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子》:没有出路的逃跑

《土生子》:没有出路的逃跑

陈研研[1]2012年在《迷惘中的挣扎》文中研究指明理查德赖特是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土生子》被人称为“抗议小说”,小说展现了主人公别格托马斯作为一个黑人的恐惧心理以及由犯罪走向死亡的全过程。赖特影响了美国黑人文坛的同时也对二十世纪后半叶黑人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主要从小说《土生子》的文本细读出发,分析别格作为一个“黑孩儿”在美国社会中寻找黑人出路的过程。通过对理查德赖特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作为一个出生在二十世纪初的黑人作家,他对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是有深刻认识的。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黑人寻找出路的过程:出生在美国南方的赖特,从小就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种族暴力和种族隔离,为了追寻心中的自由,他十九岁只身来到了纽约,开始寻找新的出路;1932年加入美国共产党后在党的机关报工作,这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的作品;1940年后赖特在思想观念上和美国共产党产生了分歧,1944年退党并在不久后移居法国,和萨特成为朋友,开始研究存在主义,在法国的这段时间里,他为非洲许多国家的民族解放做出了贡献。在1960年赖特去世之时,美国种族歧视依然非常严重,赖特关于黑人出路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论文共分为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叁章。第一章主要是背景资料方面的介绍,梳理了美国黑人苦难的渊源,分析黑人从非洲运输到美洲大陆所经历的种种痛苦和磨难。第一章中还分析了赖特生活的二十世纪上半叶黑人的生活状态,虽然黑人从奴隶的地位解放出来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是黑人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政治权利,经济生活没有保障,受教育环境恶劣,受教育程度较低等。赖特作为一名优秀的美国黑人也对黑人的出路进行了探寻,分为早期探索、对自由的向往、对共产党的信仰等多个方面。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主要是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土生子》中别格寻找黑人出路的历程和其寻找黑人出路失败的原因。别格寻找黑人出路经历了叁个阶段,首先是消极反抗,分析其反抗的各个方面,包括他对宗教信仰的怀疑,对朋友、家人、女朋友的态度等。其次是别格走进白人世界,他对白人世界充满了恐惧,这些恐惧是与生俱来的,通过对其恐惧原因的分析得出别格走向暴力之路的必然性。再次是别格在狱中的解脱,在监狱中别格找到了自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他意识到死亡能给他带来最后的解脱。别格黑人出路的探寻最终以死亡结束,这是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别格具有第叁重意识:黑人在追求自我价值以及追求失败之后的反抗意识;另一方面是别格生存的空间相对狭小,美国社会对黑人身体和精神的压迫使得黑人无路可走。第叁章主要分析了赖特的《土生子》在寻找黑人出路方面的不足和黑人出路探寻的现实意义。赖特是一个性别主义者,他对黑人女性的歧视造成了他在小说中缺少对黑人女性出路的探寻;而赖特最后的退党,也反映了赖特对共产主义并不是深信不疑,他也没从共产主义的角度给黑人寻找出路指明方向。虽然赖特在作品中关于黑人出路的探寻失败了,但是随着美国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黑人出路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黑人只有实现了文化的身份确认才能在美国社会平等自由地生活。

王平[2]2004年在《《土生子》:没有出路的逃跑》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作家理查·赖特以其生活经历及对社会事实的大量观察、取证和分析,创作了《土生子》这部讲述芝加哥黑人故事的小说。虽然出版后,小说引起了批评家的激烈争论,但它仍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和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小说之一。逃跑是小晚众多主题中的一个。一战后的大移民是黑人为逃避南方悲惨生活的大逃亡。但在北方他们却要面对大萧条带来的更为困窘的生活。主人公别格的逃跑是大移民逃亡的延续。压抑的生活和非人的生存环境成为其逃跑的动力。想象着驾驶飞机在空中翱翔,玩“白人”,看电影,别格通过幻想逃避现实。可笑的梦一般的幻想确实让别格暂时逃离了现实,获得了精神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希望。然而,梦幻是永远不能取代现实的。杀人成为别格真正意义上的逃跑。杀害白人姑娘玛丽和黑人姑娘蓓西是其心理层面上的解放。杀人行为本身使他人格内部压抑很久的情绪得到释放。但想象和暴力都是无法逃出的死胡同。宗教和共产主义是贯穿别格逃跑的两条路,然而它们也成为拯救黑人的没有出口的道路。社会压迫和种族歧视是别格逃跑失败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同时别格自身的人格弱点使他没能利用有利因素来改变生存现状。逃跑失败的别格将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逃跑这一过程和悲剧性结局带给读者巨大的震撼的同时,它所折射出的政治、经济、历史、心理等涉及种族的多层次问题引发了人们更深入的思考。

