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干燥论文_刘润金,黄科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太阳能干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燥,太阳能,象州县,特性,理化,老挝,抛物面。

太阳能干燥论文文献综述

刘润金,黄科云[1](2019)在《桂中森林工业城太阳能干燥项目落户象州》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21日下午,在首府南宁举行的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象州县成功签约总投资约890万美元的桂中森林工业城太阳能干燥项目。在项目签约现场,县长熊健代表象州县人民政府与澳尼恩(深圳)环境科技企业相关代表签约。此次签订的桂(本文来源于《来宾日报》期刊2019-09-27)

张喆,方健,熊记,席丽敏,张佳[2](2019)在《木材太阳能干燥用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蜡为芯材、叁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相变微胶囊。设计正交试验对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参数进行优化,并计算微胶囊的包覆效率和囊芯百分率。结果表明,在芯壁质量比为2:1,尿素、叁聚氰胺质量比为9:12.6,乳化剂用量为芯材质量8%,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制备的石蜡相变微胶囊表现出良好的储热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对石蜡相变微胶囊进行热性能表征,为相变微胶囊在木材太阳能干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7期)

常泽辉,李建业,李文龙,侯静,郑宏飞[3](2019)在《太阳能干燥装置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热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式太阳能干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物料表面受热易硬化而阻碍其内部水分蒸发的问题,鉴于此,该文设计一种新型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太阳能干燥系统,其由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物料托盘、风机、空气管、控制系统等组成。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对系统中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进行光线追迹,计算分析不同入射偏角对聚光器光学效率、聚光效率等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搭建太阳能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干燥性能测试系统,在实际天气条件下,对聚光集热单元性能展开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射光径向偏角为10?时,聚光器理论光学效率可达到70.38%,晴天太阳光正入射运行、空气流速为6.5 m/s时,接收体出口空气温度最高为37.2℃,比径向入射偏角为10?时提高了7.8%;加装玻璃盖板可有效提高聚光器光热转换效率,晴天时其最大转换效率为55%左右,比无玻璃盖板时最大效率提高了约120%。研究结果可为主动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干燥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杨海旺[4](2019)在《苜蓿太阳能干燥过程能耗与干燥工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干燥过程中的能耗是干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紫花苜蓿太阳能干燥的目的是降低常规能源的消耗,研究其能耗与干燥工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提高干产品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对现有的苜蓿太阳能干燥实验设备进行改进,使干燥温度和风速保持恒定状态,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设备对紫花苜蓿进行单因素试验。测取在不同单因素下的能耗、干燥速率以及干燥所需的时间,具体工作如下:1.对现在的苜蓿太阳能干燥实验设备进行改进设计,使干燥温度保持恒定状态,同时干燥温度和干燥风速可以在某一数值上长时间保持基本不变。2.利用改进后的太阳能干燥装置,研究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对干燥速率和能耗消耗的影响。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通过MATLAB画出曲线图和柱状图,并分析了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和两种因素与干燥能耗的关系。3.建立二次回归模型,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影响紫花苜蓿能耗的影响因素主次因素为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做出叁维立体图并确定紫花苜蓿太阳能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郭雪霞,王伟华,刘瑜,冉国伟,王海[5](2019)在《不同太阳能干燥量对对虾干燥品质特性和能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美白对虾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太阳能干燥量(1、2、3、4 kg)对南美白对虾干燥速率、水分活度、硬度、弹性、咀嚼性、色泽、收缩率、复水率等品质特性和干燥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量越大,干燥速率越慢,干燥时间越长;不同干燥量干燥初期,南美白对虾的水分活度变化不明显,不同干燥量间差异不明显,当干燥到一定程度(干燥到5 h时),不同干燥量下水分活度出现显着差异(P<0.05);干燥量为3 kg与4 kg时,南美白对虾干燥产品咀嚼性分别为137.41 mJ和131.06 mJ,显着优于其他干燥量(P<0.05);不同干燥量条件下,南美白对虾干燥后的色泽变化趋势不明显;干燥量3 kg与4 kg,干燥后的南美白对虾收缩率分别为22%和21.2%,复水率分别为73.0%和76.5%,收缩率显着低于、复水率显着高于其他干燥量(P<0.05);干燥量为3 kg,干燥时间为7 h时,总干燥能耗最低,为10.25 kWh,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干燥量3~4 kg时,南美白对虾干燥产品的咀嚼性、色泽、收缩率、复水率等理化特性优于其他干燥量,干燥能耗低,适于干燥南美白对虾产品。(本文来源于《保鲜与加工》期刊2019年03期)

