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研究

电网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研究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电力产业作为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战略保证,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网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在这种背景之下,本文开展电网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方案研究。本文首先对会计档案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介绍,分析了会计档案的历史演进,并且重点分析了当前会计档案电子化的概念与特征,结合当前的分析结论,对电力公司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的需求以及实施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策略,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电网企业;档案;电子化;建设

1引言

电力产业作为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战略保证,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网企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资本密集型的特点,需要提高整个电网企业的运作效率,从而才能够加强对电网企业的发展的管控。随着电网企业会计电子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当前电网企业的传统会计管理模式已经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制约作用,亟须根据电网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并且根据企业集约化的管理,为了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效益的提升,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也是电网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会计档案相关理论

2.1会计档案的定义、特点、作用

2.1.1会计档案的特点

会计档案的一般性特点包括以下内容:(1)普遍性,是指会计档案所涉及的行业广泛,只要有会计核算就会产生会计档案;(2)严密性,是指整个会计档案的形成、整理和保存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流程,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会计档案形成按会计核算的流程分成原始凭证的收集——记账凭证生成——形成各种账簿——报表的形成四个步骤,会计档案具体的形成过程如图1;(3)稳定性,是指会计档案的形式较为稳定,一般包括了凭证、账簿和报表三种形式;(4)数据性,是是指会计档案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企业经营的收入和支出等业务的数据;(5)表格性,是指会计档案的相关数据基本都采用表格的形式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展示。一般性的特点是不同类型的档案都具有的(出自陈迈,贾宇霄.《浅析国网公司实行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可行性》.时代金融旬刊。

图1会计档案形成过程

2.1.2会计档案的作用

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作用:

(1)基本凭证和信息参考作用。

(2)安全性和管理控制作用。

2.2会计档案的历史演进

会计档案是随着整个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按照其记载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历史演进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2.1原始阶段

该阶段是以“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为代表的原始记会计档案。在这一阶段中主要以甲骨、平整的石头、植物材料等为载体,通过利用锋利的刀具刻画,还有少部分的手写,将相关的文字或者符号记录下来。

2.2.2纸张记载阶段

第二阶段是以纸质材料的能够方便当前的书写,并且还能够方便文档资料的有效记录,针对当前的印刷或者活字印刷来说,这种纸质当啊你的形成会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

2.2.3电子化阶段

第三阶段是电子化软件、机读档案乃至电子文件等新型材料和介质的出现。

这种纸张的出现能够方面各种档案数量的增加,并且方便档案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和进行,在档案工作更加丰富的情况之下,保证一些全新的管理环节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2.3会计档案电子化的概念与特征

2.3.1会计档案电子化的概念及特点

要说明会计档案电子化的概念,我们先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在管理层面,它包含了信息流程、信息存储、信息应用等方面。各类信息档案就是信息存储的重要内容之一。

(1)会计档案存储的范围比传统的会计档案更广

(2)会计档案电子化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支持

(3)会计档案电子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要求更高

(4)会计档案电子化的安全性完整性具有更高的要求

2.3.2会计档案电子化和会计核算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当前的会计师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收集、传递和存储,并且当前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人工来进行结合。在会计工作的实际过程当中,这些信息都能够通过存储单元来进行信息收集和传送。并且当前的会计核算还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或者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能够对资金进行记录或者计量。

2.3.3会计档案电子化和档案管理电子化之间的关系

档案信息化管理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对档案资源进行管理和服务。档案信息化,也是整个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需求,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不断推动档案信息化的进程,需要对档案管理进行深入利用,保证其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3电力公司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的需求及实施路径研

3.1信息异构对接发展前景展望

异构对接不仅是一项交易在微观主体间的信息对称,或更是基于制度背景整体协调的体现,是一种会计信息静态对称与动态对称的统一。异构对接在会计档案管理当中的特点就是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会计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在信息化、准则规则趋同的趋势背景下,会计档案电子化异构对接成为本土公共信息会计领域的发展的一大突破口,使得各项信息的验证起到应有的便捷作用。实现异构对接,会计信息从私有资源逐步转向公共资源,从会计信息流生成社会信息流,从而为会计发挥好服务的宏观作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3.2会计档案电子化实现维度与层次

会计原始档案信息对称的概念就是要保证档案信息当中的各种资料数据类型都是可以归类应用的。会计原始档案信息的对称是异构对接实现的基本前提条件,虽然在目前现状条件下,会计对称原则和公共信息会计的实现都不是一朝一夕,但两者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是相辅相成的共同目标,是同步优化的结果。

3.3会计档案无纸化发展有赖于结构化数据层次提升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为操作人员减负的问题。在会计档案的录入过程中,目前受系统关联程度、内外网安全限制和政策支持多种因素影响,还不能实现数据的完全结构化获取、集成。

4结论

电网企业作为大型央企,其资产规模大、业务条线复杂、产业链条清晰,各项业务信息化程度相对超前,经过近十年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企业级高效流转的“大数据”混合平台。国网福建电力公司是全国电网系统率先尝试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试点单位,取得了较大成效,建设经验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JiangJL.Innovationofmanagementaccountingbasedondigitalizationmanagement[J].JournalofHeilongjiangCommercialCollege,2003.

[2]陈迈,贾宇霄.浅析国网公司实行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可行性[J].时代金融旬刊,2015(12).

标签:;  ;  ;  

电网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