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输入论文_薛景宏,王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动输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易损,方法,边界,包络,烈度,多点,结构。

地震动输入论文文献综述

薛景宏,王鑫[1](2019)在《地震动多点差异输入对架空管道地震响应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架空管道由于地震波传递、地震动衰减以及场地不均匀产生各支撑点地震动差异,为了研究这种差异对架空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架空管道有限元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具有相干效应的人工地震波,计算分析了多点地震动相干函数法输入、行波输入与一致输入下地震响应。结果表明:①随着视波速的增加管道轴向应变变小,有接近一致激励情况的趋势;②同一相干函数模型,考虑和忽略场地效应,管道轴向应变最大值存在差异;不同相干函数模型,管道轴向应变最大值也存在差异。结论认为,如果场地比较均匀且管段较短,可采用行波法进行地震输入;长柔管道应采用相干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场地不均匀的长柔管道,应同时考虑场地效应。(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德才,华贝,种迅,蒋庆,叶献国[2](2019)在《基于输入能量的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随机振动分析和人工合成地震动记录均需要将反应谱转换为功率谱,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对转换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为合理地确定强度包络函数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依据输入能量谱与傅里叶幅值谱的精确转换关系,建立了由非平稳地震动功率谱计算输入能量谱的方法,并分析了各参数取值对功率谱与能量谱的影响。以匹配设计谱的天然地震动记录样本的平均输入能量谱作为参考依据,通过与设计谱转换得到的输入能量谱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各类场地设计谱转换为功率谱时,强度包络函数模型的各参数取值。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记录的输入能量谱分析,验证了各参数取值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9期)

沈惠军,王浩,郑文智,梁瑞军,沙奔[3](2019)在《基于易损性方法的高铁连续梁桥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高铁连续梁桥的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了某典型叁跨高铁连续梁桥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以相对位移延性比为桥墩的损伤指标,分析了中墩和边墩在不同截面方向处各破坏状态的相对位移延性比界限值.然后,建立了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下固定中墩和边墩在不同截面方向处的易损性曲线.最后,以易损性函数中位值为指标,确定了各地震动输入方向对应的最不利截面方向,并通过对比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在其最不利截面方向处的易损性函数中位值来确定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结果表明,同一地震动输入方向下各桥墩最不利截面方向的差值均在20°以内;边墩所有破坏状态最不利地震动输入方向与其相应的最不利截面方向均为90°,固定中墩各破坏状态对应的最不利地震动输入方向不一致.地震动输入方向在0°~50°范围内,固定中墩发生破坏的概率更大;地震动输入方向在60°~90°范围内,边墩发生破坏的概率更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飞[4](2019)在《近断层地震动斜输入作用下水电站厂房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南、西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但该地区强震频发,水电工程选址难以避让。水电站厂房作为水力发电工程的核心建筑物,其抗震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近断层地震动多具有长周期大幅值速度、位移脉冲等独特运动特性,且一般不符合垂直入射假定,往往对水电站厂房造成严重破坏。开展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水电站厂房的抗震安全评价研究是设计者和研究者均十分关切、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解析推导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入射角对水电站厂房地震响应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1)依据介质分界面连续性条件和自由表面边界条件推导了平面SV波和P波斜入射下的自由地表位移解析表达式,探讨了地震波入射角对自由地表位移幅值的非线性影响规律。与垂直入射相比,自由地表水平和竖向位移随着地震波入射角的增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放大或缩小,平面SV波斜入射下水平位移最大可增加49%,平面P波斜入射下水平位移最大可由Om最大增至1.743m。(2)针对不同边界面的波场情况,考虑不同地震波的时间迟,将入射波、反射波和衍生反射波产生的位移、速度和应力分别进行矢量迭加,得到边界面处的自由场位移、速度和应力,进而得到黏弹性人工边界结点上的等效结点力,实现了地震波叁维斜入射输入。开展了平面SV波和P波叁维斜入射下的盒状地基表面中心点位移数值计算,并与前面得出的解析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叁维斜入射输入方法的正确性。(3)依据工程场地类别挑选了近断层脉冲型和非脉冲地震动记录各5组,基于所建立的地震波叁维斜入射输入方法,针对某实际水电站厂房,分别开展了平面SV波和平面P波斜入射下厂房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近断层平面SV波作用下厂房结构损伤、能量、上部层间位移角和钢筋应力等响应随入射角(0°~30°)增加而减小,近断层平面P波作用下厂房结构损伤、能量等响应随入射角(0°~65°)增加而增大;入射角相同时,脉冲型地震动对厂房的破坏能力比非脉冲地震动更强。上述结论可为厂房的抗震安全及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王海东,武战战,刘巴黎[5](2019)在《地震动输入对中长周期结构抗倒塌性能评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下载的800条地震动记录为研究对象,验证了PGV/PGA比值,震中距和震级叁个条件作为近场脉冲地震动选取原则的合理性。根据此原则选取其中10条近场脉冲地震动,同时选取ATC-63推荐的10条近场脉冲地震动与10条远场地震动。考察了叁类地震动基本信息、反应谱及与规范谱频谱特性的差异性,进而对9层Benchmark钢结构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通过易损性曲线和结构抗倒塌系数研究不同地震动对中长周期结构抗倒塌性能评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长周期段,本文选取的地震动平均反应谱值远大于其余两类地震动与中美规范反应谱,且在速度与位移反应谱中更为明显;地震动的选取对中长周期结构的抗震抗倒塌性能评估具有较大影响,近场脉冲地震动对中长周期结构作用最显着,结构迅速达到倒塌状态。(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3期)

