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多态性研究

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多态性研究

靳立忠[1]2004年在《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构建人脂联素cDNA的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探讨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方法:提取人脂肪组织总RNA,运用RT-PCR方法扩增人脂联素cDNA完全编码区,将扩增产物通过TA克隆技术克隆至pMD18-T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验证;应用PCR-RFLP法检测186名正常非肥胖者(Non-ob)、122名超重或肥胖者(Obesity)及213名2型糖尿病者(T2D)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 结果: 1.成功构建人脂联素cDNA的克隆,重组质粒(pMD18-T/ADPN)经测序与Genebank检索的脂联素cDNA序列(Accession NM_004797)进行比对证实为100%同源; 2.我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其中TT基因型频率在Non-ob组、Obesity组和T2D组中分布频率为57.5%、59.0%和56.3%,TG基因型频率为40.3%、33.6%和35.7%,GG基因型频率为2.2%、7.4%和8.0%,T2D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Non-ob组(P<0.05),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无显着性差异; 3.Non-ob组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TG基因型者SBP、LDL-C和FINS显着高于TT基因型者(P<0.05),HDL-C低于TT基因型者(P<0.05);TG+GG基因型者SBP、LDL-C、FINS及HOMA-IR高于TT基因型者(SBP、LDL-C和FINS,P<0.01;HOMA-IR,P<0.05),HDL-C和IAI低于TT基因型者(HDL-C,P<0.01;IAI,P<0.05); 4.T2D组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G基因型者FINS显着高于TT和TG基因型者(P<0.01),GG和TG基因型者HOMA-IR高于TT基因型者(P<0.05),

罗琴[2]2008年在《广西巴马小型猪生长素和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长素(Ghrelin)是由胃肠道分泌的一种多肽,最初发现其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它还有促进食欲、促进胃酸的分泌、也可能参与多种脂肪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能量代谢等其他生物学作用,并可能参与肥胖的发病过程。脂联素(AdipoQ)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同时可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这些优点,adipoQ或刺激adipoQ分泌的药物可用于治疗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本研究克隆了ghrelin基因和adipoQ基因的编码序列,为今后探讨广西巴马小型猪矮小体型的遗传机制提供分子水平上的理论依据;并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ghrelin基因和adipoQ基因的多态性,为寻找导致不同品种猪生长发育的遗传标记做必要的基础性研究。本研究参照NCBI中GenBank发表的猪ghrelin和adipoQ基因的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胃底组织和脂肪组织总RNA以及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引物悬挂延伸PCR法扩增出相应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ghrelin基因cDNA序列为357bp,adipoQ基因cDNA序列为732bp,都包含了完整的编码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广西巴马小型猪ghrelin与GenBank中报道的猪ghrelin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7%,与人类、家鼠及奶牛等物种的同源性分别为85.3%、81.4%、82.1%;广西巴马小型猪adipoQ与GenBank中报道的猪adipoQ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7%,与人类、家鼠及奶牛等物种的同源性分别为86.6%、79.1%、84.5%。以上说明克隆得到了正确的广西巴马小型猪ghrelin和adipoQ基因的编码序列。测序比对发现ghrelin基因仅在编码序列的第335位(C→A)发生碱基错义突变,使编码氨基酸从苏氨酸变为天冬酰胺;adipoQ有2处碱基发生错义突变:其中第91位从C→T,使编码氨基酸从脯氨酸变为丝氨酸;第178位从G→A,使编码氨基酸从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5个品种猪ghrelin基因的外显子3及adipoQ基因的2个外显子和内含子2的多态性。结果显示:(1)在ghrelin基因外显子3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为AA,AB和BB,其中陆川猪只有B等位基因;广西巴马小型猪只有A等位基因;而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等引进品种猪中,均检测到A、B基因,以等位基因B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633、0.575、0.667。多态信息含量大小依次为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猪,均为中度多态;而陆川猪和广西巴马小型猪无多态。杜洛克猪和大约克猪χ~2值分别为3.9278(P>0.05)和0.0650(P>0.05),差异显着,说明杜洛克猪和大约克猪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它叁个猪群在该位点均偏离平衡状态。(2)对5个不同品种猪的adipoQ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在外显子区域未检测到多态性,而在其内含子2检测到AA、GG和AG叁种基因型。其中,长白猪和大约克猪只有A等位基因;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陆川猪均以G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925、0.861;而大约克猪检测到AA,AG两种基因型,其中以A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为0.8。多态信息含量大小依次为杜洛克猪最高,为中度多态;其次为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陆川猪,长白猪和大约克猪均无多态。杜洛克猪和陆川猪χ~2值分别为0.8098(P>0.05)和0.0769(P>0.05),差异显着,说明杜洛克猪和陆川猪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它猪群在该位点均偏离平衡状态。

