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甲醛论文_姜晓峰,杨洋,陈洪林,张小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水甲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醇,甲醛,无水,催化剂,碳酸钠,氧化锌,助剂。

无水甲醛论文文献综述

姜晓峰,杨洋,陈洪林,张小明[1](2019)在《催化剂Zn-Sr-SiO_2的制备及其对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催化剂Zn-Sr-SiO_2,其结构经SEM、 XRD、 N_2吸附/脱附、NH_3-TPD和CO_2-TPD表征。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了Zn-Sr-SiO_2对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了焙烧温度,Zn负载量,Zn/Sr摩尔比,载气流量,质量空速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寿命、失活与再生。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700℃, Zn负载量为15%, Zn/Sr为5/1。反应温度为600℃,甲醇的质量空速为4.47 h~(-1)时,甲醇的转化率为25.35%,甲醛的选择性为91.98%。催化剂寿命为33 h。再生后,催化剂的中强碱性位得到了再生。(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工,郭剑桥,黄敏建,汪青松[2](2014)在《B_2O_3改性Na_2CO_3催化剂用于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B2O3为助催化剂,采用研磨混合法改性Na2C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考察催化剂的组成和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采用XRD、TG-DTG、N2吸附-脱附、SEM和CO2-TPD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B2O3为助催化剂采用机械研磨混合法改性的Na2CO3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10~30)nm增加了大量的孔道,平均孔径达18.44 nm,比表面积为1.65 m2·g-1,且B2O3分布均匀,改性后的催化剂碱性降低,在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的反应中,催化活性明显高于Na2CO3催化剂,表明B2O3改性Na2CO3催化剂能提高甲醇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在B2O3/Na2CO3催化剂中B2O3质量分数为30%、甲醇进料质量分数为26%、反应温度为650℃和甲醇重时空速为2.94 h-1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达59.97%,甲醛选择性达83.28%。(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4年07期)

黄敏建,汪青松,李工,周书喜,刘天华[3](2013)在《氧化锌改性碳酸钠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金属氧化物改性Na2CO3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甲醇直接脱氢制备无水甲醛。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及重时空速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采用XRD、热重、氮气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表明,用机械研磨混合法制备的含氧化锌质量分数为2%的ZnO/Na2CO3催化剂对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甲醇的进料质量分数为19%、反应温度为650℃、重时空速(甲醇)为7 h-1的反应条件下,甲醇转化率为到57.62%,甲醛的选择性达到77.84%。(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张跃,崔志强,严生虎,刘建武,沈介发[4](2011)在《Zn-ZrO_2/SiO_2非氧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Zn-ZrO2/SiO2催化甲醇直接非氧化脱氢制备无水甲醛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及质量空速对脱氢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进料气中φ(CH3OH)为35%,反应温度为800K,质量空速为35mL/(g.s)的优化反应条件下,甲醇的转化率达到100%,甲醛的选择性为63%。结合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扫描电镜、热重等技术显示,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的Zn-ZrO2/SiO2催化剂,活性组分能均匀分散在载体上,且对甲醇的非氧化脱氢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助剂ZnO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烧结,极大程度的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1年01期)

张跃,崔志强,严生虎,刘建武,沈介发[5](2011)在《Zn-ZrO_2/SiO_2非氧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n-ZrO2/SiO2为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用甲醇直接非氧化脱氢制备无水甲醛,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及质量空速对脱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料的甲醇体积分数为35%、反应温度为800 K、质量空速为35 mL/(g.s)的反应条件下,甲醇的转化率达到100%,甲醛的选择性达到63%。结合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等技术显示,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的Zn-ZrO2/SiO2催化剂,活性组分能均匀分散在载体上,且对甲醇的非氧化脱氢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助剂ZnO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烧结,极大程度地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1年02期)

李晓云,孙彦民,于海斌[6](2010)在《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了当今国内外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工作。探讨了利用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难熔盐和分子筛催化剂制备无水甲醛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1-06)

李速延,吴祖明,周晓奇[7](2008)在《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是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新工艺。介绍了该领域催化剂及相关工艺的研究现状。利用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难熔盐和分子筛催化剂以及相关工艺技术制得定量的无水甲醛,该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离工业化尚有一定距离,在催化剂的选择性、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等方面有待于改进。(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08年07期)

