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女性甲亢患者心理状况与干预效果分析

未婚女性甲亢患者心理状况与干预效果分析

苏艳青(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临床护理教研室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未婚女性患甲状腺功能亢进后的心理状态,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将90例未婚女性甲状腺疾病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心理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人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焦虑人数减少有统计学差异(χ2=54.64,P=0.0000);2组患者干预前甲状腺功能比较,T3、T4和TS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6610、0.6015和0.000,P均>0.05),而干预后2组患者T3、T4和TSH值改变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分别=3.4321、4.5507和3.7661,P均<0.001);2组患者干预后血压与心率改变有效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5.28和28.28,P均=0.0000)。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改变女性甲亢患者焦虑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未婚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理状态护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受损的内分泌疾病[1],由于其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亦是一种心身疾病[2]。甲亢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负性心理,尤其是女性甲亢患者更是如此,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与康复。为了解女性甲亢患者心理障碍情况,评价实施干预措施效果,现将90例女性甲亢患者干预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护理资料来源于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90例未婚女性甲亢患者,均符合甲亢诊断标准[3],并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先服用抗甲亢药物,症状控制,T3、T4正常后手术)。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45例患者年龄16~24岁,平均年龄为(20.4±3.2)岁,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年龄15~25岁,平均年龄为(20.1±3.6)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就诊第1d即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1周1次,每次30min,向病人发放以下心理指导复诊卡,每周复诊1次。2组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和居住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心理支持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简称心理治疗[4],与患者交朋友,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宣泄压抑心理,干预者认真倾听患者诉求,以对患者表示理解、同情、支持的方式,给患者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认可、尊重患者的诉求,让患者情绪平稳、积极、乐观,对患者的诉说不加评判地接收和设身处地的理解,强调甲亢疾病经过适当调理和治疗后能够好转;在对患者病情与个性特点较为充分掌握后,以明确的、肯定的语气做出适当保证。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从超负荷的心理压力造成的心理失衡状态中恢复心理平衡,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1.2.2认知疗法向患者宣教甲亢疾病知识,发放治疗小册子,内容为甲亢临床特征、诱发因素、病情转归、治疗要点千等,T3、T4、TSH定期检测与复查意义,饮食指导与并发症的预防,自我心理调节,焦虑情绪对甲亢病情影响等。让患者认知甲亢治疗、护理、预后与康复过程。

1.2.3行为干预指导患者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接受饮食方案及运动疗法方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安定患者情绪,教会患者数脉搏和心率等。

1.3观察项目

干预前后观察2组患者焦虑情况,T3、T4与TSH检测值变化情况,2组患者血压和心率下降幅度15%者视为干预有效,下降幅度低于15%者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测,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无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后焦虑情况改善人数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54.64,P=0.0000),见表1。

表1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例)

2.22组患者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T3、T4和TSH值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分别=0.6610、0.6015和0.000,P均>0.05);而干预后2组患者T3、T4和TSH值改变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分别=3.4321、4.5507和3.7661,P均<0.001),见表2。

表22组患者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x±S)

2.32组患者干预后血压与心率比较

干预后,2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改变有效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5.28和28.28,P均=0.0000),见表3。

表22组患者干预后血压和心率比较(例)

3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的内分泌疾病[5](AITD),由于甲状腺本身或甲状腺以外的多种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组织、器官,造成肌体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女性甲亢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均普遍伴有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女性患者年龄、病程及病变不同,引起各器官异常情况不一,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致。甲亢患者由于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临床表现为怕热、多汗、皮肤潮湿,消化功能强,易饿、多食、消瘦;心慌、心率加快,严重者出现心房颤动、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碣;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增大;肠蠕动增快,常有大便次数增多与腹泻;容易激动、兴奋、多语、好动、失眠、伸舌与伸手时可有细微颤动;眼突、眼大、目光惊恐;患者易感觉疲乏、无力,多有肌肉萎缩,常表现在肢体的近躯端肌肉受累,神经肌肉的表现常常发展迅速,患病早期治疗后数月后能迅速缓解症状。

血中T3、T4水平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正常血液中TSH值为0.6~4.0μIU/ml,用于甲亢和甲减的诊断与治疗监测。从表2分析可知,甲亢患者血清T3、T4增高,反馈抑制TSH,使TSH值不升反降。提示血清T3、T4值与TSH值成反比关系,值得临床注意。

在对女性甲亢病人干预中,与患者交朋友,尽可能取得病人充分理解、信任和密切合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干预效果。为患者安排合理饮食结构,多进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盐饮食;精神要放松,要充分休息好,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由于甲亢患者病程较长,普遍存在负性心理与不良应对方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病情变化。尤其是未婚女性甲亢患者,心理压力更大,认为甲亢影响形体美,还未结婚就得了甲亢,担心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担心不好嫁人,患者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烦躁易怒,思维易变得狭隘、闭塞,出现急躁、神经敏感现象,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让患者接受甲亢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措施。心理情绪的改善,自我心理调节是关键。认知疗法是心理调节的基础,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越高,对疾病的态度就越积极,负性情绪产生就越少。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度。行为干预是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加以调整,纠正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回归正确的轨道,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乐观向上,积极治疗,防止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或病情减轻。

参考文献

[1]杨继鹤,朱洁,任建民.舍曲林治疗Graves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39-341.

[2]吴玉琴,贺丹边,李勇,等.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2-12.

[3]高绪文,李建.甲状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6-96.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117.

[5]兰英.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焦虑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6(8):79-79.

标签:;  ;  ;  

未婚女性甲亢患者心理状况与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