董飚[3]2007年在《鸭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昆山麻鸭、樱桃谷鸭、高邮鸭、荆江麻鸭、金定鸭、山麻鸭、龙白鸭和白羽番鸭为实验材料,通过对鸭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规律、脂联素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脂肪等性状相关性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了鸭脂联素基因的DNA序列及其受体AdipoR1、AdipoR2的cDNA序列(Accession No:DQ452618、DQ872901、DQ355029),并与鸡及哺乳类动物等物种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同源性比较及进化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进化与物种进化相一致,反映了这些基因在进化中的保守性及生理功能的重要性。(2)半定量PCR揭示鸭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在所测组织中均表达。脂联素基因高度表达于脂肪、肌胃、小肠、心、骨骼肌,中度表达于肺、腺胃、卵巢、脾组织中,而在肝、肾、间脑组织中为低度表达;AdipoR1基因高度表达于脾、脂肪和肺组织,中度表达于心、腺胃、肌胃、卵巢,而在肝、骨骼肌、小肠、间脑、肾组织中表达较低;AdipoR2基因高度表达于脂肪和肺组织,在其它组织中表现为中度表达,且组织间差异不大。这些结果说明了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在动物各组织中所起的重要性。(3)根据鸭脂联素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PCR-SSCP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引物4扩增片段上共检测到G430A、A457G、C507T、T523C、T540C、C576T、C579T 7个单碱基突变,前3个突变导致氨基酸A144T、I153V、Y175H 3处发生有义突变。鸭群中表现出8种基因型(AA、AB、AC、BB、BC、CC、DD、DE)。统计结果发现8种基因型在8个鸭品种间分布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1)。除金定鸭外,其他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分析表明金定鸭的纯合度最高,高邮鸭最低,其他各群体的纯合度较相近;金定鸭为低度多态,高邮鸭为高度多态,其他品种为中度多态。(4)将昆山麻鸭、樱桃谷鸭的不同基因型的腹脂等屠宰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昆山麻鸭的AA型皮脂重和皮脂率显着高于AC;樱桃谷鸭的BC型皮脂率、腹脂重、腹脂率显着高于AC、CC型。表明脂联素基因可能是影响鸭脂肪代谢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能够用于对鸭脂肪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张良志[4]2008年在《黄牛脂联素基因遗传特性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晋南牛、中国荷斯坦牛5个群体的脂联素基因(Acrp30)的遗传变异,分析了其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并对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3个群体该基因的多态基因座与其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以检验该基因的多态基因型对3个黄牛群体生长发育的遗传效应,以期发现对重要经济性状具有显着效应的遗传标记,为中国黄牛的高效选育和分子标记数据库的建立、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提供遗传学依据。此外,对秦川牛脂联素基因进行了体外克隆、表达研究,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共研究了5个群体的6个基因座。在内含子2新发现2个SNP(+822 C>T和+866 C>T,以起始密码子ATG中的A作为+1来定义序列的相对位置,下同),3’侧翼区新发现1个SNP。5个牛群体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表明,内含子2上的SNP位点处于非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除内含子2(+822 C>T)为中度多态外,其它位点均为低度多态。基因型分布的卡方独立性检验显示,在内含子2基因型分布差异比较大,各品种间均差异极显着(P<0.01),3’侧翼区基因型分布在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在编码区未发现SNP。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对内含子2和3’侧翼区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黄牛部分经济性状进行显着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与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3个群体的经济性状无显着关联。2.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其序列分析在启动子区3个基因座中,在P1基因座(-9862--10333)新发现5个点突变(-10241 G>T、-10171 C>T、-10007 G>C、-9886 C>T、-9936 C>G)以及1处插入突变(-9940-9939 ins 67bp)。在P3基因座(-10598--11080)新发现1个点突变(-10997 C>T)以及1处缺失突变(-10744--10740 delGATTA)。对P1和P3基因座的插入和缺失基因型分布的卡方独立性检验显示,奶牛与检测的地方黄牛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各群体在两个位点的PIC均小于0.20。通过对启动子区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析发现,在P1基因座存在一个固醇调节元件相关蛋白(SREBP)结合位点,两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的结合位点以及一个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ChRE)。在P3基因座存在两个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的结合位点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的结合位点。通过序列分析发现,P1位点的插入序列实际上造成了一个可变拷贝,在这个插入序列中包含了一个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ChRE),而P3位点的缺失突变则导致一个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结合位点的产生。3秦川牛脂联素基因的克隆、表达本试验利用Overlap-PCR技术首次扩增获得秦川牛脂联素基因全长CDS序列。脂联素基因编码区全长为723 bp,与GenBank公布序列的同源性为100%。将得到的脂联素基因CDS区导入到pET32a(+)表达载体骨架上,构建了脂联素基因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pAcrp-32,并得到了His-Acrp融合蛋白,大小为44kD(a包含表达的标签蛋白)。可溶性分析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并利用his-trap亲和层析柱对脂联素融合蛋白进行了纯化,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杨彦杰[5]2009年在《秦川牛脂联素及受体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脂联素及其受体在脂质和糖类代谢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能刺激脂肪酸氧化,降低血甘油叁酯,并改善糖代谢,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也参与调节能量平衡和体重。本研究采用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对405头18~24月龄秦川牛脂联素基因及其受体基因SNPs进行检测,运用SPSS统计程序中的GLM模型分析了其中106头牛的部分肉用性能指标与SNPs位点相关性,旨在探索脂联素基因及其受体基因对秦川牛部分肉用性状的影响,以期加快秦川肉牛的选育进程。研究结果如下:1、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胴体及肉质相关性对秦川牛脂联素基因SNPs位点进行检测,结果在脂联素基因exon2 64 bp发现G→C突变,在脂联素基因exon3 50 bp发现C→T突变,G→C导致谷氨酸(GGA)转变为谷氨酰胺(GCA),C→T导致丝氨酸(TCA)转变为亮氨酸(TT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AA型个体在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显着高于BB型(P<0.05),而在胴体腿臀围方面,AA型个体极显着高于AB型、BB型个体(P<0.01)。CD型个体在宰前活重、胴体腿臀围、背膘厚、嫩度都显着优于DD型个体(P<0.05)。2、AdipoR1基因多态性与胴体及肉质相关性本研究对秦川牛AdipoR1基因SNPs位点进行检测,结果在脂联素受体1基因发现3个SNPs位点:AdipoR1基因exon2 154 bp处发生了G→A突变,该突变导致丙氨酸(GCT)转变为苏氨酸(ACT);在AdipoR1基因exon4 164 bp处发生了C→T突变,该突变为同义突变,并没有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AdipoR1基因exon8 240 bp处发生了A→G突变,该突变为同义突变。对AdipoR1基因exon2 154 bp处G→A突变与胴体肉质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型个体在胴体重、背膘厚、胴体腿臀围指标显着优于BB型个体(P<0.05); AA型个体在宰前活重方面显着优于AB型个体(P<0.05),极显着优于BB型个体(P<0.01)。对AdipoR1基因exon4 164 bp处C→T突变与胴体肉质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型个体在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指标显着优于BB型个体(P<0.05);对AdipoR1基因exon8 240 bp C→T突变与胴体肉质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B型个体的眼肌面积、胴体腿臀围显着优于BB型个体(P<0.05)。3、AdipoR2基因多态性与体尺、胴体及肉质相关性本研究对秦川牛AdipoR2基因SNPs位点进行检测,结果在AdipoR2基因发现3个SNPs位点:在AdipoR2基因exon5 26 bp处发生了G→A突变,该突变导致AdipoR2基因第134位的丙氨酸(GCC)转变为甘氨酸(GGC)。在AdipoR2基因exon8 207 bp和232 bp处发生了T→C和G→A突变,207 bp处的T→C突变为同义突变,并未引起氨基酸发生变化;232 bp处的G→A突变导致AdipoR2基因385位的丙氨酸(GCA)变为苏氨酸(ACA)。对AdipoR2基因exon5 26 bp G→A突变与胴体及肉质指标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B型、AB型个体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背膘厚、大理石花纹等级显着优于BB型个体(P<0.05)。对AdipoR2基因exon8多态性与胴体及肉质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AB型个体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显着优于AA型个体(P<0.05);AB型极显着优于BB型、AD型和DD型个体(P<0.01)。AB型个体的大理石花纹显着优于AA型、BB型和DD型个体(P<0.05);极显着优于AD型个体(P<0.01)。