尹建华[6](2019)在《地震动输入对结构倒塌易损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90年代,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针对新一代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以及抗震设计,提出了四个具体的研究框架,即地震危险性、结构响应、结构易损性以及损失评估。我国有关结构易损性和损失评估工作中的选波环节基本采用根据震级-震中距、或根据美国应用技术委员会(ATC)研究报告中给出的建议方法、或直接采用ATC63推荐数据集等选取强震动记录。上述做法都是通过部分地震动参数来控制,导致最后选取的强震动记录数量相当庞大而不具鲁棒性且无法体现目标场地的地震危险性水平,同时直接影响后续易损性以及损失评估的结果。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以国内外最新强震动记录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考虑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并与结构自身特性相结合,分别从单向地震动输入选取以及双向地震动输入选取等环节出发,对传统的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对按现行规范设计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科学合理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震级、震中距以及场地条件等地震参数对倒塌易损性的影响。以NGA-WEST1作为备选数据库,以叁种不同自振周期的二维框架为例,通过震级、震中距以及场地条件等叁种地震动参数对备选数据库进行单变量控制分组,并基于IDA的结构倒塌易损性方法与ATC63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工作中选取地震动输入时需要考虑震级、震中距以及场地条件等地震参数影响的必要性,同时说明了叁种常用地震动选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衡量地震动相对能量差异的参数I_(Sa),揭示了震级、震中距以及场地条件等地震参数产生影响的内在原因。(2)提出了条件均值谱(CMS)和IDA相结合的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了华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两个地震安全评价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叁个不同自振周期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目标结构,基于改进的IDA方法与一致概率谱、规范谱以及ATC63数据集得到的易损性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后叁种数据集得到的易损性结果相比条件均值谱工况更易倒塌;针对于长周期结构,采用单点周期CMS会使得倒塌易损性计算结果显着低估实际的倒塌超越概率,容易造成偏危险的性态分析结果,因此建议采用包络CMS谱来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3)引入CMS改进了传统IDA方法和条带法的结构需求概率危险性分析中关于地震动输入的选取过程,同时构建了基于CMS和条带法相结合的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计算流程。首先,对传统的全周期选波方法进行了改进,能有效的控制地震动离散性,且均值更接近估计值;其次,基于CMS对传统的IDA和条带法的结构需求概率危险性计算流程进行了改进,并与传统的两种云图法算例对比分析,其中CMS-条带法与CMS-IDA方法的易损性结果在四种性态水平下均保证了较好的一致性,而因两种云图法算例的选波环节中离散性而导致最终结果存在差异;最后,从中国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出发,将条件均值谱与条带法结合,对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通过与CMS-IDA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合理性,并且说明了缺少低水平年超越概率条件下CMS-IDA方法可以替代CMS-条带法。(4)提出了水平正交双向地震动选取方法,建立了基于CMS选取地震动输入的结构叁维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计算流程,并将其推广应用于结构的易损性曲面分析工作中。首先,通过旋转角度将观测记录在水平向进行分解作为新的备选记录,事实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扩充备选数据库,满足工程选波需求;其次,在单方向地震动输入选取基础上,提出了水平正交双向地震动输入选取流程,并与规范等传统双向选取方法进行对比,表明该流程具备考虑强震动观测方位依赖性且兼顾天然水平双向地震动自身特征的优点;第叁,以普通框架结构和核心筒为例,合理科学地将双向选波、地震危险性以及倒塌易损性等环节衔接在一起;最后,通过条件均值谱、双向选波方法、多角度输入以及易损性等四个环节构建了易损性曲面分析方法,并且以不同框架结构为算例说明了结构考虑地震动输入方向的必要性以及易损性曲面分析的科学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梁琰[7](2019)在《可移动文物隔震装置的地震动输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物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保护意义重大。相对于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而言,馆藏可移动文物所承担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传承范围更广,数量更多,保护难度更大。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在文物隔震装置的开发方面,但同时研究了可用于文物隔震系统的地震动输入的不利地震动数据库也很重要。本课题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了针对文物隔震系统的地震动数据库。在阅读和概括了数量众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之后,本文采用PEER强震动数据库作为原始数据库,从中选取了地震动按照我国场地类别进行分类,采用了SAP2000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叁个文物隔震系统的模型,进行地震动输入研究,得到不同场地类别下各模型的结构响应,并按照响应给出了地震动排序。本文总结了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在文物隔震系统地震动输入方面研究的不足,需要批量输入地震动建立针对文物的地震动数据库。选取了PEER数据库中PGA大于50gal的地震动,按照地震动参数排序和场地分类挑选出了313条地震动作为本文计算用地震动。最终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SAP2000建立了叁个文物隔震系统的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计算,并选取模型顶点加速度和支座位移作为参数给出了不同地震动幅值下的地震动的排序,对比了与相同周期的单自由度体系的基于谱加速度的地震动排序,建立了针对文物的最不利地震动数据库。(2)选取了两种典型的地震动,包括远场长周期型地震动和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文物隔震系统进行输入,探究对其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地震动引起的模型支座位移在地震动排序中处于前列,对于文物隔震系统的不利影响较为突出。(3)针对可移动文物放置不同楼层的位置会有加速度放大效应的问题,建立了四个博物馆框架结构模型,研究了多条地震动输入情况下,不同楼层的地震动输入后的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后给出了不同幅值、层数下的文物隔震系统输入加速度放大系数。(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齐杰,孙建琴[8](2019)在《多向地震动输入对高层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抗规对于隔震结构设计分析采用地震动输入问题并无特别说明。由于地震动具有空间性以及高层基础隔震结构的特殊性,本文以位于9度区的某高层RC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为例。根据规范选取7条地震记录,应用ETABS有限元软件采用FNA法对隔震结构输入单向、双向和叁向地震动,对比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以及隔震支座反应,讨论多向地震动对高层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向地震动输入对隔震结构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支座面压和支座滞回均有影响,建议对隔震结构设计分析考虑多向地震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9年02期)

