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

摘要:我国的很多地区因为树木的多代连载,致使地力表现出衰退的情况,如果持续经营就会形成难以成林的不良后果,进而形成低价值的次生林。很多人为因素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让一部分土地逐渐退化成次生裸地。所以,为了研究封山育林给林木生长带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生态效益,笔者进行本次研究,通过对四种不同封禁年限的林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封山育林可以提高幼树成活率,改善林地土壤物理性状,让森林生态效益得到提升的结论。

关键词:封山育林;林木生长;生态效益;影响

引言

封山育林能够合理科学地培育和管理森林,结合林木天然下种和自身根茎萌芽能力或者采取一系列的人为手段实现促进作用,把一定范围的荒山、迹地、疏林、残林等适宜林木生长的区域划界封禁起来,并且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让森林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现阶段,对于封山育林初始阶段进行的研究相对多一些,然而对于长期封山育林的林木生长及生态效益的研究却很少。笔者在本次研究中以两个县作为研究对象。

一、试验地简介

笔者进行研究选取的试验地位于我国南方某省的某县,该地区主要是山地,其气候类型属于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当地的海拔高度处于120m—1579m之间,年平均气温是16.5℃,年平均降水量是1398mm,土壤超过75%是由板页岩发育而成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二、试验设置和过程介绍

笔者选择了该县采用飞机播种造林的10年生马尾松林进行试验,对实施封山育林和没有实施封山育林的林区进行内部的设置,同时对其生长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周密的研究。在生存条件和环境相当的情况下,在封山育林时间长度不一样的林分内设置小样地,对其空间序列采取合理的规划,以此对各种时间序列的林分进行分析。

1.林分生长状况

研究中设置了8块飞机播种的10年生马尾松小样地,其中4块小样地是封山育林样地,另有4块是非封山育林样地,所选取的样地在面积上是一样的,然后对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

2.林分组成与树种组成

在每一个林分类型里设置2块小样地,其中样地面积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林木组成的调查,观察所调查的树种组成、胸径与冠幅等。

3.对幼树进行观察

在8块小样地里面,分别在样地的四角和中间位置设置5个小样方,每个样方的面积一定要一样,然后观察每个小样方里面出现的幼树种类以及株数。

4.土壤物理性状测定

在8个样地里面,分别观察1个土壤剖面,然后获取腐殖质层的厚度信息、土层构造和其他物理性状等信息,同时取一定的混合土样来进行养分含量的分析。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分析

结合相关的调查,该县以往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和人为因素致使全部退化成荒山,之后借助飞机播种造林才大致得到恢复。所以选择试验区条件基本一致的地段,将选取的马尾松林划分成8块样地。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封山育林林分无论是株树还是蓄积量都比没有采取封山育林措施的林分高很多。封山育林后的林分保存株数和蓄积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和尚未封山育林的生长状况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

2.林分结构及乔木层树种构成的转变

上文已经介绍过,该县地处亚热带地区,地带性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而现阶段存在的次生林通常是经过长期、反复的采伐使用,或者是垦殖撩荒后天然恢复形成的。通过采取封山育林措施,森林可以逐渐向着群落复生的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一些封禁事件的发生,树木的种类也在发生变化,日益形成的林分越来越稳定,同时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封禁时间对树木种类和数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地带性植被在种类上也逐渐增多,在结构上越来越复杂,表明该地区在生态环境和植被条件方面都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可以给更多的植被物种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3.分析幼树层的树种结构

通过幼树层树种的结构就能够对未来群落的演替方向和群种进行预测。试验过程中设置了30个小样方,根据科目对种树和株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封山育林的时间越长,幼树层中阔叶林所占的比例也越大。幼树层经过生长变成主林层以后,变成重要的建群树种。说明封山育林可以促使林分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促进地带性植被的生长和恢复,在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效益。

4.分析生物的多样化

众所周知,物种的多样化是群落结构水平状况的重要标志,对群落的稳定性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由于物种丰富的群落具有的营养渠道更加多,这给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如果封山育林的时间逐渐变长,那么物种多样性的指数就会变高,表明在封山育林的影响下,林分内的环境区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物种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5.分析土壤的物理性状

土壤的物理性状是在很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客体,同时在某种气候条件作用下,很多因素因为长期的作用才形成。对于根系比较发达的林木,可以在土壤中发挥挤压、穿插的胶结作用,进而让土壤里形成很多团聚体和良好的结构。封山育林可以使林分树种的结构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让生物和土壤之间的养分实现合理地循环,并且可以引起土壤里有机物质在数量和种类上均发生变化,更加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在本次研究里面,封山育林的时间越长,土壤里的密度也就越小,同时孔隙随之增多,说明土壤在封禁环境下变得越来越疏松,通气性逐渐变好,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同时,封山育林的时间越长,腐殖质层的厚度变得越来越厚,林分中的水气热条件和周边环境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研究结论

通过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和生态效益的调查分析发现,我们能够得到三个研究结论:

(1)封山育林可以保证树苗成活,大幅度提高树苗的成活几率,进而保证林木早期形成的密度;和没有采取封山育林的林分进行比较,封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人为、牲畜对林木生长造成干扰或者破坏,这样能够增加林分的生长量。(2)封山育林的时间越长,乔木层和幼树层中地带性树种的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会变多,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林分中所占的比例也会提高,物种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同时促使林分的结构朝着稳定、多样的方向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3)封山育林对林地中土壤的物理性状有很强的改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有机物质含量,这样能够极大的增加腐殖质层的厚度。概况来讲,封山育林的时间越长,林地的生态情况被改善的越明显,越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起到提高林木经营的生态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铁华,项文化,徐国祯,喻勋林,罗中太,杨万里.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05):31-35.

[2]徐姣.封山育林对几条小流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2.

[3]刘芬.陕西黄土高原区封山(沙)育林效果分析与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标签:;  ;  ;  

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