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动性论文_吴富峣,蒋良文,张广泽,宋章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活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动性,阿拉善左旗,层析,德钦,金沙江,华北地区,青藏高原。

地震活动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富峣,蒋良文,张广泽,宋章[1](2019)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德钦-中甸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向东挤出使得青藏高原内部和周缘形成一系列强烈变形的次级块体,川滇地块是其中变形最为活跃的地块。德钦-中甸断裂是川滇地块的西边界断裂之一,晚第四纪以来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滑动,同时发育倾滑分量。在奔子栏镇-瓦卡镇以南至中甸一带,断层发育明显的正倾滑分量,在奔子栏镇-瓦卡镇以北则发育明显的逆倾滑分量。奔子栏镇一带是断层运动特征的改变部位,也是断层宏观走向改变的部位,这些特征表明奔子栏镇更是德钦-中甸走滑断裂的枢纽部位。研究表明德钦-中甸断裂在奔子栏镇附近的古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为11.35±2.4ka,长期滑动速率1.3~1.7mm/a。按照构造类比原则,奔子栏镇是德钦-中甸断裂的地震成核部位,其潜在震级下限不会低于M7,潜在地震烈度下限不会低于Ⅹ度。(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雷东宁,乔岳强,胡庆,王秋良,林松[2](2019)在《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涵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因修建丹江水库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针对断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对丹江断裂东段进行1∶1万大比例条带状活动断裂填图,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岩样年龄测试、地质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认为:1)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以来累积左旋走滑量在250~500 m之间,上更新统地层垂直断距为10~20 m;2)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活动性质以由NE向SW的逆冲为主,兼具有左旋走滑分量;3)断裂活动性由山地向盆地迁移。丹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表明,南襄盆地西缘活动性较强。该认识可为进一步评估丹江口地区乃至南襄盆地西缘的地震构造环境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晨,康帅[3](2019)在《西藏当雄地区活动断裂的遥感解译及地震活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活动断层的研究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地质学方法,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活动构造研究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传统构造地貌学方法结合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而又准确地应用于活动断层地表研究工作中去,并且可以对活动断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由于遥感卫星技术的宏观性、直观性和非接触性,遥感卫星技术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李其林,王云,周艺颖,赵慈平[4](2019)在《川滇菱块西北缘温泉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菱形块体是青藏高原东缘侧向挤出最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块体,地震频繁,长期以来引起了诸多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是活动构造和地震监测预报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相较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鲜水河—小江断裂,西北边界结构样式复杂,地震也相对较少,目前研(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危自根,储日升,杨小林,谢军,田忠华[5](2019)在《汉中盆地及邻区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探查汉中盆地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和孕震构造特征,本文基于背景噪声成像、多频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以及莫霍面Ps震相时深转换方法反演了汉中盆地及其邻区的地壳S波速度和厚度,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研究区深部结构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中盆地不同区域的浅表沉积厚度和速度存在差异;部分区域莫霍面处的速度变化平缓,Ps震相与P震相的振幅比<0.2;汉中盆地内部鲜有地震发生,其周边10 km范围内地震分布主要受到断层控制;4—16 km震源深度上下界面大致对应于低速体底层和高速体顶层。本文获得的非均匀分布的沉积厚度、渐变的壳幔过渡带结构与汉中盆地长期处于秦岭构造带、大巴山褶皱带以及青藏地块交界区的叁联点构造位置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胡维云,王培玲,马茹莹,张丽峰,孙玺皓[6](2019)在《库玛断裂带Ms≥5级地震活动性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系统分析研究了库玛断裂带自1970年以来Ms≥5级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地震序列类型特征,认识了该地区背景性和区域性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指导和研究该地区地震预测预报和震后趋势准确判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高原地震》期刊2019年02期)

闫坤[7](2019)在《北天山中段微震检测和地震活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天山地震带地处中国大陆强震高发区,孕震构造复杂,发育有典型的逆冲、褶皱构造,是研究内陆地震的理想场所。近年来该地区陆续发生了2015年沙湾Ms5.0地震、2016年呼图壁Ms6.2地震和2017年精河Ms6.6地震,造成了一定的人员受伤,房屋破坏等损失。新疆地区测震台网相对比较稀疏,微震监测能力较弱,地震目录不够完善。本文选择北天山中段(43.5°N~44.5°N;85°E~87.5°E)为研究区域,首先利用流动台站的震相数据改进北天山逆冲褶皱带地区的一维速度模型,结合Hypo DD方法对研究区2014年1月-2018年9月的台网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并以此建立事件的波形模板,扫描连续波形,识别遗漏微震事件,获得更完整和重新定位的地震目录。在新目录的基础上,研究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孕震构造和地震触发迁移特征。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波形模板检测方法,识别出多于原地震目录10倍的微震事件,完备震级从1.2降至0.5。2.重定位结果显示北天山中段地震活动目前主要分布在北天山山前霍-玛-吐背斜带南翼的浅部和南玛纳斯-齐古背斜带深部,沿背斜构造带走向地震分布不均,霍-玛-吐背斜带西段地震多于东段,南玛纳斯-齐古背斜带东段地震活动显着强于西段。3.在南玛纳斯-齐古构造背斜带上有多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褶皱内部的“盲断层”上,这些隐伏断裂与准噶尔南缘断裂、霍-玛-吐断裂、滑脱面以及浅部断坡共同组成的断层系孕育了北天山山前活跃的地震活动,并可能成为未来大震的发震构造。4.2016年呼图壁Ms6.2地震对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产生了显着影响,硫磺沟地区同期出现的小震活动增强推测是由呼图壁Ms6.2地震动态触发所致。2018年5月期间石梯子地区的震群活动可能是呼图壁Ms6.2地震造成的应力状态改变产生的延迟触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期刊2019-06-24)

