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农牧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农牧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一、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农牧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论文文献综述)

张继苹[1](2021)在《甘南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加拉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甘南州合作市加拉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法、田野调查法、访谈和问卷、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甘南州自2013年以来的脱贫现状,以及加拉村的脱贫历程,加拉村脱贫的制约因素等方面,探索了甘南州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以及如何构建的决策措施,从而使加拉村能够持续的脱贫,并且进一步探讨实现稳定脱贫具体的对策措施。在全文绪论部分,作者介绍完研究目的,分别对关于贫困与反贫困、对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机制的构建在研究成果和动态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研究现状作了总结。第一章主要是甘南州基本概况和脱贫历程的介绍,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状况以及脱贫历程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二章主要介绍田野点的概况,从加拉村的脱贫现状、助推脱贫的具体方式方法、村民的畅谈心声,展现了加拉村脱贫前、脱贫中和脱贫后的不同村貌。第三章紧随第二章分析了加拉村稳定脱贫的制约因素。第四章的内容是如何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首先建立一个模型,通过模型结论,主要从政府导向、提升内动力、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探索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最后对如何实现这样的机制提出了对策措施,主要从资源条件、实现旅游业的新格局、拓宽贫困人的就业渠道、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四个方面展开。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加拉村稳步发展、迈入小康、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提炼。

付吉力根[2](2020)在《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基于地方特点,结合传统与现代是乡村社会转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扎村,运用结构化理论,探讨了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实践。高原村落的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多样性是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能动因素。发挥高原村落的能动性,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在更大的空间配置资源是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的方法,通过为期14个月的田野调查,使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志、历史文献以及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中的各种实践,对乡村社会转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历史空间中,尕扎村经历部落制度、土司制度以及寺院体系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由封建贵族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获得了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这个历史过程是地方社会进入国家整体的分配体系的过程。历史空间是当前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在生产空间中,村民的农牧业生产围绕定居点、牧场和借牧地三个空间展开。在河谷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空间轮转突破资源限制,使农牧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亲属空间中,家庭结构以扩大家庭为主,通婚范围集中在河谷之内,这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从人情往来中的礼物形式来看,哈达加礼金是最普遍的形式。礼物的货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哈达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宽泛,同时实物形式的礼物收缩在亲密的亲属之间。亲属空间是社会转型的规则基础。在象征空间中,人们通过仪式的方式,展演资源共享的规则。措哇、村落、河谷等山神祭祀的不同单位,代表着不同的资源共享和纠纷调节范围。敦巴斋会、嘛尼会则通过物的汇集和分散,调节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范。象征空间是社会转型的文化基础。在组织空间中,借助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以旅游资源开发、环保协会、合作社为载体,在超越村落的层面上建立新的组织形式,使得村落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环保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成为乡村承接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机制新载体。组织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制度保障。综合而言,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构成的整体生活空间来看,尕扎村的社会转型在传统农牧业生产和注重集体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空间和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亲属空间和象征空间是在长期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地方资源配置方式,而组织空间是村落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与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载体。从资源与规则的理论视角来看,乡村社会转型是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在此,结构具有资源与规则的二重性,资源由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构成,而规则具有管制性和构成性。社会转型需要发挥资源的配置性和规则的构成性,也利用资源的权威性和规则的管制性。尕扎村社会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当地的权威性资源与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上。当地的权威性资源是配置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规则化过程而形成的。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通过资源化过程转化为当地新的配置性资源,这一过程通过生产空间来完成。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资源化和规则化相互影响,其中组织空间作为最具构成性的权威性资源,更新地方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的权威性资源。生产空间和组织空间在乡村社会转型中作为资源与规则转化的两个重要空间,连接地方和国家/市场,成为从社会整合到系统整合的主要实践领域。总而言之,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是村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杨隆[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甘南藏区村民生产生活变迁研究 ——以卓尼县卓逊村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国家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甘南藏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选取卓尼县的卓逊村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对田野点的追踪调查,力图呈现改革开放以来卓逊村居民生产生活领域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以此来管窥藏区村落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轨迹。