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及协同发展策略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及协同发展策略

论文摘要

淮河生态经济带既具有区域经济系统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流域经济的特点,时空分异具有多元复杂性。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权法定量测度淮河生态经济带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区域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区域差异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个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判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综合发展水平的"三个梯队"和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四大类型区"空间分布与上、中、下游"三大流段"基本一致,但不完全重叠。推进淮河经济带协同发展,既要顺应流域的自然规律,又要根据空间分异特征实施差异化策略。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域及概况
  • 2 研究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方法
  •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   2.4 数据来源和处理
  • 3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的测度
  •   3.1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
  •   3.2 淮河生态经济带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测度
  • 4 结果分析
  •   4.1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发展时空分异分析
  •   4.2 淮河生态经济带系统耦合协调性分析
  • 5 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的策略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曹玉华,夏永祥,毛广雄,蔡安宁,刘传明

    关键词: 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流域开发治理,创新驱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 经济地理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经济体制改革

    单位: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13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9004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EYB008)

    分类号: F127;X2

    DOI: 10.15957/j.cnki.jjdl.2019.09.026

    页码: 213-221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357K

    下载量: 932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工智能、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经济体系建设[J]. 经济视角 2020(01)
    • [2].对灵台县发展生态经济的若干思考[J]. 农家参谋 2019(24)
    • [3].习近平新时代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J]. 攀登 2019(06)
    • [4].新时代创新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有效路径探究[J]. 北方经济 2020(05)
    • [5].论中国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框架、特征、运行与学术话语[J]. 西部论坛 2020(03)
    • [6].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发展历程与对策建议[J]. 当代农村财经 2020(05)
    • [7].关于“十四五”时期加强省际合作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思考[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20)
    • [8].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实践[J]. 城乡建设 2019(08)
    • [9].黄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0].生态经济林业发展道路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29)
    • [11].湖南省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11)
    • [12].浅析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J]. 纳税 2018(28)
    • [13].国务院批复淮河汉江建生态经济带[J]. 环境经济 2018(Z3)
    • [14].滁州市生态经济主要功能的发展评价[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6(06)
    • [15].做好生态经济的“加减乘除”[J]. 群众 2017(06)
    • [16].如何进行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08)
    • [17].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4)
    • [18].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综述[J]. 山西青年 2020(06)
    • [19].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视阈下的绿色经济探析[J]. 学周刊 2016(31)
    • [20].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J]. 商业故事 2016(25)
    • [21].以骆马湖为例探讨生态经济转型问题[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6)
    • [22].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的思考[J]. 城市地理 2017(16)
    • [23].探析中小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障碍及对策[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3(03)
    • [24].“新经济人”分析范式与企业生态经济行为[J]. 海派经济学 2010(04)
    • [25].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测度[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20)
    • [26].构建沿黄河生态经济“一轴两廊三带”的设想与建议[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02)
    • [27].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 [28].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实施 引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J]. 江苏水利 2019(S2)
    • [29].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的思路和措施[J]. 管理观察 2019(05)
    • [30].生态经济:自然和经济双赢的新发展模式[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1)

    标签:;  ;  ;  ;  ;  ;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及协同发展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