彭博[3]2009年在《《土生子》中别格回归理性的形象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生子》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别格。本文旨在探索别格这一形象的演变过程。学术界中多数人主要对小说主题及写作技巧进行研究,而只有少部分批评家关注别格的心理。本文正是从分析别格心理入手来研究这部作品。文章首先归纳了别格的病态心理,包括憎恨、恐惧、压抑和报复。其后应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别格的心理变化过程作了进一步分析——从非理性到理性,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省到自省。最后,文章探讨了隐藏在别格由心理扭曲到人性回归这一形象演变过程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原因。这是第一部反映在美国现代文明下美国黑人流浪者的心理历程和迷失自我的小说。这部小说加深了现代人对黑人以及社会的认识。

张严秋[4]2011年在《从《土生子》看种族平等问题的出路》文中认为赖特笔下的"土生子"别格经历了"恐惧""逃跑""命运"的命运叁部曲,最终走向了毁灭。看似偶然的悲剧命运蕴含着必然。黑人深受白人压迫,无路可走必然会寻找出路。然而,黑人寻求平等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别格的人生轨迹再次引发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索和扣问。

崔鸣华[5]2016年在《“赤裸生命”理论视域下的别格形象和别格现象》文中指出“赤裸生命”是吉奥乔·阿甘本最重要的思想成果。“赤裸生命”是被损害的生命,被剥夺了政治意义和具体的生命形式的生命。“赤裸生命”在历史上的叁种形态:“Homo Sacer”、集中营、“经济人”隐含的是生命从排除性纳含发展到完全纳含于政治的过程。“赤裸生命”这一概念,可以为当代哲学、女性主义思想以及种族批评研究开启新的可能。从赤裸生命角度看,小说《土生子》中的别格形象产生了一些新变化。其一,别格以双重方式成为政治的猎物。在主权压迫之下,别格成为主权制造的赤裸生命,其直接后果是生命的重要性遭到严重削弱,甚至被抛弃,最终沦为可以被杀戮的生命。其次,作为人的别格成为主权暴力控制的单纯的“身体”,而作为“身体”的别格则是主权奴役的载体。其二,作为赤裸生命的别格成为“非存在”的存在,并造成了超越缺席、潜在性和实际性等范畴之上的一种幽灵般的绵延。其叁,别格社会性的死亡意味着,生命政治代替传统治理术,将主权放逐转变为有可能的所有权的转换,即他成为可以用于交换的、可以任意处置的“工具人”。在别格身上实际上倾注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美国黑人处境的观察和思考,别格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性死亡的出现标志着苦难和权利剥夺的不断展开,它一方面在美国创造了黑人主体,另一方则形成了西方政治的现代性的一个母体。而这背后是主权向生命权力转变时,赤裸生命被不断纳入政治之中,成为主权的组成部分。同时,主权和赤裸生命之间形成了难以想象的依赖关系。通过对赤裸生命剥削性的消费,作为主权者的白人在进行统治并使另外一个个体产生依赖性的过程中,也使自己产生了依赖性。绝对权力掩盖了对已死的,却继续能给自己带来威胁并提供满足感的赤裸生命的依赖。统治向寄生性依赖的逆转使得赤裸生命可以要求创造新的生命形式,改变自身的地位。具体而言,赤裸生命不在作为主权含纳的对象,而是一系列更为复杂的斗争领域,新的支配、依赖和解放斗争的诸种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超越权力建制化的形式,并要求在公民现代性的另一范式,即革命传统中的那种范式之中对赤裸生命经常充当的被禁锢的角色进行反思。赤裸生命对生命建制化的形式的超越标志着向即将到来的事物——政治变革的可能性,新的生命形式的创造,涵盖更加广泛的自由与更加公正的未来——的开放。总而言之,它将政治生活领域中的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张晓敏[6]2016年在《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文化构建与价值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查德·赖特(1908-1960)作为公认的非裔美国文学作家,其小说、诗歌和政论性散文对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与黑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赖特的作品,诸如《汤姆叔叔的孩子们》(1938)、《土生子》(1940)、《黑孩子》(1945)、《局外人》(1953)、《野蛮假日》(1954)和《长梦》(1958)等均已被视为非裔美国文学经典。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是基于作家所处年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而创作出来的。有责任感的作家必须关心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政治、社会和历史也为作家的的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作为黑人群体的一份子,赖特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黑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里意味着什么:城市里种族之间的藩篱与禁闭,法律上的不合理,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都使当时的美国黑人苦不堪言。在那个种族主义充斥美国社会的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赖特用笔墨控诉了他的愤懑。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赖特小说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特别是从小说中塑造的黑人形象入手,分析其内心活动、行为模式与语言表述,既有助于理解作品主题内涵与叙事策略相互统一的文学性贡献,也为观察美国20世纪前半叶的种族主义逻辑与社会现实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论证,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赖特在1945年之前“抗议”文学主题特征鲜明,因此被学术界视为“抗议小说”创作阶段。