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地产泡沫论看我国房地产金融安全

从房地产泡沫论看我国房地产金融安全

傅春[1]2007年在《从房地产泡沫论看厦门房地产市场》文中提出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诸多利好因素的促进下,全国绝大数区域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住宅价格也保持快速上升的态势。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健康,是否存在泡沫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各界关注。历史上许多案例表明,房地产泡沫破灭会直接危及金融安全,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沉重的后果。所以,现阶段研究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以预防它的潜在风险,保证房地产健康适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厦门房地产市场为研究对象,以房地产泡沫论为基础,首先从供给、需求、价格、空置状况以及资金支持状况等几个方面对厦门房地产发展历程进行定量分析;其次,用房价收入比、空置率和市场修正法等叁个比较成熟的指标初步判定泡沫的存在性;最后,针对厦门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预防房地产泡沫和银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建议,供业界和政府机构参考。通过综合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厦门房地产市场在1990—1995年期间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1996—2001年是房地产开发过热之后的调整期,其中1996和1997年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2002—2005年房地产持续升温,但是总体来看,厦门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指标还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现在市场存在的主要隐患不是总量上的过热,而是市场结构和产品质量上的不平衡,同时市场还存在一些投机活动。目前对厦门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多停留在定性层面。本文力求用数学说话,从定量角度对厦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首次运用较为复杂的市场修正法对厦门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是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另外,针对厦门市房地产市场目前的发展情况,笔者从银行角度出发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魏媛媛[2]2004年在《从房地产泡沫论看我国房地产金融安全》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房地产是各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投资房地产是一门前景辉煌、充满着魅力的产业。我国政府已决定把房地产业,特别是住房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柱和保障因素。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是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而且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也至关重要。 所谓房地产泡沫就是指房地产商品的预期价值被大大的高估,从而导致各类投机资本的纷纷进入,通过恶性炒作将现期房地产价格大大提高,使其价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而产生房地产泡沫。当房地产泡沫高涨时,表面上看是一片繁荣景象,所有参与者都获益,但这种“泡沫式的高涨”所付出的巨大的代价,会对宏观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不稳定。由于房地产交易的金额巨大,当泡沫高涨时,房地产商过度扩张借款融资,这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跌,使高成本的投资无法收回时,就会影响到金融机构。随即,对房地产、金融体系、以致对社会经济都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本文在第一章对房地产泡沫进行了概述,并将房地产过热与房地产泡沫进行比较,指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中,在研究国外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阐述了泡沫经济在不同时间段对金融业、生产、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论证了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巨大破坏力。随后,在第叁章中,本文从房地产(尤其是土地)特性和外部环境入手,讨论了房地产泡沫经济的诱发因素,理论解释了房地产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第四章中,就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做出了是过热还是泡沫的基本判断,进而指出威胁我国房地产金融安全的一些突出问题。最后,通过前面的分析研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种种对策,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和管理做出了建议。

