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变形行为论文_李腾,吴晓东,唐彬袁,韩松,罗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变形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程,应力,应变,合金,曲线,稀土元素,伞齿轮。

热变形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李腾,吴晓东,唐彬袁,韩松,罗锐[1](2019)在《HG700汽车大梁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本构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leeble 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HG700汽车大梁钢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950~1 150℃和应变速率0.01~5.00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根据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该钢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高应变速率(1.00,5.00s~(-1))下,HG700汽车大梁钢的动态软化行为以动态回复为主,而在低应变速率(0.01,0.10s~(-1))下,HG700汽车大梁钢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变形温度的升高及应变速率的降低均会促进流变应力的降低,且会促进应力更早达到峰值;由构建的以变形温度、应变速率、真应变为变量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可准确地预测HG700汽车大梁钢的流变应力。(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12期)

王天翔,胡尚举[2](2019)在《00Cr26Mo4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压缩实验,研究00Cr26Mo4超级铁素体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1 050~1 2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双曲正弦模型模拟该材料的热变形参数,建立了相应的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热压缩过程中,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流变应力并未出现明显峰值,材料的软化机制仅有动态回复。探究了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3种模型与00Cr26Mo4钢本构关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双曲正弦函数模型更符合00Cr26Mo4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热加工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并基于双曲正弦函数模型建立了00Cr26Mo4钢的本构方程,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238.836 kJ/mol。(本文来源于《特殊钢》期刊2019年06期)

张丹,林海,罗新元[3](2019)在《伞齿轮铸辗复合成形中的热变形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20CrMnTi钢伞齿轮进行了变形温度为850~1150℃、应变速率为0. 01~5 s~(-1)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20CrMnTi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建立了20CrMnTi钢动态再结晶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20CrMnTi钢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曲线都大体呈"S"型,即初始阶段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速度较快,而在到达某一临界值时增加速度变小;较高的变形温度和较小的应变速率更加有利于20CrMnTi钢发生动态再结晶。通过动态再结晶模型可以确定20CrMnTi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条件,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使20CrMnTi钢在变形区域发生充分再结晶,实现细化晶粒、均匀组织和提高成形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权思佳,宋克兴,张彦敏,张斌斌,王启[4](2019)在《基于MATLAB的Ti80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MATLAB软件研究了双态组织Ti80合金在变形温度860~1020℃、应变速率0.001~10 s-1、最大变形量50%下的热变形和热加工特性。结果表明:Ti80合金为负温度敏感型、正应变速率敏感型材料,主要软化机制随温度的升高由动态再结晶转变为动态回复。利用MATLAB编程构建了应变补偿本构方程与热加工图,计算应力与试验应力的相关系数R=0.994、平均相对误差AARE=7.443%;合金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区间为:温度980~1015℃、应变速率-0.013~0.100s~(-1),该区峰值功率耗散系数h=64%。(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刘鑫,朱晓弦,郭艳华,董月成,淡振华[5](2019)在《基于实验与计算的Fe微合金化Ti-6Al-4V热变形行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i-6Al-4V-0.35Fe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热加工参数与流变应力之间的关系,其温度范围与应变速率范围分别为800~950℃与0.001~10 s~(-1)。流变曲线的单峰分布表明,动态再结晶机制在变形过程中占主导地位。TEM分析表明,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随变形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在较低温度下由于动态球化形成了尺寸较小的晶粒。由于位错的滑移和攀移,亚晶界中形成了位错胞壁。运用Avrami动态再结晶模型与应力补偿多变量回归模型对热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实验数据进行了修正。为了描述其流变行为,对这2种类型的本构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表明,这2种模型对预测Ti-6Al-4V-0.35Fe合金的流变应力都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为了判断热加工的稳态加工区域与失稳加工区域,建立了一个应变量为0.8,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热加工图。与Ti-6Al-4V钛合金相比,稳态加工的应变速率范围由0.0003~0.1 s~(-1)扩大到0.001~0.6 s~(-1)。最优的热加工参数为920~950℃与0.001~0.6s~(-1),在此过程中几乎完全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结果表明,在800~950℃的条件下,Fe微合金化的Ti-6Al-4V热加工性能优于Ti-6Al-4V合金,且加工成本较Ti-6Al-4V低。(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曹光明,周忠祥,高欣宇,于聪,王皓[6](2019)在《700MPa级高强钢氧化铁皮高温热变形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轧制温度、变形量对700 MPa级高强钢表面氧化铁皮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电子探针(EPMA)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观察不同变形条件下变形前后氧化铁皮的形貌、厚度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氧化铁皮具有一定的热塑性,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变形量条件下,氧化铁皮呈现出不同的变形特性。氧化铁皮塑性变形主要集中于FeO层,由于FeO晶体具有大量金属阳离子空位和电子空穴,可以存储和释放更多的塑性变形能,从而有利于氧化铁皮与基体一起进行塑性变形。此外,在一定加热温度条件下,沿着氧化铁皮厚度方向温度逐渐下降,热轧时氧化铁皮内外层变形特征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张琦飞,王爱琴,谢敬佩,陈艳芳,郭惠丹[7](2019)在《纯钼双道次热变形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纯钼板坯在变形温度分别为1060、1140、1220和1300℃,应变速率为0. 01 s-1,真应变分别为0. 2和0. 3的条件下进行双道次热压缩变形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纯钼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绘制其高温热变形真应力-真应变(σ-ε)关系曲线,采用0. 2%应力补偿法计算了其再结晶软化比,分析了纯钼的热变形软化行为和微观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纯钼在高温(1220~1300℃)时易发生再结晶软化;真应变ε=0. 3时,第二道次热压变形过程中纯钼在各温度下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1220℃变形时再结晶程度最大,晶粒尺寸相对均匀,当变形温度达到1300℃时,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双道次热变形后,再结晶晶粒长大。(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明,李亨,徐圆义,罗志勇,石文超[8](2019)在《Al-Mg-Si-Sc-Zr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其热加工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l-Mg-Si-Sc-Zr合金在真应变为0. 5及不同的应变速率与变形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实验,得到了高温下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应力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合金的本构方程以及含Z的本构方程;此外,建立了真应变为0. 5时合金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温度为500~540℃、应变速率为0. 05~1 s-1和温度为440~470℃、应变速率为0. 01~0. 02 s-1时是合金的最佳加工区域;高温高应变速率区(480~540℃,应变速率:1. 65~10 s-1)为合金的失稳区域,在实际加工过程应尽量避免。(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甜,熊毅,陈艳娜,岳赟,姚怀[9](2019)在《稀土Ce改性超级双相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两种Ce含量的改性超级双相不锈钢(SDSS)在温度为1000~1150℃、应变速率0. 01~10 s~(-1),真应变量为0. 7的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得到了两种超级双相不锈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相应的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同时研究了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峰值应力均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稀土元素Ce的添加不仅能有效细化晶粒,同时可以促进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乔波,战中学,张登峰,邬富宝,张世全[10](2019)在《5356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图》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5356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50~500℃和应变速率0.01~10 s~(-1)的热成形性能,建立了5356铝合金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5356铝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主要受位错的热激活能控制;热变形最佳工艺参数是变形温度460~500℃,应变速率0.01~0.05 s~(-1);不稳定变形工艺参数是变形温度350~380℃和应变速率0.02~0.37 s~(-1)以及变形温度420~500℃和应变速率0.14~10 s~(-1)。(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1期)