张变玲[6]2008年在《人脂联素基因的重迭延伸PCR法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诱导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重迭延伸PCR法克隆出人脂联素(ADPN)基因cDNA序列,构建了其克隆载体pGEM-T-ADPN。通过测序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后,进一步构建其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ADPN,然后利用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甲醇诱导重组酵母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利用重迭延伸PCR法从人血液中扩增出人脂联素基因第二外显子和第叁外显子编码序列,并准确拼接,构建了克隆载体pGEM-T-ADPN。通过PCR和酶切初步鉴定正确后,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和NCBI中登陆号为NM_004797.2的人脂联素cDNA序列比对,结果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表明人脂联素基因已经成功克隆并连接至克隆载体pGEM-T中。设计分别带有BamH I和EcoR I两个酶切位点的人脂联素基因引物,以pGEM-T-ADPN为模板,扩增出5′端和3′端分别带有BamH I和EcoR I两酶切位点的ADPN基因,然后用这两种酶切后连接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中。重组表达载体pPIC3.5K-ADPN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利用其上携带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出抗性菌株,然后做PCR及双酶切鉴定。经鉴定人脂联素基因已经准确地连接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中。用电转化法将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ADPN导入甲醇型酵母(P.pastoris)菌株GS115中,获得转化子。将转化子采用营养缺陷、遗传霉素、PCR、Soutern杂交筛选后,得到多株重组酵母菌株。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对重组酵母菌株进行了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杂交检测人脂联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经1%甲醇诱导后,在28 kDa处有目的蛋白条带出现,且甲醇诱导48 h后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说明P.pastoris成功表达了人脂联素蛋白且表达的蛋白具有抗原性。

