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退火论文_茶丽梅,孙宗宗,张勇,林欣,张羽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退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取向,晶粒,硅钢,结晶,形貌,微观,钛合金。

二次退火论文文献综述

茶丽梅,孙宗宗,张勇,林欣,张羽[1](2019)在《二次退火时间对TNM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TNM(Ti-Al-Nb-Mo)合金中热处理条件与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关联.将合金样品先在1 270℃下退火后,再分别于800℃保温500、1 000和2 000 h.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具有不同二次退火时间样品的物相、微观形貌及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α2+γ)层片团边界逐渐粗化,界面处出现更多的βo和γ组成的网络状组织;同时在α2层片内出现更多的纳米级βo颗粒,使单个α2层片中出现α2/βo/α2结构.由于βo颗粒的硬度较大,且层片内的α2/βo界面可以阻碍位错的运动,所以TNM合金的硬度随着二次退火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谭风雷,陈昊,张兆君,朱超,张建忠[2](2019)在《基于模拟退火法优化的MMC二次环流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二次环流计算方法,从电容伏安特性和等效开关函数角度出发,将桥臂能量均衡控制环节简化成双比例调节器后,推导得到二次环流计算模型.分析了MMC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在充分理解二次环流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二次环流计算模型的推导过程.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建立了二次环流修正模型,并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优化的模拟退火法求解最优参数.分析该模型得到了二次环流与桥臂能量均衡控制环节K_(V1)、K_(I1)有关,且随K_(V1)的增加而增加,随K_(I1)的增加而减少的重要结论,为减少二次环流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二次环流,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高宇昊,张先锋,刘希林,张利娟,夏申琳[3](2018)在《TC4ELI钛合金二次退火后的疲劳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两种状态的TC4ELI钛合金进行疲劳对比试验,分析二次退火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疲劳应力为0.8R_(p0.2)及以上时,二次退火工艺可以提高TC4ELI钛合金的疲劳寿命,小于0.8R_(p0.2)时,对其疲劳寿命没有明显影响;当最大疲劳应力在0.8R_(p0.2)及以上时,位错容易产生滑移,经过二次退火之后,TC4ELI钛合金的等轴α组织增加、β转变组织的含量减少、α/β两相界面减小,位错滑移程增加,从而延迟裂纹的萌生;当最大疲劳应力低于0.8R_(p0.2)时,二次退火降低了抵抗位错运动的晶格强度,在晶格强度与位错滑移程的共同影响下,裂纹在萌生阶段的寿命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材料开发与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鲍思前,刘兵兵,赵刚,徐洋,柯珊珊[4](2018)在《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中异常长大Goss取向晶粒的叁维形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定量逐层研磨和计算机辅助重建及可视化技术,并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中异常长大Goss取向晶粒的叁维形貌,并探讨了其长大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在叁维尺度上,异常长大Goss取向晶粒呈现"饼形"晶粒形貌,异常长大过程中遵循"饼形"长大规律,即处在次表层的二次再结晶晶核在中间层快速长大取得尺寸优势后,反向沿厚度方向长大到样品表面,并在表面能的作用下继续沿板面方向异常长大,最终使得在板面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厚度方向的尺寸;在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过程中,一些基体大尺寸晶粒由于尺寸优势会阻挡Goss取向晶粒长大,从而暂时保留在晶粒内部形成"岛状"晶粒。而在长大前沿,由于基体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特别是遇到一些大尺寸晶粒无法在短期内被吞噬掉,或者是2个异常长大的Goss取向晶粒相遇后造成某些方向长大停止,而一些基体晶粒被包裹进来成为"岛状"或"半岛状"晶粒,还有可能是不同取向晶粒晶界迁移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等方面的影响,使得Goss取向晶粒在某些方向长大受阻,从而表现出晶界前沿参差不齐,长大呈现典型的各向异性特征。(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徐洋,鲍思前,赵刚,黄祥斌,黄儒胜[5](2017)在《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初期不同取向晶粒的叁维形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定量逐层研磨和计算机辅助重建及可视化技术,并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研究了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初期不同取向晶粒的叁维形貌。结果表明,Goss取向晶粒主要呈"塔状",黄铜取向晶粒则类似"上大下小"倒锥状,{411}<148>取向晶粒也表现为"塔状"和倒锥状。而{111}<112>取向晶粒形貌各异,没有一致性。与其它取向晶粒相比,Goss取向晶粒在叁维尺度上没有尺寸优势,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前,其长大主要受曲率控制。(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何承绪,杨富尧,孟利,马光[6](2016)在《退火气氛对薄规格低温Hi-B钢二次再结晶组织及织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BSD技术研究了5种不同气氛条件下0.18 mm薄规格低温Hi-B钢高温退火过程中组织、织构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高温退火气氛对二次再结晶织构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0.18 mm薄规格低温Hi-B钢合适的高温退火氮氢气氛比例为75%N_2+25%H_2,最终磁感值B_8达到1.93 T。在5种不同气氛条件下所有样品均能发生二次再结晶,但二次再结晶组织、织构差异明显,随着氮气比例的增加,二次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在75%N_2时达到最大值。高温退火气氛的改变主要通过控制抑制剂的熟化分解速率来调控二次再结晶的开始温度和二次再结晶温度区间范围。当N_2低于75%时,二次再结晶温度低于1050℃,偏Goss取向晶粒优先发生异常长大。在75%N_2条件下,二次再结晶温度控制在1050~1055℃温度范围内,得到锋锐的Goss取向晶粒。当N_2含量达到90%时,二次再结晶开始温度的变化并不明显,但延长了二次再结晶的温度区间范围,最终组织中出现偏Goss取向晶粒。(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暨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16)

