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理论论文-余小伟

侵权法理论论文-余小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侵权法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平责任,侵权法理论,侵权法功能,经济分析

侵权法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余小伟[1](2017)在《“公平责任”是否“公平”——以二十世纪新侵权法理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公平责任"的性质、适用范围与正当性基础,我国学界叁十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并未形成通说。对公平责任正当性基础的争议,尤为突出。之所以存在这种争论不休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学界对侵权法的哲学基础理论或侵权法之功能或目标定位远未达成共识。以侵权法诸哲学理论为背景,从侵权法功能或目标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公平责任,有助于厘清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以及公平责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对二十世纪五种新侵权法理论之回顾,可以发现公平责任并不体现公平或正义价值,而是旨在实现损失分担(次要事故成本减少)的效率价值。总体而言,公平责任之弊远大于其利,应以保险、社会保障制度完全取代。(本文来源于《政治与法律》期刊2017年12期)

吴春岐[2](2014)在《论中国侵权法理论和立法中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该问题的背后是层出不穷的医疗侵权行为。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得到了较好的规范,其中,关于过错责任的认定是其最大亮点。我国学术界对于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素有"叁要件"与"四要件"之争,本文认为,在《侵权责任法》的大背景下,宜采用"叁要件"标准,即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医疗过错、医疗损害结果、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来源于《卫生法学与生命伦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9)

霍姆斯,明辉[3](2013)在《侵权法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在前一期《美国法律评论》~([1]])已经试图说明,法律义务的概念并不仅仅涉及针对某一特定行为方式的税赋问题,尽管很可能恰好依赖于法院(court of justice)征税。显而易见,依据强制处罚的制定法而规定为刑罚的纯粹责任,不可能创设义务。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法律义务并非民事诉讼(civil action)责任的直接结果。或许,我将不得不向我的邻人偿付其财产的合理价值或者市场价值,除(本文来源于《私法》期刊2013年02期)

阳庚德[4](2013)在《矫正正义和功利考量互补论——统一的侵权法理论基础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建构统一的侵权法理论基础之必要性侵权法为什么要强迫某人向受害人承担损害赔偿(或补偿)责任?在合理解释这个事关侵权法根本的问题时,必然要涉及强迫该人承担该责任的正当性问题。因为"任何试图以理性的术语解释某种事物的人,除了关注该事物的正当性之外,别无它途。"〔1〕而在论证侵权法正当性的时候,侵权法学者之间存在功利论和矫正正义论两个(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2013年08期)

孙大伟[5](2011)在《探寻一种更具解释力的侵权法理论——对矫正正义与经济分析理论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矫正正义理论和经济分析理论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两种侵权法理论。矫正正义的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该理论通过在当事人之间实现应填补损害的赔偿来实现正义与社会福利双重目标;与之相对,经济分析理论认为其自身忠实地遵循了功利主义的要求并将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侵权法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分析理论所具有的外部性视角和面向未来型结构使其无法与侵权法相适应,而强调利益多元与价值平衡的矫正正义理论则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此外,区分经济分析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有助于为侵权法理论提供更加精确、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来源于《当代法学》期刊2011年02期)

孙大伟[6](2009)在《作为侵权法正当性基础的结果责任——以英美侵权法理论的发展为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和第叁者责任保险的出现,以及无过错责任的日益壮大,传统侵权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也成为英美侵权法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侵权法基础的结果责任的正当性问题由此被提出,而对其加以证明则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经济分析理论和矫正正义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为侵权法中的结果责任寻找适当的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具体分析,从社会实践的角度为结果责任的正当性提供证明。通过对新西兰社会实践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侵权法保障自由与正义实现的功能在理论层面获得肯定。(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发展》期刊2009年02期)

王云武[7](2005)在《浅析TRIPS中的知识产权侵权法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侵权法领域,知识产权侵权作为当今社会最具时代特征的冲突形式,已成为社会规范着重控制的对象。对TRIPS中有关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即发侵权理论以及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认为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法与TRIPS相关规定必须协调与对接。(本文来源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郑成思[8](2001)在《中国侵权法理论的进步》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8月,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前不久又着手《着作权法》和《商标法》的第二次修改。修改都参照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国际上一些通行的做法。这是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往深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必然要求。本期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为题举行专题笔谈,现将几位专家学者的文章刊载如下:(本文来源于《群言》期刊2001年04期)

郑成思[9](2001)在《误区与进步——中国侵权法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显进步 2000年8月底,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修正案。由于《专利法》曾在Trips协议框架文件已基本形成的1992年,参考国际惯例作过一次修订,所以它本来已是我国知识产权(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期刊2001年03期)

郑成思[10](2001)在《中国侵权法理论的误区与进步──写在《专利法》再次修订与《着作权法》颁布十周年之际》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8月底,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修正案,这已经是该法第二次修订了。由于《专利法》在Trips协议框架文件已基本形成的1992年,曾参考国际惯例作过一次修订,所以它本来已是我国知识产权叁个基本法中,与世贸组织的要求差距最小的一个。在2000年8月的再次修订中,条文顺序并未大变,即没有大改,也就是理所当然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期刊2001年02期)

侵权法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该问题的背后是层出不穷的医疗侵权行为。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得到了较好的规范,其中,关于过错责任的认定是其最大亮点。我国学术界对于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素有"叁要件"与"四要件"之争,本文认为,在《侵权责任法》的大背景下,宜采用"叁要件"标准,即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医疗过错、医疗损害结果、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之间的因果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侵权法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余小伟.“公平责任”是否“公平”——以二十世纪新侵权法理论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7

[2].吴春岐.论中国侵权法理论和立法中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C].卫生法学与生命伦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

[3].霍姆斯,明辉.侵权法理论[J].私法.2013

[4].阳庚德.矫正正义和功利考量互补论——统一的侵权法理论基础之建构[J].法律适用.2013

[5].孙大伟.探寻一种更具解释力的侵权法理论——对矫正正义与经济分析理论的解析[J].当代法学.2011

[6].孙大伟.作为侵权法正当性基础的结果责任——以英美侵权法理论的发展为背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

[7].王云武.浅析TRIPS中的知识产权侵权法理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8].郑成思.中国侵权法理论的进步[J].群言.2001

[9].郑成思.误区与进步——中国侵权法理论研究[J].国际贸易.2001

[10].郑成思.中国侵权法理论的误区与进步──写在《专利法》再次修订与《着作权法》颁布十周年之际[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

标签:;  ;  ;  ;  

侵权法理论论文-余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