范济民[8](2007)在《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工业应用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醇直接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是一条新的工艺路线。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甲醇脱氢催化剂在国内外研究领域日益受到重视,虽然许多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但是大多数催化剂由于被还原和活性组分的蒸发而迅速失活,所以至今还未能实现工业生产。在研究的催化剂当中,碳酸钠催化剂表现了高的催化活性和甲醛选择性,而且该类催化剂在高温下非常稳定。因此,本文选择碳酸钠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碳酸钠催化剂成型的制备方法、添加助剂和载体等对甲醇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的影响、脱氢工艺条件,同时对甲醇脱氢反应在碳酸钠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1.系统地考察了碳酸钠催化剂脱氢催化性能。它们的催化性能表现为:当甲醇转化率低于60%时,甲醛的选择性都较为稳定;随着转化率的升高,甲醛的选择性下降;甲醇完全转化时,甲醛的选择性下降为零。2.将碳酸钠催化剂成型制备成可工业应用的催化剂。在碳酸钠成型过程中加入硅酸盐作为粘合剂,加入活性碳作为助剂、皂土作为载体,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工业应用催化剂,其性能稳定、催化活性高,能长时间催化甲醇脱氢转化为甲醛,且此催化剂在反应一定时间活性降低后可再生,再生的催化剂活性也较好。3.在温度650℃-850℃,压力0.1Mpa,质量空速1-3ml/g.s,甲醇/进料比5%-25%范围内考察了脱氢反应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700℃,空速1.5ml/g.s,压力0.1Mpa,甲醇/进料比10%。相应的甲醇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分别为63.14%和71.53%、甲醛收率为45.16%。实验证明,成型后的碳酸钠催化剂应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可行性。4.碳酸钠催化剂中加入活性炭和载体后,催化活性显着提高而甲醛的选择性却未降低。这可能是因为碳酸钠表面上的氢原子溢流到活性炭,由于氢从催化剂表面的解吸是决定反应速度的关键步骤,所以提高了催化活性。同时载体的加入分散、稀释了活性中心,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5.对甲醛的进一步精制做了工作设想,因为在分离甲醇-甲醛-水溶液时,甲醛-水的亲和作用使得甲醇相对容易挥发,所以在总结各种精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分步精馏法来精制甲醛,即分离步骤为:(a)先分离出甲醇,塔底产物为甲醛-水;(b)提纯甲醛,塔底产物为水。(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7-05-01)

任丽萍,戴维林,范康年,谢在库[9](2005)在《高活性Ag/SiO_2-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SiO2-ZnO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的反应,考察银锌比和反应温度对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布鲁纳尔-埃梅特-泰勒过程、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银的负载量(质量分数)20%时 n(Ag):n(Zn)=10;固定空速为10 000 h-1,当反应温度为700℃时,催化剂的性能最佳,此时甲醇的转化率为 82.3%,甲醛的选择性达88,9%。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银在反应前后均以金属银状态存在;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进一步证明,银以3μm左右的颗粒分散于载体表面。(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李勇斌[10](2005)在《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含钠化合物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醇直接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是一条新的工艺路线。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甲醇脱氢催化剂在国内外研究领域日益受到重视,虽然许多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但是大多数催化剂由于被还原和活性组分的蒸发而迅速失活。在研究的催化剂当中,含钠化合物催化剂表现了高的催化活性和甲醛选择性,而且该类催化剂在高温下非常稳定。因此,本文选择含钠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陶瓷管作为反应器,系统地考察了碱金属化合物、钠化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添加助剂对甲醇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的影响,同时对甲醇脱氢反应在碳酸钠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1.系统地考察了碱金属碳酸盐的催化性能。它们的(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5-05-01)

无水甲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B2O3为助催化剂,采用研磨混合法改性Na2C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考察催化剂的组成和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采用XRD、TG-DTG、N2吸附-脱附、SEM和CO2-TPD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B2O3为助催化剂采用机械研磨混合法改性的Na2CO3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10~30)nm增加了大量的孔道,平均孔径达18.44 nm,比表面积为1.65 m2·g-1,且B2O3分布均匀,改性后的催化剂碱性降低,在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的反应中,催化活性明显高于Na2CO3催化剂,表明B2O3改性Na2CO3催化剂能提高甲醇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在B2O3/Na2CO3催化剂中B2O3质量分数为30%、甲醇进料质量分数为26%、反应温度为650℃和甲醇重时空速为2.94 h-1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达59.97%,甲醛选择性达83.2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水甲醛论文参考文献

[1].姜晓峰,杨洋,陈洪林,张小明.催化剂Zn-Sr-SiO_2的制备及其对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的催化性能[J].合成化学.2019

[2].李工,郭剑桥,黄敏建,汪青松.B_2O_3改性Na_2CO_3催化剂用于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J].工业催化.2014

[3].黄敏建,汪青松,李工,周书喜,刘天华.氧化锌改性碳酸钠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张跃,崔志强,严生虎,刘建武,沈介发.Zn-ZrO_2/SiO_2非氧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1

[5].张跃,崔志强,严生虎,刘建武,沈介发.Zn-ZrO_2/SiO_2非氧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1

[6].李晓云,孙彦民,于海斌.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研究进展[C].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2010

[7].李速延,吴祖明,周晓奇.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8

[8].范济民.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工业应用催化剂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

[9].任丽萍,戴维林,范康年,谢在库.高活性Ag/SiO_2-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C].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10].李勇斌.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含钠化合物催化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

论文知识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氧化锌的添加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2%)的孔径分布图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甲醇脱氢的微型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图

标签:;  ;  ;  ;  ;  ;  ;  

无水甲醛论文_姜晓峰,杨洋,陈洪林,张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