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双分子层论文_张涛,仇运广,罗启超,程曦,赵丽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脂双分子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脂,分子,动力学,基团,疏水,哈维,热敏性。

磷脂双分子层论文文献综述

张涛,仇运广,罗启超,程曦,赵丽芬[1](2019)在《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变化对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双分子层膜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钙离子和镁离子是生物细胞中重要的二价阳离子,对生物膜结构保持和功能行使发挥重要作用。但至今,对两种阳离子在不同浓度下与大肠杆菌内膜相互作用的认识仍存在局限。本文采用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势实验、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AA-MD),定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对混合磷脂双分子层膜(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丙叁基-3-磷酸乙醇胺(POPE):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丙叁基-3-磷酸甘油(POPG)的摩尔比为3:1)模拟的大肠杆菌内膜的影响。DLS结果表明,在0和1 mmol·L~(-1)钙离子或镁离子溶液中,POPE/POPG脂质体为均匀的单分散体系。当两种离子浓度分别提高到5–100 mmol·L~(-1)范围时,单室脂质体间发生脂分子聚集或脂质体融合事件。Zeta电势数据表明,钙离子或镁离子对电负性的POPE/POPG脂质体均有电荷反转效果。AA-MD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模拟时间超过100 ns时,各浓度的钙离子稳定地吸附在磷脂双分子层膜上,而镁离子动态地吸附/解吸附于磷脂膜,这些结果与DLS和zeta电势实验基本吻合。同时,通过计算径向分布函数,分析了0、5、100 mmol·L~(-1)浓度溶液中POPE和POPG的磷酸、羰基和羟基基团氧原子的第一配位壳层中的钙离子或镁离子的平均配位数目,结果表明两种离子主要结合在POPE和POPG电负性的磷酸基团上,因此可以解释DLS实验中钙离子或镁离子对POPE/POPG脂质体的电荷反转现象。另外,随着离子浓度的增高,钙离子减小了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单个磷脂面积,同时使膜的厚度增大,而镁离子对膜的两种参数影响较小。同时,相同浓度条件下两种离子对膜中磷脂分子的取向影响不同。这些模拟结果可在原子水平上解释DLS和zeta电势实验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对POPE/POPG脂质体的不同影响。本文的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可以解释一些与二价阳离子调控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例如,膜融合。(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吴宗泽,陈华勇,杨博,王永华,王方华[2](2019)在《哈维氏弧菌磷脂酶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单分子层技术研究了哈维氏弧菌来源磷脂酶D(Vh 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探究初始表面压力条件对VhPLD吸附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肌醇(PI))吸附动力学参数(k_a、k_d、K_(Ads))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VhPLD对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与磷脂单分子层初始表面压力密切相关;在1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C> PG> PS> PE=PI;在20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G> PI> PC> PS> PE;在2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则转变为PC> PS> PI> PE=PG。(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4期)

