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氯镁石论文_马广超,狄跃忠,彭建平,王耀武,冯乃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氯镁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氯化镁,氢氧化镁,氧化镁,计量学,高纯,硫酸钡,热力学。

水氯镁石论文文献综述

马广超,狄跃忠,彭建平,王耀武,冯乃祥[1](2019)在《青海盐湖水氯镁石利用技术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青海盐湖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初期只注重提取氯化钾,副产的废卤水外排经日晒蒸发形成大量水氯镁石,镁资源浪费的同时对盐湖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水氯镁石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介绍了利用盐湖水氯镁石制备金属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的工艺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盐湖水氯镁石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9年03期)

魏万林[2](2019)在《降低盐湖水氯镁石溶液中硫酸根含量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氯镁石作为电解金属镁的原料,其技术难点之一就是如何保证原料当中的硫含量低于规定值。通常要求无水氯化镁中硫酸根含量要求低于10 mg/kg,因此,净化后的水氯镁石溶液中硫酸根必须低于20 mg/kg。文章通过试验主要从溶液的成分及粘度、钡法除硫、膜过滤去除硫酸钡沉淀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控制溶液中的钡离子浓度及选择合理的膜过滤设备可以将水氯镁石溶液中的硫酸根降低至20 mg/kg以下。(本文来源于《盐科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刘源滔,刘富舟,杜玮,路贵民,于建国[3](2018)在《水氯镁石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盐湖水氯镁石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镁工艺过程中设备的腐蚀问题,打通热解工艺流程,设计了碳化硅材质的喷雾热解反应装置,通过对热解温度、进料量等参数的研究,采用XRD、SEM等技术手段对颗粒产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确定工艺条件为热解高温区730℃,进料量10 L/h时,可制得平均粒度为90μm的氧化镁颗粒产品。同时,在喷雾热解炉中部低温区(400℃)发现了中间产物Mg_2(OH)_3Cl·4H_2O晶须,晶须长度约为30μm。为了进一步研究喷雾热解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对喷雾压力、热解炉温度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为喷嘴选型、热解炉结构优化和流场研究提供数据与模型基础。(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姬连敏,刘志启,李丽娟,宋雪雪,曾忠民[4](2017)在《由盐田水氯镁石制取食品级氯化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氯化镁原矿与二次水的溶解实验,采用ICP和XRD对滤液及滤渣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0 mL二次水溶解350 g氯化镁原矿,经过滤后滤液中NaCl、KCl和CaSO_4含量达到最低值。滤液经一段和二段蒸发水量分别为16.25 g和45.34 g,二段蒸发结晶产品的杂质NaCl、KCl和CaSO_4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46、0.12和0.042。通过溶解实验,在最大程度上增大了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溶液中杂质含量,为一段蒸发析晶除杂及二段蒸发结晶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盐湖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邓信忠[5](2017)在《水氯镁石电沉积制备氢氧化镁及其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拥有丰富的卤水资源,当前主要用于生产钾肥,而提钾后的卤水中含有大量的镁,这些镁资源被就地排放或远距离排入盐湖,蒸发形成老卤(其主要成分为MgC1~2·6H~20),这不仅浪费镁资源,而且破坏了周边的生态和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镁资源变得越来越迫切,利用该镁资源制备氢氧化镁无疑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本文主要对以水氯镁石为原料,通过电沉积法宏量制备氢氧化镁,同时将水氯镁石溶液中的其它有价元素浓缩再利用,并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研究,考察改性后的产品在染料吸附和制备改性氧化镁方面的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电沉积制备氢氧化镁的热力学和电化学行为分析表明电沉积宏量制备氢氧化镁可行,使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备的氢氧化镁过滤性能良好。通过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电沉积法制备氢氧化镁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优工艺条件是:电解质浓度0.5mol/L、电解温度40℃、极距4cm、电流密度0.05A/cm~2、电解时间4h、溶液pH值6,在该条件下以盐湖水氯镁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电流效率为88.29%,电耗为7353kWh/t,氢氧化镁初始脱落时间为7.9min。(2)研究了工艺条件和盐湖水氯镁石中的杂质对电沉积法制备氢氧化镁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使用少量氢氧化镁浆料对盐湖水氯镁石溶液进行吸附预处理,然后电沉积制备高纯氢氧化镁的工艺,在电解质浓度0.5mol/L、电解温度40℃、极距4cm、电流密度0.05A/cm~2、溶液pH值为6的条件下获得的产品纯度为99.1%,产品白度为95.3,产品颗粒分布均匀,并且通过循环电解实验,实现对水氯镁石中的K、Na、Li等元素的富集,方便提取。(3)以石墨烯为载体对氢氧化镁进行比表面积增大的改性制备,改性过程中氢氧化镁是以石墨烯为支架,均匀生在在其表面,改性后的氢氧化镁比表面积可达到原氢氧化镁的5倍;通过控制改性的工艺条件可以制备比表面积可控的产品,获得比表面积为100~600m~2/g的改性氢氧化镁。(4)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染料废水中的吸附性能更佳,在吸附剂用量为10mmg,石墨烯含量为1%,吸附时间为30min,染料初始浓度为1000mg/g,搅拌速度为500r/min,体系pH值为2的条件下改性氢氧化镁对刚果红的吸附量达到1986.43mg/g,其吸附量比纯氢氧化镁提高了 4倍。通过等温吸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无序度增加且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同时对吸附剂进行可再生研究,发现该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好。(5)以改性氢氧化镁为原料,煅烧可制备改性氧化镁,改性氢氧化镁在煅烧温度高于600℃时,制备的改性氧化镁颗粒大小均匀、晶型规整且分散性能好,同时获得缺陷更小、层数更少的石墨烯。通过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其分解机理,得出氢氧化镁和改性氢氧化镁的热分解过程动力学方程为:氢氧化镁:dα/dt=4.13×10~9exp(-15648/T)(1-α)改性氢氧化镁:dα/dt=1.27×10~8exp(-13132/T)(1-α)(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7-07-01)

