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水平论文-王刚,焦成建,贺利军,张利

干扰素水平论文-王刚,焦成建,贺利军,张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扰素水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布地奈德,哮喘,干扰素-γ,感染

干扰素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王刚,焦成建,贺利军,张利[1](2019)在《布地奈德对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干扰素-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干扰素-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神木市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既往哮喘入院时未出现喘息的呼吸道支原体(MP)感染患儿10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程为3~5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和临床症状;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干扰素-γ(IFN-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分别为(5.79±1.09) d、(6.63±1.01) d、(2.66±1.03)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7±2.25) d、(7.71±1.24) d、(4.30±1.1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细胞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PEF、FEV1/FVC分别为(92.24±6.40)%、(95.46±12.02)%、(82.34±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4±6.21)%、(71.39±10.23)%、(72.31±4.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FN-γ为(24.44±3.42)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4±5.22) pg/mL,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175.78±44.65) ng/L、(77.46±18.56) ng/L、(220.25±32.14)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39±38.25) ng/L、(104.36±21.45) ng/L、(384.25±35.69) 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能有效改善MP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提高肺活量水平,增加血清IFN-γ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减少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唐添祥,龙明伟,李俊华,阿衣石布,赵嘉[2](2019)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白细胞介素-27、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水平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白细胞介素-27(IL-27)、γ-干扰素(IFN-γ)、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胸腔积液患者170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92例,恶性胸腔积液78例。在治疗前抽取胸水,检测IL-27、IFN-γ、ADA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27与IFN-γ、ADA的相关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IL-27、IFN-γ、ADA水平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IL-27、IFN-γ、AD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AUC值分别为0898、0899、0881;IL-27的cut-off值为413815 ng/L,敏感度、特异度为7500%、9620%;IFN-γ的cut-off值为144255 ng/L,敏感度、特异度为8040%、9620%;ADA的cut-off值为3211 U/L,敏感度、特异度为6960%、9870%;IL-27水平与IFN-γ、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27、IFN-γ、ADA均可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可靠指标,且IL-27诊断效能更高。(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博,郑欢伟[3](2019)在《干扰素α-1b序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肝纤维化、ALT复常率和HBsAg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干扰素α-1b序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肝纤维化、血清病毒学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1b治疗,研究组给予干扰素α-1b序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HA、LN、PⅢP、CⅣ和HBsAg水平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研究组治疗后1个、3个、6个月HA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6个月LN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PⅢP、CⅣ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6个月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3个、6个月HBsAg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干扰素α-1b序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明显延缓患儿肝纤维化进展,有效增强抗病毒疗效,促进肝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秀梅,金玲,常春玲,魏海波[4](2019)在《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免疫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42/45)比73.3%(33/45)](χ~2=2.183,P<0.001)。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白带量减少、白带脓性消失及宫颈糜烂面缩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CD_3~+、CD_4~+及CD_4~+/CD_8~+比值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70±0.13)%比(0.58±0.14)%、(0.45±0.08)%比(0.39±0.08)%、(1.58±0.38)比(1.29±0.65)],CD_8~+、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287±0.076)%比(0.303±0.050)%、(26±5)ng/L比(34±7)ng/L、(36±6)ng/L比(49±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能有效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并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王成军,邱邦东[5](2019)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YKL-40、CEA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 (YKL-40)、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一科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BV DNA转阴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YKL-40、CE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YKL-40 [(26.62±19.51) ng/mL vs (36.55±20.61) ng/mL]、CEA [(1.13±0.07)μg/L vs (1.20±0.09)μg/L]、TNF-α[(59.18±7.38) ng/L vs (80.37±10.06) ng/L]、ALT [(60.07±8.38) U/L vs (72.48±9.08) U/L]、AST[(52.09±6.48) U/L vs (73.28±9.19) U/L]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为4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腹水、肺部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胆囊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肝可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抑制患者YKL-40、CEA、TNF-α的表达,可能是改善肝功提高患者转阴率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干娜,王耀斐,蔺兆星,刘乐[6](2019)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ALA-PDT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诊治的265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研究组(n=133)与对照组(n=132)。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ALA-PDT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和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1)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患者(82.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功能: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炎性因子水平: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预后:研究组患者复发率(0.8%)低于对照组患者(9.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高于对照组患者(3.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ALA-PDT疗法,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其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且具有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倩倩,胡乾坤,张毅,方钟,黄晨璐[7](2019)在《抗-HBc半定量水平联合早期病毒学应答预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抗-HBc半定量水平联合早期病毒学应答在预测干扰素初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的干扰素初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48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隔12周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核心抗体水平。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实现血清学应答的患者基线抗-HBc水平为11.92(10.07~12.80) s/co,未发生血清学应答患者为10.61(9.49~11.47)s/co。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基线抗-HBc水平(OR=1.469,95%CI:1.137~1.898,P<0.01)和早期病毒学应答(OR=3.507,95%CI:1.051~11.69,P=0.041)与干扰素治疗血清学应答具有独立相关性,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抗-HBc水平(OR=1.831,95%CI:1.299~2.582,P<0.01)及早期病毒学应答(OR=2.161,95%CI:1.595~7.851,P=0.024)对干扰素治疗的血清学应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基线抗-HBc水平cut off值为11.6 s/co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ROC=0.72,95%CI:0.59~0.86,P=0.004),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42%和64.71%。将基线抗-HBc水平根据预测48周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cut-off值11.6 s/co和是否发生早期病毒学应答进行分层,基线抗-HBc≥11.6 s/co且实现早期病毒学应答时,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最高为42.86%(9/21);仅满足基线抗-HBc≥11.6 s/co或仅满足早期病毒学应答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8.18%(2/11)和12.12%(4/33);当基线抗-HBc<11.6 s/co且未实现早期病毒学应答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0.06%(2/31)。结论基线核心抗体的半定量水平联合早期病毒学应答,可以作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09期)

