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林光余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传授给学生们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特殊的重要性。所以高校教师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特有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6-0066-02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它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新的形势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经济的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转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为了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如何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认识和思路。

一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

想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就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是我国一门带有很强的政治性、科学性及实践性的学科,它担负着多方面的重任,比如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等等。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做的学科建设工作相当少,缺少整体规划,缺乏学术骨干,学科发展建设的条件很差,教师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并不到位,所有的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的快速发展。

如果要想做好学科发展的工作,我们需要做到:(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制定好所有目标后,优化人力资源,搭建好为学科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平台;(2)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优势,学生能带着兴趣积极努力地学习。

要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环节就是合理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吸收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在教学中增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领会我国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走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体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并带领我国人民坚持走下去。通过增加这些教育教学内容,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稳定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要根据大学生的要求和他们的发展特点,筹划思想政治选修课的设置,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我国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不仅要做好课程建设,还要利用讲座等形式拓展大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键。大学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这就要求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作出贡献。教师本身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教育能力,并始终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成好教书育人的重要工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各个高校要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帮助学生能够无压力的学习;再次,可以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来承担一些教学任务,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训体系,采取各项措施优化教师的结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最后,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形成团结的学术研究队伍,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要重视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及时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制约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很重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探索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学习特点。具体做法是: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立和完善实践性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实践性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实现“两个课堂”的有机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

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一步快速发展,我国在本世纪会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我国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高校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力争让思想政治教学更贴近我国发展,更符合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再兴、张瑜.加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J].高校理论战线,2006

[2]曹荣、叶菁荫、葛萃.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2(04)

[3]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教学与研究,2006(6)

[4]呼中陶、刘捷.建国50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6)

标签:;  ;  ;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