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理论的演进过程与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演进过程与趋势

一、金融监管理论演化进程及其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刘骏斌[1](2020)在《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经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体量和影响力显着增加,金融经济系统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敏感性提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发生了房地产价格的多轮上涨和“千股跌停”的股灾,资产价格波动加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深化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中的根本性任务。因此,研究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机制及其监控问题契合当下金融改革的重点,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当前研究背景和现实需求,本文将系统性金融风险扩展到国家金融安全范畴,并遵循“资产价格内涵→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相互影响→风险测度→溢出效应→监控机制和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旨在构建较为系统的宏微观分析框架。本文首先从资产价格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价格”关系入手,阐述了资产价格的形成和波动机理,研究表明:资产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公开信息,资产价值是决定资产价格的基础,流动性水平是资产价格联动、泡沫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复杂的驱动机制和波动效应影响。在分析资产价格的形成与波动的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机理。首先,一系列金融危机已经明确了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事实,本文进一步从预期、市场和流动性角度分析了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途径,涉及预期影响下的资产价格和货币价值偏离、投资决策影响和价格机制、流动性冲击、信贷杠杆和货币循环等具体影响渠道;同时,基于开放式基金的资产配置和企业-银行部门的信贷关系构建理论模型,解析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的跨期、“螺旋式”叠加、时滞、持续和不对称等影响效应特征。在明确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相互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基于资产价格数据信息,分别从宏微观角度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首先,基于网络视角测度的开放式基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结果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基金之间的传染具有方向性和非对称性。其次,针对扩展的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范畴,分别选用综合指数法测度金融系统压力指数和金融主权指数,选用Copula-GARCH(1,1)-Va R模型测度信用货币的币值稳定性,并验证了测度指标的合理性。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市场因子和面板数据分析的实证方法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机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基于金融网络测度的风险指标对开放式基金的现金流和收益增长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是风险的冲击、传染和分散,也能够凸显出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进一步的,运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率结构VAR模型(TVP-SV-SVAR)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时变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元货币政策冲击和跨国资本循环持续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并共同冲击人民币币值稳定和阻碍金融主权实力的提升。最后,本文基于资产价格视角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机制。通过借鉴能够反映变化方向、大小和延续性的时变方法,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现状,提出转变监控的理念思路和原则,构建多维度、多系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并进一步从资产价格变化、外生性冲击和风险指数视角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控效果进行了非线性时变检验,明确了相应监控指标及其适应的监控范围。

丁立贵[2](2018)在《金融混业趋势下政府金融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当前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分业监管存在监管效率低、监管重复、监管真空、监管竞争以及信息沟通不畅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博弈论方法分析了政府金融监管存在问题的背后影响因素主要是金融监管成本、激励相容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金融监管博弈中分不同情景和不同条件分析了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又通过演化博弈分析了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通过研究发现:当金融机构进入市场时,一是,金融机构应对监管付出的成本α对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概率和金融机构合格的概率都没有影响,这也是导致重复监管的一大重要因素;二是,当监管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监管部门对市场准入不监管,金融机构以不合格进入市场是博弈的纳什均衡,此时是整体无效率。由于社会成本通常是固定的,将协调成本纳入RC考虑,更加容易导致无效率情况的发生,这是也是导致监管真空的一重大因素。所以应当整合监管资源,降低监管成本,包括部门间的协调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当金融机构经营活动时,一是,社会成本对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没有影响,金融监管容易忽视社会成本,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调整策略,而非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因此容易导致监管真空;二是,监管部门失职给自身带来声誉损失与监管部门尽职给自身带来声誉价值都对金融机构违规概率产生反向影响,因此对金融监管部门引入一定的奖惩机制可以改变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的概率。当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时,一是,不同条件直接影响着监管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当监管制度的安排是无效率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加剧;二是,在最后贷款人不援助时金融机构被迫退出市场造成的社会总损失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最后贷款人援助造成的道德风险成本或者增加最后贷款人援助成本能够使金融机构更稳健经营。金融监管主体演化博弈结果显示,平等主体且有限理性的金融监管部门按照复制动态规律调整金融监管合作态度和策略,由于不同的制度安排,博弈双方根据复制动态学习而达成的均衡策略不一定是高效率的,通常只是根据监管部门自身利益需要而形成的均衡结果。在金融混业趋势下,多部门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很大程度已经决定了博弈收益矩阵中的收益情况,换言之,金融监管部门在演化博弈中复制动态的最终策略出现的概率决定于监管制度的安排。因此,欲使金融监管达到高效率,必先从协调优化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着手。笔者从博弈的角度考虑了金融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注重分析影响金融监管博弈收益矩阵的相关因素,以及金融监管博弈的过程和最终的均衡。博弈分析已经为我们揭示了一些造成金融监管问题的重要因素,但我们的对造成金融监管问题的其他具体成因未能做深入的分析,对金融监管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后,进一步分析了造成金融监管问题的其他因素。最后结合前面的分析给出了一些改进我国金融监管的相关建议。