谢卓娟,吕悦军,方怡,张愉玲[8](2019)在《京津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地震区北部,区内受多组北北东向、北西西向断裂带的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水平较高.该区是我国城市密集、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地带,一旦发生中强地震,会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该区的地震活动性愈加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收集了京津冀地区历史破坏性地震和1970年以来中小地震,分析了区域最小完整性震级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古登堡-里克特G-R关系的震级-频度分布原理和泊松分布原理,统计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a值、b值和V_4值,并定量地分析京津冀地区的地震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京津冀地区的地震活动规律性、地震分布特征以及未来地震活动趋势.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供京津冀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时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张群伟,朱守彪[9](2019)在《华北地区主要断裂带上的库仑应力变化及地震活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地区活断层丰富、地震频发。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性,其频繁的地震活动备受关注。为此,文中根据弹性位错理论和分层岩石圈模型,计算了1820年以来华北地区中强地震(M_S≥6. 0)引起的同震及震后介质黏弹性松弛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显示,自1888年渤海湾地震发生后的24个地震中,共有19个落在了库仑应力变化的正值区域,触发率达79%;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宁河—新乡地震带的滦县-乐亭断裂、潘庄西断裂、东明-成武断裂、郓城断裂、隆尧断裂,郯庐地震带的营口-潍坊断裂,首都圈地区夏垫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带上的库仑应力变化增加,其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王同利,刘敏,李红谊,崔博闻,钟世军[10](2019)在《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前后地震活动性分析和重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39.78°N,106.34°E)发生M_S5.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本文通过收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喜马拉雅Ⅱ期布设在南北地震带北段的34个流动台站连续观测数据,首先以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目录给出的138个地震事件作为模板,采用匹配定位方法(Match&Locate)对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前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小震进行了检测和识别,检测后给出的地震事件高达1688个,相比于台网地震目录的地震事件数目增加了10倍多.然后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tomoDD)对研究区域内阿拉善M_S5.8地震前后(2015-01-01—2015-07-31)1级以上的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重定位后的结果显示:主震震中为39.8023°N、106.4388°E,震源深度为20.597km,余震序列展布优势方向为NEE方向,且在深度方向呈近垂直分布,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和震源机制解分析,认为该次地震事件为一次走滑型事件,其发震断裂可能是一条近E-W向的隐伏断层.(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地震活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因修建丹江水库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针对断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对丹江断裂东段进行1∶1万大比例条带状活动断裂填图,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岩样年龄测试、地质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认为:1)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以来累积左旋走滑量在250~500 m之间,上更新统地层垂直断距为10~20 m;2)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活动性质以由NE向SW的逆冲为主,兼具有左旋走滑分量;3)断裂活动性由山地向盆地迁移。丹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表明,南襄盆地西缘活动性较强。该认识可为进一步评估丹江口地区乃至南襄盆地西缘的地震构造环境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活动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富峣,蒋良文,张广泽,宋章.青藏高原东南缘德钦-中甸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估[J].地质学报.2019

[2].雷东宁,乔岳强,胡庆,王秋良,林松.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涵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3].陈晨,康帅.西藏当雄地区活动断裂的遥感解译及地震活动性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9

[4].李其林,王云,周艺颖,赵慈平.川滇菱块西北缘温泉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5].危自根,储日升,杨小林,谢军,田忠华.汉中盆地及邻区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性研究[J].地震学报.2019

[6].胡维云,王培玲,马茹莹,张丽峰,孙玺皓.库玛断裂带Ms≥5级地震活动性特征研究[J].高原地震.2019

[7].闫坤.北天山中段微震检测和地震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9

[8].谢卓娟,吕悦军,方怡,张愉玲.京津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

[9].张群伟,朱守彪.华北地区主要断裂带上的库仑应力变化及地震活动性分析[J].地震地质.2019

[10].王同利,刘敏,李红谊,崔博闻,钟世军.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前后地震活动性分析和重定位[J].地球物理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分布图(据Tappon...隆尧地裂缝成因模式左图:穿过台湾中、南部的震源分布剖面...典型水库诱发地震活动震中分布图区域现代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西科河附近探槽分布图

标签:;  ;  ;  ;  ;  ;  ;  

地震活动性论文_吴富峣,蒋良文,张广泽,宋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