连红梅,杨竹芳,张曦[8](2019)在《维拉帕米联合干扰素治疗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干扰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澄城县医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维拉帕米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水平,两组患者各临床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10、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与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UN、Cr、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第1、3、5天时BUN与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维拉帕米联合干扰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患者临床恢复,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8期)

冯倩,邓红柳[9](2019)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氧化锌软膏对湿疹婴儿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氧化锌软膏对湿疹婴儿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疹婴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氧化锌软膏治疗。比较2组患儿用药前后IFN-γ、IL-4及IL-10水平,并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和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用药前,2组患儿IFN-γ、IL-4及IL-10水平无显着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及IL-10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临床症状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氧化锌软膏治疗湿疹婴儿效果十分理想,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并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向荆宜[10](2019)在《干扰素联合硫酸镁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硫酸镁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嗽、发热、气息急促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干扰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更理想,对小儿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较为显着,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5期)

干扰素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白细胞介素-27(IL-27)、γ-干扰素(IFN-γ)、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胸腔积液患者170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92例,恶性胸腔积液78例。在治疗前抽取胸水,检测IL-27、IFN-γ、ADA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27与IFN-γ、ADA的相关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IL-27、IFN-γ、ADA水平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IL-27、IFN-γ、AD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AUC值分别为0898、0899、0881;IL-27的cut-off值为413815 ng/L,敏感度、特异度为7500%、9620%;IFN-γ的cut-off值为144255 ng/L,敏感度、特异度为8040%、9620%;ADA的cut-off值为3211 U/L,敏感度、特异度为6960%、9870%;IL-27水平与IFN-γ、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27、IFN-γ、ADA均可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可靠指标,且IL-27诊断效能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扰素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刚,焦成建,贺利军,张利.布地奈德对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干扰素-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

[2].唐添祥,龙明伟,李俊华,阿衣石布,赵嘉.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白细胞介素-27、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水平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3].李博,郑欢伟.干扰素α-1b序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肝纤维化、ALT复常率和HBsAg水平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4].赵秀梅,金玲,常春玲,魏海波.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9

[5].王成军,邱邦东.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YKL-40、CEA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

[6].干娜,王耀斐,蔺兆星,刘乐.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ALA-PDT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9

[7].王倩倩,胡乾坤,张毅,方钟,黄晨璐.抗-HBc半定量水平联合早期病毒学应答预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J].肝脏.2019

[8].连红梅,杨竹芳,张曦.维拉帕米联合干扰素治疗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9].冯倩,邓红柳.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氧化锌软膏对湿疹婴儿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10].向荆宜.干扰素联合硫酸镁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

标签:;  ;  ;  ;  

干扰素水平论文-王刚,焦成建,贺利军,张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