卓逊村,是一个有89户家庭组成的藏汉杂居村落,现行政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申藏镇旦藏行政村。历史上,该村是卓逊土司衙署所在地,这里经历了600多年的土司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卓逊村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这种变迁是全方位的,首先体现在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导致了卓逊村居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全面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归因于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推动,其次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介入也是其变迁的主要驱动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社会变迁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手段展开研究,详细考察描述改革开放后,卓逊村居民在农牧业生产、衣食住行、闲暇生活、婚姻家庭、宗教生活、节庆民俗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力图比较系统、深入地探讨甘南藏区村民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变迁问题。

安旭涛[4](2019)在《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增长的成果未能在城乡社会群体中得到有效的、公平的分享。2017年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2,城乡发展不平衡与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收入分配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结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包容、共享、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前提条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稳增长、促公平的双重目标,是内蒙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考察了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了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收敛的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首先,在系统梳理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体系与研究现状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以及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路径两个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产业的异质性是影响城乡收入分配的基本因素,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无论是纵向演变还是横向演变,最终都是通过改变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和分布,而导致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沿着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历史脉络,针对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关系向好阶段(1978—1984年)、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导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85—2003年)、统筹城乡战略驱动城乡关系趋好阶段(2004—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城乡全面发展阶段(2013—2017年)等四个不同历史时期,采用历史分析法直观地考察了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变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在城乡收入分配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产业结构调整的收入分配功能未能得到良好的发挥,而且近年来又趋于弱化,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进程中所面临的产业结构瓶颈日趋明显。再次,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从纵向看,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却加大了城乡收入的不平等;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明显脱节,缺乏应有的互动。从横向看,内蒙古各盟市之间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而且趋同程度处于逐步加大的趋势;内蒙古产业结构同构性与城乡收入分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同构抑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反过来又强化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构性。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加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在农牧业提质增效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在劳动力转移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产业布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王晓瑞[5](2019)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以王格尔塘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王格尔塘镇这样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区域为例,以半农半牧区藏回汉等多民族群众经济收入与发展整体情况入手,梳理半农半牧区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矛盾冲突,通过多角度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的民族发展不均衡背后隐含着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交织的冲突,有助于找到民族关系问题多发的内在原因,消除民族关系问题出现的隐患。本文第一章以王格尔塘镇的地理概况及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对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及人文历史作了阐述。第二章从王格尔塘镇藏、回、汉民族源流与分布情况对本区域民族构成作以历史回顾,并对半农半牧区经济类型、收入结构和居住格局归纳总结出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三章以城镇化进程中对于民族关系的影响为论述核心,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面对的从农民牧民身份到镇民市民角色的转换,面对少地弃牧后经济生活方式的变更对个人、家庭生存的冲击,用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观察及记录的方法,对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出解析,并通过国家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工程、精准扶贫等民族地区平衡发展调控政策角度论述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保障。第四章是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的特点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探析,首先对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及特点做出了分析,并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和政策建议。