这些文学作品主要指赖特的四部中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孩子们》、《土生子》、《黑孩子》和《长梦》。其中,最后一部小说《长梦》是赖特旅居法国时创作的作品,但在题材上同样彰显了“抗议”的主题。在这些“抗议”题材的小说中,赖特重复着一个主题:在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不仅是当时美国社会种族偏见的直接衍生物,而且也阻碍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理解赖特“抗议小说”类型定位所遵从的文化逻辑较为恰当的方式是探讨他的创作意图和作品内涵,因此,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通过剖析赖特及同时期黑人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困境,从作家的创作意图入手,剖析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为赖特“抗议小说”文化逻辑的形成提供可信服的论证。赖特的“抗议小说”既向读者展示特定时代城市贫民区中黑人的痛苦挣扎,也细致地表现出黑人个体乃至美国边缘群体的反抗精神,其用意不仅仅在于描写黑人在美国的悲惨遭遇,而且试图通过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来唤醒黑人的反抗意识,同时也警示白人否定黑人性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赖特的“抗议小说”可被视为黑人在面对社会压迫、被迫生存于杜波伊斯所言的“双重意识”、远离传统文化的困境下艰难地在美国寻找自我认同、反思黑人民族性的缺陷、并试图重新塑造“黑人性”的尝试。这种文化逻辑是理解赖特小说的关键,也是赖特对非裔美国文学传统所做的杰出的贡献。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如果说赖特通过“抗议”题材的小说展示了他特有的文化逻辑,那么,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主义手法是赖特小说艺术的一大特色,或者说,也是他所采用的一种叙事策略。因此,从心理描写、甚至是从对心理变态者的准确刻画出发,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福柯的权力机制来剖析赖特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心理,阐释主人公看似变态、残忍、冷漠的行为背后所存在的必然性与象征性,是解读赖特文本的必由之路。赖特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剖析,即表层的仇恨、恐惧和压抑以及深层的、或者说是潜意识层面的梦境与幻觉,而心理动机的背后则是外部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在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基础上,赖特能娴熟地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主人公存在意义上的荒诞性。如果说心理探索重在揭示白与黑、强与弱、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那么赖特笔下主人公的种种心理症候,也正是美国当代政治的反映与隐喻,从中不难发现赖特在政治和哲学上对传统二元对立结构的超越,以及由这种超越所带来的美学风格与叙事策略的转变。显然,作为“抗议文学”的先驱,赖特是哈莱姆文艺复兴和芝加哥文艺复兴运动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其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赖特对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阶级问题和黑人文化问题所做出的文学反思,拓宽了非裔美国文学的题材与主题。正是缘于赖特的卓绝贡献,美国着名黑人学者勃莱顿·杰克逊甚至把1940年至1957年这段时期称为“赖特时代”。赖特作为20世纪叁、四十年代非裔美国作家的杰出代表,掀起了一场文学改革的潮流,引领了一大批作家,其作品中蕴涵的社会价值观在现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赖特拒绝迎合白人读者的阅读口味,坚持展现美国黑人自己的声音,从而改变了非裔美国作家创作的前景。在非裔美国文学史上,正因为有了赖特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才迎来了后来的詹姆斯·鲍德温、拉尔夫·埃利森和托妮·莫里森等非裔作家的辉煌成就,从而使非裔美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赖特的小说创作是非裔美国人文化发展与自身觉醒意识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从文学史意义上讲,赖特的重要作用在于承上启下,开创了非裔美国文学新的历史篇章。在其创作中,赖特不仅强调黑人民族的自省与反思,同时也对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予以关注。从文本创作上看,赖特的一系列作品赋予了非裔美国小说以新的主题元素、丰富的表现手法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连接哈莱姆文艺复兴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再度繁荣的非裔美国文学的桥梁。除了作为成功的小说家被载入史册以外,赖特对于种族问题、阶级压迫等社会问题也时常撰文,直抒己见,还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国黑人社会活动家;此外,赖特与约翰·里德俱乐部等美国左翼文艺界的合作与分歧,对于中国学术界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其文艺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新的社会需求和新的阐释理论为重新评估赖特的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空间。赖特小说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都值得学术界做进一步的挖掘和阐释。

