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论文_胡济淼,陈伟,吴寿福,邱伟伟,林建泉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血压患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狭窄,非洛地平,芬太尼,老年,半胱氨酸。

高血压患者论文文献综述

胡济淼,陈伟,吴寿福,邱伟伟,林建泉[1](2020)在《宁德地区高血压患者夏季与冬季夜间血压变化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宁德地区冬夏两季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变化情况。方法回顾2017年—2018年冬季及夏季同时在我院就诊行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例,对比其夏季(2018年6月15日—2018年9月15日)及冬季(2017年12月15日—2018年3月15日)夜间血压水平及夜间高血压情况的差异。结果夏季白天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冬季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冬季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夜间高血压人数较冬季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夜间舒张压升高人数较冬季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德地区高血压患者夏季夜间血压升高较冬季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20年01期)

康栋华,郭兰[2](2020)在《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方法收集我科742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68例和观察组37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给予干预措施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差且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给予优化服药方案、强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采用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力度、做好自我血压监测、电话回访干预措施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血压控制平稳,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20年02期)

张鹏鹏[3](2019)在《神经内镜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临床者资料,其中60例患者自愿接受传统血肿清除术者纳入对照组;60例患者自愿接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纳入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脑血流参数、并发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其中治疗组患者S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血流量(Q)、平均血流速度(V)高于对照组,外周阻力(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能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炎性因子水平,保护脑功能,建议使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陆振华,左二飞[4](2019)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血管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脑出血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是长期高血压引起脑小动脉病理性改变,病变小动脉管壁出现纤维样或玻璃样变化以及缺血、出血和坏死病变,导致血管壁强度变弱并出现局限性扩张,形成微小动脉瘤[1]。需要及时进行微创引流术,丙泊酚、瑞芬太尼是常用麻醉药物,目前关于二者用于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为此笔者开展研究并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李强,李新阳,周宇,冯文化[5](2019)在《男性高血压患者围治疗期性激素水平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男性高血压患者围治疗期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例男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叁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对照1组40例采用非洛地平+美托洛尔治疗,对照2组40例采用非洛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叁组治疗后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及催乳素(PRL)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但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叁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叁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叁组患者血清E2、FSH及PRL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叁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男性高血压,可显着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其血清E2、FSH及PRL等性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杨红艳,韩卫星[6](2019)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DL-C、胱抑素C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胱抑素(Cys)C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60例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组,按照原发性高血压分期,再将原发性高血压组分为一期组、二期组、叁期组和严重高血压组。同时选取6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组,提取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采用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对其血清中HDL-C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胶乳比浊法对血清中CysC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所有研究对象PWV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HDL-C和CysC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抽烟、喝酒情况以及体重指数(BMI)、冠心病史、血尿酸水平等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一期患者血清中HDL-C水平>二期>叁期>严重高血压,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的CysC表达水平,则为原发性高血压一期患者<二期<叁期<严重高血压,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和心率呈现趋势:健康组<原发性高血压组一期<二期<叁期<严重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CysC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PWV呈正相关。结论对血清中HDL-C、CysC水平与PWV的检测能够作为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依据,为患者的治疗及恢复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薛洋,王宙,于艳波,沈静,王天娇[7](2019)在《中西药联合调脂对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调脂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进而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90例(其中,肾动脉狭窄患者75例,3例中途退出;肾动脉无狭窄组15例)。将72例肾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仅给予降压药物组(N)、常规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降压药物组(A)、降压药物联合血脂康组(B)、小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降压药物及血脂康组(C)。评价各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肝肾功能;并通过肾动脉彩超或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价肾动脉狭窄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肾动脉狭窄组收缩压(SBP)明显高于肾动脉无狭窄组(P<0.05);降压联合调脂治疗较单纯降压治疗,血压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12个月时A、C两组总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降低最为明显;C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最为明显;治疗12个月后A、C两组肾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水平较治疗前减低最为明显;经肾动脉CTA确诊的患者中,经治疗1年后A组肾动脉狭窄程度改善最为明显;各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未见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eGFR)未见显着降低;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血脂康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具有良好效果,且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王亚萍,李喆,白净,常凤军,邢坤[8](2019)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容量负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法定量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容量负荷情况,并分析其与血压的关系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同期正常老年人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其容量负荷情况,分析容量负荷与血压的关系,并分析造成容量负荷增高的可能原因。结果老年高血压组的BMI高于正常人群组,e GFR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组四肢、躯干及全身ECW/TBW均高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组的高容量负荷者检出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容量负荷组年龄、BMI高于正常容量负荷组,eGFR低于正常容量负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容量负荷组的SBP、DBP、MAP均高于正常容量负荷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eGFR为容量高负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容量负荷者检出率高,可能与其年龄增长、体型肥胖及肾功能减退有一定相关性,临床需提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容量负荷的重视程度。(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6期)

左林,韩宇,崔光彬,姜小建,赵佳[9](2019)在《256层CT血管成像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与头颈部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并探讨256层CT血管成像(CTA)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西安市中心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患者行头颈部CTA扫描。根据血清Hcy水平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n=56)和非H型高血压组(n=46)。观察两组的CTA影像特征,比较两组头颈部动脉狭窄发生率、狭窄程度和动脉斑块性质。结果 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均可见轻度、中度及重度动脉狭窄,且在颈部动脉可以清晰地显示引起血管狭窄的斑块。H型高血压组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7.50%(49/56),显着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的43.48%(2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的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率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动脉轻度狭窄率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颈部动脉存在不稳定斑块的患者占比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与头颈部动脉狭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256层CTA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评估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优选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6期)

陶丽珍,蔡妍阳,李宝明,左毅[10](2019)在《老年综合评估联合动机性访谈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联合动机性访谈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本院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仅采用传统访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GA联合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CGA结果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家庭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6期)

高血压患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方法收集我科742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68例和观察组37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给予干预措施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差且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给予优化服药方案、强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采用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力度、做好自我血压监测、电话回访干预措施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血压控制平稳,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血压患者论文参考文献

[1].胡济淼,陈伟,吴寿福,邱伟伟,林建泉.宁德地区高血压患者夏季与冬季夜间血压变化情况[J].基层医学论坛.2020

[2].康栋华,郭兰.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

[3].张鹏鹏.神经内镜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

[4].陆振华,左二飞.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血管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

[5].李强,李新阳,周宇,冯文化.男性高血压患者围治疗期性激素水平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6].杨红艳,韩卫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DL-C、胱抑素C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7].薛洋,王宙,于艳波,沈静,王天娇.中西药联合调脂对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8].王亚萍,李喆,白净,常凤军,邢坤.人体成分分析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容量负荷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9].左林,韩宇,崔光彬,姜小建,赵佳.256层CT血管成像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10].陶丽珍,蔡妍阳,李宝明,左毅.老年综合评估联合动机性访谈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论文知识图

和年龄(a)、SBP(b)的散点图不同年龄阶段痴呆与非痴呆患者的分布情...和年龄(a)、收缩压(b)和ASI(c)的散...水平与出院结局发生率的比较1高血压患者左室叁维斑点追踪分析...高血压患者右心组织多普勒Tei指数...

标签:;  ;  ;  ;  ;  ;  ;  

高血压患者论文_胡济淼,陈伟,吴寿福,邱伟伟,林建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