袁闯[3](2012)在《中国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文中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席卷全球后,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大规模的救市方案、经济刺激计划,制订并实施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以拯救陷于崩溃边缘的金融体系,处置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全球金融监管机构也加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合作与协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Ⅲ”)应运而生。针对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金融体系顺周期性、金融机构风险传染性等特征,“巴塞尔Ⅲ”着力通过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巴塞尔Ⅲ”提出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立足于商业银行监管,但是在西方国家混业经营、功能性监管的金融体系里,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涉及整个金融体系。对于实行金融分业经营、机构监管的我国来说,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纵深推进、国内金融机构综合经营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构建涵盖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将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中介机构和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其经营管理行为无疑也存在和商业银行类似的顺周期性特征。净资本比率是证券公司风险业务的集中反映,以我国45家证券公司为样本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的回归分析表明,我国证券公司净资本比率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证券公司的自营、经纪、资产管理等业务也存在顺周期性特征,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以及外部信用评级则加剧了证券公司的顺周期性。同时,运用Copula函数对我国8家主要上市证券公司股价收益率进行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我国证券公司股价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上尾相依性与下尾相依性,这表明我国证券公司之间存在明显的风险传染性。虽然从相关研究文献以及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托宾Q”效应以及财富效应并不明显,但是其对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功能不可替代。因此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缓解证券公司的顺周期性、防止证券行业风险传染与扩散对于增强证券行业稳健性,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必要性。借鉴“巴塞尔Ⅲ”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有关措施,我国应抓紧构建并完善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首先,要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即构建统一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实施逆周期净资本监管机制、动态调整风险资本准备、实行动态杠杆率、建立证券市场稳定基金、改革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等措施缓解证券行业的顺周期性;通过加强对重点机构的监管、加强证券行业危机预警与压力测试、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表外业务监管、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等措施防范证券行业风险传染与扩散。此外,还应加强证券行业的自律管理,完善证券公司合作机制、建立明确的惩罚机制以及加强监管信息披露,降低宏观审慎监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总体而言,目前对证券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工具与机制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本文立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大背景,借鉴“巴塞尔Ⅲ”有关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力图为构建我国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框架、完善证券公司监管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文洪武[4](2012)在《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各国金融当局均把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作为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的研究以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金融改革为背景,以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关系研究为切入点,论述了二者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分析了二者协调监管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的协调机制模型。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金融监管的历史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论文借鉴当前宏观审慎监管及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研究成果,在对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最终目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金融稳定宏观预警模型和金融网络模型,利用河北省的经济金融指标数据和支付结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还对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区域组织的金融监管协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国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进行了跟踪研究,比照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协调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需要借鉴的国际经验。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成果有:(1)鉴于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宏观审慎监管依赖于有效的微观审慎监管,亦有其局限性,二者必须进行有效协调,建立起一个宏观与微观层次分明,功能各异,有效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2)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从利用好一些行之有效的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并从监管目标、监管主体、系统重要性机构、国际金融审慎监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3)以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内容和目标为核心,建立起二者的协调机制模型。主要包括:在风险监测评估阶段,各金融监管主体要注重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在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基础设施的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能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自动稳定器机制建设,央行牵头监管协调权机制建设,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建设,金融机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在风险救助的阶段,应建立紧急磋商救助机制;在风险处置的过程中,应建立金融安全网机制,以防止局部的金融危机演化成全面金融危机。

麦强盛[5](2011)在《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突显了关注系统性风险、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指由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外部金融冲击等风险因素引起的一国银行体系发生激烈动荡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具有强力的隐匿性、积累性和传染性,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实体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效应,并且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一般的风险管理手段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即系统性风险只能防止其积累和爆发,但不能根本消除。系统性风险会呈现出许多与一般风险不同的特征,系统性风险一般很隐匿、较难察觉和评估,当系统性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则会急速暴露,迅速变为系统性危机,且极具传染性和破坏力。全球银行机构紧密互联,一国银行体系对全球银行体系具有巨大的溢出成本,全球银行机构已明显呈现出系统性关联的风险(Too-Connected-to-Fail, TCTF),该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的一种演化类型。本文引入了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网络传导模型,并对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进行网络传导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没有出现如国外银行那样高度的系统关联度,但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TCTF风险,尤其是中国银行。同时也发现TCTF脆弱性机构,如中国光大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其脆弱性较强。网络传导研究也验证了资金冲击比信用冲击更能破坏银行业的稳定,说明监管部门需更加关注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本文基于银行宏观稳定角度,提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子系统包括经济子系统、银行子系统、国际收支子系统和证券市场子系统。通过对我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是适宜的,模型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基于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来研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盲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警醒学术界,太过专注银行微观审慎监管只会使研究者的视野变得狭隘,看不清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本质,无法准确测量其风险规模和冲击影响,更无法提示监管当局应该采取何种防范手段。本文对比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异同点,总结了我国银行业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维持国内银行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经验,并构建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展望未来银行业的监管。