刘洋[6](2017)在《由水氯镁石直接合成熔盐电解制备镁合金》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合金因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抗电磁干扰、减震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3C电子、军事、生物医学等领域。镁合金的制备多采用传统的熔炼法(或对掺法),但该方法存在过程繁琐,产品均匀性及性能稳定性差,金属烧损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电解共沉积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报道的均以无水氯化物为原料合成熔盐电解制备镁合金。本文研究了以水氯镁石(MgCl2·6H2O)及其他含水氯化物(如BaCl2·2H2O、MnCl2·4H2O等)为原料合成无水高纯电解质熔盐,进而电解共沉积制备了镁基合金,分析了各种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共沉积条件及合金的组织结构。得到如下主要成果:(1)973 K 时在 NaCl-KCl-BaCl2-MgCl2(20 wt.%)中,AlC13 和 AlF3 提供的 Al3+、Zn2+以及 Mn2+的析出电位分别为-0.80 V、-0.85 V、-0.65 V、-1.01 V(vs Ag/AgCl参比电极),它们在阴极的还原反应为受扩散控制的一步反应,扩散系数分别为1.94×10-5cm2 s-1、2.1 1× 10-5 cm2s-1、2.57×10-5 cm2s-1、2.81×10-5 cm2 s-1,两种Al3+在阴极的还原不可逆,Zn2+、Mn2+在阴极的还原完全可逆。(2)以AlC13摩尔分数小于0.5的AlCl3-NaCl复盐作铝源,加入熔融NaCl-KCl-BaCl2-MgCl2 熔盐中制备 NaCl-KCl-BaCl2-MgCl2-AlCl3 电解质,可有效减小AlC13加料过程中升华及挥发损失,使AlCl3在电解质中存留量明显提高,提高了 AlCl3利用率。以此电解质制备Mg-Al合金时,需加入2 wt.%的KF方可使合金聚集良好。(3)以AlF3为铝源成功电解制备了多种含铝镁合金,避免了铝源的挥发,解决了合金聚集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合金中铝含量的稳定控制。(4)通过调节阴极电流密度实现了 Mg-Al、Mg-Zn、Mg-Mn、Mg-Al-Zn以及Mg-Al-Mn合金的电解共沉积制备,恒电流电解得到的Mg-Al、Mg-Al-Zn、Mg-Al-Mn可漂浮于电解质中,电流效率基本在80%以上。可通过调节电解质组成和电流密度实现对合金组织结构及成分的控制。(5)电解共沉积并室温冷却得到的Mg-Zn、Mg-Mn、Mg-Al-Zn合金均由两相组成:α(Mg)相和第二相,第二相分别为Mg-Zn中间化合物(Mg51Zn20和少量的MgZn)、Mn颗粒和固溶较多Zn的Al12Mg17相,而Mg-Al-Mn合金由叁相组成分别为 α(Mg)相、Al12Mg17 相、Al8Mn5 相。其中,Mg-Zn、Mg-Al-Zn 合金的第二相及Mg-Al-Mn合金的Al12Mg17相分布于晶界,而Mg-Mn合金的第二相及Mg-Al-Mn合金的Al8Mn5相分布于晶界或晶内。(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7-05-01)

