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输移论文_陶亚,雷坤,夏建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力输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泥沙,模型,盐沼,产卵场,切变,通量。

动力输移论文文献综述

陶亚,雷坤,夏建新[1](2017)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输移主导水动力识别——以深圳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地区感潮河段水动力过程复杂,为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合理制定精细化应急方案,基于环境流体水动力模型(EFDC)从水动力学角度对不同水文条件下深圳河口水域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时间及程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一种判断河口海湾地区主导水动力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法对事故中污染物输移扩散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准确识别,并采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印证。结果表明,潮流是感潮河段水动力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深圳河各断面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与陆地径流关系密切,径流是感潮河段内突发事故中特征污染物输移的主导动力因素。(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6期)

朱红伟,王道增,钟宝昌[2](2016)在《含刚性植被水流条件下悬浮泥沙输移的水动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湖沿岸带和湿地区等浅水区域受水动力扰动作用较强烈,低密度的细泥沙颗粒极易因水体的扰动而发生再悬浮,而该区域往往又是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区,植物消除水体扰动以及促使细颗粒沉降的能力使得该植被区通常成为泥沙污染物的聚集地。水体扰动产生的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和水生植物对悬浮颗粒沉降的促进作用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耦合响应过程,使得水生植物冠层以下泥水界面的水力学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进而影响了水体中泥沙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的规律。水体扰动和水生植物此消彼长的联动影响机制决定了泥水界面动态的演化过程,表层沉积物的持续扰动和再悬浮,将深刻地影响沉积物界面及其附近的动量传递和物质传输。本文采用水槽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含刚性植被条件下明渠水流结构和泥沙颗粒的输移特征进行了研究。针对天然水生植被的自然条件,所有植株均被简化为圆柱状且没有分枝。模拟采用了典型双圆柱,叁圆柱和九圆柱植株排列模型。实验和数值结果显示:当串列双圆柱间距较小时,涡的脱落只在后柱发生,泥沙在前柱沉积,增大圆柱间距,前柱发生涡的分离并带动泥沙悬浮;并列双圆柱两柱间的影响较大,流线在中间密集,使得流速减小产生堵塞效应。叁圆柱呈品形和倒品形排列时相邻并列的圆柱间发生堵塞效应。这说明并列植株对水流的阻滞作用较为明显,九圆柱的模拟结果亦证明这点。植株排列密度存在一定的临界值,低于该值时,植被越密集植被间的水流紊动强度越大,底泥沉积物越容易发生再悬浮。高于该值时,流紊动强度随植被密集度增加而减小,泥沙颗粒越容易在植被区域沉积,水生植物表现对悬浮颗粒沉降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10-26)

拾兵,阮雪景,于乾[3](2014)在《黄河下游河冰动力输移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黄河下游段河道形态曲折、纬度沿程增加、凌情变化复杂、易于形成冰塞或冰坝等诸多特征。本文利用欧拉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水动力模拟;同时,应用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拉格朗日离散元方法(DPM)进行了冰动力模拟,且实现了水动力与冰输移二维数值模拟的相互嵌套与冰输移和冰塞过程的精细模拟。其数值模拟结果经与泺口水文站冰密集度的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说明数学模型的基本控制方程与边界处理正确,计算精度能够满足防洪减灾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H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期刊2014-08-22)

谢龙[4](2013)在《叁峡变动回水区末端段复合水动力条件分析及对泥沙输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庆主城河段由于其连续多弯的平面形态,两岸多暗碛、礁石的特殊河床构造,中段嘉陵江入汇干扰的水流干扰等因素,水流条件极为复杂,叁峡库区175m成库运行后,主城河段在消落期和蓄水期受回水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水流条件和卵石运动规律的复杂性,本文在成库后复合水动力条件的前提下,以水文、河床高程的原观数据为基础,结合SMS平面水流二维数学模型计算,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通过成库前后玄坛庙站水位变化过程的对比,得到了主城河段在库区河段和天然河道之间互相转化的临界时间、干流流量和玄坛庙站水位值。2.借助数模工具,计算了各代表流量下回水末端位于寸滩站的坝前临界水位值,并分析了该临界值随寸滩流量变化的规律。3.建立主城河段的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各流量下成库前后主城河段的水流特性进行模拟,并分析库区回水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4.成库后,主城河段各时段水流功率发生大幅变动,通过对临界起动泥沙粒径的计算,认为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对沙质推移质的影响远大于卵砾石推移质。通过对床沙组成主要为沙质(叁角碛)、卵砾石(猪儿碛)推移质河段成库后实测断面河床高程资料分析,原观结果与分析结果一致。同时,总结了成库前后主城河段冲淤变化规律及原因。5.根据猪儿碛河段航槽回淤的物模成果,分析了成库后主城河段卵石浅滩主要输移带的分布区域。6.将实测资料分析结果与以往物模成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入库沙量逐年减少、河床粗化;主城下游河段淤积不明显,尾水未抬高;运行年限较短,累计变化过程尚不明显。叁峡水库175m蓄水后,库区回水对变动回水区末端卵石运动的影响主要有:走沙期由汛末移至消落期初;全年走沙天数由250天大幅降至53天;输沙带向航槽区域集中,宽度大幅收缩。(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3-06-01)