祁昌亚,胡正飞,张燕,李向阳[7](2016)在《二次退火对Au/Ni/Au/Ni/p-AlGaN欧姆接触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蓝宝石衬底上,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制备p-i-n结构AlGaN基体,采用常规工艺制作台面型紫外探测器。电子束蒸发蒸镀Ni/Au/Ni/Au(20nm/20nm/20nm/20nm)结构制备p电极。经空气中550℃/3 min一次退火和N2气氛中750℃/30s二次退火后得到欧姆接触。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能谱(EDS)研究不同退火条件下p电极接触的组织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一次退火p电极金属层出现明显扩散,但仍维持初始的分层状态,金属/半导体接触界面产生厚约4nm的非晶层;二次退火后,金属电极分层现象和界面非晶层消失。金/半界面结构表现为半共格关系,界面结构有序性提高。Ni向外扩散,Au向内扩散,Ga扩散至金属电极,造成界面附近金属层富集Au、Ga元素,导致p电极欧姆接触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6年04期)

姜庆伟,杨杰[8](2016)在《二次退火对工业纯钛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二次退火对工业冷轧纯钛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退火对提高工业纯钛塑性加工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发现对出厂态冷轧纯钛带进行二次退火后晶粒尺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孪晶数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低于650℃对纯钛带进行退火处理后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基本不变,高于650℃对纯钛带进行退火处理其屈服强度明显下降;710℃×30 min二次退火能够在不改变工业纯钛抗拉强度的前提下明显降低其屈服强度,提高其断后延伸率,获得优异的加工性能。(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6年01期)

宫敏利,李淑英[9](2016)在《二次轧制参数和退火热处理对TA5-A钛合金热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A5-A钛合金板采用不同的二次轧制工艺进行热轧,然后再进行退火热处理,主要研究了二次轧制参数和退火热处理对热轧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热制度相同的条件下,因钛合金板材边部降温快,塑性差,故而轧制变形率较大且终轧温度低的板材边部出现了较多裂纹;较大的轧制变形率有利于提高热处理后钛合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终轧温度控制在800℃左右比较合适;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钛合金板材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升高,而强度及冲击韧性则均下降。(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6年01期)

刘恭涛,杨平,毛卫民[10](2016)在《高温退火气氛对薄规格中温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整最终退火保护气氛来控制0.18 mm厚含Cu中温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时抑制剂的熟化和分解行为,从而达到提高二次再结晶后Goss织构锋锐度和磁性能的目的.运用EBSD系统观察和分析二次再结晶中断抽出试样的组织和取向.结果表明:提高高温退火气氛中的N_2比例至90%,最终0.18 mm规格成品磁感达1.95 T.成品减薄后样品中抑制剂的粗化行为受气氛的影响更为强烈,表现在提高N2比例后初次晶粒尺寸减小,二次再结晶持续时间延长,此时Goss取向晶粒拥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异常长大以获得尺寸优势,从而抑制偏转Goss取向晶粒的异常长大,提高了Goss织构的锋锐度和薄规格成品的最终磁性能.(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二次退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二次环流计算方法,从电容伏安特性和等效开关函数角度出发,将桥臂能量均衡控制环节简化成双比例调节器后,推导得到二次环流计算模型.分析了MMC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在充分理解二次环流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二次环流计算模型的推导过程.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建立了二次环流修正模型,并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优化的模拟退火法求解最优参数.分析该模型得到了二次环流与桥臂能量均衡控制环节K_(V1)、K_(I1)有关,且随K_(V1)的增加而增加,随K_(I1)的增加而减少的重要结论,为减少二次环流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二次环流,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退火论文参考文献

[1].茶丽梅,孙宗宗,张勇,林欣,张羽.二次退火时间对TNM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谭风雷,陈昊,张兆君,朱超,张建忠.基于模拟退火法优化的MMC二次环流计算方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高宇昊,张先锋,刘希林,张利娟,夏申琳.TC4ELI钛合金二次退火后的疲劳对比试验[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8

[4].鲍思前,刘兵兵,赵刚,徐洋,柯珊珊.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中异常长大Goss取向晶粒的叁维形貌表征[J].金属学报.2018

[5].徐洋,鲍思前,赵刚,黄祥斌,黄儒胜.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初期不同取向晶粒的叁维形貌表征[J].金属学报.2017

[6].何承绪,杨富尧,孟利,马光.退火气氛对薄规格低温Hi-B钢二次再结晶组织及织构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暨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论文摘要集.2016

[7].祁昌亚,胡正飞,张燕,李向阳.二次退火对Au/Ni/Au/Ni/p-AlGaN欧姆接触组织结构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6

[8].姜庆伟,杨杰.二次退火对工业纯钛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6

[9].宫敏利,李淑英.二次轧制参数和退火热处理对TA5-A钛合金热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6

[10].刘恭涛,杨平,毛卫民.高温退火气氛对薄规格中温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初次冷轧轧制后的带材表面及其横截面...不同织构CFO/PMN–PT复合薄膜的XRD2面...°C热解,600°C退火后再在650°...管材矫直后(a)和在470℃二次退火3第二次退火和重卷成品退火的磁性...一9合金经退火、变形及700℃二次退火

标签:;  ;  ;  ;  ;  ;  ;  

二次退火论文_茶丽梅,孙宗宗,张勇,林欣,张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