曲世军[3]2008年在《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判断及防范体系架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房地产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对金融资本的依赖度很高,离开适宜而充分的金融支持,房地产业很难有长足的发展。因此,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对一国房地产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思路上,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指导,吸收和借鉴西方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理论与政策措施的合理内核,分析世界各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前景和趋势,研究不同类型国家房地产金融模式及其风险形式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房地产金融发展模式、房地产金融风险形式、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体系及其内在关系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实际,对中国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作出合理的评价,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作出科学判断,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房地产金融、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现阶段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框架体系,力求提高中国房地产金融业抵御金融风险或危机的能力,推动中国房地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基本结构上,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概述(第1—2章):解读房地产金融及其风险理论。本研究认为风险是指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其导致的改变,当改变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时,事物的受益者就承担了更多的损失,即风险损失。从一般意义上说,融资渠道单一、信息不对称、抵押物风险、投机行为、银行违规操作等是造成房地产金融风险损失的内部原因,而国家政策及法规的变化、国际经济动荡导致的汇率变动及本国利率变动等则是造成房地产金融风险损失的外部原因。那么,合理确定房地产金融发展模式、健全房地产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就成为规避内部风险和防范外部影响的基本途径。第二部分,国外房地产金融发展概况(第3章、第6章):研究世界各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模式及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本研究通过对各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考察以及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危害分析,总结出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即银行的过度参与、宽松的金融环境、政策控制力的薄弱、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分析比较了国际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框架,得到了有效的政策经验,即稳定汇率、合理应用利率工具、严格控制银行贷款、实行多头并举的管理措施等等第叁部分,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与风险判断(第4—5章):明析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现状,对房地产金融风险作出判断。本研究认为,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经历了起步、停滞萎缩、恢复发展、调整发展四个时期以后,目前业已步入规范发展时期。尤其是2004年以来,与房地产开发建设增幅回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改善、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快、住宅供应结构性问题凸现、投资性购房需求增长较快、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地区房地产市场、已出让存量土地没有及时得到开发等房地产市场情况相适应,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呈现房地产投资到位资金增幅下降、房地产贷款增幅较大、开发商贷款增幅减缓、个人购房贷款维持高增长、个人购房贷款集中于少数重点城市和热点地区、政策性住房贷款快速增长等特点,存在房价大幅攀升,需求依然旺盛;融资渠道单一,风险相对集中;金融市场结构单一,金融市场体系残缺;市场监管不得力,调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房地产金融出现了地区性风险的苗头,个人房贷风险不大,开发贷款风险已经释放,个别银行风险较大,政府土地储备开发风险最大。研究结论就是: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确实存在,但并未“挟持”国家金融和经济,是否转变为危机依赖于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状况。第四部分,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目标模式与风险防范体系架构(第7—8章):探讨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和风险防范体系。本研究认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简称REITs)是当今世界房地产金融发展的主流模式。该模式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制度。在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一是REITs在国外交易所成功上市的经验可供借鉴;二是有50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和监管经验可供借鉴,为REITs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叁是REITs的上市流程和交易规则与普通上市公司的规定基本一致,实施成本较低;四是目前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已有29000多家,可以成为发展REITs产品的主要资源。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对发展公司型和信托型的REITs有难以突破的限制,本研究主张采取契约型投资基金的模式发展我国REITs产品,即上市房地产基金(Listed Property Funds-LPFs)。它可以为房地产业提供银行外的一个融资方式,有助降低因过份依赖银行贷款而带来的系统风险。从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目标模式的要求出发,本研究提出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国情,构建新型房地产金融体系,包括十大系统:法律系统、监管系统金融机构系统、资金营运系统、担保或保险系统、个人征信系统、二级市场系统、证券系统、物业资金管理系统、政府补贴系统。二是变传统的银行防范房贷风险的控制机制(垂直型监控体系)为新型的银行防范房贷风险的控制机制(扁平型网络化监控体系)。叁是建立保证房地产经济安全的政府控管体系,包括政府控管的目标系统和政府控管的工具系统。四是构建房地产金融风险控制体系:注重研究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防范系统性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品种,开发避险工具;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严格控制操作性风险;加快法制建设进程,遏制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外部风险。论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论文试图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做出新概括。通过对房地产金融及风险理论的回顾,理清了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深入分析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成要素,进而概括总结了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宏观机制和微观机制,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判断和防范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论文试图对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做出新概括。论文通过对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分析,从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国别角度,提出了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即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新加坡模式、韩国模式,揭示了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确立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提供了国外的实践借鉴。第叁,论文试图对中国当前房地产金融风险作出科学判断。论文运用西方房地产金融及风险决定理论,分析了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历史、现状,在肯定房地产金融对中国房地产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据此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作出了科学判断。论文指出,中国房地产金融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历史上的金融风险对房地产经济的危害重大;现实的房地产金融泡沫成分巨大,存在明显的风险隐患,任由其累积,必然爆发严重危机。上述判断,对于认清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进而为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提供理论依据。第四,论文试图对中国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体系提出新架构。论文以中国当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科学判断为依据,从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的要求出发,创见性地提出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体系。该体系注重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体现了城乡互动、产业互动的原则,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樊建伟, 张远索[4]2013年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管理与调控的金融安全思考》文中指出我国城市房价近年来过快上涨,给金融系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从分析我国房改历程入手,解析财政金融类标志性事件对于房价的刺激作用,分析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存在多种虚假按揭,应着重从维护金融安全的角度改革住房调控措施,包括大幅提高首付比例及禁止一户多房按揭、清理各种虚假按揭、精准打击投机性购房行为、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卜凡松[5]2004年在《论我国房地产整体无泡沫》文中研究指明国际经济学家公认,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带动也需要房地产业的超前发展。因为房地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体系中属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其适度发展和健康发展可以支撑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800美元,在一些地区或城市人均GDP已达3000-4000美元,许多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证明这一时期是房地产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大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未来20年,中国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比现在翻两番。今后20年,人均住房面积不可能像前20年那样再达到翻两番的高速增长,但也足以给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已经将房地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入WTO以及北京申奥、上海申博的成功,进一步加速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我国的房地产业从1998年复苏以来,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房价过高、土地供应过量、空置率居高不下、结构不合理及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也正因为此,引发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的大争论。房地产泡沫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容易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一旦发生,将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下,研究和防范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用最新的统计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1998-2002年房地产业运行中是否存在泡沫进行分析评判,并与1992年那场灾难性的房地产泡沫相对比,旨在找出目前可能引发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房地产泡沫的对策建议。 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本章在简要分析我国目前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基础上,认真研究和总结房地产泡沫问题争论的始末和主要观点后,提出了本文的观点:中国房地产整体无泡沫。之后,提出研究房地产泡沫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房地产业的周论我l州房地产整体无池沫期性高涨和泡沫有很多相似的假象,不宜分清,房地产周期性高涨的再现,使这研究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第二章:本章重点在于论述房地产泡沫的理论,为以后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本章在回顾泡沫理论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先一般泡沫的理论;然后顺理成章地界定房地产泡沫的概念(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价值的持续不断的上扬),剖析其成因和运行机理、分析其运行特征与态势,并最终明确房地产泡沫的检验方法和判别指标。 第叁章:本章在第二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论述得出我国房地产整体无泡沫的结论。首先分析我国房地产业1998一2002年的运行特征;然后再把1998年以来的这波行情放在房地产行业周期中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房地产运行的脉搏:周期的高涨期并不等于泡沫,行业进入调整也不意味泡沫的破灭:针对这波行情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g呢年海南房地产泡沫,并乐于与之相对比,本章从十六个方面分析了这波行情与1992年泡沫的根本不同,再次论证了我国房地产整体无泡沫的观点;并指出了这波行情的原因;最后得出本文结论:我国房地产整体无泡沫并且从长期发展趋势论述我国房地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章:本章首先提出对房地产泡沫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一个正确的处理思路。严重性,正确的态度是:一要正视问题的存在,不能掉以轻心;二不能夸大问题的实事求是。正确的处理思路是:一要以经济手段、市场手段为主,段为辅来调控;二对泡沫的处理不能靠单一的手段,而应采取综合的办法,行政手以吸收和转化手段为主,挤压为辅;叁中央和地方要协调行动。然后提出了对待房地产泡沫问题系统的具体的措施。本章最后部分是关于房地产泡沫问题的国际借鉴。放眼全球,从国际房地产运行的经验来看,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热有一定合理性,对我国房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应以挤压手段为主,而是应以吸收和转化手段为主。

