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与幽默论文_谷玮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讽刺与幽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幽默,漫画,格列佛,手法,叙述者,单口相声,钦差大臣。

讽刺与幽默论文文献综述

谷玮洁[1](2019)在《情境反讽视镜中的悖谬叙事——以左琴科幽默讽刺创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融汇在左琴科幽默讽刺作品中的反讽叙事是作家创作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作家的反讽范围并不只局限在语言叙事以及文体层面上,反讽构思还展现在故事情节上。作家在文本结构的架设中,通过各段落的衔接来生成叙事张力,分别呈现出故事人物言与行的自相矛盾;故事人物的期望与事态发展的适得其反;情节的意外结局与读者预想的南辕北撤;作品体现出的价值意识与公众行为准则及社会的道德标准的对立等,由此产生形式多样的对立,对照之中的悖逆赋予作品丰富的意义空间,并召唤读者去领悟作家的反讽之笑。(本文来源于《攀枝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蒋成侠[2](2019)在《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单口相声中的讽刺幽默——以维尔·达斯作品Losing It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英语单口相声影响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人开始接触并喜爱这一喜剧形式。然而不少听众在欣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法理解表演者"段子"的情况。基于此现象,文章选取着名印度裔单口秀演员维尔.达斯作品"Losing It"为研究对象,从关联角度探讨和分析其作品中的讽刺幽默,并对听众难以理解其讽刺幽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够提供给单口相声和英语爱好者另一个理解角度,从而能更加自如的欣赏单口相声并理解文化差异等现象。(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6期)

李斌[3](2019)在《论贾平凹小说的幽默与讽刺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幽默与讽刺艺术在贾平凹《秦腔》《高兴》等作品中几乎甄于至境。它不仅与作家的"流年式叙写"紧密结合,使文本中"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变得趣味横生,而且生活/艺术真实性和思想批判力进一步得以彰显。贾平凹幽默、旷达的心境促使其创作迈向苍茫大度、气宇宏阔、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他深受古典与民间文化滋养,又接续"五四"以来的幽默/讽刺文学传统,他的艺术探索为丰富、拓展当代乡土叙事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杨松[4](2019)在《中国喜剧电影黑色幽默下的现实讽刺》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色幽默是现代艺术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以荒谬、无规律打破了原本的理性之美,在解构了旧的艺术形式之后,重新建构了一种无序和荒诞的美感。中国喜剧电影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滑稽剧到现代喜剧的嬗变,而黑色幽默这种诞生于西方的艺术手段成功吸引了中国喜剧电影艺术工作者的眼光。电影创作者常常用黑色幽默这一手法来实现电影形式的创新和美感的升华,并将其栽种在中国本土的电影之壤上,使其结出独特的艺术果实。中国的黑色幽默喜剧电影既有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又蕴含着丰富的现实意识,成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午荷[5](2019)在《中国漫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话嘉宾鹿耀世:漫画家、评论家朱自尊:漫画家、浙江省漫画家协会顾问朱丞:世界漫画家联盟中国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讽刺与幽默》国际版主编近年来,随着漫画大家的陆续谢世、某些大报漫画专版的停办,以及动漫产业的蓬勃兴起,(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7-11)