赵少荣[3](2018)在《碳纳米管与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使用是纳米科技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中碳纳米材料正在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焦点。作为碳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碳纳米管在药物载体、基因载体、生物成像、抗病毒、抗菌以及生物传感器等医学领域均具有宽阔的应用前景。尽管碳纳米管在生物体内诱发的反应可能复杂多样,但这些反应无一例外均要求碳纳米管首先跨越生物膜的屏障,才能最终抵达目标细胞腔隙。因此,阐明碳纳米管与生物膜之间的界面作用机制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手段对碳纳米管与生物膜相互作用进行模拟研究。根据模拟的特点,选取namd平台作为主要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手段。生物膜最主要的成分与结构为磷脂双分子层,且生物膜与碳纳米管相互作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磷脂分子,故将生物膜简化为磷脂双分子层。本文以使用较多的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SWCNT)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纯单壁碳纳米管模型与磷脂双分子层模型,并模拟在自然状态下SWCNT与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过程。探究SWCNT的不同空间位置、不同溶液环境与SWCNT不同尺寸对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发现该叁方面因素对模拟过程的影响作用不甚显着,故在此基础上继续复杂模型与深化模拟。探究呈现不同悬立角的SWCNT在不同大小外力作用下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及磷脂双分子层在该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同时在了解SWCNT与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的基本情况后,对SWCNT进行功能化处理,即在SWCNT端部修饰带电基团,使其带有4个羧基(COO-)。模拟羧基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与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过程,并探究NaCl、CaCl_2不同溶液环境对该过程的影响。发现当SWCNT修饰有带负电基团时,与磷脂双分子层出现排斥作用,但在离子溶液环境下,排斥作用得到一定的缓和。SWCNT-COO-的负电基团与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层对阳离子均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但两者的对阳离子的吸引作用程度不同,使得阳离子在SWCNT-COO-与磷脂双分子层界面无法形成桥梁作用,SWCNT-COO-无法稳定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蕾[4](2018)在《髓鞘碱性蛋白在磷脂单分子层界面吸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中有不同类型的膜结构,其中之一是由磷脂的同心膜所组成的髓磷脂结构,髓磷脂在细胞内的状态(脂质-水系统)已被描述为生物膜的液晶结构,被用来研究细胞膜的结构。髓鞘由磷脂和髓鞘蛋白组成,髓鞘蛋白主要分为髓鞘蛋白脂蛋白(Myelin Protein Lipoprotein,MPLP)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MBP是髓鞘主要蛋白之一,强碱性膜蛋白,约占髓鞘蛋白总量的1/3。它与髓鞘膜中不同磷脂相互作用,不仅能促使少突胶质的细胞质面融合而成多层膜结构的主要致密线来维系鞘结构的紧密性,而且可以形成二级结构来维持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并使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MBP是参与到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基本结构,它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多发性硬化(MS)及其它许多神经疾病有关。目前研究以蛋白质与不同脂质组分相互作用作为模型来探究单层膜的特性,对探讨生物膜超分子聚集体结构变化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课题主要根据表面压力-平均分子面积(π-A)和表面压力-吸附时间(π-T)等温线数据来研究不同浓度的MBP与髓鞘膜脂质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仿生膜的物理特性,通过分析,计算了 MBP与中性脂质、带负电性脂质、醇类以及各种类型的混合单层膜脂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配系数以及蛋白质分子嵌入到细胞膜的结合参数,如表面压力的增加值(△π)、最大嵌入压力(MIP)以及协同因子等。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对MBP吸附到细胞膜脂质分子膜的表面形态进行观测,并用π-T曲线进行验证,对蛋白质与脂质相互作用的动态特征和稳定性变化规律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建立了一种与生物膜相似的人工膜(仿生膜),为理解和掌握细胞膜生命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1.MBP与胆固醇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在叁个不同表面压力下研究Tris-HCl亚相中不同浓度的MBP与胆固醇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所有压力下,π-A等温线整体向平均分子面积增大的方向移动;通过分析π-T曲线,得到表面压力的增加量,由此说明,亚相中蛋白质浓度越大,表面压力的增加量也越大。AFM和荧光显微镜用来观测单层膜表面形貌和微区形成的变化过程,为MBP与胆固醇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更直接和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亚相中MBP的浓度、表面压力以及氢键等因素是影响MBP与胆固醇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2.髓鞘碱性蛋白嵌入到脂质单层膜的机理研究。通过热力学方法和AFM对空气-亚相界面蛋白质吸附到脂膜上相行为进行研究,分析π-A和π-T等温线数据,计算得到单变量线性回归方程、弹性模量、表面压力的增加值、最大嵌入压力以及协同因子。这些参数可以调节蛋白质在脂膜上的吸附,结果表明髓鞘碱性蛋白与髓磷脂膜之间主要是通过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其中与DPPS的相互作用最强,其次是DPPC/DPPS混合单层膜,最后是与DPPC的相互作用。当蛋白浓度为5nM,表面压力是20mN/m时,DPPS与DPPC/DPPS混合单层膜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下表现为相分离结构,并且可以看出髓鞘碱性蛋白对DPPC单分子层结构有很大影响。髓鞘碱性蛋白不是一个完整的膜蛋白,但是由于它带正电荷,可以与脂质头部基团相互作用维持髓鞘的稳定性。3.用AFM和热力学方法研究MBP吸附到不同类型混合单层膜在空气-亚相界面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当蛋白质嵌入到各个类型混合单层膜中时,其平均分子面积均相应的增加。通过分析π-A等温线数据,结合质量守恒方程,计算得到,单层膜表面压力为10mN/m时,一个MBP分子可以结合70±3个POPC分子以及不同浓度下MBP所占的分子面积。