汪轶[6](2011)在《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和运行模式。尤其是,现代商业银行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从业务电子化到管理信息化,从数据大集中到信息集成系统,从前端营业柜台直至战略管理层,信息科技几乎渗透到商业银行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运转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但是伴随着银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伴随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融合度越来越高,信息科技风险事件频繁发生。据BIS统计(2002,2003a),商业银行90%以上的金融风险事件都与信息科技间接相关,50%以上的已经报告的损失事件与信息科技间接相关。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来看,现代银行业机构信息技术架构庞大、设施复杂、所涉及的内容繁多,综合了应用系统、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软件、硬件等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内容,其中任何缺陷及不可抗力因素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从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来看,信息科技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同时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体系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危及一国金融经济稳定。因此,目前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化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较之于传统的银行风险及其监管,国内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认识较少,理论研究也不够,实践中对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和监管均较为滞后。在此背景下,笔者作为一名监管从业者试图吸收借鉴国际现行重要准则,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其核心要素和重点内容进行专门研究,以期提升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理论认识,同时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实践更加科学高效。论文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分析。首先从经济学视角结合商业银行信息化理论,对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应用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发现信息科技有效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推动商业银行信息生产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的完善和扩展,并成为商业银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手段。分析表明信息科技已构成商业银行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是其内在组成的一部分,改变和延伸了商业银行的职能。基于这个前提,论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内涵和外延,指出其内在的运行机理、特征。其次,论文进一步从信息科技风险对传统金融理论,如金融市场失灵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消费者保护理论和巴塞尔全面风险监管理论带来的冲击及其新的表现形式和要求,论证了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理论根源及其外在的要求。基础理论分析表明,信息科技风险放大了商业银行的外部性效应和金融脆弱性,加大了内部信息不对称,扩展了消费者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挑战。因此,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监管,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具有指导性的监管标准,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科学计量,构建全面风险评级体系评价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并对信息科技风险重要领域进行专项研究。论文第二部分分别从国际监管标准和国际监管实践两个角度回答信息科技风险“需要什么样的监管”这一问题。结合国际公认的操作指引,如COBIT信息科技管理标准和巴塞尔操作风险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专门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导原则;并对国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进行了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研究从监管理念、组织架构、监管手段和法律法规制度环境等诸方面,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国际实践比较研究。第三部分旨在解决“如何监管”的问题,论文对信息科技风险计量、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评级体系及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两个重点领域问题进行研究。信息科技风险计量问题一直以来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重大监管难题。鉴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操作风险进行管理,论文首先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对信息科技风险计量进行了初步探讨其次对信息科技风险中的信息安全风险的VaR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完整的计量方法和评估案例,这为监管资本的计提以及实际监管措施实施提供了依据。在信息科技风险评级方面,论文对国际通行的URSIT评级标准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评级体系。其特点在于:首先,评级指标的选择主要依据2009年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指引》,既满足合规性要求,同时又宜于操作,便于监管机构的采用;其次,对所有指标都设计了检查问题,并汇总设计了检查评分表,使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检查方式对商业银行进行打分评价;第三,笔者通过调研和座谈的方法,邀请了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内部专家参与,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从而使评级体系更具操作性。在银行IT外包监管方面,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商业银行IT外包理论,考察其内在的形成机理及风险来源;其次,系统考察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外包监管实践,比较分析;最后,根据我国当前商业银行IT外包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分强调银行的风险管理职责、未将信息技术服务商作为直接监管对象的现状,分析研究提出“从银行监管到服务商监管”的理念,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监管的主要方向,同时提出了国内服务商监管的监管标准。在业务连续性监管方面,论文首先运用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理论对于这一问题的起源、内涵与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其次,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的核心问题,即商业银行BCP开发与演练进行专门研究。最后,结合对美国、新加坡、香港的监管实践的考察,论文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检查标准。检查标准包括两个层面——管理层面的检查和技术层面的检查,在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的情况下对业务连续性监管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论文最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现实,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政策建议,涵盖了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体系建设和信息科技风险重点领域监管两大方面,重点强调:第一,应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监管范畴,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单独评级并最终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监管资本要求;第二,以立法方式明确对IT外包技术服务商的监管权力,将外包监管的对象由银行延伸至服务商;第三,研究出台“业务连续性”专项监管指引,引导商业银行制定适应各自特点的业务连续性规划并开展应急演练;第四,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实验室和加强对新技术的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索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监管信息技术风险;第五,培养和储备信息科技监管专业人才,鼓励监管人员获取CISA和CISSP等专业资质。