董永康[6](2013)在《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体,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联结中起着纽带作用。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国民就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后,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学者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类型,县域产业优化调整,县域经济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甘南州紧抓国家和省上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科教兴州、工业强州、农牧互补、项目拉动”等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和省内其他市州经济相比,差距还相当大,综合经济实力弱,自身发展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急需跨越式发展。因此,本文从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和测算各县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和联系方向,同时对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从甘南州县域经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甘南州县域经济现状发展情况,得知甘南州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呈快速增长趋势,三次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事业进一步提高。但是,甘南州县域经济仍存在整体发展落后、经济综合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2)运用熵值法,选取15项经济指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1年、2005年和2010年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升降不一,县域经济差异存在时间上的波动性,县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平衡,差异明显。基于引力模型,通过测度甘南州各县市经济联系强度和联系方向,结果表明:甘南州各县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普遍偏小,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3)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县域经济的时空差异及经济联系强度,分析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财政收入渠道、加快人才培养等促进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砚[7](2011)在《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 1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2011年前五年经

马云[8](2011)在《州长毛生武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文中研究说明过去五年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州长毛生武11月10日在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过去五年,我们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建设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显着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毛生

刘鑫渝[9](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建国后土地制度变迁为着眼点,探讨哈萨克牧区社会在土地变革中的土地实践。由于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差异与技术手段选择的不同,中国游牧地区的土地实践与内地农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主改革以前,牧区牧地公有,即为部落、氏族共有,但实质上草场所有权归部落贵族、头人所有。而牧业民主改革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公营,牲畜私有私营。新疆草原的民族公有制延续了大约6年(1952~1958)。这6年中,牧民对自己的草牧场可以全面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牧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化阶段未触动草原集体所有和牲畜家庭经营的根基,符合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互帮互助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传统,受到了牧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牧业初级合作社是对互助组的替代,但在初期牧场集体所有,牲畜私有,牧民拥有比较充分的退出权,且退出的自由度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呈正相关。牧民不仅可以实施对合作社的监督,使管理者改善制度绩效,还可以参与对合作社的监督,对于社员来说,拥有较完整的退出权意味着有完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初级社既成功地分割了部分私有产权,又通过给予社员较完善的退出权,有效化解初级社解散的风险。人民公社化实行草原全民所有,牲畜集体所有。变牲畜家庭个体经营为集体统一经营,加上国家控制商业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牧民没有退社自由,降低了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也迫使牧民放弃了可能的边际生产和可能取得的边际收益。牲畜及畜产品国家征购及诸如关闭集市、限制区域交换等一系列规则,剥夺了牧民对其产品——牧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草原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牲畜集体所有,牧民不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全面侵入农村。对单个牧民来讲,草原和牲畜都是一种公共物品,他不拥有相对于其它成员的对土地和牲畜的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牧民土地和牲畜产权都出现“残缺”。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牧业学大寨、牧民定居是与土地制度相伴生的国家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社会改造工程。这些体现了控制与改善逻辑的社会工程通过重新设计力图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清晰,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公共和私人领域进行治理。这些项目始于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精英作为“立法者”的远大抱负和无限雄心,他们不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而且主张通过行动来对自然界或整个社会秩序进行彻底和理性的改造;而在这种雄心的背后,则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知识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以及对自然甚至人类本性的控制能力的超强自信。“致命的自负”注定要走向失败。即使失败了的项目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成效。我们是各种现代化项目的受益者,改善的目的本意是良善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是把自然和社会改造为容易被国家识别和控制的清晰而又简单的对象,还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福祉。国家将建基于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实施于牧区是国家强力推行下的简单化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牧民成了没有性别、传统和价值、特定个性的异常抽象的可以互换的个体。这种简单化设计因为忽视了牧民的生存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遭遇失败。草原生态恶化与牧民生计两难困境成为新项目实施的挚肘。为了避免仍然存活着的“国家乌托邦”,需要在牧区现代化现实路径选择的实施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注重项目谨慎推进、规划要有弹性,利用互助传统建设“新公共性”,建立完善的牧民参与机制。

刘延海,钱河山,彭凌云[10](2010)在《生态畜牧业 魅力香巴拉》文中研究表明【编者按】 格桑花开,流水潺潺,奇峰异谷,经幡抖动,牛羊成群,民俗独特,这就是令人神往的甘南。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我省西南部,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接合部、藏区和内地的接合部、牧区和农区的接合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使?