李伟[6]2011年在《济南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济南市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而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60个,房地产业的兴衰关系着上下游诸多产业的发展,一旦出现大幅波动,就会引起其他相关产业波动,最终必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对济南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愈加重要。本文结合济南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房地产业具有区域差异明显、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较大、价格继续上涨、卫星城的建设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楼宇经济发展不足缺少地标建筑、大规模城市基础建设速见成效等现状特征。接着从定量上对房地产业进行了预警分析和泡沫程度评价,并将济南市与国内其他重要城市的泡沫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做出健康性评价。2009年济南市房地产市场综合预警指数达到最大值3.6,进入微热状态的警界区,是房地产市场的预警点,同时2009年济南市房地产泡沫综合指数达到最大值1.20,呈现出由轻度泡沫向中度泡沫转变的迹象,这表明济南市房地产业呈现出亚健康的状态,存在着许多非健康要素,需要及早采取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以避免出现偏热状况。然后又在定性上从房地产产业角度、房地产市场角度以及住房保障体系角度等多角度,研究济南市房地产业发展的非健康要素,通过房地产产业分析,济南市存在着房地产业产出贡献的增加对GDP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着,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房地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地方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相关收入的依赖程度较大等不健康方面;从房地产市场上分析,又存在着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失衡,房地产交易量波动较大,房地产价格构成不合理,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超过物价增长速度,房价收入比较高等不健康方面;在住房保障体系上,存在着保障性住房政策、监管措施滞后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少分配不合理,保障性住房生活成本高,保障性住房资金无保障等不健康方面。文章最后提出促进济南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制定更加严格的制度,打击投机性购房;打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格局;按面积梯度收取房地产交易税,推进物业税征收;规范信贷管理,增加融资渠道;调整房地产业投资比重,优化房地产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房地产二、叁级市场;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管理;资源节约型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由之路等对策。