吉文林, 董飚, 段修军, 王健, 龚道清[7]2011年在《白鹅脂联素基因内含子多态性检测及群体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扬州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豁眼鹅、浙东白鹅5个鹅品种为实验材料,根据鹅脂联素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扩增部分内含子,用PCR-SSCP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品种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鹅脂联素基因内含子上发现2个单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为第16、26位点的A-G、T-C。鹅群中表现出3种基因型(AA、AB、BB)。除去豁眼鹅与皖西白鹅、浙东白鹅外,3种基因型在鹅品种之间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豁眼鹅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高,皖西白鹅最低,所有品种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本研究表明鹅脂联素基因在不同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来分析其与脂肪性状的关联性。

凌飞, 汪亮亮, 杜红丽, 李仕新, 陈瑶生[8]2010年在《猪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为脂联素基因作为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猪BAC文库筛选及primer-walking的测序方法获得脂联素基因的启动子序列,采用PCR-RFLP技术对蓝塘猪、大花白猪、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5个品种共290头猪的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脂联素基因的5’侧翼区-1 010 bp(G/A)的SNP位点,本地猪种中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外来猪种;-394 bp(T/C)的SNP位点,本地猪种基因型分布较为丰富,而在外来猪种中却没有检测到CC基因型,且外来猪中T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结论]脂联素基因上游-1 010 bp(G/A)的SNP位点突变可能会引起该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而-394 bp(T/C)的SNP位点与基因转录水平及与脂肪沉积可能无关。