二、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农牧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农牧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甘南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加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回顾
        (二)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研究回顾
        (三)关于稳定脱贫机制的构建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一章 走进甘南州
    第一节 甘南州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历史沿革
        四、人口状况
    第二节 甘南州脱贫历程
        一、初期(2013 年—2016年)
        二、中期(2017 年—2018年)
        三、决胜期(2019 年—2020年)
第二章 加拉村脱贫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脱贫村的回顾
        一、加拉村概况
        二、脱贫现状
    第二节 助推脱贫的具体实践
        一、加拉村的帮扶项目
        二、助推产业和能力素质(到村、到户、到人)
        三、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第三节 奔向幸福生活
        一、全村人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二、畅谈新生活
第三章 加拉村稳定脱贫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洪水
        二、瘟疫
        三、因病因伤
    第二节 自身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高
        二、务工收入不稳定
        三、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
    第三节 其他因素
        一、人才流失
        二、产业单一化
        三、基础建设缺口大
第四章 甘南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一、关于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工作的静态分析
        二、探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第二节 实现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对策措施
        一、根据资源条件,从实际需求出发
        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新格局
        三、拓宽贫困人口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关于甘南州合作市加拉村脱贫攻坚的调查问卷
    二、论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三、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社会与社会转型
        二、高原地区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 理论范式和重要概念
        一、结构化理论
        二、重要概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历史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村落历史
        一、尕扎村的地理方位
        二、地名传说中的村落历史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行政体系的演变
        二、土地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 宗教文化与河谷整合
        一、苯教文化的传统
        二、苯教和佛教文化的融合
        三、建立寺院的历史人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的政策变迁
        一、农牧业生产的政策转变
        二、改革开放后的致富事例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时空安排
        一、农牧林资源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
        二、牧业生产中的空间转换
    第三节 农牧业生产生活的转变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二、收入结构与生活转变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四章 亲属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家庭结构
        一、家庭规模
        二、家庭类型
        三、亲属称谓
    第二节 婚姻与继嗣
        一、通婚范围
        二、村落内部婚姻
        三、村落外部婚姻
        四、继嗣形式
    第三节 人情往来与亲疏远近关系
        一、婚礼
        二、葬礼
        三、盖房
    第四节 口头起誓隐含的亲疏远近关系
        一、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起誓
        二、问卷调查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五章 象征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山神祭祀
        一、措哇
        二、山神祭祀
        三、山神祭祀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敦巴斋会
        一、敦巴斋会的早期记录
        二、敦巴斋会的主要内容
        三、敦巴斋会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嘛尼会
        一、嘛尼会的过程及内容
        二、嘛尼会中体现的村民关系
        三、嘛尼会的象征意义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六章 组织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转型实践
        一、寺院以及年度活动
        二、转型中的寺院功能
    第二节 环保协会与转型实践
        一、参与公益活动
        二、自行成立环保协会
        三、村民对环保协会的态度
    第三节 国家政策与转型实践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与实施
        二、“三变改革”与合作社建立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结论
    一、牧村:农村与牧区之间
    二、生活空间的社会转型特点
    三、乡村社会转型与制度改革
    四、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改革开放以来甘南藏区村民生产生活变迁研究 ——以卓尼县卓逊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支撑及研究方法
        一、理论支撑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卓逊村概况
    第一节 卓逊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卓逊村的自然环境
        二、卓逊村的人文环境
    第二节 卓逊村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卓逊村居民生产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农业生产方式变迁
        一、生产关系的变革
        二、生产工具的变革
        三、生产劳动周期的变革
        四、农业技术的推广
        五、特色种植业的兴起
    第二节 牧业生产方式变迁
        一、畜种结构及其变化
        二、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三、特色养殖业的出现
    第三节 其他生产方式的变迁
        一、林副业
        二、矿产资源开发
        三、外出务工
        四、商业活动
    第四节 卓逊村居民家庭生产结构类型调查
        一、“农牧互补+务工型”家庭生产结构
        二、“以农促牧型”家庭生产结构
        三、“特色产业户”家庭生产结构
        四、“外出务工型”家庭生产结构
第三章 卓逊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收入与消费的变迁
        一、卓逊村居民的收入变化
        二、卓逊村居民的消费变化
        三、卓逊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衣食住行的变迁
        一、服饰的变化
        二、饮食的变迁
        三、住房条件的改善
        四、交通出行的变迁
        五、其他方面的变迁
    第三节 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闲暇时间的增多
        二、闲暇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第四节 婚姻家庭观念与行为的变迁
        一、婚姻的变迁
        二、家庭观念与行为的变迁
    第五节 宗教生活的变迁
        一、居民的宗教信仰
        二、居民的宗教活动
        三、居民宗教活动的变迁
    第六节 节庆民俗的变迁
        一、“春节”习俗的变迁
        二、“插箭节”习俗的变迁
第四章 卓逊村居民生产生活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来自国家体制政策层面的推动
    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三、外来多元文化的不断介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卓逊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