佟克克[7]2006年在《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房地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规模扩张失调、价格涨幅过快、产业运行周期波动剧烈等问题。国内外相关学者虽然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现象给予极大的关注和研究,但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深入研究如何在房地产业运行过程中识别周期波动状况,进而采取措施来避免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探索房地产经济运行、波动机制的规律性特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则相对不足。而如何从中国社会体制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着手,研究中国房地产业的增长与周期波动的内在机制,进而针对周期波动采取相应政策等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实现中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更是我们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主要完成了六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相关研究成果如下:1、以房地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等35个大中城市为对象,综合考虑制度变量和经济变量两个层面,建立了一套系统涵盖了房地产投资、生产、交易、制度等各个方面的中国房地产周期衡量指标体系,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简称DI),编制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趋势图,反映1981年至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房地产周期发展过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周期,实践表明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趋势。2、基于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中国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得出中国房地产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波长大体一致,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在时间上不一致,房地产周期的复苏、萧条期滞后,而繁荣、衰退期超前的结论。并总结出房地产周期波动具有内在的助涨助跌性和房地产投资的波动具有粘性的两个主要特点。且中国房地产投资波动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敏感度差,但反映度较强,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投资起信号指导作用的时间长度较长的实际状况充分证明了上述结论的科学性。3、从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供求和价格等基本方面入手,综合研究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界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性质,透过房地产投资额、房屋空置率和价格等指标的定量分析,认为房地产在快速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热,某些地区、某些方面存在着泡沫。并指出国家在出台抑制房地产泡沫政策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研究结论和观点:①房地产投资的走势说明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②判断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关键是看是否存在真实需求;③个人己经逐步成为住宅消费市场的主体;④房地产空置量确实是影响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双刃剑;⑤房地产价格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是好事情,只是上涨的幅度应该适度。4、基于对中国房地产业面临着新的社会、经济、法制和技术等新形势的研究,深入分析了房地产周期剧烈波动的后果。认为房地产周期的剧烈波动将加剧房地产金融风险、鼓励投机和腐败行为、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等负面影响。5、深入分析了影响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从政治、经济、社会叁个角度研究其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认为土地政策、利率等因素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较大。政策变动不仅影响投资,也影响消费。当前出台的控制土地供应量、提高利率等政策措施对防止当前中国房地产业过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消费因素主要影响需求,短期内我国房地产需求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此后几年因消费不足对房地产业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较小。6、提出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在不同时期配置利用土地资源时,要做到土地资源利用净效益的现值最大化,平缓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剧烈波动,减少过度的房地产泡沫对整个国民经济危害,注重房地产行业利润空间的稳定性。实现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应该保证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统一,通过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房地产成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最后,为实现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指出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2、建立了一套系统的中国房地产周期衡量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制度变量和经济变量两个层面,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简称DI),编制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趋势图,给出了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基本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从政治、经济、社会叁个角度研究其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对策。3、综合研究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界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性质,给出国家在出台抑制房地产泡沫政策中要充分考虑的问题的研究结论和观点。