刘锋,陈沈良,周永东,彭俊,陈一强[5](2010)在《黄河2009年调水调沙期间河口水动力及悬沙输移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9年7月黄河第九次调水调沙期间和结束后在黄河口两个站位观测的水文泥沙资料,对调水调沙期间和结束后河口的水动力和悬沙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潮周期内悬沙输移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相比于结束后,落潮动力加强,涨潮动力有所减弱,尤其在水体表层表现明显,河口切变锋类型不同,其出现时间长度亦不同;调水调沙期间含沙量较大,垂向分布较复杂,而结束后含沙量低,垂向梯度变化较小;此外,调水调沙期间河口悬沙在输移过程中以沉降作用为主,并在涨急和落急时刻伴随着底沙的再悬浮,而结束后悬沙浓度降低幅度较大,泥沙再悬浮作用较强。(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韦章平[6](2010)在《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特征及鲟卵输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鲟是我国特有古老珍稀濒危鱼类,由于葛洲坝工程的修建,其洄游通道被完全阻隔,葛洲坝下游成为了其进行自然繁殖的唯一江段。本文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数理统计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特征及鲟卵输移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中华鲟现状及产卵变迁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着重回顾了葛洲坝截流以来,许多学者以中华鲟保护为目标而开展的研究工作。(2)葛洲坝产卵场现场监测。通过捕捞鱼卵及仔鱼、食卵鱼调查、回声探测仪调查及双频声纳探测设备调查等方式,获得了2009年中华鲟进行了一次自然繁殖行为,自然繁殖的规模及范围等成果。分析了中华鲟产卵场变迁的原因,主要是葛洲坝下游河势调整及叁峡~葛洲坝工程联合调度。(3)研究了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特征。利用叁维水动力模型及数理统计方法获得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期不同产卵场水动力特征。结果表明,中华鲟自然繁殖对水深因素并不非常敏感;两次产卵场在流速大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突出表现在范围主要集中在1.0~1.4m/s的区间段内;两次产卵位置处的涡量均主要集中在小于1.5×10-3s-1的范围之内;不同时期两次产卵场处紊动能在数值大小上有部分的重合区间。(4)中华鲟产卵期有效栖息地面积分析。基于IFIM法原理研究了中华鲟产卵期在来流量较少的形势下,不同栖息地适应性标准所对应的有效栖息地面积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适宜性标准所获得的有效栖息地面积存在一定差异,有效栖息地面积范围在0.241~2.768 km2之间;葛洲坝下泄流量对于保证中华鲟关键栖息地有重要作用。(5)中华鲟卵输移特性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叁维水动力粒子跟踪模型研究了中华鲟卵输移特性,获得了中华鲟卵输移路径,构建了2009年中华鲟自然繁殖位置可能性分级标准并确定了中华鲟自然繁殖位置。(本文来源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期刊2010-06-01)

孟凡宇[7](2009)在《长江河口区物质输移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是陆地淡水与海洋咸水的混合区域,由于两大水体性质差异较大,包括泥沙等物质在此过渡区域内容易发生质的突变,无论是从纵向上或是横向上,情况都极为复杂。河口区又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多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带,也是各圈层之间直接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频繁和集中的区域。河流径流所携带的泥沙对全球生命物质的循环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水体中泥沙所携带的各种营养元素、有机物质及污染物质对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将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人们对河口海岸开发的日益深入,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海岸带在全球物质循环和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流域水文和河口的水动力、生态系统对海洋水体和沉积物、大气、陆地间的物质交换起重要作用,河流搬运泥沙至河口沉积和沿岸输运,影响海岸带的地貌演变。因而,对河口物质输移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据统计,世界上约有6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2/3的大中城市160万人以上座落在沿海,约有90%的鱼获量来自面积和体积分别仅占全球海洋的8%和0.5%的近海。由于人类活动(施肥、建坝、引水、土地利用、城市化、工业生产、排污等)的影响,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海岸带(河口至陆架坡折带)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江河入海物质变化规律失调,海洋生物资源受到威胁乃至破坏,这已成为有关全球变化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国际设置了“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Land-Ocean-Interactions in the Coastal Zone:1993-2012)研究计划。LOICZ所聚焦的研究区域(即它所定义的海岸带,海平面以上和以下200m之间的区域)是陆地、海洋与大气交汇和相互作用的区域。其总体目标是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确定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理、地球系统各分量的变化如何影响海岸带并改变其在全球循环中的角色,评估海岸带的未来变化如何影响人类对它的利用,以及海岸带可持续利用和综合管理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本文在参考有关文献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有关泥沙输运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根据测区内12个准同步监测站位连续两个潮次的流速、悬沙含量、COD、氨氮、活性磷酸盐以及水深等有关时序测量资料,采用机制分解法对各个站位的数据先进行分解,然后计算出该站点悬沙含量与各种污染物的净输运率及方向,分析不同的区域水沙输运的不同特性。对各站潮流的分布、潮平均流速分布及其余流特征做了细致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期刊2009-12-30)