王勤[7](2010)在《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金融体系的安全需要与之相适的监管体制的保证。传统的金融监管理论主要是以巴塞尔Ⅱ为主体的针对微观金融实体的监管,这种监管方式没有考虑到金融实体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也不能从宏观上监管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这样,就迫切需要从宏观视角上来对现有的监管体制进行重构、修改和完善。消费者保护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是指以消费者保护为目标的金融监管行为,本文研究立足于宏观层面,对宏观金融工程理论进行运用和发展,根据经济主体的性质进行部门划分,将具有监管职能的机构独立出来构成监管部门,因此将宏观金融工程中的四部门理论拓展到五部门分析,即监管部门、公共部门、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和家户部门等。其次,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分配,我们将采用宏微观经济学中有关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金融市场上的消费者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消费的最优决策规则与宏观均衡等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第三,消费者保护监管建立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对消费者保护监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银行市场、证券市场以及保险市场消费者利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所获收益并不能保证在社会平均资本收益率的水平。鉴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广泛影响,我们就危机前后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发展与改革进行研究,一方面就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世界上较具代表性国家的消费者保护监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采取一级多头监管的日本、二级多头监管的加拿大一级集中单一监管的英国;另一方面对危机后西方金融市场最为发达国家进行的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进行总结,包括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等;最后,结合危机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发展以及危机后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改革,提出当前国际上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的总体趋势,主要是完善法律体系用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设置专门机构执行金融消费者保护措施、设立自律机制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和强化金融消费者纠纷的处理机制,这为中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特别是消费者保护监管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本文综合运用了金融市场理论、宏微观经济理论以及宏观金融工程理论,在对消费者保护监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国内外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改革趋势,将消费者保护监管纳入到金融监管的政策目标体系中,结合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以及金融效率监管等构建出符合国际趋势的金融监管框架,同时提出金融监管的进一步定量分析思路。基于此,构建消费者保护监管的体系:从体系的构成要素而言,涉及到监管主体(即监管者)、监管对象(即被监管者)、监管手段和监管目标、以及监管机构设置等要素;从体系的具体职能而言,其包括有法制体系、组织体系和执行体系;从体系的监管范围而言,其涉及银行市场、证券市场以及保险市场等不同领域的消费者保护监管。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展开,对消费者保护监管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包括金融消费者、消费者保护、金融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监管等。同时,结合相关研究目标选择本文研究运用的方法和理论,并提出总体思路,进行内容结构的安排。最后根据本文创新点和不足进行展望提出消费者保护监管的进一步研究方向。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研究金融监管理论的沿革历程,从稳定型、效率型到稳定与效率并重等三个阶段的监管理论进行归纳;其次对金融监管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综述,包括关于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模式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第三,对消费者保护监管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其与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金融效率监管等另外三个目标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第三章是本文总体研究框架。研究框架的设计通常从思想、框架和内容三个层面进行,本章首先提出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基本目标、运用方法和理论以及达成途径等基本理念,此即思想层面研究;框架层面研究旨在建立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进行章节安排;内容层面及针对拟定研究内容提出基本研究思路。第四章是消费者保护监管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运用金融市场失灵理论、宏微观经济理论、宏观金融工程理论等对消费者保护监管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包括金融市场失灵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金融市场上的消费行为、消费的最优决策原理与宏观均衡以及宏观金融工程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等内容,以此作为构建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的理论依据。第五章是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实证分析。本章基于消费者保护监管指标体系的设计,结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重点分析银行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上的消费者保护程度,分别比较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与社会资本收益率、投资者收益率与社会资本收益率、投保人收益率和社会资本收益率等方面的差值。研究发现中国三大市场上的实际收益率与社会资本收益率之间的差值较大,消费者利益受均有到不同程度的侵害。第六章是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发展与改革。一方面就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前世界上较具代表性国家的消费者保护监管状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就危机后西方金融市场最为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进行归纳,据此提出国际上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的总体趋势,为中国构建金融监管体系特别加强消费者保护监管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第七章是中国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的设计。本章基于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金融市场基本状况,就消费者保护的监管主体、监管对象与范围、监管目标、监管工具与监管原则以及组织机构设置等进行概述,并从法制体系、组织体系和执行体系三个层面构建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基本体系。本章内容还包括对金融监管体系中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内容的具体阐述。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一般指消费者保护,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减少一国GDP的损失,但从某种程度上说,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都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宏观审慎监管的执行虽然有时与消费者保护的目标有所偏离,但从根本上宏观审慎监管的最后目标还是要使一国的金融消费者利益得到保护。最后,重点研究银行、证券、保险等三大市场上消费者保护监管的主要内容。第八章是结论及政策建议。本章综合全文各部份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同时结合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趋势、中国消费者保护监管现状以及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市场上消费者利益保护状况等内容,从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层面提出加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特别是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建议。

代春梅[8](2010)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金融行业风险加剧,金融危机时有爆发,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就更值得警醒。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和传染力之强,使我国必须谨慎处理各种危机。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占据金融资产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政府应该把对金融业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作为重中之重。本文基于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了概述,主要涉及银行监管的概念、监管系统、银行监管理论的历史沿革及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启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在不断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商业银行监管主体缺乏监督体制。第二,商业银行监管工具不够完善。第三,商业银行监管内容方面还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市场经营监管、跨国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方面的问题。第四,监管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牵头人不明确而使得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无法正常运作,同时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缺乏监督机制。第五,商业银行的监管理念落后、监管技术需要更行。由此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具体情况,同时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应:第一,加强对监管主体的监督。而使得对监管者的监督更加有效。第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工具。第三,加强商业银行内容的监管。主要包括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管;加强商业银行跨国监管。第四,保证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良好运作。第五,应该根据功能监管模式进行监管。第六,更新巴塞尔协议,实现逆周期资本要求,以解决巴塞尔新协议顺周期的问题。第七,改变监管理念,更新监管技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效率。

付浩洋[9](2010)在《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金融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活动日益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金融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然而,金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还带来了金融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四起、动荡不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事件,对本国及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如何运用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就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进行了金融监管中的一些金融监管理论分析,研究了早期的金融监管理论和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以及经济金融一体化条件下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通过对金融活动的本质属性和金融体系运行的规律进行研究,可以为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传统的金融监管理论是以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为研究背景的,对不发达市场经济的金融监管的问题涉及很少,特别是忽略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的金融监管理论探索。接下来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金融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以及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特别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采取的对策,提出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促进与各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的方法。

