述理论假设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框架和方向。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态度进行抽样调查,使用SPSS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所得结论基本上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教育机制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心理机制不同步的现象。我们期望通过引入管理科学的最新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师教育和培训实践中整合教师教育和培训机制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心理机制,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所倡导的在团队学习的创新活动中开发人力资源的理念来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层面具有重要意义:(1)在理论层面,本研究从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梳理了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文献资料,从一般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与培训、任职资格标准、教师专业心理等多角度来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这为人们把握国内外对本领域研究的基本动向,进一步开展教师(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资源以及我们的观点:(2)在实践层面,创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就是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实践性尝试。如何用新的专业发展理念和措施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质量是本研究的直接目标。我们认为在现行教师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定体系下,针对我国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心理存在着“工具性专业发展”和“主体性专业发展”两种倾向的现象,为使外语教师在进行工具性专业发展的同时,更加强化其主体性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学习型组织理论可以成为促进当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化倾向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我们相信在中学外语教师中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不仅对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而且对其他学科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的开发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D]. 刘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教育投入与薄弱学校的绩效管理研究[D]. 金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赵中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标签:;  ;  ;  ;  ;  ;  

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