李晓萍[7]2013年在《在成熟中融入主流》文中研究表明《土生子》是美国着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产生于风云变幻的二战前夕,以深刻的主题、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推动了美国黑人文学不断走向成熟。理查德·赖特是美国现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黑人作家。他以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并放眼于广大黑人同胞在美国社会底层的生存现实,运用犀利而深刻的笔触为读者描述了在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双重困境下黑人民族的自我挣扎和救赎,让读者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黑人这一美国边缘民族的生存境况有了一种崭新的认识。首先,作家赖特的成长历程及其代表作《土生子》的产生具有广阔的时代背景。一方面,从主观上讲,对一个作家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了解该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家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思想感情的剧变,而这种变化便会投射到其作品之中。作家赖特也不例外,其人生经历集中反映在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黑孩儿》中,这是深入了解理查德·赖特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说,对一部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了解作者当时身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某一个作者闭门笔耕的产物,而是作者对外部现实世界的能动反映。赖特的《土生子》正是作家对20世纪叁十年代美国北方大城市芝加哥中底层黑人生存现实的真实记录,他以对一个黑人主人公的刻画折射出对整个黑人民族的描写。其次,《土生子》中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思想。作为一部产生于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作品,《土生子》的主题思想线索比较清晰,可以分别从种族问题和社会问题两个方面入手进行阐述。前者可以追溯到黑人民族的历史,这既是一部种族苦难史,又是一部种族奋斗史,还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后者可以从美国自身的文化制度着眼,以美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文化为切入点,论述美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以及伴随而来的阶级斗争。种族问题的分析和社会问题的揭露最终汇合成一个对黑人民族来说非常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即黑人民族在双重困境之下的出路何在?这既是黑人民族自身必须亟待解决的,也是美国社会的责任之所在,因为这一民族同白种人一样,也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们的生存和生活必须深深扎根于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再次,《土生子》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可以从阶级、肤色、信仰和性别等方面入手划分为若干类,然后每一类中又可以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各类人物错综复杂,交叉作用,共同构成主人公别格·托马斯这一黑人男性主人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基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梳理,达到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把握和突出。最后,《土生子》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作为一部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学作品,《土生子》除了在思想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外,在文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和价值,这主要表现在结构安排、叙事手法、象征手法以及哥特式恐怖手法等方面。这些手法和技巧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还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使其具有艺术上的可观赏性,从而成为一部具有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文思兼收并蓄的不朽名作。作为一部讲述美国黑人民族生存现实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土生子》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给美国文坛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对《土生子》的解读和研究,对考察现代美国社会的文化和构建全球化黑人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志刚, 柳杨[8]2005年在《解读《土生子》中的象征意义》文中指出作为黑人文学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土生子》长久以来被评论为一部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然而,只有在发现了它的深层象征意义后,这部小说才得到了它应有的声誉。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重新唤回了文学界对于象征主义的重视。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象征分类的标准,文中将象征分为叁类:原型象征、本来象征和隐藏象征,每一类都对应着象征与寓意之间的不同关系。象征的运用,使其作品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天地,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放大个人经历并赋予其代表性。通过对这一技巧的巧妙运用,《土生子》超越了陈述事实的自然主义作品的局限性。