热变形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压缩实验,研究00Cr26Mo4超级铁素体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1 050~1 2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双曲正弦模型模拟该材料的热变形参数,建立了相应的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热压缩过程中,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流变应力并未出现明显峰值,材料的软化机制仅有动态回复。探究了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3种模型与00Cr26Mo4钢本构关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双曲正弦函数模型更符合00Cr26Mo4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热加工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并基于双曲正弦函数模型建立了00Cr26Mo4钢的本构方程,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238.836 kJ/mo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变形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李腾,吴晓东,唐彬袁,韩松,罗锐.HG700汽车大梁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本构模型的建立[J].机械工程材料.2019

[2].王天翔,胡尚举.00Cr26Mo4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J].特殊钢.2019

[3].张丹,林海,罗新元.伞齿轮铸辗复合成形中的热变形行为[J].锻压技术.2019

[4].权思佳,宋克兴,张彦敏,张斌斌,王启.基于MATLAB的Ti80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5].刘鑫,朱晓弦,郭艳华,董月成,淡振华.基于实验与计算的Fe微合金化Ti-6Al-4V热变形行为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6].曹光明,周忠祥,高欣宇,于聪,王皓.700MPa级高强钢氧化铁皮高温热变形行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张琦飞,王爱琴,谢敬佩,陈艳芳,郭惠丹.纯钼双道次热变形行为[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8].李明,李亨,徐圆义,罗志勇,石文超.Al-Mg-Si-Sc-Zr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其热加工图[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9].周甜,熊毅,陈艳娜,岳赟,姚怀.稀土Ce改性超级双相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J].塑性工程学报.2019

[10].乔波,战中学,张登峰,邬富宝,张世全.5356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图[J].热加工工艺.2019

论文知识图

试样截面切应变分布试验冷却装置飞机用铝合金锻件[19]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3500Fig.2-1Phy...ε与lnσ关系ε与σ关系

标签:;  ;  ;  ;  ;  ;  ;  

热变形行为论文_李腾,吴晓东,唐彬袁,韩松,罗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