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及其对患儿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151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Hp感染的52例HSP患儿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施Hp根除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另将未合并Hp感染的99例HSP患儿设为C组,采用常规治疗。3组患儿在初诊、病程1个月、病程3个月、病程6个月时均行尿微量蛋白检查,包括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转铁蛋白(TRF)、尿白蛋白(UAlb)、尿免疫球蛋白G(UIgG)。对3组患儿不同病程阶段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1例HSP患儿中共52例检出Hp阳性,检出率为34. 44%; B组的早期肾功能损害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程3个月时,B组的α1-MG水平高于A组、C组,且B组的UAlb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程6个月时,B组β2-MG水平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合并Hp感染的HSP患儿较未合并Hp感染者更易出现肾损害,Hp根除治疗可降低肾损害发生率。HSP患儿肾损害早期以单独肾小球或肾小球、肾小管均受累为主,且尿微量蛋白中α1-MG和UAlb判断早期肾损害比较敏感。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治疗方案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3组患儿早期肾损害情况
  •   2.2 3组患儿尿微量蛋白情况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殷海斌,周承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儿科学

    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儿内科

    分类号: R725.5;R726.9

    页码: 47-50+54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44K

    下载量: 63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