胡琴[10](2008)在《国外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监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热点话题。本文认为,当前国外金融监管呈现出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过渡、监管法制趋同化、注重风险监管和创新监管,兼顾外部监管、内控机制和同业自律,以及金融监管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外金融监管的这些发展趋势对完善我国当前金融监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二、金融监管理论演化进程及其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监管理论演化进程及其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符号变量的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研究创新
        1.3.2 可能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资产价格形成与波动研究综述
        2.1.1 资产定价理论研究
        2.1.2 资产价格波动研究
    2.2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研究综述
        2.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属性研究
        2.2.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研究
        2.2.3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
    2.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与监控研究综述
        2.3.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测度研究
        2.3.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与监控研究
    2.4 文献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产价格的形成及其波动效应研究
    3.1 资产价格的形成与波动机理分析
        3.1.1 资产价格的理论基础
        3.1.2 资产价格形成的市场机理
        3.1.3 资产价格波动的流动性驱动机制
    3.2 资产价格统计特征与泡沫分析
        3.2.1 资产价格的统计特征分析
        3.2.2 资产价格泡沫分析
    3.3 资产价格的波动效应分析
        3.3.1 研究设计
        3.3.2 变量选取与检验
        3.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
    4.1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典型事实
        4.1.1 房地产危机
        4.1.2 股票市场危机
        4.1.3 银行业危机
        4.1.4 回顾与分析
    4.2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途径分析
        4.2.1 预期途径影响分析
        4.2.2 市场途径影响分析
        4.2.3 流动性途径影响分析
    4.3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分析
        4.3.1 基于金融机构的影响效应分析
        4.3.2 基于宏观视角的影响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资产价格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研究
    5.1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理论基础
        5.1.1 微观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理论
        5.1.2 宏观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理论
    5.2 基于网络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体系构建
        5.2.1 基于网络关联的测度分析
        5.2.2 基于网络视角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体系构建
    5.3 宏观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
        5.3.1 金融系统压力指数
        5.3.2 金融实力指数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资产价格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6.1 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6.1.1 微观溢出效应分析
        6.1.2 宏观溢出效应分析
    6.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机构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6.2.1 研究设计
        6.2.2 变量选取和实证模型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2.4 微观机构溢出效应小结
    6.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时变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6.3.1 研究设计
        6.3.2 因果检验与模型估计结果
        6.3.3 脉冲结果分析
        6.3.4 宏观时变溢出效应小结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资产价格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研究
    7.1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理论基础
        7.1.1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理论发展
        7.1.2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方法演化
    7.2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现状与构建
        7.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现状分析
        7.2.2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理念与原则
        7.2.3 多维度风险监控体系的构建
    7.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资产价格监控
        7.3.1 极端条件下信贷杠杆对资产价格波动冲击
        7.3.2 基于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监控
        7.3.3 基于资产组合的尾部风险度量与监控
    7.4 基于资产价格视角的外生流动性冲击监控
        7.4.1 外生流动性冲击监控基础
        7.4.2 研究设计
        7.4.3 初步检验与模型设定
        7.4.4 正交脉冲响应分析
    7.5 基于资产价格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化监控
        7.5.1 微观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体系构建
        7.5.2 微观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监控
        7.5.3 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监控效果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2)金融混业趋势下政府金融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国内有关文献综述
        (二)国外有关文献综述
        (三)金融监管研究评述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监管主体客体与监管边界
        二、金融监管文化与监管理念
        三、金融监管目标及监管工具
        四、金融监管模式与监管趋势
        五、金融混业与监管协调机制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政府管制理论
        三、公共利益监管理论
第二章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分析
    第一节 金融监管演进过程
        一、国际金融监管初探
        二、我国金融监管演进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
        一、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与制度
        二、监管主体组织架构及职能
        三、被监管对象及监管内容现状
        四、现行监管协调机制的模式
第三章 金融监管博弈分析
    第一节 金融监管主体与客体间的博弈
        一、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金融机构进入市场
        二、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金融机构经营活动
        三、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四、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金融监管动态博弈
    第二节 金融监管主体之间的博弈
        一、金融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二、监管主体金融监管倾向于不合作策略的情况
        三、监管主体金融监管倾向于合作策略的情况
        四、金融监管主体演化博弈结果讨论
第四章 我国金融监管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成本偏高与效率偏低
        二、监管重复与监管真空
        三、手段单一与监管套利
        四、信息不畅与措施冲突
        五、监管竞争与各自为政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新金融业态迅速发展,制度规章未规范
        二、监管理念演进缓慢,不适应当前金融环境
        三、监管体制改革不确定性大,改革的阻力重重
        四、金融监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监管能力有限
第五章 解决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减少监管文化冲突
        一、明确监管使命
        二、完善法律制度
    第二节 提高监管方式方法
        一、探索高效率监管手段
        二、培养高素质监管人员
    第三节 加强监管资源整合
        一、信息共享,建设金融监管大数据平台
        二、机构整合,建立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第四节 加快监管体制改革
        一、加快完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
        二、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转变
结语
    一、研究的结论及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及限制
    三、研究的前瞻及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3)中国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2.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综述
    2.1 监管理论与金融监管理论变迁
        2.1.1 监管理论的演变
        2.1.2 从微观审慎金融监管到宏观审慎金融监管
    2.2 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理论动态
        2.2.1 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及其缓释
        2.2.2 金融机构之间风险的传染性
        2.2.3 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框架
        2.2.4 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与宏观审慎指标
    2.3 各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及证券业监管的动态
        2.3.1 逆周期监管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内容
        2.3.2 美国、欧洲金融监管法案的主要内容
        2.3.3 对中国的启示
第3章 证券公司净资本比率顺周期性及其缓释
    3.1 风险与资本监管
        3.1.1 资本监管的理论基础
        3.1.2 流动性风险与证券公司净资本监管
    3.2 我国证券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沿革
        3.2.1 2006年以前的证券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
        3.2.2 2006年以后的证券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
    3.3 证券公司净资本比率顺周期性实证研究
        3.3.1 理论模型推导及变量、数据分析
        3.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3.4 净资本比率顺周期性的缓释
        3.4.1 缓释乘数模型选取
        3.4.2 缓释乘数的计算
        3.4.3 缓释效果检验
第4章 证券公司经营管理及外部环境中的顺周期性
    4.1 证券公司业务经营的顺周期性
        4.1.1 宏观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行情
        4.1.2 自营业务的顺周期性
        4.1.3 资产管理业务的顺周期性
        4.1.4 经纪业务的顺周期性
    4.2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顺周期性
        4.2.1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
        4.2.2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对证券行业顺周期性的影响
    4.3 外部信用评级的顺周期性
        4.3.1 外部信用评级顺周期性的形成
        4.3.2 外部信用评级对证券公司顺周期性的影响
第5章 证券行业风险传染及扩散
    5.1 证券行业风险传染的相关理论假说
        5.1.1 “羊群行为”假说
        5.1.2 “合成谬误”假说
    5.2 基于Copula函数的证券公司风险传染实证分析
        5.2.1 Copula函数简介
        5.2.2 样本与数据选取
        5.2.3 边际分布估计
        5.2.4 参数估计
        5.2.5 下尾及上尾相依性估计及结果分析
    5.3 证券行业风险的扩散
        5.3.1 基本理论及现有研究结论
        5.3.2 实证分析
        5.3.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第6章 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6.1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6.1.1 构建统一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机构
        6.1.2 实施证券行业逆周期监管
        6.1.3 防范证券行业风险传染与扩散
    6.2 加强政策的协调与国际合作
        6.2.1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6.2.2 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
    6.3 加强证券行业自律管理
        6.3.1 行业自律的理论假说
        6.3.2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证券行业自律
第7章 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及压力测试
    7.1 我国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
        7.1.1 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模型的设计
        7.1.2 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的Logistic回归分析
        7.1.3 分析结论
    7.2 宏观审慎框架下的证券公司压力测试
        7.2.1 金融机构压力测试的发展历程
        7.2.2 证券公司压力测试的风险类型
        7.2.3 证券公司收入最小化
        7.2.4 证券公司压力测试情景假设
        7.2.5 情景假设条件下经营指标测试:以X证券公司为例
        7.2.6 测试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附录B 相关图表和程序

