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上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产卵习性及产量损失研究

甜玉米上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产卵习性及产量损失研究

汪洋洲[1]2004年在《甜玉米上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产卵习性及产量损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方面,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 ee)在甜玉米上的发生与危害及幼虫的生长发育变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的不同组织对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玉米组织中氨基酸含量与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关系;亚洲玉米螟成虫在甜玉米田的产卵习性;亚洲玉米螟对甜玉米田造成的产量损失。本试验为组建以甜玉米为基础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对甜玉米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 1.幼虫取食甜玉米和普通玉米心叶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着。取食农大108号心叶的幼虫发育历期显着短于甜单8号处理。取食雄穗的农大108处理的幼虫平均体重显着小于甜玉米处理的幼虫平均体重,幼虫发育历期与甜单8号处理差异显着;取食农大108号苞叶的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的平均体重大于取食甜玉米苞叶的5龄幼虫的体重,且差异显着;取食农大108号花丝的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的平均体重、存活率和发育历期与取食甜玉米花丝的5龄幼虫差异不显着;取食农大108号籽粒的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平均体重显着小于取食甜玉米的5龄幼虫的体重。每个品种的各组织,取食心叶的幼虫期最长,籽粒和花丝的幼虫期都较短。 农大208号心叶、苞叶处理的平均蛹重显着大于取食甜玉米的平均蛹重。农大108号雄穗处理的平均蛹重显着小于甜玉米雄穗处理的平均蛹重。普通玉米品种农大108号花丝和籽粒处理与甜玉米花丝和籽粒处理差异不显着。幼虫取食花丝和籽粒处理的蛹期都较长,心叶和雄穗的蛹期都较短。 农大108号心叶、雄穗、花丝、籽粒处理的产卵量显着低于甜玉米,苞叶处理与甜玉米的产卵量差异不显着。 2.天冬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与亚洲玉米螟的体重正相关。 在供测试的四个玉米品种中的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胱氨酸和脯氨酸含量与亚洲玉米螟蛹重负相关。 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和17种氨基酸的总量对亚洲玉米螟成虫的产卵量正相关。 3.在吉林长春地区,亚洲玉米螟的产卵量在甜玉米品种吉甜6号和吉甜3号对普通品种吉单156间差异极显着。在甜玉米上的产卵量远远大于普通玉米品种。在廊坊的夏玉米田中,甜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品种差异不显着。 亚洲玉米螟在吉林地区的甜玉米和普通玉米上的产卵主要集中在中部偏下部叶片,在河北廊坊地区的夏玉米田中主要是产在中部偏上部叶片。 4.甜玉米上心叶期人工接虫的产量损失估计方程为: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甜玉米上亚洲玉米的生长发育、产卵习性及产量损失研究 Y二1一[0·61+(1一0 .61)x 1 .12’一,,“] 心叶期接虫密度与产量损失率不成直线回归关系。由于随着接虫密度的增加产量损失接近最大,所以当接虫密度怎达到一定程度时,产量损失率变化不明显。这一时期接虫量在2个卵块时产量损失低于5。%,人工接虫4和8个卵块的产量损失率高于50%。 甜玉米上穗期人工接虫的产量损失方程为:Y=,.4204x十0.9909 穗期心叶期都接虫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甜玉米的平均产量和穗长,四个处理(对照、接虫2、4和8卵块)间差异都极显着。 5.心叶期人工接虫4个卵块以下,卵量与茎杆孔道数量关系公式为: y二1 .29x+0.35。心叶期,随着人工接虫量的不断增加,甜玉米单株平均蛀孔长度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心叶期人工接虫的孔道长度之间差异极显着,所以各个接虫梯度之间的单株平均孔道长度增加的较明显。 穗期接虫,接虫0 .5个卵块和接虫1个卵块的产量损失率为O。由于接虫2个卵块和接虫4个卵块的产量差异不显着,所以,其对应的孔道长度对产量损失的影响差异也不显着。穗期随着蛀孔长度的增加,产量损失率也随着增加。 心叶期穗期复合接虫,平均单株茎杆孔道长度与产量损失率之间成直线相关。公式为:y=4 .0436x一5.3958