龙勤强[9]2010年在《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分泌调控》文中研究说明脂肪组织作为一种能量储存器官在脂肪的贮存、动员及其调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在内分泌和旁分泌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分泌大量的激素和细胞因子以调控机体内各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脂联素是近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脂肪细胞因子,在调节脂质和葡萄糖代谢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刺激脂肪酸氧化、抑制肝糖原异生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在慢性炎症病理调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通过神经系统调节进食和体重等功能调控方面也不断具有新的发现。脂联素由脂肪细胞分泌后在循环系统中存在叁聚体、六聚体和高分子量多聚体叁种形式。脂联素的每种亚型在不同的靶组织中都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其中高分子量多聚体是脂联素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形式,而主要的作用形式为六聚体或叁聚体。脂联素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大量的翻译后修饰作用,脂联素分子的胶原结构域中保守的赖氨酸残基的羟基化和糖基化对于其胞内多聚体组装和维持其高聚体结构十分必要。已有研究报道,脂联素在转录水平上受到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可通过其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或第一个内含子区而调控脂联素的表达,合成后的脂联素借助44 kDa内质网蛋白(ERp44)和内质网氧化还原酶1-Lα(EROl-Lα)以调节型分泌方式分泌到胞外。但脂联素基因表达通过启动子的反式调控和分泌调控的分子机制尚须精细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利用稳定转染脂联素基因的HEK293细胞系和分离纯化得到的猪骨髓间充值干细胞(MSCs),运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细胞转染和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等研究技术,对脂联素的表达、分泌及其调控机制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采用同源序列法克隆了猪ERp44和EROl-Lα基因。实时定量PCR检测了ERp44和EROl-Lα基因在12个组织样中的表达水平,ERp44和EROl-Lα基因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以基因电子定位的方法,将猪ERp44和EROl-Lα基因分别定位于染色体1q29和1q21。2.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ERp44基因启动子存在PPARγ结合位点,基因共转染证实ERp44基因表达受PPARγ的调控。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明PPARγ通过结合到ERp44基因启动子-981至-1004区域的PPRE位点而抑制ERp44基因的表达。3.罗格列酮(PPARγ激动剂)处理或过量表达PPARγ均可降低ERp44基因的转录,进而引起脂联素分泌的显着提高。4.从一月龄梅山猪骨髓中分离获得一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细胞形态、生长特征和标志基因(PouV, Sox2和Nanog等)分析,表明该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全能性(如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5.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脂联素启动子上具有KLF结合位点,在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后脂联素基因表达受KLF15的调控。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进分析证明,KLF15可与脂联素基因启动子-93至-77区域特异结合以激活脂联素基因的表达。

孙英姿[10]2008年在《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276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山西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 1,ADIPOR1)基因-102T/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山西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10名无亲缘关系的山西地区汉族人,其中正常对照组76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6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68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SNP276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定所选人群的临床指标;选取100名无亲缘关系的山西地区汉族人,其中正常对照组50例,2型糖尿病组50例,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检测50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ADIPOR1 -102T/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并测定所选人群的临床指标。结果1、(1)SNP27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型糖尿病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与TT型相比,携带GG+GT型者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增加。SNP27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GG或GT型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均显着高于TT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GG或GT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着高于TT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GG或GT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显着高于TT型。2、(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1,P=0.451)。(2)正常对照组人群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胰岛素(P=0.000)、胰岛素抵抗指数(P=0.000)及空腹血糖(P=0.000)较TT基因型者低。(3)2型糖尿病患者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胰岛素(P=0.000)、胰岛素抵抗指数(P=0.002)及空腹血糖(P=0.000)较TT基因型者低。结论(1)脂联素27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山西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无关。G等位基因是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2)脂联素受体1-10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山西汉族人群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与2型糖尿病无关。

参考文献:

[1]. 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多态性研究[D]. 靳立忠. 天津医科大学. 2004

[2]. 广西巴马小型猪生长素和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D]. 罗琴. 广西大学. 2008

[3]. 鸭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的研究[D]. 董飚. 扬州大学. 2007

[4]. 黄牛脂联素基因遗传特性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D]. 张良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 秦川牛脂联素及受体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相关性研究[D]. 杨彦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6]. 人脂联素基因的重迭延伸PCR法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诱导表达[D]. 张变玲. 西北大学. 2008

[7]. 白鹅脂联素基因内含子多态性检测及群体遗传分析[C]. 吉文林, 董飚, 段修军, 王健, 龚道清. 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1

[8]. 猪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多态性研究[J]. 凌飞, 汪亮亮, 杜红丽, 李仕新, 陈瑶生.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9]. 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分泌调控[D]. 龙勤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10]. 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D]. 孙英姿. 山西医科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多态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