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时空响应及综合评价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时空响应及综合评价

论文摘要

草原区煤电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必然引发剧烈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土地、水体和大气为空间载体,辨识生态扰动因子,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多源动态监测技术为获取基础信息的主要手段,利用遥感反演、数据融合、空间插值、统计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0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生态环境状况显著变差、明显变差和略微变差的区域面积分别达到512.76,664.52,284.26 km2,占研究区域的72.23%,主要集中在露天矿区及电厂区、锡林浩特市城区、城镇居民点和省道S307两侧区域,并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为中心形成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及其时空发展规律,提出了搭建基于大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和建立生态环境修复"5W+2H+E"循环管理模式的管控对策,为煤电基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监管提供了可靠依据。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数据来源
  • 3 研究方法
  •   3.1 基于SA的煤电基地复合生态系统分析
  •   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生物丰度指数EIbio
  •     (2)植被覆盖指数EIveg
  •     (3)地表水网密度指数EIden
  •     (4)土地胁迫指数EIero
  •     (5)大气污染指数EIpol
  •     (6)综合评价指数MEICE
  •   3.3 评价方法
  •     3.3.1 基础数据处理
  •       (1)土地利用分类
  •       (2)植被指数
  •       (3)SO2,NO2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
  •       (4)土壤侵蚀估算
  •     3.3.2 权重的确定
  •     3.3.3 数据标准化
  •     3.3.4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与变化分析标准
  • 4 生态环境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
  •   4.1 煤电基地宏观尺度评价
  •   4.2 基于功能区评价
  •   4.3 基于最适宜格网单元的评价
  •     4.3.1 最适宜格网的选择
  •     4.3.2 基于最适宜格网单元的时空评价
  •     4.3.3 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 5 结果讨论与生态环境管控对策
  •   5.1 “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的搭建
  •   5.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5W+2H+E”循环管理模式的建立
  •     5.2.1 循环管理模式的建立
  •     5.2.2 应用分析
  • 6 结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邵亚琴,汪云甲,李永峰,张华,吴志刚,刘竞龙

    关键词: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多源动态监测,时空响应

    来源: 煤炭学报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资源部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221,41874044)

    分类号: X826

    DOI: 10.13225/j.cnki.jccs.SH19.1033

    页码: 3874-3886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5853K

    下载量: 9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时空响应及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