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组织论文-胡祖辉,朱俐

研究生组织论文-胡祖辉,朱俐

导读:本文包含了研究生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纳德组织理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研究生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胡祖辉,朱俐[1](2019)在《基于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实践基地建设对于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巴纳德组织理论对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确立校企双方的共同合作目标、构建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体制、建立相互融通的信息交互机制、设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专业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的发展格局。(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林杰,晁亚群[2](2019)在《研究生师门组织文化类型与特征的混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实行导师制,并由此形成以导师为核心的师门组织。师门通常具有多重目标、多种活动,充满自由交往与情感交流,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织形态。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师门主要存在四种组织文化类型,分别为散养式师门、部落式师门、家庭式师门以及科层式师门;各种类型的师门组织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对研究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家庭式与部落式师门更接近良性的组织文化,散养式与科层式师门组织文化则有待改进。良性师门组织文化的建设需要导师与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导师应该反思并调整自身领导风格与深层价值观,必要时寻求教师发展中心的帮助,领导良性师门组织文化的建设;研究生也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改进师门组织文化提出建议并付诸行动。(本文来源于《高校教育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陈芳,邓桦,卢玉葵,赵海全,计慧琴[3](2019)在《高级动物组织学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研究生高级动物组织学的学习效果,本文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措施,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方法采用PBL式和讨论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以专题讲座的方式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理论课和实验课同步进行;建立有效的考核方式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乔刚[4](2019)在《美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特点及启示——以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以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在本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总结、系统分析美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立足我国国情和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借鉴,对于我国构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9年31期)

刘秀霞,蒋金芳,梁伟华,任艳,庞丽娟[5](2019)在《研究生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组化实验技术是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其中石蜡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是最常用的技术。学好这门实验课为以后研究生做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免疫组化实验教学在研究生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限定的学时内掌握其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我们主要采取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应用教材中的经典临床案例,分析案例的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3期)

林杰,晁亚群[6](2019)在《师门对研究生发展的影响——基于非正式组织理论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非正式组织形式,以导师为主导的师门对研究生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力。根据非正式组织理论,研究生师门应具有如下特征:强调情感逻辑、具有非正式约束机制、通过权威人物引领师门发展。本文通过对北京某"双一流"大学的16位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师门对研究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知识、能力与社会性叁个维度,不同师门之间非正式的互动、约束机制与权威的组织特征差异,影响了研究生发展的差异。部分师门对研究生发展的各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有不少师门过于强调论文发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忽视了师门的育人责任。导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新,形成鼓励创新的师门氛围,加强师门成员的非正式互动与情感联结,承担起对学生情感发育与人格发展的责任。(本文来源于《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仲天宝[7](2019)在《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效果和人才培育的质量,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着党务工作者引领作用不显着、组织生活不够规范、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动员群众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高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全面领导。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增强领导力;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督机制,增强管理力;完善全方位的激励措施,增强激励作用;创新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增强吸引力;构建凝聚人心的服务格局,增强号召力。同时各部门要协同推进、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质量和水平。(本文来源于《大连民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晨,郝雪秦,孙波,贾淑英,于滨[8](2019)在《科研院所共青团组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是团员青年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采取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分析出目前团组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十分重要。培养好团干部就是为团组织活动提供力量;协助党委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储备后备力量;与研究所的各个部门联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针对存在的问题,团组织倡导党建带团建的领导核心作用,优化内容引领,完善团组织建设,聚焦青年需求,优化成长环境,团组织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不断努力,努力使青年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蒋辉宇[9](2019)在《研究生公选课程分组讨论教学的规则设计、组织与有效实施——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研究生公选课程教学经验的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教师通过对学生循环提问与交叉提问的方式,事实上组织起了一场以研究生个人为参与主体的课堂讨论,该课堂讨论通过对研究生讨论表现实时计分的方式凝聚了学生课堂注意力,同时也有效控制了讨论秩序,其教学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然而,由于两国研究生公选课程人数及国民性格的较大差异,澳洲的教学经验不能在国内同类课堂完全直接适用。有必要进行针对性改造、变通。在改造后的分组讨论模式中,由教师实时记录各讨论小组的发言、提问及评论质量,并通过科学的分数构成及相关规则将各小组成员的个人总评成绩进行具体量化,同时通过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双重竞争机制有效保障研究生个人持续性积极参与分组讨论的全部环节。(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奕,梁佳,赵文,修文心[10](2019)在《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平台。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职员代表数量不足,级别不高,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严重不符。近年来,多所国内高校陆续制订"双一流"建设方案,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已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新课题。(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研究生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实行导师制,并由此形成以导师为核心的师门组织。师门通常具有多重目标、多种活动,充满自由交往与情感交流,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织形态。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师门主要存在四种组织文化类型,分别为散养式师门、部落式师门、家庭式师门以及科层式师门;各种类型的师门组织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对研究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家庭式与部落式师门更接近良性的组织文化,散养式与科层式师门组织文化则有待改进。良性师门组织文化的建设需要导师与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导师应该反思并调整自身领导风格与深层价值观,必要时寻求教师发展中心的帮助,领导良性师门组织文化的建设;研究生也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改进师门组织文化提出建议并付诸行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研究生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胡祖辉,朱俐.基于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

[2].林杰,晁亚群.研究生师门组织文化类型与特征的混合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9

[3].陈芳,邓桦,卢玉葵,赵海全,计慧琴.高级动物组织学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和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4].乔刚.美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特点及启示——以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为例[J].管理观察.2019

[5].刘秀霞,蒋金芳,梁伟华,任艳,庞丽娟.研究生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9

[6].林杰,晁亚群.师门对研究生发展的影响——基于非正式组织理论的质性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

[7].仲天宝.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对策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9

[8].李晨,郝雪秦,孙波,贾淑英,于滨.科研院所共青团组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思考[J].中国医药科学.2019

[9].蒋辉宇.研究生公选课程分组讨论教学的规则设计、组织与有效实施——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研究生公选课程教学经验的借鉴[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王奕,梁佳,赵文,修文心.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标签:;  ;  ;  ;  

研究生组织论文-胡祖辉,朱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