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运动训练的护理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运动训练的护理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护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并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心脏康复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的相关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25±2.27)较对照组患者(76.14±2.32)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中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接近老年人日常活动,简单、安全、经济,容易被老年人接受,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心脏康复;护理;

目前,全球每年有1700万左右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是死于心衰,近年来,心衰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因疾病长时间的卧床治疗,其运动耐量较低。心脏康复是通过运动的形式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示在无急性心衰发作病情稳定下能够进行心脏康复训练,但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其在应用中要求较为严格[1]。本研究为了解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中护理干预的效果,将收治的3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其中1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心脏康复中的护理干预,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我科2017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照入院后接受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5例。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67~75岁,平均年龄(71.32±2.51)岁,冠心病10例,高血压心脏并3例,心肌病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6例;观察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70.05±2.37)岁,冠心病12例,高血压心脏并2例,心肌病1例,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7例。所有老年患者均符合临床心衰诊断标准,目前病情稳定,无心脏康复禁忌症。比较两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期间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心脏康复中的护理干预,心脏康复运动时间为3~4周。运动前护理干预:运动前应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康复进行的前提是患者无休息时的心绞痛、失代偿性心衰或者因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失常[2]。了解患者心功能的基线水平,制定科学性的运动方案。运动方案制定的护理干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类型上的选择坚持低强度的有氧运动,6分钟步行试验安全、简单、经济,让他们消除顾虑,能按时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每次训练前后都要进行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测定,每次康复训练方法如同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评价心功能一样,尽患者最大可能快地在走廊里来回行走,在6分钟内走完他能完成的最远距离。从每日进行一次开始,起初为5~10min,对于运动量不足的患者,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次数,最后增至每日三次,每周五次;运动试验前及运动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心电图。康复运动初期注意鼓励患者,有目的的在康复训练完毕后告诉患者有关监测数据及步行距离,以此让患者自觉康复训练效果,满足患者运动需求。

2结果

观察3-4周,其中心电图检查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10例,一般改善2例,无改善者3例。根据临床观察,上述老年冠心病病人经过3-4周左右时间的运动训练,大多数冠心病人收到显著疗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多数病人心电图明显好转,同时原先伴有血粘度、体重偏高、血压较高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静息心率、收缩压下降明显。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

3结果

心脏康复训练是通过运动扩大患者肢体血管,减轻心脏的负担,提高心脏功能。通过有规律的有氧康复运动训练,可促使阻塞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从而改善冠脉系统供血,增强心脏的工作效率[3],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训练要求严格,因此在护理干预上注重细节。告知患者在下床运动前在床边休息数分钟,无不适后可进行运动。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强行根据自身意愿增加运动的量和强度。运动中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ECG,观察患者在运动中的症状,注意患者主诉情况。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向患者讲解心衰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诱发因素,例如感染、劳累以及情绪不稳等。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担心,告知患者积极治疗和心脏康复均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告知患者家属给予其关心和照顾。研究表明心脏康复是心衰患者主要的治疗措施,它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4],降低再入院率及猝死率,还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增强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方面达到理想状态[5]。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轻体力受限程度,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乔炎,高华,曹倩,等.心脏康复对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4,35(1):8-10.

[2]黄玉兰,宋伟.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51-352.

[3]励建安.现代临床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7.

[4]刘正文.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有氧运动的康复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4):356-359.

[5]李永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进展[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5(2):75-76.

标签:;  ;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运动训练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