刘旭永[7](2017)在《盐湖丰产水氯镁石解吸稀盐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盐酸是一种最常用的酸洗剂及化工原料,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标准大气压下,盐酸会形成共沸物,共沸点为108.6℃,共沸物中HCl的含量为20.24wt%,普通精馏难以达到较好的回收效果。青海省察尔汗盐湖是我国规模最大盐湖之一,据探测氯化镁储量16.5亿t,占全国镁盐资源的74%。我国在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纯度较高的水氯镁石,常常作为副产品或工业尾料被排放出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严重破坏了盐湖资源环境和自然生态平衡,行业内部存在着盐湖“镁害”的说法。许多研究表明,可利用加盐间歇精馏工艺向废盐酸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氯盐(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等)来回收有效成分HCl,以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回收效果最佳。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Ⅰ.利用改进的ROSE釜双循环玻璃式汽液平衡釜测定低氧、低压、高海拔等特定环境下不同浓度的HCl-H_2O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确定低压条件下的盐酸的共沸组成。本实验确定了该环境下的HCl-H_2O二元体系中,共沸点温度为101.21℃,共沸物中HCl组成为20.73wt%。Ⅱ.以察尔汗盐湖丰产的水氯镁石矿物为原料,脱水制备不同的低水合氯化镁(MgCl_2·n H_2O,n=2,4)。实验在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确定了制备MgCl_2·4H_2O的条件为:水氯镁石原矿在60.0℃加热2.0h,趁着余热用研钵棒将产品研磨1min~2min,再将加热温度设置为85.0℃,加热时间为24.0h;制备MgCl_2·2H_2O的条件为:水氯镁石原矿在60.0℃加热2.0h,趁着余热用研钵棒将产品研磨1min~2min,将加热温度设置为100.0℃,加热时间为24.0h。Ⅲ.以刺形分馏柱为解吸装置塔板、叁口烧瓶为塔釜、冷凝管为回流罐组成简易的解吸装置,依据加盐间歇精馏原理,向解吸装置中添加本实验自制的解吸剂(MgCl_2·n H_2O,n=2,4,6)和五种浓度不同的稀盐酸,恒温加热条件下每隔15min取走解吸产品,分析解吸产品中HCl的浓度。实验的多个阶段内解吸产品中HCl的质量分数远高于20.73%,说明解吸剂能较容易地破坏共沸组成。实验可获得在前叁个阶段(0 min~45 min)的解吸产品中HCl的浓度高于25%的解吸产品。(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17-03-01)

马芬兰[8](2016)在《利用氯化氢进行水氯镁石深脱水工艺中氯化镁破沸剂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水氯镁石在氯化氢氛围下深度脱水的工业化应用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并对深脱水工艺中提供支撑的稀盐酸解析原理进行剖析,针对该系统选用的两种破沸剂,氯化钙OR氯化镁在实验室测量的相对挥发度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氯化镁作为稀盐酸解析的破沸剂的更具有工业化应用优势。(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26期)