        1.2.2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1.2.3 产业同构
        1.2.4 城乡收入差距
    1.3 研究目的与理论分析框架
        1.3.1 研究目的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样本
        1.5.2 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1.7 小结
2 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研究成果
        2.1.3 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同构的关系研究
        2.1.4 研究述评
    2.2 理论回顾与借鉴
        2.2.1 配第—克拉克定律
        2.2.2 库兹涅茨的部门结构变动理论
        2.2.3 保罗·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2.2.4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2.2.5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2.2.6 里昂惕夫产业关联理论
        2.2.7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 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2.3.1 理论分析模型
        2.3.2 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路径分析
    2.4 小结
3 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历史考察
    3.1 城乡关系趋好阶段(1978—1984年)
        3.1.1 1978—1984 年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及特征
        3.1.2 1978—1984 年产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3.1.3 1978—1984 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特征
    3.2 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85—2003年)
        3.2.1 1985—2003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及特征
        3.2.2 1985—2003 年产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3.2.3 1985—2003 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及特征
    3.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4—2012年)
        3.3.1 2004—2012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及特征
        3.3.2 2004—2012 年产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3.3.3 2004—2012 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及特征
    3.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3—至今)
        3.4.1 2013—2017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及特征
        3.4.2 2013—2017 年产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3.4.3 2013—2017 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及特征
    3.5 内蒙古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变化趋势
        3.5.1 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5.2 重工业主导下的工业化的弊端
        3.5.3 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3.5.4 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3.5.5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总体特征
    3.6 小结
4 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纵向视角
    4.1 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
    4.2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统计检验
        4.2.1 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测度
        4.2.2 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
    4.3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计量分析
        4.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4.3.2 实证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选择
        4.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4 实证结论与建议
    4.4 小结
5 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横向视角
    5.1 产业同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5.1.1 产业同构、资本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5.1.2 产业同构、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5.2 内蒙古产业同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统计检验
        5.2.1 产业同构的测度
        5.2.2 产业同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
    5.3 内蒙古产业结构同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计量分析
        5.3.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3 实证结论与启示
    5.4 小结
6 新时代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6.1 加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在农牧业提质增效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1.1 推动农牧业科技进步,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6.1.2 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创新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
        6.1.3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农牧区经济运行效率
        6.1.4 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构筑现代农牧业的载体
    6.2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在劳动力转移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2.1 走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路线,延缓传统产业的就业衰减
        6.2.2 发展低碳经济,创造绿色就业
        6.2.3 发展草原文化产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6.2.4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体作用
    6.3 优化产业布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6.3.1 科学编制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6.3.2 发挥禀赋优势,增强各地区产业发展联动性
    6.4 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6.4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4.1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6.4.1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6.4.2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发挥其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
    6.5 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产业结构演变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因素
        7.1.2 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路径
        7.1.3 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7.1.4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