(4)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微观审慎监管
        1.2.2 宏观审慎监管
        1.2.3 协调机制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3.2 本文写作框架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综述
        2.1.1 国外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理论研究
        2.1.2 国内微观审慎监管的理论综述和监管体制变革历程
    2.2 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研究综述
        2.2.1 国外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成果综述
        2.2.2 国内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成果综述
    2.3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研究成果
第3章 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必要性研究
    3.1 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存在不足
        3.1.1 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缺陷
        3.1.2 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监管盲点
    3.2 不断完善的巴塞尔协议
        3.2.1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
        3.2.2 巴塞尔协议Ⅰ和巴塞尔协议Ⅱ的主要内容及缺陷
        3.2.3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影响及监管指标框架
    3.3 宏观审慎监管存在局限性
        3.3.1 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导致金融稳定状态很难预测
        3.3.2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选择面临经济金融效率与经济金融稳定的权衡取舍
        3.3.3 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架构的选择困难
    3.4 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路径
        3.4.1 政策协调理论
        3.4.2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研究
第4章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
    4.1 国内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
        4.1.1 监管目标的协调
        4.1.2 监管主体的协调
        4.1.3 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协调
    4.2 兼具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运用
    4.3 国际金融审慎监管的协调
        4.3.1 开展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内容
        4.3.2 国际标准与准则是开展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基础
        4.3.3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5章 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目标的实证分析
    5.1 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目标
    5.2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两个维度
        5.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间维度
        5.2.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横截面维度
    5.3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主要工具
        5.3.1 审慎指标
        5.3.2 早期预警指标
        5.3.3 压力测试
    5.4 关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实证分析
        5.4.1 基于联立方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分析
        5.4.2 基于网络模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证分析
第6章 国际经验借鉴及中国模式选择
    6.1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审慎监管协调的特点
        6.1.1 金融监管协调的特点
        6.1.2 一个案例:西班牙动态拨备制度
        6.1.3 分析与评述
    6.2 经验借鉴
        6.2.1 强化微观审慎监管,构建稳健微观主体
        6.2.2 树立宏观审慎监管理念,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6.2.3 完善投资保护制度,构建维护稳定长效机制
        6.2.4 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制度
        6.2.5 加强国际国内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增强联合应对危机能力
    6.3 中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及选择思路
        6.3.1 中国现行体制下的监管模式
        6.3.2 中国金融监管的宏观审慎特征
        6.3.3 构建中国审慎监管框架应注重微观与宏观协同发展
第7章 中国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的设计
    7.1 宏观审慎监管导向型信息共享机制
        7.1.1 信息共享的原则
        7.1.2 信息共享的方式选择
    7.2 自动稳定器机制
        7.2.1 逆周期资本调节
        7.2.2 逆周期的贷款损失拨备调整
        7.2.3 逆周期期的流动性管理
        7.2.4 改变会计准则和信用评级的顺周期性
    7.3 央行监管协调权机制
        7.3.1 现行法律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状况
        7.3.2 明确中国人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牵头人地位
        7.3.3 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监管协调机制
    7.4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协调机制
        7.4.1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协调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
        7.4.2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主要内容
        7.4.3 建立金融风险国际传播的防范机制
        7.4.4 金融风险处置的国际合作
    7.5 紧急状态下的协调机制
        7.5.1 对问题金融机构的紧急救助
        7.5.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监管协调
    7.6 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
        7.6.1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
        7.6.2 高级管理人员问责制
参考文献
后记

(5)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2.3 研究不足
    2.4 本文研究重点
    2.5 小结
3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的辨析
    3.2 重要概念的厘清
    3.3 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3.4 系统性风险的审慎监管
    3.5 小结
4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识别
    4.1 探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4.2 从金融理论视角探索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4.3 从金融关联视角解析系统性风险的演因
    4.4 从金融危机视角透析系统性风险的动因
    4.5 小结
5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量
    5.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量的理论研究
    5.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量的实证研究
    5.3 银行系统网络分析模型
    5.4 银行业系统性关联的测量模型
    5.5 政策反思
    5.6 小结
6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6.1 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基本原理
    6.2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
    6.3 巴塞尔协议Ⅲ: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
    6.4 小结
7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网络传导研究
    7.1 银行间风险传导
    7.2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网络传导分析
    7.3 双边风险敞口矩阵估计方法
    7.4 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的研究
    7.5 小结
8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综合评价研究
    8.1 银行稳定的理论诉求
    8.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3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8.4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8.5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价结论
    8.6 小结
9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中国式监管研究
    9.1 中国银行业现况
    9.2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动向
    9.3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影响
    9.4 我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成功经验
    9.5 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9.6 监管展望
    9.7 小结
10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英文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中文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A 博士生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B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C 博士生期间撰写的研究报告
致谢辞