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了 MBP吸附或者嵌入到“正常髓鞘”和“损伤髓鞘”混合单层膜的叁个特征参数(△π,MIP以及协同因子),利用特征参数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定性断髓鞘是正常状态还是损伤的状态。AFM图像进一步验证π-A曲线、压缩模量以及吸附特征参数的分析结果。这对髓鞘碱性蛋白与不同脂质组分混合单层膜的相互作用可以维持髓鞘多层膜结构的稳定性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杨冉[5](2018)在《纳米粒子与多组分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实验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逐步认识到细胞膜是细胞进行多种生命活动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而纳米粒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和运动则与这其中很多的细胞活动密切相关,如细胞内吞(Endocytosis)、信号传递(Signal transduction)、病毒感染(Virus infection)等等。但遗憾的是,由于细胞膜异常复杂的动态结构,人们对于纳米粒子与细胞膜在分子层面上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论文主要是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粒子在多组分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倾向性分布变化以及纳米粒子的扰动对脂质双分子层相行为的影响。我们在模拟中发现,即使在纳米粒子和不同相的脂质分子之间具有完全相同的吸引作用的情况下,纳米粒子仍可能倾向于分布在Ld相(无序相)区域。这个结果表明,除了特异性化学亲和力之外,纳米粒子和膜的物理性质(如膜的刚性和粒子的尺寸等)也会影响纳米粒子在膜表面的倾向性分布。另外,我们还发现纳米粒子在膜表面对Ld相的倾向性分布不但有利于Ld相的形成,还会促进了Ld相在膜上下两叶之间的耦合。我们的结果有助于理解纳米粒子和细胞膜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也为调控纳米粒子在细胞膜上的运动行为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孙庭广,韦炳生,程谦伟[6](2017)在《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蜂毒素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蜂毒素的生物活性机理,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蜂毒素在水环境中的性质以及与多种磷脂双分子层膜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水环境还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蜂毒素都能形成聚集体.在每个聚集体中,蜂毒素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会在蜂毒素分子之间形成无特定形状的空隙,从而在膜内产生暂时的孔洞或者跨膜通道.蜂毒素分子的N端和C端带正电荷的残基与磷脂膜带负电荷的磷脂头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蜂毒素发挥功能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王莉[7](2017)在《β-淀粉样多肽在磷脂分子层上吸附和聚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或多肽错误折迭和聚集形成的纤维结构将导致产生一系列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II-型糖尿病,朊病毒病以及帕金森综合症,在这些淀粉样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一种。最新的研究表明,β-淀粉样多肽(β-amyloid,Aβ)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细胞外老年斑的主要成分,Aβ的聚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有关。尽管,Aβ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对AD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Aβ和细胞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仍然缺乏原子水平上的详细分析。本文采用显示溶剂模型,运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从原子水平出发,主要研究了Aβ在细胞膜上吸附及聚集的详细动力学过程及机制,具体内容细节如下所示:(1)运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研究了Aβ25-35分别在DPPC和DPPG磷脂分子层上吸附的详细信息。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四种不同初始状态下的Aβ25-35以相同的吸附取向快速吸附到DPPC和DPPG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吸附过程中带正电的氨基酸残基Lys28充当锚定作用,并且Aβ25-35和带负电的DPPG磷脂分子层有较强的静电作用。Aβ25-35在磷脂分子表面的吸附采取的是无规卷曲结构而不是α-螺旋和β-sheet结构,主要是因为在单体水平β-sheet结构的形成需要额外的肽链-肽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Aβ25-35在DPPG膜上吸附时疏水性氨基酸Ala30、Ile31、Ile32和Leu34更大程度的暴露在水溶液中。基于这些观察,我们的研究解释了Aβ从水溶液中到膜表面的吸附及结构变化机制。最后,我们发现Aβ25-35在两种磷脂分子层上的吸附并没有影响磷脂分子层的完整性以及磷脂分子尾部的有序性。(2)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研究了Aβ29-35片段分别在水溶液和DPPG磷脂分子上聚集的详细动力学过程。我们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Aβ29-35片段无论是在水溶液中还是在DPPG磷脂分子层上都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但是Aβ29-35片段在DPPG磷脂分子层上明显地聚集的比较快。与在水溶液中不同的是,DPPG磷脂分子层的存在使得Aβ29-35片段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使得Aβ29-35在DPPG磷脂分子层上更加容易聚集。同时我们还得出Aβ29-35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是肽链间疏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Aβ29-35在DPPG磷脂分子上的聚集是肽链-肽链之间和肽链-DPPG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最后,我们还发现Aβ29-35在DPPG磷脂分子层上的聚集对DPPG膜的厚度有一定程度上的量化影响,但是对磷脂分子尾部有序性具有可忽略不计的影响。在模拟时间范围内我们并没有观察到β-sheet结构的出现,这表明Aβ29-35在DPPG磷脂分子层上由无规卷曲到β-sheet的转变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帮助人们详细地了解DPPG磷脂分子诱导肽链构象变化的机制,以及肽链在磷脂分子层表面聚集的动力学过程。(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4-25)

