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伦理剧论文-李桂梅,贺智慧

中国家庭伦理剧论文-李桂梅,贺智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家庭伦理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乡村,家庭伦理,调查

中国家庭伦理剧论文文献综述

李桂梅,贺智慧[1](2019)在《当代中国乡村家庭伦理现状调查——基于七省七村的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乡村家庭伦理建设不仅关系家庭和谐和个体幸福,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调查显示:乡村家庭伦理状况总体良好;乡村婚恋伦理多元并存;乡村亲子伦理失衡;乡村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乏力;乡村性伦理开放宽容和乡村生育伦理新旧交织。影响当代乡村家庭伦理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家庭财富重心和话语权转移;社会道德调控力量弱化;部分村民自身道德素质低下等。加强乡村婚姻家庭伦理制度化建设,推行"德治"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教育培训以提升村民道德自律能力是改善乡村家庭伦理的基本建议。(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希[2](2019)在《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审美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剧的创作灵感源自生活。家庭人伦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历来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家庭伦理剧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我国家庭伦理剧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之上,其内容构建与形式呈现上蕴含着诸多美学元素,本文以美学视角对国产家庭伦理剧的美学建构与美学属性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视》期刊2019年08期)

姚峰[3](2019)在《中国家庭伦理脉络对心理治疗的启示——以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中国家庭伦理对心理治疗在中国应用的影响,首先对中国家庭伦理的演变做了一个梳理,其次对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学派的思想与家庭伦理相关的部分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认为心理治疗可以在家庭伦理的脉络下得到以下启示:可以在家庭伦理的脉络下考察家庭问题;可以在家庭伦理的脉络下挖掘家庭资源;可以在家庭伦理的脉络下进行心理治疗;可以在家庭伦理脉络下确定心理治疗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巨之嫣[4](2019)在《当代中国影视叙事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冲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伦理冲突一直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因为其主要反映了家庭关系伦理和道德问题。作为一种叙事载体,家庭伦理题材的影视作品运用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合社会现实讲述生活故事,通过缩小的社会现实结构来映射当代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优秀的家庭伦理题材影视作品不仅能引发受众的思考,而且对当代家庭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国当代影视叙事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冲突进行研究。首先对现实社会映射在家庭伦理题材的影视作品里的,具有代表性的家庭伦理冲突进行初步梳理;其次对近年来两部家庭伦理题材的热门剧作——《我的前半生》和《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进行剖析。并根据实例细致研究,从学理角度探究影视叙事作品中的中国优秀传统家庭伦理和家风建设思想;再次从思想文化、经济、法律与政策叁个方面对家庭伦理冲突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根据以上研究认为弘扬主流文化,多方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有效缓解家庭伦理冲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对于公民在社会生活领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追求和创造和谐文明美好的幸福生活,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本文以当代中国影视叙事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冲突为研究方向,希望对当下我国家庭伦理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鞠然[5](2019)在《中国家庭伦理观的影视广告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叙事学理论从经典叙事学过渡到了后经典叙事学,叙事学的研究范围从文学叙事延伸到了文化意义上的叙事作品,广告叙事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可以运用影像、声音等生动可感的叙事元素来阐释主题,具有其他广告所不具备的优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是国民性与民族精神的基点,家庭伦理叙事与影视广告叙事相结合,以血缘亲情为诉求增添了广告的叙事感染力,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影视广告中的表现,揭示优秀中国家庭伦理观的影视广告的叙事特色,希望对今后此类题材的广告创作有所启示。全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绪论梳理了家庭伦理广告的研究现状,提出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对叙事及广告叙事进行简要概述,并指出影视广告在叙事层面的优势。第二章通过对传统家庭伦理内容与意义的解读,分析家庭伦理主题与影视广告叙事交融的原因,并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家庭伦理观影视广告的独特文化意义。第叁章结合家庭伦理电影与电视剧相关理论,为家庭伦理广告的概念作出初步界定,并以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样本,归纳总结家庭伦理广告中的人物形象与主题诉求。第四、五章主要在影视叙事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家庭伦理观的影视广告常见的叙事手法。第六章揭示了家庭伦理观影视广告叙事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并指出此类广告的创意局限与发展前景,希望能为广告创作人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当然,仅以六年“黄河奖”获奖作品为样本,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现状和问题,且公益广告叙事有其自身特殊性,不能概括所有类型广告叙事的特性。所以本文只对家庭伦理观的影视广告叙事做一个初步的探讨,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夏莹[6](2019)在《《都挺好》:中国家庭伦理的残酷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都挺好》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家庭伦理剧的一个转折点。此前笼罩在传统伦理关系中那些温情脉脉的想象,在这一拐点之后注定要遭受一次致命的嘲讽。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伦理学。作为整个社会最小的伦理单位,却包含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真谛。以己推人,由"家"及(本文来源于《光彩》期刊2019年04期)