        7.1.5 内蒙古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7.1.6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缺乏应有的互动
        7.1.7 内蒙古产业同构抑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
        7.1.8 产业结构优化是缩小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路径
    7.2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1978—1984年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变化情况
    附表2 1985—2003年内蒙古农民家庭纯收入结构变化状况
    附表3 2004—2017年内蒙古传统服务业结构变化趋势
    附表4 2004—2017年内蒙古现代服务业结构变化趋势
    附表5 1978—2017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
    附表6 1980—2017年内蒙古各盟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变化状况
    附表7 1980—2017年内蒙古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变化状况
作者简介

(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以王格尔塘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一)王格尔塘镇的区位特点
        (二)王格尔塘镇的人文特色
        (三)王格尔塘镇经济发展的状况
    三、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社会学角度研究民族关系
        (二)关于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方面研究文献
        (三)关于民族关系个案研究及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适应方面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格尔塘镇的概况
    第一节 驿站王格尔塘
        一、王格尔塘镇历史追溯
        二、王格尔塘镇名称的近代文献记载
        三、与王格尔塘镇相关联的主干道路建设
    第二节 王格尔塘镇的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咯河及大夏河流域对当地经济发展及下游流域的影响
    第三节 王格尔塘镇的群众生活
        一、山上的牧民
        二、镇子上的村民
第二章 王格尔塘镇的民族源流、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
    第一节 王格尔塘镇民族源流与民族关系
        一、王格尔塘镇的民族构成
        二、王格尔塘镇各民族源流、分布
    第二节 王格尔塘镇居住格局、语言与民族关系
        一、居住格局
        二、语言的交流
第三章 转型发展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第一节 生计方式转型下的民族关系
        一、甘南城镇化发展状况
        二、王格尔塘镇的城镇化
    第二节 政策性变化下的民族关系
        一、易地搬迁工程的实施情况
        二、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三、民族干部是政策传导的纽带
    第三节 经济结构变化下的民族关系
        一、畜牧养殖
        二、经济农作物种植
    第四节 教育就业下的民族关系
        一、王格尔塘镇教育现状
        二、人口素质及就业
第四章 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的特点及走向
    第一节 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总体态势
        一、王格尔塘镇藏、回、汉民族关系特点
        二、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发展趋势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王格尔塘镇民族关系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二、政治文化层面上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层面上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民族关系发展的对策分析及走向
        一、王格尔塘镇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对策
        二、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县域经济概述
        1.2.1 县域经济的内涵
        1.2.2 县域经济的特征
        1.2.3 县域经济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地缘区位条件
    2.2 人口情况
    2.3 甘南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2.3.1 甘南州经济发展现状
        2.3.2 甘南州社会事业发展
    2.4 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4.1 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落后
        2.4.2 县域经济实力较弱
        2.4.3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2.4.4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4.5 县域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2.4.6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展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加大
3 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联系研究
    3.1 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3.1.1 研究方法
        3.1.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3.1.3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
        3.1.4 结果分析
    3.2 县域经济联系强度和方向分析
        3.2.1 引力模型
        3.2.2 县域经济联系强度区域差异分析
        3.2.3 各县市经济联系方向解析
4 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4.1 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4.1.1 资源禀赋优势
        4.1.2 文化优势
        4.1.3 生态优势
    4.2 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4.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4.2.2 财政资金困难,自我发展能力低
        4.2.3 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4.3 县域经济发展机遇
        4.3.1 国家和省上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4.3.2 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是壮大县域经济
        4.3.3 旅游业发展成为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4.4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4.4.1 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复杂
        4.4.2 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4.4.3 自然条件严酷,资源环境压力大
5 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5.1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5.1.1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5.1.2 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
        5.1.3 加快发展旅游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5.2 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5.2.1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2.2 加强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5.2.3 加强市政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5.3 拓展财政收入渠道,加大经济发展资金支持力度
        5.3.1 拓展财政收入渠道
        5.3.2 加大县域经济资金支持力度
    5.4 加快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
        5.4.1 完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
        5.4.2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5.5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环境保护
6 结论与不足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9)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牧区社会研究的知识谱系