胡修源[8](2016)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氧化石墨烯与基底表面人工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解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磷脂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GO在生物技术中的各种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的原位成像技术研究了GO与带电的基底表面人工磷脂双分子层(Supported lipid bilayers,SLBs)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不同电性、不同组分的SLBs,包括带正电的DOPC/DOTAP(4:1)、DPPC/DOTAP(4:1)、DOPC/DPTAP(4:1)、DPPC/DPTAP(4:1)SLBs和带负电的DOPC/DPPG(4:1)、DOPC/DOPS(7:3)、DPPC/DOPG(4:1)SLBs。我们还探究了云母和硅片作为基底对实验的影响,并探究了羟基化石墨烯(Hydroxyl-Functionalized Graphene)与SLBs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GO可以剥离带正电的SLBs的上半层,而接触到下半层磷脂的疏水尾端。随后,溶液中的磷脂分子将会聚集在GO的上表面。然而,对于带负电荷的SLBs,GO只有在浓度非常高时才会吸附在SLBs上。这些结果表明,在GO与SLBs的相互作用体系中,除了静电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结果有助于对石墨烯相关的纳米材料可能的细胞毒性和抗菌性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6-10-01)

沈纯[9](2016)在《神经递质与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多种神经递质分子与磷脂双分子层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计算神经递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各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能及磷脂膜的结构变化。神经递质分子的带电基团与磷脂分子头部的带电基团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对神经递质分子在膜表面的吸附有关键影响。一些神经递质,如脑啡肽和多巴胺,能自发嵌入磷脂分子层的头部并扰乱上层磷脂分子的排(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期刊2016-09-27)

王斯佳,徐首红,刘洪来[10](2015)在《嵌入在磷脂双分子层上作为开/关转换器的亮氨酸拉链结构的设计型脂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人体病变组织区域的局部高温或是高温条件的易实现,热敏性药物载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本论文中,设计了一条由碳链和亮氨酸拉链型多肽组成的热敏性脂肽,其序列为:CH_3-(CH_2)_4-CO-VAQLEVK-VAQLESK-VSKLESK-VSSLESK-COOH。在体温条件下,该脂肽可以通过疏水作用力形成二聚体;当温度升高至其解链温度,其螺旋结构将会被破坏,形成单一的无规则卷曲状。将脂肽与磷脂混合制备得到混合脂质体(脂肽-脂质体)。从圆二色谱的测量结果中得到:游离的脂肽与脂肽-脂质体的解链温度分别为48℃与42.5℃。荧光各异性研究发现,脂肽的加入增加了磷脂双分子层膜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泄漏。体外模拟释药实验证明了,在温热条件下,脂肽-脂质体的释药速率得到显着提高。此外,进行间歇性加热刺激下的释药实验,证实了热敏性开/关转换的可逆性。脂肽-脂质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热敏性药物载体,为可控释药提供了广阔的机会。(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一分会)》期刊2015-07-17)

磷脂双分子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单分子层技术研究了哈维氏弧菌来源磷脂酶D(Vh 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探究初始表面压力条件对VhPLD吸附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肌醇(PI))吸附动力学参数(k_a、k_d、K_(Ads))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VhPLD对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与磷脂单分子层初始表面压力密切相关;在1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C> PG> PS> PE=PI;在20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G> PI> PC> PS> PE;在2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则转变为PC> PS> PI> PE=P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脂双分子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涛,仇运广,罗启超,程曦,赵丽芬.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变化对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双分子层膜的影响(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9

[2].吴宗泽,陈华勇,杨博,王永华,王方华.哈维氏弧菌磷脂酶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中国油脂.2019

[3].赵少荣.碳纳米管与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张蕾.髓鞘碱性蛋白在磷脂单分子层界面吸附动力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杨冉.纳米粒子与多组分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

[6].孙庭广,韦炳生,程谦伟.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蜂毒素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

[7].王莉.β-淀粉样多肽在磷脂分子层上吸附和聚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7

[8].胡修源.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氧化石墨烯与基底表面人工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探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

[9].沈纯.神经递质与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2016

[10].王斯佳,徐首红,刘洪来.嵌入在磷脂双分子层上作为开/关转换器的亮氨酸拉链结构的设计型脂肽[C].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一分会).2015

论文知识图

五菌(39株)原生质体随机融合的显微...一2TAP合酶的结合改变机理假说示意图l5...大肠杆菌RNA降解复合物(几ghba一o...抗菌肽的膜裂解作用模型细菌素的作用方式液晶高分子的自组装模式

标签:;  ;  ;  ;  ;  ;  ;  

磷脂双分子层论文_张涛,仇运广,罗启超,程曦,赵丽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