杨靓青[8](2009)在《盐沼地区潮周期内有机碳的动力输移与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长江口潮滩面向开阔海域,受潮汐作用、波浪作用等特殊水动力因子影响深刻,且淤涨迅速,这些独特的条件使得长江口潮滩盐沼地区中有机碳的浓度、通量等特征有别于世界其它河口盐沼湿地。因此,盐沼地区有机碳的动力输移与通量研究在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全球碳循环研究在海岸带比较薄弱的一环。正确认识盐沼地区和特殊动力条件(潮汐、波浪)下有机碳的浓度和通量变化,对于揭示目前尚不清楚的海岸带碳循环研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长江口崇明东滩的高潮滩盐沼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盐沼地区有机碳短期内的动力输移与通量变化。揭示潮周期内有机碳的浓度变化,计算潮周期内有机碳通量的结果,并分析影响有机碳短期变化的因子,以期揭示潮滩湿地碳的排放通量变化,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夏季(7、8月)草滩平均有机碳浓度为18.2 mg g -1,光滩平均有机碳浓度为10.8 mg g -1。潮周期内草滩有机碳浓度是光滩的1.7倍,夏季(7、8月)草滩有机碳浓度约为春季的1. 5倍。沉积物有机碳浓度变化总体趋势较为平稳,平均有机碳浓度为1.6 mg g -1。沉积物有机碳浓度呈现草滩内部>草滩边缘>光滩的变化趋势。2.潮周期内春夏两季草滩和光滩地区悬浮物有机碳浓度变化大致分为两种:涨潮初期、落潮中后期分别出现峰值,有机碳浓度变化较大;全潮只在落潮的中后期出现一次峰值,有机碳浓度呈现出涨潮初期逐渐上升,落潮中后期出现震荡的趋势。3.盐沼地区有机碳总通量值变化范围在1676 g/m~15114 g/m之间,有机碳净通量多为正值,该测点的有机碳通量呈现稳定向岸输移积累。光滩地区(测点BF)有机碳总通量值变化范围在1787 g/m~50391 g/m之间,有机碳向岸和离岸输移交替变化频繁,但光滩测点有机碳总体以累积为主。两测点的有机碳输移率fPOCx的过程线形状均如同正弦曲线,均表现为涨潮初期向岸输移、涨落潮后期离岸输移的变化规律,且向岸有机碳输移率均明显大于离岸的。4.平静天气条件下潮汐作用的大小控制着盐沼和光滩有机碳输移水平和输移量。平静天气条件下最大水深(hmax)与各断面有机碳总通量(FPOCx)之间有显着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各潮次有机碳总通量与最大水深的叁次方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所测潮次最大水深与潮次平均流速之间有显着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实测潮次的有机碳浓度与最大水深之间也存在显着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5.通过机制分解法得出盐沼测点所实测的叁个潮次中,平流输移对有机碳输移的贡献率在45﹪~81﹪之间;潮泵输移作用对有机碳输移的贡献率在18﹪~54﹪之间。光滩测点所实测的四个潮次中,平流输移对有机碳输移的贡献率在22﹪~61﹪之间;潮泵输移作用对有机碳输移的贡献率在38﹪~77﹪之间。平流输移(T1 + T2)和潮泵输移(T3 + T4 + T5)是对长江口有机碳输移影响最大的动力因素。(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王崇浩,曹文洪[9](2007)在《叁维水动力泥沙输移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河口的泥沙输移规律及最大浑浊带与盐水入侵及咸淡水混合等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具有二阶精度、建立在9结点有限单元上的叁维水动力及泥沙输移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由水平密度梯度引起的斜压项、引用2.5阶Mellor-Yamada紊流模型藕合计算水流的涡动粘滞性系数与物质的紊动扩散系数。本模型采用破开算子法求解控制方程: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求解水平对流项;用有限元法求解水平扩散项;有限差分法求解垂向扩散项。模型应用于模拟珠江口的泥沙运动,计算域包括整个八大口门,用1998年7月的洪季大潮实测资料进行了潮位、流速及流向、盐度及含沙量等的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文中简要讨论了珠江河口的泥沙输移、盐水入侵及最大浑浊带等物理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07-10-01)