黄继杰[6](2019)在《含储热系统的太阳能干燥器设计及其流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燥可以防止农产品的腐坏变质,是减少产量损失和实现长时间保存的有效方法。农产品的干燥大多用的热风干燥,太阳能可以代替常规能源提供热能。封闭的太阳能利用相比传统的开式晾晒,其干燥物的质量在颜色、味道、质地上更好,同时干燥周期也缩短了。因此,为了将太阳能运用到农产品的干燥加工中,开发研究太阳能干燥设备很有必要。本文的太阳能干燥设备采用的是集热器型太阳能干燥器,由集热系统、烘干系统组成。同时为克服太阳热利用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充分利用太阳能增加了储热系统,利用相变储热材料实现储、放热过程。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太阳能干燥器的设计。太阳能干燥器由集热系统、烘干系统和储热系统组成。集热系统由2块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串联组成,集热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化成干燥介质的热能。烘干系统是湿物料与干燥介质换热的场所,物料烘干在这完成。烘干系统主要部件是烘干箱,箱内物料架分叁层物料层。储热系统是用来在太阳能丰富的时候以热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当太阳辐射强度不够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给干燥介质。储热系统的构成包括储热箱体、相变储热材料、导热铜管。储热材料是工业半精炼石蜡,导热铜管采用蛇形形状,这样可以增加储热材料与空气换热面积,提高储热系统的换热效率。2.太阳能干燥器实验研究。按照设计方案,搭建实验平台。对太阳能干燥器设计实验方案,在空载状态下研究加储热系统后对整个干燥器的性能影响。经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当太阳能干燥器在不加储热系统情况下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干燥箱内空气的平均温度变化较大;加储热系统到太阳能干燥器中后,干燥箱内空气的平均温度能够稳定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长时间工作,这样有利于物料的干燥。在干燥器干燥湿物料的工作情况下,测量干燥箱内各测点的风速,为之后数值模拟提供验证数据。3.模拟仿真和结构优化。结合计算流体力学以及常用流体模拟软件FLUENT,对烘干箱烘干物料过程进行研究,获得烘干箱内部的速度场分布情况,并通过与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的准确性。通过布置导流板和改变进出风口位置优化干燥箱的结构,用CFD模拟的方法,验证、分析、比较得出优化效果,为干燥箱优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物理模型,减少重复试验。(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张子赫,王海[7](2018)在《不同太阳能干燥温度对哈密瓜理化特性和干燥能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对哈密瓜太阳能干燥过程的影响,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以哈密瓜为原料,研究了30、40、50、60℃不同太阳能干燥温度对哈密瓜干燥速率、最终含水率、色泽、还原糖、总糖、Vc、硬度、脆度等理化特性和干燥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50~60)℃时,得到的哈密瓜干制品理化特性优于其他温度,且干燥能耗较低,适用于哈密瓜太阳能干燥。(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史海舰,钱珊珠,淮守成,张春慧,李东升[8](2019)在《新型太阳能干燥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目前农牧业干燥装置太阳能利用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状况,研究了一种新型太阳能-辅助加热的干燥系统。针对该系统,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和模块化结构软件,主程序通过调用子程序实现风机风量和干燥箱进口处温度自动监控,克服了干燥过程参数时变性、不确定性。仿真显示: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动态、稳态及抗干扰性能,超调量过渡过程等性能指标好于传统PID,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应对太阳能干燥系统对参数调变的需要,为干燥系统节约能耗及太阳能循环利用提供了新的创新视野。(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叶明同(Vilaythong)[9](2018)在《老挝香蕉太阳能干燥系统性能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是热带地区出产量最大的水果种类之一,老挝是香蕉的重要产地,种植面积广泛。在其生产过程中,干燥是重要的工序,通过干燥使其含水率降12%以下,以便储存、运输和加工。近年来,在老挝可再生能源与新材料研究所进行了太阳能-生物加热干燥香蕉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发现香蕉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大量排湿,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时间蒸发水分,干燥效果不佳,传统的干燥装置设计简单,热效率差,隔热效果差,导致热损较大等问题。为了老挝热带地区太阳能干燥技术的开发利用和技术推广,本文设计并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型干燥装置。依托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设计开发了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干燥装置,并针对老挝香蕉干燥过程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太阳能干燥装置由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V-型吸热板,绝缘干燥室和排湿风机等组成。集热器的总面积为4m~2,总共采用两个集热器,在每个集热器的出口上安装有4个风扇,总共8个风扇,每个风扇的功率为21W。干燥室的尺寸为长度207cm,宽108cm,高127cm。以老挝热带地区为基础环境条件对香蕉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可使香蕉的干基含水率从最初为1.55分别下降到最终的0.34、0.41;物料的初始质量为14.9kg,155g,最终质量为7.56kg,70g。系统集热器平均吸收能量为55.45KJ。4天干燥过程中风机耗电量为8.4kWh。通过在不同干燥风速,温度,装载量因素下对其3种常用的干燥模型进行分析,拟合出适合香蕉干燥的page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在以后的香蕉干燥中,预测不同干燥条件下,太阳能干燥在不同时刻条件下的含水率及干燥速率变化过程。为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干燥系统能耗的目的,改进系统特性,使用光伏发电提供电能驱动风机,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为太阳能香蕉干燥在老挝的规模化和节能化提供相关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3)