(6)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论文思路与结构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及不足
    0.5 相关文献综述
1. 商业银行信息化与信息科技风险
    1.1 商业银行信息化理论
        1.1.1 信息化理论
        1.1.2 银行信息化理论
    1.2 商业银行信息化的经济学分析
        1.2.1 信息化与银行信息生产功能演进
        1.2.2 信息化与银行风险管理功能演进
        1.2.3 信息化与关系导向型银行
    1.3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
        1.3.1 信息科技风险的内涵与边界
        1.3.2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特征
        1.3.3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形成机理
2.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理论根源
    2.1 金融市场失灵理论分析
        2.1.1 传统金融市场失灵理论的分析框架
        2.1.2 信息科技的市场基础设施属性
        2.1.3 信息科技风险赋予市场失灵新的表现形式
    2.2 金融脆弱性理论分析
        2.2.1 传统金融脆弱性理论分析框架
        2.2.2 信息科技风险加剧银行内在脆弱性
    2.3 消费者保护理论分析
        2.3.1 传统消费者保护理论界定
        2.3.2 消费者保护需求延伸
        2.3.3 信息科技条件下的消费者金融安全保护
    2.4 全面风险监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分析框架
        2.4.1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2.4.2 完善金融监管功能的现实需要
3.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国际准则
    3.1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原则
        3.1.1 审慎确定监管边界——适时适度原则
        3.1.2 安全——效率原则
        3.1.3 成本——收益原则
    3.2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信息科技风险的监管原则
        3.2.1 巴塞尔操作风险监管指导原则
        3.2.2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指导原则
    3.3 COBIT信息科技国际管理标准
        3.3.1 COBIT管理模型
        3.3.2 COBIT管理标准
4.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国际比较
    4.1 美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
        4.1.1 监管机构及监管理念研究
        4.1.2 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4.1.3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工作程序----一个案例研究
        4.1.4 技术监管评级研究
        4.1.5 对技术服务提供商(TSP)的监管要求
    4.2 意大利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
        4.2.1 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
        4.2.2 信息科技现场检查
        4.2.3 信息科技监管重点领域
    4.3 荷兰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
        4.3.1 组织结构和监管理念
        4.3.2 FIRM风险评估方法论
        4.3.3 IT扫描
        4.3.4 信息科技监管重点关注领域
    4.4 新加坡、香港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
        4.4.1 新加坡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
        4.4.2 香港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
5.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实践
    5.1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及管理现状研究
        5.1.1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现状
        5.1.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分析
        5.1.3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案例分析
    5.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组织架构、监管理念及制度建设
        5.2.1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组织架构
        5.2.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理念
        5.2.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建设
    5.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主要监管手段
        5.3.1 信息科技现场检查
        5.3.2 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
        5.3.3 市场准入监管
        5.3.4 "以事件推动"监管
    5.4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5.4.1 监管法规和政策
        5.4.2 监管手段和方法
        5.4.3 监管资源
6. 信息科技风险计量
    6.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计量方法
        6.1.1 基本指标法
        6.1.2 标准法
        6.1.3 高级计量法
    6.2 信息科技风险的标准法计量
        6.2.1 信息科技专业条线的风险资本计提
        6.2.2 其它业务条线的风险资本计提
    6.3 信息科技风险的VAR计量
        6.3.1 VaR和CVaR模型概述
        6.3.2 信息科技安全风险的VaR计量
7.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评级体系构建
    7.1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评级体系构建的基础——URSIT
        7.1.1 URSIT概述
        7.1.2 URSIT单项评级
        7.1.3 URSIT综合评级
    7.2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评级体系的特点与整体架构
        7.2.1 评级体系的特点
        7.2.2 评级体系的整体架构
    7.3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评级体系的评级指标与权重设定
        7.3.1 评级指标设定
        7.3.2 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7.4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评级体系的实际运用
        7.4.1 监管评级操作标准
        7.4.2 评级等级划定及监管含义
8. 商业银行IT外包监管研究
    8.1 商业银行IT外包理论分析
        8.1.1 商业银行IT外包的成本收益分析
        8.1.2 商业银行IT外包的应用分析
        8.1.3 商业银行IT外包风险理论剖析
        8.1.4 商业银行IT外包风险与其他信息科技风险关联性研究
    8.2 商业银行IT外包风险案例分析
        8.2.1 XX银行外包业务管理现状案例
        8.2.2 客户信息资料被窃取案例
        8.2.3 核心系统瘫痪案例
    8.3 国内外银行IT外包监管比较研究
        8.3.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服务外包》文件
        8.3.2 发达国家银行IT外包监管
        8.3.3 我国银行IT外包监管
    8.4 IT外包监管理念重构——从银行监管到服务商监管
        8.4.1 服务商风险评估与管理
        8.4.2 服务商监管内容与标准
9.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研究
    9.1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起源、内涵与标准
        9.1.1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起源
        9.1.2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内涵
        9.1.3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标准——PAS56
    9.2 业务连续性监管的核心——商业银行BCP开发与演练
        9.2.1 商业银行BCP开发
        9.2.2 商业银行BCP演练
    9.3 业务连续性监管检查标准
        9.3.1 监管检查的必要性
        9.3.2 检查层次与目标
        9.3.3 检查项目标准
10. 加强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政策建议
    10.1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体系建设
        10.1.1 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机制
        10.1.2 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科技水平
        10.1.3 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监管队伍建设
    10.2 信息科技风险重点领域监管
        10.2.1 完善业务连续性风险监管
        10.2.2 积极防范电子支付欺诈
        10.2.3 推进外包风险监管
        10.2.4 重视核心系统变动风险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概念
        一、金融消费者与消费者保护
        二、金融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监管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结构
        一、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二、本文内容结构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本文创新点
        二、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监管理论沿革
        一、基于稳定的金融监管理论
        二、基于效率的金融监管理论
        三、基于稳定和效率的金融监管理论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基本问题研究
        一、关于金融监管目标的研究
        二、关于金融监管模式的研究
        三、关于金融监管成本收益的研究
    第三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的相关研究
        一、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基本问题
        二、微观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监管
        三、宏观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监管
        四、金融效率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监管
第三章 本文研究框架
    第一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研究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消费者保护监管的理论基础
        二、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实证研究
        三、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发展与改革
        四、我国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的设计
第四章 消费者保护监管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市场失灵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二、金融市场失灵的表现
        三、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一、不对称信息理论
        二、关于信贷市场道德风险
        三、关于资本市场逆向选择
    第三节 金融市场上的消费者行为
        一、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三、消费与金融资产
    第四节 消费的最优决策规则与宏观均衡
        一、金融市场上的最优决策规则
        二、金融市场上的宏观均衡
    第五节 宏观金融工程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一、宏观金融工程研究的基本框架
        二、宏观金融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宏观金融工程研究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第五章 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指标体系
        一、消费者保护监管理念
        二、消费者保护监管指标的构造
    第二节 中国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实证分析
        一、银行市场的消费者保护监管
        二、证券市场的消费者保护监管
        三、保险市场的消费者保护监管
第六章 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发展与改革
    第一节 危机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发展
        一、一级多头式监管下的日本消费者保护监管
        二、二级多头式监管下的美国消费者保护监管
        三、二级多头式监管下的加拿大消费者保护监管
        四、集中单一式监管下的英国消费者保护监管
    第二节 危机背景下的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
        一、美国的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
        二、英国的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
        三、欧盟的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
        四、日本的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
    第三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的总体趋势
        一、完善法律体系用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
        二、设置专门机构执行金融消费者保护措施
        三、设立自律机制提高消费者保护力度
        四、强化金融消费者纠纷的处理机制
第七章 中国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的设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
        一、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
        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
        三、金融监管定量分析思路
    第二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概述
        一、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
        二、消费者保护监管对象与范围
        三、消费者保护监管目标
        四、消费者保护监管工具与监管原则
    第三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基本体系
        一、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法制体系
        二、消费者保护监管的组织体系
        三、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执行体系
    第四节 消费者保护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银行市场的消费者保护
        二、证券市场的消费者保护
        三、保险市场的消费者保护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后记