        1.2.1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
        1.2.2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的研究
        1.2.3 研究的贡献与缺憾
    1.3 典型个案、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3.1 个案简介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资源、概念和分析框架
    2.1 牧区社会:边缘社会研究的切入点
        2.1.1 土地改革与牧区社会
        2.1.2 土地制度变迁:牧区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2.2 相关理论资源
        2.2.1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与“失败的逻辑”
        2.2.2 F·A·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与“限制国家权力”
        2.2.3 何·彼特的“空制度”理论
        2.2.4 诺思的“制度及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2.3 核心概念界定
        2.3.1 土地制度
        2.3.2 土地制度变迁
        2.3.3 牧区社会
    2.4 基本观点与基本思路
        2.4.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2.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2.5 论文结构
第3章 哈萨克族群背景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3.1 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3.1.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3.1.2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1.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1.4 草原承包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2 哈萨克牧区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3.2.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土地制度
        3.2.2 民主改革时期的草原民族公有制
        3.2.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哈萨克牧区的土地制度
        3.2.4 草原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共存时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主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民主改革
        4.1.1 新疆哈萨克牧区的民主改革
        4.1.2 新源县哈萨克牧区民主改革
        4.1.3 草原民族公有:关照地方性的土地实践
    4.2 牧业合作化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2.1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渊源
        4.2.2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性设计
        4.2.3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路
    4.3 牧业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3.1 大跃进和牧业人民公社:激进现代主义的牧区实践
        4.3.2 公共食堂:牧民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实践
        4.3.3 阶级斗争:历史与传统的决裂
        4.3.4 牧业学大寨:激进现代化意识的表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承包责任制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5.1 牧业生产责任制下草原改革的时间序列
        5.1.1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开端(1978-1984 年)
        5.1.2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深化(1985-1991 年)
        5.1.3 从国家战略出发的产业调整(1992-2001 年)
        5.1.4 草原制度改革的战略转型期(2002 年以后)
    5.2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草原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5.2.1 《草原法》符号化背景下的草原产权
        5.2.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
        5.2.3 新疆哈萨克牧区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5.2.4 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期望
    5.3 牧民定居:强制村庄化运动
        5.3.1 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终结
        5.3.2 哈萨克牧民定居的运作逻辑
        5.3.3 牧民定居模式的考量:以新源县为个案
        5.3.4 游牧定居的生态后果
    5.4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两难
        5.4.1 草原生态状况:忽略牧民生存逻辑的土地实践结果
        5.4.2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退化根本原因
        5.4.3 草原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5.4.4 兼顾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相关措施
    5.5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5.5.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结构分化
        5.5.2 哈萨克牧区的社会整合
        5.5.3 草原承包制后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现牧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6.1 牧区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6.1.1 哈萨克牧区现代化现状
        6.1.2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6.1.3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状况
        6.1.4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6.2 牧区现代化与哈萨克牧民的现代化
        6.2.1 新牧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6.2.2 哈萨克牧民的综合素质状况
        6.2.3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6.2.4 新牧村建设与农牧民权益保障
    6.3 新牧村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6.3.1 明晰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保护
        6.3.2 新牧区建设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四、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农牧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南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加拉村为例[D]. 张继苹.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D]. 付吉力根.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改革开放以来甘南藏区村民生产生活变迁研究 ——以卓尼县卓逊村为个案[D]. 杨隆.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 安旭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 ——以王格尔塘镇为例[D]. 王晓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6]甘南州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董永康.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7]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N]. 王砚. 甘南日报(汉文版), 2011
  • [8]州长毛生武政府工作报告摘要[N]. 马云. 甘南日报(汉文版), 2011
  • [9]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D]. 刘鑫渝. 吉林大学, 2011(08)
  • [10]生态畜牧业 魅力香巴拉[N]. 刘延海,钱河山,彭凌云. 甘肃经济日报, 2010

标签:;  ;  ;  ;  ;  

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农牧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