姚利利[10](2018)在《香菇太阳能干燥工艺及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第一大食用菌栽培国与出口国,新鲜食用菌含水量较高,采摘后必须及时干制处理,否则容易发生腐烂变质,使产品品质下降。目前国内食用菌干制主要利用燃煤和电加热提供热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短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短缺问题,利用太阳能进行干燥,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还能提高干制品品质。本研究以新鲜香菇为原料,进行太阳能干燥试验,研究太阳能干燥参数(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干燥量)对香菇干燥特性、干燥能耗及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对香菇的太阳能干燥工艺进行优化,并且建立了香菇太阳能干燥的动力学模型,比较了叁种干燥方式(太阳能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干燥时间、干燥能耗和干制品品质,选出香菇在生产实践中适合推广的干燥方式。以期为香菇太阳能干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如下:1.得到了香菇太阳能干燥特性曲线。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50,55,60,65℃)、干燥风速(4,6,8,10 m/s)和干燥量(2,4,6,8 kg)对香菇失水特性的影响,得到了香菇太阳能干燥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干燥初期的干燥速率越快,干燥时间越短,干燥温度增加到一定程度,香菇表面失水过快,形成硬壳,使香菇成为外硬内软的产品,干燥后期的干燥速率减慢,使干燥时间增加;提高干燥风速可以提高香菇的干燥速率,干燥风速越大,干燥时间就越少;减少干燥量可以提高香菇的干燥速率,干燥量越少,干燥时间越少。2.确定了香菇适宜的太阳能干燥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香菇太阳能干燥工艺进行优化,以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为指标,确定香菇适宜的太阳能干燥工艺。香菇适宜的太阳能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55℃,干燥风速8 m/s,干燥量6 kg。3.建立了香菇太阳能干燥动力学模型。根据香菇太阳能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进行6种经典数学模型的拟合,建立了香菇太阳能干燥的动力学模型,选用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SSE以及卡方值χ2作为模型评价指标。结果表明Midili Kucuk模型比其他的数学模型在描述香菇太阳能干燥水分比变化过程时更具有相关性。经验证,试验值与该模型所求得的拟合值基本相符,验证条件下模型决定系数R~2=0.99918,SSE=4.90E-04,χ~2=8.17E-05,模型拟合度很高,能准确反应香菇太阳能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4.研究了太阳能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和干燥量对干制品收缩率、复水率和硬度品质的影响规律,为香菇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风速越大、干燥时间越长,干制品品质就越低。具体表现为:收缩率增大,复水比减小,复水后硬度增大。随着干燥量的增加,干制品品质先升高再降低,干燥量越小,干燥速度越快,香菇表面失水越快,容易发生硬化,造成香菇品质的降低,干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香菇的干燥时间延长,品质降低。5.比较了叁种干燥方式的干燥能耗和干制品品质,选出香菇在生产实践中适合推广的干燥方式。真空冷冻干燥干制品的品质最好,但是真空冷冻干燥需要预冻,干燥时间长,干燥能耗高,设备需要制冷装置、制热装置和真空装置,干燥成本高,所以真空冷冻干燥不适合大规模推广。热风干燥干制品的品质较差,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干燥的干燥能耗最少,干制品品质处于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之间,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优于真空冷冻干燥。综合考虑干燥能耗和干制品品质,太阳能干燥是香菇在生产实践中适合推广的干燥方式。试验结果为香菇太阳能干燥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2)

太阳能干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石蜡为芯材、叁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相变微胶囊。设计正交试验对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参数进行优化,并计算微胶囊的包覆效率和囊芯百分率。结果表明,在芯壁质量比为2:1,尿素、叁聚氰胺质量比为9:12.6,乳化剂用量为芯材质量8%,转速为1200r/min条件下,制备的石蜡相变微胶囊表现出良好的储热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对石蜡相变微胶囊进行热性能表征,为相变微胶囊在木材太阳能干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阳能干燥论文参考文献

[1].刘润金,黄科云.桂中森林工业城太阳能干燥项目落户象州[N].来宾日报.2019

[2].张喆,方健,熊记,席丽敏,张佳.木材太阳能干燥用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3].常泽辉,李建业,李文龙,侯静,郑宏飞.太阳能干燥装置槽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热性能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9

[4].杨海旺.苜蓿太阳能干燥过程能耗与干燥工艺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5].郭雪霞,王伟华,刘瑜,冉国伟,王海.不同太阳能干燥量对对虾干燥品质特性和能耗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19

[6].黄继杰.含储热系统的太阳能干燥器设计及其流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

[7].张子赫,王海.不同太阳能干燥温度对哈密瓜理化特性和干燥能耗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史海舰,钱珊珠,淮守成,张春慧,李东升.新型太阳能干燥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9

[9].叶明同(Vilaythong).老挝香蕉太阳能干燥系统性能的分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10].姚利利.香菇太阳能干燥工艺及动力学模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太阳能干燥系统数据采集前面板设...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干燥系统...太阳能干燥系列讲座(8) 中药材...大型太阳能干燥器示范装置太阳能干燥与自然干燥的香蕉效...移动式相变储热木材太阳能干燥...

标签:;  ;  ;  ;  ;  ;  ;  

太阳能干燥论文_刘润金,黄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