(8)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银行监管理论的概述
    2.1 银行监管的概念
    2.2 银行监管系统
    2.3 银行监管理论的历史沿革
    2.4 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历史、现状和问题
    3.1 我国银行业监管改革的历史
    3.2 我国商业银行业监管的现状
    3.3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启示
    4.1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4.2 金融危机对现有监管模式的冲击
    4.3 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启示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5.1 对监管主体制定监督机制
    5.2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工具
    5.3 加强商业银行内容监管
    5.4 保证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良好运作
    5.5 根据功能监管模式进行监管
    5.6 更新巴塞尔协议,解决顺周期问题
结束语
感谢词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1.2 金融监管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模式分析
    2.1 模式的衍变过程
    2.2 设置监管模式的原则
    2.3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及其利弊分析
    2.4 小结
3.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监管模式展望
    3.1 内容、范围及手段方面的主要问题
    3.2 分业监管方面的主要问题
    3.3 未来监管模式展望
4. 我国金融监管的改进措施
    4.1 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
    4.2 我国金融监管参与全球化具体对策
        4.2.1 宏观经济的稳健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4.2.2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抑制的消除
        4.2.3 金融监督的完善
        4.2.4 金融机构的稳健性
        4.2.5 资本流入的对策措施
        4.2.6 资本流出的对策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国外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1. 金融监管体制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过渡
    2. 金融监管法制日益趋同化
    3. 注重风险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
    4. 兼顾外部监管、内控机制和同业自律机制
    5. 金融监管日益国际化
二、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1. 改分业监管为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
    2. 改进金融监管方式, 提高监管效率
    3. 健全我国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
    4.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四、金融监管理论演化进程及其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D]. 刘骏斌. 东南大学, 2020(02)
  • [2]金融混业趋势下政府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 丁立贵. 云南财经大学, 2018(01)
  • [3]中国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D]. 袁闯. 湖南大学, 2012(05)
  • [4]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研究[D]. 文洪武. 天津财经大学, 2012(06)
  • [5]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D]. 麦强盛. 暨南大学, 2011(09)
  • [6]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D]. 汪轶.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7]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 王勤. 武汉大学, 2010(07)
  • [8]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之研究[D]. 代春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9)
  • [9]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问题研究[D]. 付浩洋.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
  • [10]国外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胡琴. 商场现代化, 2008(32)

标签:;  ;  ;  ;  ;  

金融监管理论的演进过程与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