侯婷[8]2010年在《我国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住房分配制度由福利性分房向货币化、商品化转变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与同期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不协调,也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本文从多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试图提出经济增长依赖于房地产业的原因与弊端,并提出对策建议。文章的正文分叁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现状,并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现状、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多角度阐述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为后续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计量模型的构建,从多方面分析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为全文提供计量支持。计量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已出现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趋势。第叁部分根据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原因与弊端,并提出房地产行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韩立超[9]2015年在《我国政府监管房地产市场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央政府颁布监管政策最为关注的产业便是房地产业,例如限贷、限购、提高房产税、二手商品房所得税等等,这些特有名称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针对房地产的垄断竞争等特点,中央政府一直保持应当对其进行内部监管的态度。当前,相关的监管政策丰富多样,例如财税方面、土地买卖方面甚至针对购房者的,这些规定都是非常严格的。但是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现象来看,各项政策并没有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反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面对上涨的房价来说,却需要购房者来承担此结果。笔者从房地产业的发展和监管出发,研究监管主体和对象来分析中央政府颁布的相关监管政策。在分析中央政府在房地产业应当行使的相关行政责任时,提出了完善建议,为规范房地产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笔者从以下四部分对提出的完善建议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基础理论”,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的概念、监管主体以及监管的政策目标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房地产市场发展与政府监管的现状分析”,就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政府监管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政府监管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各种现象和效果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第叁部分“政府监管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分析”,从政府、市场两个方面讨论了我国政府监管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角度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完善政府监管房地产市场的法律制度建议”,从土地审批制度、土地产权分配制度、土地长效供应制度、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和房地产市场监管问责制度五个方面对政府监管房地产市场提出了个人粗浅的完善建议。

李行[10]2016年在《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研究(1978-2014)》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系列政策的调控使得近叁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1979年的3.6平方米增长到2014年的约35平方米,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居住环境都得到全面的提升,房地产业的发展让房地产投资的概念渐渐被人们的所熟知,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着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渠道的出现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且也给房地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以促进其更快发展。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投资已比较成熟,同时调控政策的不断变化,对居民的投资需求也产生了影响。与国外不同,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发展有着中国的特色,这与我国特殊国情和政策指导密切相关。如果从经济史的角度去考察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变迁过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其历史面貌,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中了解房地产投资的发展变化,可以加强对房地产业的政策研究,为房地产投资业的政策制定提供更符合经济规律的理论依据。房地产投资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诸多政策调整,对这些政策变化的研究有助于积累更多行业调控的经验,通过借鉴之前实施效果显着的政策,并站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结合起来考虑政策的制定,将对房地产投资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经济史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发展和住房制度政策变迁的历程,将1978年至2014年期间的房地产投资划分为四个阶段,共总结为两个时期。详细的分析房地产投资每个阶段发展的历史情况,研究房地产投资因政策调控而产生的变化以及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归纳整理前人的文献后,结合所学的现代经济学知识对文献进行点评,从中归纳出房地产投资出现的原因以及发展规律,同时分析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机理。通过整理历年数据进行实证,从中发现二者的相互关系,结合市场形势给出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从房地产泡沫论看厦门房地产市场[D]. 傅春. 厦门大学. 2007

[2]. 从房地产泡沫论看我国房地产金融安全[D]. 魏媛媛. 武汉大学. 2004

[3].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判断及防范体系架构研究[D]. 曲世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 我国房地产市场管理与调控的金融安全思考[J]. 樊建伟, 张远索. 社会科学家. 2013

[5]. 论我国房地产整体无泡沫[D]. 卜凡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6]. 济南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D]. 李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 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和对策研究[D]. 佟克克. 北京交通大学. 2006

[8]. 我国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 侯婷. 西北大学. 2010

[9]. 我国政府监管房地产市场的法律制度研究[D]. 韩立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10]. 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研究(1978-2014)[D]. 李行. 云南财经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从房地产泡沫论看我国房地产金融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