王崇浩,韦永康[10](2006)在《叁维水动力泥沙输移模型及其在珠江口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河口的泥沙输移规律和最大浑浊带与盐水入侵、咸淡水混合等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具有二阶精度、建立在9结点有限单元上的叁维水动力及泥沙输移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由水平密度梯度引起的斜压项、引用2.5阶Mellor-Yamada紊流模型耦合计算水流的涡动黏滞性系数与物质的紊动扩散系数。本模型采用破开算子法求解控制方程: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求解水平对流项;用有限元法求解水平扩散项;有限差分法求解垂向扩散项。模型应用于模拟珠江口的泥沙运动,计算域包括整个河口的八大口门,用1998年7月的洪季大潮实测资料进行了潮位、流速及流向、盐度及含沙量等的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文中简要讨论了珠江河口的泥沙输移、盐水入侵及最大浑浊带等物理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动力输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河湖沿岸带和湿地区等浅水区域受水动力扰动作用较强烈,低密度的细泥沙颗粒极易因水体的扰动而发生再悬浮,而该区域往往又是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区,植物消除水体扰动以及促使细颗粒沉降的能力使得该植被区通常成为泥沙污染物的聚集地。水体扰动产生的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和水生植物对悬浮颗粒沉降的促进作用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耦合响应过程,使得水生植物冠层以下泥水界面的水力学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进而影响了水体中泥沙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的规律。水体扰动和水生植物此消彼长的联动影响机制决定了泥水界面动态的演化过程,表层沉积物的持续扰动和再悬浮,将深刻地影响沉积物界面及其附近的动量传递和物质传输。本文采用水槽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含刚性植被条件下明渠水流结构和泥沙颗粒的输移特征进行了研究。针对天然水生植被的自然条件,所有植株均被简化为圆柱状且没有分枝。模拟采用了典型双圆柱,叁圆柱和九圆柱植株排列模型。实验和数值结果显示:当串列双圆柱间距较小时,涡的脱落只在后柱发生,泥沙在前柱沉积,增大圆柱间距,前柱发生涡的分离并带动泥沙悬浮;并列双圆柱两柱间的影响较大,流线在中间密集,使得流速减小产生堵塞效应。叁圆柱呈品形和倒品形排列时相邻并列的圆柱间发生堵塞效应。这说明并列植株对水流的阻滞作用较为明显,九圆柱的模拟结果亦证明这点。植株排列密度存在一定的临界值,低于该值时,植被越密集植被间的水流紊动强度越大,底泥沉积物越容易发生再悬浮。高于该值时,流紊动强度随植被密集度增加而减小,泥沙颗粒越容易在植被区域沉积,水生植物表现对悬浮颗粒沉降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力输移论文参考文献

[1].陶亚,雷坤,夏建新.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输移主导水动力识别——以深圳湾为例[J].水科学进展.2017

[2].朱红伟,王道增,钟宝昌.含刚性植被水流条件下悬浮泥沙输移的水动力特性[C].2016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6

[3].拾兵,阮雪景,于乾.黄河下游河冰动力输移的数值模拟[C].第十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H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2014

[4].谢龙.叁峡变动回水区末端段复合水动力条件分析及对泥沙输移的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13

[5].刘锋,陈沈良,周永东,彭俊,陈一强.黄河2009年调水调沙期间河口水动力及悬沙输移变化特征[J].泥沙研究.2010

[6].韦章平.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特征及鲟卵输移特性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

[7].孟凡宇.长江河口区物质输移动力机制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

[8].杨靓青.盐沼地区潮周期内有机碳的动力输移与通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9].王崇浩,曹文洪.叁维水动力泥沙输移模型及应用[C].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2007

[10].王崇浩,韦永康.叁维水动力泥沙输移模型及其在珠江口的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

论文知识图

一期工程后外拦门沙地区营运动力和泥沙...潮滩重金属元素垂岸分布趋势图(以上海潮...7断面冲淤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Fig....1 乐清湾地形与采样点示意图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沉积构造特征安宁河撒莲河段床沙颗粒级配曲线

标签:;  ;  ;  ;  ;  ;  ;  

动力输移论文_陶亚,雷坤,夏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