谯雯[9](2019)在《重力坝动力分析黏弹性人工边界及其地震动输入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理论,探讨了无厚度Goodman单元模拟黏弹性人工边界可行性,推导了与之相适应的地震动输入方式在有限元中的实现过程,并通过经典的Lamb算例和重力坝—地基—库水系统的地震动力反应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单元代替弹簧—阻尼器的方法,使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施加方式更为简单,易于实现,操作性强,同时又能够保证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与传统的无质量地基模型相比,本文的黏—弹性人工边界方法能够很好地考虑地基辐射阻尼的作用,更符合实际工程情况,从而可为同类工程的抗震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刘晶波,谭辉,王东洋,宝鑫[10](2019)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中地震动输入的一种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地震作用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有限元模拟,需要在人工边界上完成地震动的有效输入,目前工程和科研中常用的地震动输入方法有两种:波动输入方法和振动输入方法。波动输入方法的模拟精度高,但实施上相对复杂且耗时,而振动输入方法处理简单,但模拟精度较低。针对应力型人工边界提出一种在人工边界上实现地震动输入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土-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由人工边界节点及相邻节点组成的局部子结构施加自由波场位移时程并进行动力分析,从而直接获得可实现地震波动有效输入的等效地震荷载,然后在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人工边界节点上施加等效输入地震荷载并完成动力计算,由此完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地震动输入和地震反应计算。与原有波动输入方法相比,新方法避免了原方法需分别计算人工边界上自由场应力和由引入人工边界条件引起的附加力,以及需要根据不同人工边界面的外法线方向确定荷载作用方向等较为复杂的处理过程,具有等效地震荷载计算简便、地震动输入过程更易于实施的特点。采用均匀弹性半空间和成层弹性半空间一维地震反应算例初步验证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地震动输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构随机振动分析和人工合成地震动记录均需要将反应谱转换为功率谱,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对转换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为合理地确定强度包络函数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依据输入能量谱与傅里叶幅值谱的精确转换关系,建立了由非平稳地震动功率谱计算输入能量谱的方法,并分析了各参数取值对功率谱与能量谱的影响。以匹配设计谱的天然地震动记录样本的平均输入能量谱作为参考依据,通过与设计谱转换得到的输入能量谱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各类场地设计谱转换为功率谱时,强度包络函数模型的各参数取值。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记录的输入能量谱分析,验证了各参数取值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动输入论文参考文献

[1].薛景宏,王鑫.地震动多点差异输入对架空管道地震响应影响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9

[2].王德才,华贝,种迅,蒋庆,叶献国.基于输入能量的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研究[J].工程力学.2019

[3].沈惠军,王浩,郑文智,梁瑞军,沙奔.基于易损性方法的高铁连续梁桥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飞.近断层地震动斜输入作用下水电站厂房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5].王海东,武战战,刘巴黎.地震动输入对中长周期结构抗倒塌性能评估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6].尹建华.地震动输入对结构倒塌易损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

[7].梁琰.可移动文物隔震装置的地震动输入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

[8].齐杰,孙建琴.多向地震动输入对高层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影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

[9].谯雯.重力坝动力分析黏弹性人工边界及其地震动输入处理方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刘晶波,谭辉,王东洋,宝鑫.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中地震动输入的一种新方法[J].地震工程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加速度沿场地深度的分布面板堆石坝模型箱及振动台主体结构反演-正演输入方法示意图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网架支承柱应...跨度柱壳209节点位移时程曲线紫坪铺面板坝震前与震后照片

标签:;  ;  ;  ;  ;  ;  ;  

地震动输入论文_薛景宏,王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