王伟业[2]2010年在《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第叁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秋粮作物之首。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分布区纬度跨越大,是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有害生物。本文立足哈尔滨地区,针对亚洲玉米螟食性杂、分布广、发生代数多、繁殖率高、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采取实验室人工饲养与田间自然发生调查率相结合的方法,从生物学、生态学两方面对亚洲玉米螟的取食行为、产卵习性、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寻找出了亚洲玉米螟在哈尔滨地区发生代数与自然条件、幼虫越冬基数、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栽培方式及品种抗性等之间的关系,探索亚洲玉米螟在哈尔滨地区的发生规律,筛选出抗虫类型的玉米品种,从而进一步找出亚洲玉米螟防治方法,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温、湿条件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发育密切相关。室内人工饲养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得出,高湿度有利于成虫的正常交配和产卵,以温度设为(26±1)℃、相对湿度(70±10)%、光照周期16L/8D的环境条件最有利于老熟玉米螟幼虫成活和化蛹。从卵孵化为幼虫到成虫羽化共需要628度积温。在室内平均25℃的温度下大约需40天。2、哈尔滨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与下列因素有关。哈尔滨地区积温条件非常适合玉米螟越冬老熟幼虫的生长发育,因而亚洲玉米螟的发生率较高;湿度条件是影响越冬幼虫发育的一关键因子。对10个玉米品种中抗虫数据方差分析得知,品种之间玉米螟危害率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虫害率和玉米茎中糖分含量呈显着正相关,糖分含量达5%以上时蛀孔数明显增多。3、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最佳方法是采用转Bt基因培育抗虫品种。本研究采用花粉管通道方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垦粘1号玉米自交系中,以获取抗玉米螟的外源基因,经过两年试验得到了8个杂交组合,方差分析表明处理之间差异极显着。4、化学农药防治玉米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筛选出有机磷类、微生物类、拟除虫菊酯类共叁大类四个品种的杀虫剂,经方差分析防治效果显着,对人和环境污染小,高效低毒。

袁志华[3]2013年在《亚洲玉米螟寄主种类及其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玉米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除为害玉米以外,亚洲玉米螟还为害多种作物和杂草。为了探明亚洲玉米螟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其嗜好的寄主植物,本研究通过非选择性笼罩试验和室内单头饲养来测定亚洲玉米螟能否在供试植物上完成生活史。通过亚洲玉米螟对不同植物的产卵选择和幼虫取食选择研究探明了亚洲玉米螟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亚洲玉米螟田间寄主种类研究通过田间非选择性笼罩试验,从供试的植物中筛选出20种亚洲玉米螟寄主植物。这些植物分别属于禾本科、豆科、菊科、蓼科、桑科和锦葵科。其中亚洲玉米螟在除大麦以外的所有供试禾本科植物上都能完成生活史,可以看出禾本科植物是亚洲玉米螟的主要寄主。从酸模叶蓼上羽化的一代成虫数量最多,显着高于其它植物;酸模叶蓼上的蛀孔数、隧道长度显着高于其它寄主植物;从酸模叶蓼上羽化出的二代虫数量也是最高的,显着高于除玉米以外的其它寄主植物。可以得出酸模叶蓼是田间试验供试植物中亚洲玉米螟的最适宜寄主植物。亚洲玉米螟的适宜寄主植物还包括玉米、谷子、薏苡、狗尾草、葎草、苍耳和苘麻。2.不同植物对亚洲玉米螟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利用不同植物组织在室内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单头饲养,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能在25种植物上完成生活史。室内饲喂条件下,亚洲玉米螟在供试豆科的大豆、红豆、豌豆、蚕豆、花生,大戟科的蓖麻和十字花科的甘蓝上也能完成生活史。通过室内饲养,还探明了不同植物对亚洲玉米螟的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亚洲玉米螟在幼虫历期、蛹重、蛹历期、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上均差异显着。以向日葵饲养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最高,达到72.92%,是玉米的两倍。以红豆饲养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历期最短,以菜豆饲养的亚洲玉米螟蛹最重、蛹羽化率最高,以蓖麻饲养的亚洲玉米螟蛹历期最短,以甘蔗饲养的亚洲玉米螟成虫寿命最长,以绿豆饲养的亚洲玉米螟单雌产卵量最高。通过组建亚洲玉米螟在不同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得出,向日葵饲养的亚洲玉米螟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玉米次之。向日葵是室内试验中亚洲玉米螟最适宜寄主植物。3.亚洲玉米螟对不同寄主植物的产卵和取食选择通过在温室条件下对亚洲玉米螟成虫产卵选择性和在室内幼虫取食选择性试验,探明了亚洲玉米螟成虫对不同植物的产卵和幼虫取食选择性,并确定其成虫产卵选择和幼虫取食选择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对于玉米、菜豆、向日葵、葎草、酸模叶蓼和苘麻这6种寄主植物的8-9真叶期植株,成虫产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葎草、酸模叶蓼、玉米、向日葵、苘麻和菜豆。葎草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均显着高于除酸模叶蓼以外的其它植物;酸模叶蓼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仅次于葎草,但差异不显着;在所有的重复试验中亚洲玉米螟只在菜豆上产卵1块。不同龄期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也有所不同。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偏好取食菜豆和酸模叶蓼,其次依次为葎草、向日葵和苘麻,对玉米叶片的选择性最低。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对这几种植物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