黄芹[7](2019)在《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观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观和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在历史背景、思维方法和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深层反映了不同时代中西两种文化思想在家庭伦理层面的各自思考。马克思家庭观是既超越封建主义家庭伦理又超越资本主义家庭观的价值自觉和伦理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观和传统家训文化的相互融合创新,有益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孟祥芬[8](2019)在《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视角下中国家庭伦理的现状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人们接受伦理教育的第一场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不可能脱离群体独立存在,家庭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就是人类聚居在一起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家庭伦理是家庭和谐有序与健康发展的主要根基,所以家庭伦理对于家庭乃至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单独地论述过家庭伦理观,但是在早期的着作中,尤其是在关于家庭的着作中,就经常用"伦理思想"等术语。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则是时代的产物。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家庭建设",肯定了家庭伦理的重要性。我国现在正好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其中家庭矛盾不容小觑,由于家庭矛盾的复杂多变,家庭伦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就呼吁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加强家庭道德建设,重构维系家庭和谐稳定的新型家庭伦理观念。(本文来源于《伦理与文明》期刊2019年00期)

王立新[9](2018)在《中国家庭伦理剧“女主”符号修辞演变与创作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文化视点下移之势,已深刻映现在家庭伦理剧的叙事领域和人物符号修辞中,家庭伦理剧"女主"经历从"家国同体"的概念式诗性符号,到当下社会性话题符号的演变,形成了一系列呼应社会文化变迁的热播剧文本。本文通过考察不同时期中国家庭伦理剧中的"女主"符号修辞,梳理并总结其历史演变脉络,辨析当下家庭伦理剧作品中的话语模式,以期为中国电视剧类型化创作的自觉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视》期刊2018年11期)

焦玉峰,马元英[10](2018)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基础和源泉。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积累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智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伦理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8年10期)

中国家庭伦理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视剧的创作灵感源自生活。家庭人伦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历来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家庭伦理剧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我国家庭伦理剧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之上,其内容构建与形式呈现上蕴含着诸多美学元素,本文以美学视角对国产家庭伦理剧的美学建构与美学属性进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家庭伦理剧论文参考文献

[1].李桂梅,贺智慧.当代中国乡村家庭伦理现状调查——基于七省七村的调查数据[J].伦理学研究.2019

[2].王希.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审美价值[J].中国电视.2019

[3].姚峰.中国家庭伦理脉络对心理治疗的启示——以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为视角[J].池州学院学报.2019

[4].巨之嫣.当代中国影视叙事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冲突研究[D].西北大学.2019

[5].鞠然.中国家庭伦理观的影视广告叙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6].夏莹.《都挺好》:中国家庭伦理的残酷美学[J].光彩.2019

[7].黄芹.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观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评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孟祥芬.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视角下中国家庭伦理的现状与重构[J].伦理与文明.2019

[9].王立新.中国家庭伦理剧“女主”符号修辞演变与创作批评[J].中国电视.2018

[10].焦玉峰,马元英.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价值[J].家庭生活指南.2018

标签:;  ;  ;  ;  

中国家庭伦理剧论文-李桂梅,贺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