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150036

摘要:目的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和口服别嘌呤醇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7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简单易行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针灸配合中药内服;临床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acupuncturecombinedwithoraladminist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goutyarthritis.Methods70patientswithgoutyarthritiswerep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with35caseseach.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combinedwithoraladminist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allopurinolwereusedtotreatthepatientsrespectively.Aftertwocoursesoftreatment,thecomprehensive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was85.7%inthetreatmentgroupand77.1%inthecontrolgroup.Thetreatmentgroupwa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combinedwithoraladminist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goutyarthritisissimple,feasibleandwithoutsideeffects,which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Goutyarthritis;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combinedwithoraladminist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linicalobservation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方式沉积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治疗用别嘌呤醇和秋水仙碱能够控制症状,但因其毒副反应重,在临床应用有较大局限性。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能够迅速的消除其急性关节炎症状,并能有效地降低复发,获得好较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门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2组年龄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2年。2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痛风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标准及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7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证候标准:①湿热蕴结: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疼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有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②痰浊阻滞: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水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垒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满。舌胖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或弦滑。③瘀热阻滞: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曲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垒硬结,肌肤干燥,皮色暗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④肝肾阴虚: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虎咬,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甚,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处方配穴。主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曲池,均为双侧:阿是穴(患侧)。配穴:湿热蕴结配合谷、内庭;痰浊阻滞配丰隆;瘀热阻滞配血海、内庭;肝肾阴虚配太冲、太溪。均为双侧。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取主配穴,定穴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毫针,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依据证型的不同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补泻手法以提插补泻与捻转补泻相结合。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5次为l疗程,休息2天,继续下一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

中药内服:秦艽12g,秦皮12g,威灵仙15g,羌活15g,防风12g,苍术15g,独活15g,当归15g,苦参10g,土茯苓20g,茵陈15g,苡仁20g,车前子15g,甘草6g。每天1剂,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2对照组口服别嘌呤醇(批号:050401,规格:0.1g×36片,盒)0.1g每天口服2次。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两组观察期间避免高嘌呤饮食及其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疗程均为2周。同时降低体量,限制热量,限制脂肪、蛋白质摄入量,且以植物蛋白为主。多供给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多饮水,禁用酒和辛辣调味品。

1.4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痛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3]①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②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③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④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

2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病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金元时代《东恒十书》、《丹溪心法》等将此病称为“痛风”、“历节”、“白虎历节”等范畴,多由于饮食失节。沉湎醇酒,恣啖膏粱肥甘厚味,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日久酝酿而生。多数学者认为痛风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肝肾功能失调为本,痰湿浊毒内停或再感外邪为标,以机体代谢失词、气血凝滞、痰瘀痹阻经络为其主要病机[1]。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内分泌免疫性疾病,本病的病因是由于脾肾功能的失调,肝肾亏虚,脾失健运;肾为先天之本,藏元阴而寓元阳,司气化而主水液代谢,肝藏血,主筋,为罢极之本,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养,肾司二便功能失调,湿浊内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加之风寒湿热痰瘀阻滞经脉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表现在肢体、关节经脉,痰浊流注关节、肌肉、骨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关节、肌肉红肿热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经闭络阻,痛则不通,所以祛湿热,通经络是治疗根本。目前通过临床大量资料显示针灸、中药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优于西药别嘌呤醇、秋水仙碱等,而且无毒副作用,并在治疗痛风急性期,完全可以不用上述西药。通过针刺中药结合,完全可以替代上述西药,在临床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6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9-183.

标签:;  ;  ;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