胡玉乾[9]2011年在《反抗中前进——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探析》文中指出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黑人文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与犹太文学、南方文学等一道构成了美国文学的多元化与多样性。黑人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学传统、文学理念、文学特色以及一条独特的发展脉络,并由此确立了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随着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主题、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的出现,黑人文学逐渐由边缘向中心迈进。在这一历程中,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在整个黑人文学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继承与启发的关键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这一时期的黑人文学进行探究既可以深化对文学细节的理解,同时也是宏观把握黑人文学发展历程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黑人文学在20世纪初期文学及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主题进一步深化,作品的基调也有了较大改变,对种族问题、种族要求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也更为深刻,同时在艺术创作手法上更加多元化,更具现代主义色彩。这一时期出现了真正在美国主流文坛掀起巨大反响的黑人作家,涌现了许多在思想和艺术上均属上乘的可与白人着名作家作品比肩的优秀着作,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与拉尔夫·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土生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鲜活的黑人形象,在黑人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主人公别格性格中的恐惧是整个黑人民族长久以来的深沉积淀,而他的带有智慧光芒的反抗则昭示了黑人新的特征与希望,这两大特点使别格这一形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黑人”,一个敢于反抗与探索自己命运的新黑人。《看不见的人》通过一个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的生活经历探讨了新的时代条件下黑人的生活状况与存在本质,作者指出,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我,没有了对个性的追求,那么他就只能是一个“看不见的人”,不论对白人还是黑人皆是如此。从《土生子》到《看不见的人》可以看到黑人文学在40年代至60年代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对这两部代表作品的具体分析还可以看到此期黑人文学的特点。首先是主题方面,对种族问题的思考渐趋深层,不仅追踪到了社会制度层面,而且更加关注黑人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存困境与存在危机,且更具有一种人类普遍意义。其次,十分重视黑人自己的文化传统,开始挖掘属于自己的文化要素如黑人俚语、黑人音乐等,并运用到文学创作上,使其独特性更加鲜明。最后,艺术手法渐趋多样,除现实主义手法外,黑人作家们采用了诸如象征主义、心理描写、潜意识、梦幻等现代主义手法,并将黑人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其中,创造出了一部部高度艺术化的优秀作品。

李曼曼, 马红梅, 唐萍[10]2012年在《荒谬与自由:存在主义视阈下解读赖特的《土生子》》文中研究说明人的存在状态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存在主义哲学关注的核心。在白人文化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社会,对存在的追问始终困扰着非裔黑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千千万万黑人的利益和黑人种族的命运。20世纪着名的黑人作家赖特,怀着对本民族命运高度关注的历史使命感,在《土生子》中指出,黑人只有通过负责任的自由选择才能在荒谬的社会中彰显自身存在的意义。赖特在《土生子》中为黑人构思的彰显存在的方式,不仅对于黑人,对其他少数族裔的生存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迷惘中的挣扎[D]. 陈研研.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 《土生子》:没有出路的逃跑[D]. 王平. 河北师范大学. 2004

[3]. 《土生子》中别格回归理性的形象演变[D]. 彭博. 黑龙江大学. 2009

[4]. 从《土生子》看种族平等问题的出路[J]. 张严秋. 电影文学. 2011

[5]. “赤裸生命”理论视域下的别格形象和别格现象[D]. 崔鸣华. 喀什大学. 2016

[6]. 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文化构建与价值传承研究[D]. 张晓敏. 吉林大学. 2016

[7]. 在成熟中融入主流[D]. 李晓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8]. 解读《土生子》中的象征意义[J]. 张志刚, 柳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9]. 反抗中前进——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探析[D]. 胡玉乾. 曲阜师范大学. 2011

[10]. 荒谬与自由:存在主义视阈下解读赖特的《土生子》[J]. 李曼曼, 马红梅, 唐萍. 皖西学院学报.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土生子》:没有出路的逃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