赵宗潮[4]2014年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自然生态风险评估及其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其对照亲本蠡玉-35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其花粉漂移扩散和杂交结实风险概率的检测,并探索基于高粱隔离带和山谷屏障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自然生态风险控制技术,组建转基因玉米花粉漂移扩散和杂交结实风险概率模型,监测玉米扬花期虫媒昆虫和成熟期籽粒盗实者的种类与数量,同时研究玉米生长季节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对照玉米上亚洲玉米螟的种群发生与个体生长等的差异,并对比研究玉米储藏期取食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对照亲本玉米籽粒的玉米象种群发生及其生理差异。2011-2013年期间,以山东德州、济阳、广西兴安“叁地四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试验基地和江苏南京室内实验室为依托,开展了转基因玉米自然生态风险控制技术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设置对照田块,统一农事操作,调查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株高、穗高、茎粗、籽粒数、穗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籽粒同对照亲本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对比差异,调查了其经济产量。研究结果表明:统一农事操作条件下,相对于亲本玉米,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株高(H=215.3cm)普遍高于亲本玉米(h=206.2cm);而通过营养成分分析发现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籽粒中只有磷(Pi)含量明显高于亲本玉米,增加29.54%,而其他营养成分没有差异(P>0.05);对于2012年和2013年产量数据分析表明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同亲本玉米在经济产量上没有显着差异。(2)通过田间花粉染色和杂交结实概率调查研究方法,利用自制粘板来检测染色花粉、利用花粉直感现象检测杂交玉米籽粒,系统的研究了不同距离、不同方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花粉扩散概率、距离以及有效扩散概率和距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位花粉漂移扩散和杂交结实的风险概率不同,且随距离转基因玉米种植圃的距离增加而降低。根据花粉染色实验结果,高危区(1m处)花粉漂移扩散风险概率为72.7%,一般风险区(3-10m)为6.3%,低风险区(15-35m)为0.4%,45m以外为无风险区;而根据杂交结实风险监测,也可将转基因玉米种植区外围划分为叁个区域,即高危区(1m处:9.67%)、一般风险区(3-15m处:2.76%)和低风险区(20-60m处:0.63%)。2012年转基因玉米漂移扩散的有效范围为100m,2013年为250m,且在花粉漂移扩散的可能范围内杂交结实概率随距离增加的更低。(3)通过设置防控与开放田块,系统的研究了高粱隔离带作为生态防控方法是否可以有效的阻拦花粉漂移扩散并对比检测了防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粱隔离带的防控效果显着。通过高粱隔离带的阻拦,明显缩短了花粉的有效传播距离,降低了杂交结实概率。(4)利用全天候视频记录探头监测玉米扬花期授粉昆虫以及成熟期玉米盗实者,分析观察数据表明:试验地玉米虫媒昆虫资源丰富,其主要的虫媒昆虫类群共有4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缨翅目)10科24种虫媒昆虫。其中,鳞翅目5科12种、鞘翅目3科6种、膜翅目1科5种、缨翅目1科1种)。调查显示,鳞翅目的亚洲玉米螟和甜菜夜蛾是玉米扬花期主要的虫媒昆虫。2012年玉米成熟期共发现种子盗食者9种,即田鼠、刺猬、鼹鼠、家鸽、灰喜鹊、喜鹊、麻雀、斑啄木鸟和野兔。2013年在2012年监测基础上又多发现戴胜、稚鸡、和山雀叁种动物。(5)通过调查转基因玉米田块及对照田块玉米螟落卵量及虫伤株数量,结合不同处理不同营养组织饲喂情况分析表明:相对于对照田块,转基因田块的玉米螟发生情况较重;而不同营养组织饲喂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茎杆最利于玉米螟个体发育,而转基因玉米籽粒饲喂的玉米螟个体繁殖能力较高。对于贮存期间玉米象个体理化性质和种群数量动态调查发现:取食转基因玉米籽粒的玉米象成虫体重较重,繁殖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甜玉米上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产卵习性及产量损失研究[D]. 汪洋洲. 吉林农业大学. 2004

[2]. 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 王伟业. 黑龙江大学. 2010

[3]. 亚洲玉米螟寄主种类及其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研究[D]. 袁志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4].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自然生态风险评估及其防控技术研究[D]. 赵宗潮. 南京农业大学. 2014

标签:;  ;  ;  

甜玉米上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产卵习性及产量损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