张若愚[6](2019)在《论左琴科幽默讽刺小说中的叙述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者,又称“讲故事人”,在叙述文本中起着架构情节的作用。故事不能离开叙述者而独立存在、自行发展,叙述者与作者、隐含作者、被叙述者、读者的关系决定着故事的走向,因而对叙述者问题的研究成为叙事文本的重点。左琴科作为时代的传声筒与短篇讽刺小说的技巧大师,其创作始终力求展现社会的原貌,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然而受社会历史时代等条件的限制,对其作品中叙述者形象的研究始终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本文将就左琴科幽默讽刺小说中的叙述者形象展开研究。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叙述者形象,明确叙述者的概念,分析叙述者在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中承担的角色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第一章是左琴科对民间口头文学和讲述体的批判继承。首先可以追溯到早期口头文学创作中的故事讲述人,故事讲述人的身份、语言面貌、世界观对左琴科笔下的叙述者形象的塑造有深远的影响,其次左琴科也从讲述体小说中的典型叙述者中汲取到许多经验。可以看出,左琴科善用叙述者作假面的创作方式不仅借鉴了民间口头创作的创作经验,同时继承了讲述体小说的写作范式。第二章梳理了左琴科幽默讽刺小说中的叙述者。第一部分是叙述者形象的社会意义,主要将左琴科笔下的叙述者形象作为一个群体分析他们的身份地位、所处的社会环境;其次是叙述者的视点分析,根据杰拉尔德·普林斯的理论,可以将叙述者的视点分为全知视点、外视点和内视点,此外,还将注意到人称与视点的变动之间的关系;第叁部分是对左琴科小说中叙述者的职能概述,主要有交流职能、协调职能与思想职能,其中还将探讨叙述者与作者、读者及被叙述者之间的关系。叙述者同作者之间的关系有时是对立的,有时又是同一的,这其中造成的反讽效果正是左琴科小说的成功之处。综上,本文将就左琴科的幽默讽刺小说为研究文本,一方面通过叙述者理论更加深入理解其小说的社会意义,及其创作技巧产生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则通过对其小说的分析,加深对叙述者形象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卢玉清[7](2019)在《《讽刺与幽默》的新闻漫画研究(2012-2018)》一文中研究指出《讽刺与幽默》作为《人民日报》漫画增刊,一直以漫画为主要形式,旨在讽刺时弊,幽默生活。本文以《讽刺与幽默》的头版和社会热点版的新闻漫画为研究对象,对政治、经济、社会、体育等各类新闻漫画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其在2012年——2018年间的评论特征。新闻漫画作为兼具图像和文字的多模态文本,具有新闻性、艺术性和评议性的特点,基于这叁个特点,本文从议题特征、评论策略特征和评论倾向特征等叁个方面进行样本分析。研究发现,《讽刺与幽默》在议题方面,涉及范围广泛,评论角度多元,部分议题具有周期性,整体偏向社会类新闻,对政治议题的关注度和评论深度呈下降趋势,对经济议题和体育议题的关注度一直很低。在评论策略方面,新闻漫画善于运用隐喻、夸张、象征等视觉修辞进行意义建构;漫画标题善于运用双关、反语等文学手法,对漫画意义的诠释过程进行限定和引导;漫画配文的易读性强,善于借助网络流行语,经典文学作品或者时下的流行影视作品等,来辅助漫画完成意义的传播。在评论倾向方面,以负面态度为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李世萍,陶亚宁[8](2019)在《浅析《傲慢与偏见》幽默讽刺的手法和幽默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幽默讽刺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社会功能主要是能引人发笑,产生乐趣,因此许多作家常常使用幽默来调节作品的气氛,以达到特定的语言效果。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以其幽默的语言而着称,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其最着名的一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她的语言特点。(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15期)

何慧运[9](2019)在《从符号—结构法阐释《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和幽默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符号—结构诗学研究方法以局部的段落式思考诠释作者Swift的表现形式,整体上缺乏层次联系,孤立性较强。本文尝试换一个角度,用符号—结构方法探究其作品《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手法所存在的文学层次关联关系。(本文来源于《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马梦迪[10](2018)在《浅析《钦差大臣》的幽默讽刺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果戈里是俄国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戏剧《钦差大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果戈里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沙皇俄国的阴暗历史,用讽刺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官僚的丑恶嘴脸,用幽默讽刺性的手法批判了俄国的贵族生活。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俄国文学甚至于世界文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钦差大臣》的发表,标志着果戈里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的成熟。(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8年16期)

讽刺与幽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英语单口相声影响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人开始接触并喜爱这一喜剧形式。然而不少听众在欣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法理解表演者"段子"的情况。基于此现象,文章选取着名印度裔单口秀演员维尔.达斯作品"Losing It"为研究对象,从关联角度探讨和分析其作品中的讽刺幽默,并对听众难以理解其讽刺幽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够提供给单口相声和英语爱好者另一个理解角度,从而能更加自如的欣赏单口相声并理解文化差异等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讽刺与幽默论文参考文献

[1].谷玮洁.情境反讽视镜中的悖谬叙事——以左琴科幽默讽刺创作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

[2].蒋成侠.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单口相声中的讽刺幽默——以维尔·达斯作品LosingIt为例[J].校园英语.2019

[3].李斌.论贾平凹小说的幽默与讽刺艺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杨松.中国喜剧电影黑色幽默下的现实讽刺[J].电影文学.2019

[5].午荷.中国漫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6].张若愚.论左琴科幽默讽刺小说中的叙述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7].卢玉清.《讽刺与幽默》的新闻漫画研究(2012-2018)[D].兰州大学.2019

[8].李世萍,陶亚宁.浅析《傲慢与偏见》幽默讽刺的手法和幽默翻译[J].校园英语.2019

[9].何慧运.从符号—结构法阐释《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和幽默手法[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

[10].马梦迪.浅析《钦差大臣》的幽默讽刺艺术[J].现代交际.2018

论文知识图

/雷浩 选自《讽刺与幽默》/雷浩 选自《讽刺与幽默》自报家门-自报家门 黄远林汪家铭汪家铭-1 夫妻老婆店汪家铭-1 双推磨(1988)

标签:;  ;  ;  ;  ;  ;  ;  

讽刺与幽默论文_谷玮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