万兆源,周桓,史新影,白晓琴,李光壁[9](2015)在《水氯镁石、白云石制备金属镁过程的热化学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氯镁石制备金属镁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且相关技术方案众多,皮江法是我国现阶段最为常见的白云石制备金属镁工艺。为了获得能耗较低的最优过程,本文尽可能地汇集了水氯镁石制备金属镁的各种可行的工艺过程,分别以Mg Cl2和Mg O为核心的中间产物,构建了包含27种物质、22个化学过程和26个技术路线在内的过程网络(如图(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7)

胡湖生,杨明德,吴玉龙[10](2015)在《紫脲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复盐法水氯镁石脱水产品中氧化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水氯镁石的复盐(C_6H_5NH_2·HCl·MgCl_2·6H_2O)法脱水产品中微量MgO含量的测定,采用了直接测定样品水溶残渣中镁含量而得MgO含量的方法代替传统的间接法,获得了更准确的结果。用紫脲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水溶残渣用稀H_2SO_4溶解后溶液中微量镁,研究了金属镁离子与显色剂的络合比、溶液酸度、显色时间对显色的影响,以及盐酸苯胺阳离子、Fe~(3+)、Zn~(2+)、Ba~(2+)、Ca~(2+)、Ni~(2+)、Co~(2+)等离子对显色的干扰及其消除。并采用修正法消除了显色后残余显色剂对测定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镁离子浓度0~2 mmol/L范围内,修正吸光度与镁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为2.45×10~2 L/(mol·cm)。加标镁离子的测定结果证明该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加标回收率近100%),适合于水氯镁石脱水产品中总MgO含量的准确测定。(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水氯镁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水氯镁石作为电解金属镁的原料,其技术难点之一就是如何保证原料当中的硫含量低于规定值。通常要求无水氯化镁中硫酸根含量要求低于10 mg/kg,因此,净化后的水氯镁石溶液中硫酸根必须低于20 mg/kg。文章通过试验主要从溶液的成分及粘度、钡法除硫、膜过滤去除硫酸钡沉淀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控制溶液中的钡离子浓度及选择合理的膜过滤设备可以将水氯镁石溶液中的硫酸根降低至20 mg/kg以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氯镁石论文参考文献

[1].马广超,狄跃忠,彭建平,王耀武,冯乃祥.青海盐湖水氯镁石利用技术现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9

[2].魏万林.降低盐湖水氯镁石溶液中硫酸根含量的试验研究[J].盐科学与化工.2019

[3].刘源滔,刘富舟,杜玮,路贵民,于建国.水氯镁石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镁[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4].姬连敏,刘志启,李丽娟,宋雪雪,曾忠民.由盐田水氯镁石制取食品级氯化镁的研究[J].盐湖研究.2017

[5].邓信忠.水氯镁石电沉积制备氢氧化镁及其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7

[6].刘洋.由水氯镁石直接合成熔盐电解制备镁合金[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

[7].刘旭永.盐湖丰产水氯镁石解吸稀盐酸研究[D].青海大学.2017

[8].马芬兰.利用氯化氢进行水氯镁石深脱水工艺中氯化镁破沸剂的使用[J].化工管理.2016

[9].万兆源,周桓,史新影,白晓琴,李光壁.水氯镁石、白云石制备金属镁过程的热化学优化[C].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

[10].胡湖生,杨明德,吴玉龙.紫脲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复盐法水氯镁石脱水产品中氧化镁[J].计量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1 水氯镁石的综合热分析曲线水氯镁石丁醇溶液的蒸馏脱水曲线水氯镁石水氯镁石的利用方案水氯镁石4.3.4 制备轻质氧化镁和活性氧化镁-图7-3...

标签:;  ;  ;  ;  ;  ;  ;  

水氯镁石论文_马广超,狄跃忠,彭建平,王耀武,冯乃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