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装配式住宅的特点及其现存问题

探析我国装配式住宅的特点及其现存问题

身份证号:42010519840422xxxx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前,我国住宅需求量大,但所建设的住宅质量有待提高,且住宅建设需要的消耗的劳动力较多,这都充分说明了我国住宅建设呈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大力发展装配式住宅,解决当前住宅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工业化发展。本文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特点,最后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特点;存在问题;措施

1装配式住宅概述

装配式建筑又称建筑工业化,就是像制造汽车一样来建造房子,首先在生产厂生产好预配构件,比如板、柱、梁等构件,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装配,拼接所构成的建筑物。

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2.1设计多样化

目前所设计的住宅楼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住宅楼所需求的,大多数住宅楼的承重墙较多,以致分隔较多,开间较小,房内空间不能被有效分隔。而装配式建筑,可以灵活、随意进行分割,可以满足住户的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来进行分割,大厅小居室以及小厅大居室都可以形成。配套的轻质隔墙,可以使住宅采用灵活大空间,而轻质隔墙的材料一般都使用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者使用一些轻板。

2.2功能具有现代性

第一,节能,建筑外墙存在着保温层,能够对冬季当中的采暖以及夏季空调方面的能耗进行有效的降低。

第二,隔音,有效增强门窗以及墙体所具有的密封功能,相关的保温材料有着有效的吸声功能,进而保证室内具有安静的环境,有效防止外界噪声产生的干扰。

第三,防火,运用难以燃烧以及不能够燃烧的材料,有效避免火灾的波及以及蔓延

第四,抗震,对轻质的材料进行大量的运用,进而来有效降低建筑的实际重量,同时提高装配式的柔性连接。

第五,外观,装配式建筑的外观根本就不追求奢华,但是其立面却极其清晰以及具有特色,在长期的使用过程当中根本不会发生褪色、开裂以及变形的现象。

2.3制造具有工厂性

转变原先复杂的现场施工作,将建筑的柱,板梁,阳台,外墙等的制造变成在工厂生产线上生产,所有的模块部件都可以在预制场中预先制造,避免了现场的浇筑,将大量现场的手工作业,换成了预制场的流水作业。具有提前预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而且不受气候影响的特点。

2.4施工装配化

在生产厂生产好各种相应的构件,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安装和拼接。相比传统建造,施工现场的施工流程相对减少,和泥、抹灰、绑钢筋、支模板等施工流程都不再出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比传统建造施工有很多优势:施工速度快,可以缩短工期;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减少,施工作业更加方便有序,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施工现场废物、废水、噪声减少,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进行每道工序时都可以安装设备一样,要求精度,保证质量;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2.5污染施工变绿色施工

预制装配式现场施工以吊装为主,节能环保,脚手架搭设、现场砌筑、现场抹灰等等。以往现浇建筑出现的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都可以避免,最大化实现绿色施工。有资料推算,装配式施工至少节约节水量80%,能源70%,材料20%,土地20%,有效避免噪声的产生。

3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1)施工条件差。在住宅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没有依据相关文件及施工要求,配备充足的施工设施及安全设施等,导致施工现场施工条件不佳。

(2)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工程中缺少全国统一的设计标准化。这种非标准化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重复设计、重复施工上的浪费问题,并且阻碍了建筑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装配化的进程。

(3)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在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因负责人管理意识不强、或施工管理手段的落后、或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施工现场管理不佳,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4)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但是通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研究出的成果往往没有及时的投入社会实践,没有及时转换成生产力,缺乏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动。作为开发建设企业对新技术缺乏认识,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进行建造生产,科技进步对生产方式转变的推动力不足。

(5)气候条件影响。某些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住宅施工难以持续进行,甚至产生破坏,使得住宅建设效果不佳。

(6)装配式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装配式建筑在上个世纪曾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是鉴于当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尚未成熟,生产出的建筑产品存在屋面漏水、墙面开裂等一些列的问题,给居民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4应对措施

4.1创新装配式建筑技术,设立相关标准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不断法发展,装配式建筑必然要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其技术体系及标准都应加快创新,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力学性能,结构优化,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大力发展我国预制构件的集成化、标准化、通用化、多样性等特征,成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综合考虑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机械设备、技术支撑、人才储备、材料性能等潜力,建立属于我国的预制件产品目录,同一收录符合要求的不同生产单位的预制构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制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归类,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个性化的要求。

4.2要继续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根据“简政放权”的原则,国家层面应引导建筑行业加快供应侧结构改革,产业发展政策尽快明确装配式建筑建设的发展,从立法上建立健全的装配式建筑体系。根据我国的社会结构特点,从顶层做好设计,科学的产业布局。可以出台国家法律,层层向下推进,出台建筑行业法规规范,通过完善的强有力的法律来约束大家的行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引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通过一定的政府调控,完成相关标准的完善,并进行有效的监督。

4.3要加强行业能力建设

(1)建立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市场链条,通过重组、重新配置、共享的方式,整合在装配式建筑行业这个产业链上的各相关单位形成完备的产业链。(2)通过提高大规模生产的行业标准,通过扩大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使组装建筑功能满足使用要求。(3)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特点,采取逐步推进,先易后难的方式,结合政府政策和优惠,在特定地区特定建筑开展装配建筑的发展,依托政府的政策性工程开展试点,逐步向商业化的建筑拓展,积累经验,循序渐进的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比例,提高装配率,切实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4.4必须科学论证各种新技术体系

当企业研发进入一个新的技术体系时,要组织全国的权威的专家进行论证,建筑安全不是小事。目前我国在建筑工业化领域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必经阶段,而国外的发展已达到成熟的水平,有完整的供应体系和先进的技术以及丰沃的资金支撑等。因此我们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不能盲目地复制和模仿国外的操作流程,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制定符合国情的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宗明,王三智,曹保平.装配式住宅与住宅工业化[J].山西建筑,2011,10:10-11.

[2]王茜,毛晓峰.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2,21:354,381.

[3]让历史告诉未来――万科住宅产业化之路[J].住宅产业,2013,10:35-3.

标签:;  ;  ;  

探析我国装配式住宅的特点及其现存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